外切内注扎加断桥缝合术治疗环形混合痔临床观察58例

外切内注扎加断桥缝合术治疗环形混合痔临床观察58例

王灵利(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021000)

【中图分类号】R65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223-02

【摘要】环形混合痔是肛肠科难治病之一,虽然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各种方法的治疗适应证、效果及并发症均不让人满意,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如何充分兼顾保护肛门功能和治疗的彻底性则成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外切内注扎加断桥术”将“皮桥”切断缝合,可使肛缘术后趋于平整,避免并发症,无需再次手术,减轻了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

环形混合痔定义痔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类型,而环状混合痔是混合痔的严重阶段,通常认为,当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线下也可为皮赘),呈现环状或者数量超过3处,每处超过2个点位时,就可诊断为环状混合痔。环状混合痔是混合痔的最严重阶段,在临床中治疗方法较多,大体可以分为中医中药治疗、注射治疗、手术治疗、综合治疗以及其它疗法。其中,中医治疗主要适用于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以及混合痔术后,能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手段包括中药内服、熏药、栓剂、膏剂、针灸等;注射疗法在治疗环状混合痔时既可独立使用也可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而手术疗法是当前治疗环状混合痔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有外剥内扎术、环切术、分段结扎术、等,“外切内注扎加断桥术”对所留皮桥进行离断,部分切除皮桥下组织,将两断端缝合治疗环形混合痔,解决了传统“外剥内扎术”术后因为需保留皮桥常导致肛缘水肿及皮赘的残留,经常需二次手术对肛缘进行修整,导致病程的延长,使环形混合痔手术治疗在避免肛门狭窄的同时无需再次手术,远期效果显著。技术要点是鞍麻下将环形混合痔分段后,在外痔部分作放射状“V”形切口,剥离皮下痔组织至齿线上0.5cm处,以大弯钳夹痔核基底部,圆针“7”号丝线贯穿钳下“8”字缝扎痔核及剥离组织,剪去结扎残端的三分之二后送还肛内。痔核较多,并相连环状分解不清,难以留出皮肤粘膜桥者,选择相对较平小的痔核作皮肤黏膜桥,断桥是要先修剪各创缘及多余皮赘至整齐在过于冗长且完全脱离肌层的痔核皮桥上形断桥术。用小弯钳提起皮桥下缘充分剥离皮肤黏膜桥下静脉团及痔组织,此时皮桥呈游离状,避开齿线横线离断剪除多余皮赘,再仔细将修整后的皮肤黏膜桥平整覆盖在桥下组织上,用“4”号丝线仔细对齐、缝合,针线穿过缝口下肌肉将皮桥固定在桥下组织上,力求使术后的肛管及肛缘趋于平整。下面对58例临床观察病例进行阐述。

(一)一般情况

性别:男31例,女27例。

年龄:6~20岁2例;21~40岁18例;41~60岁24例;61岁以上14例。年龄最高73岁。

病程:1~5年29例;6~10年6例;11年以上23例。最多54年。

住院时间:13~16天5例;17~20天6例;21~24天13例;25天以上24例。平均住院天数:18.55天。最多40天。

(二)治疗后不良反应

1.发热37.5℃-38℃5例,占总数的8.6%,体温持续1-3天,简单对症处理。38.1℃-39℃3例,占总数的5.17%,持续1-3天,给予对症处理,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下坠胀痛胀痛明显,难以忍受,多发生在术后2-8小时内,给予科洛曲片强止痛药口服的9例,占15.5%。轻度胀痛、下坠,多发生在术后1-3天内。给一般止痛药如强痛定片、芬必得等可以缓解的44例,占75.8%,

3.排尿情况术后顺利排尿的50例,占86.2%。排尿困难8例,其中排尿困难经诱导排尿成功的5例,占6.2%。排尿困难出现尿潴留需导尿的3例,占3.8%。

4.化验检查术后一周内白细胞偏高的5例,占8.62%,其中白细胞10-12×10/L4例

占6.89%,1例12-15×10/L占1.72%。经静脉滴注抗生素3~4天复查血象全部正常。GPT偏高的4例,占6.89%,均为术前检查偏高,术后7天、15天复查和术前无明显差异。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5.并发症:无出血、坏死、狭窄。

(三)疗效统计(该疗效为出院时结果)

治愈:56例,占96.55%,

好转:2例占3.44%。

无效:无。

标签:;  ;  ;  

外切内注扎加断桥缝合术治疗环形混合痔临床观察5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