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解资本收益——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资本收益研究

重解资本收益——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资本收益研究

论文题目: 重解资本收益——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资本收益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企业管理

作者: 傅颀

导师: 张文贤

关键词: 人力资本,资本收益,计量模型,定量研究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力资本在资本要素构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那些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中,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即使在非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中,那些关键性的人力资本也同样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不同程度的决定作用。因此,传统的由物质资本独享资本收益的分配模式将受到挑战,对于“厘清企业资本收益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究竟各自发挥了多大作用”既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空白点也是关系到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各类企业深入改革以致持续经营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2005年3月22日,上海浦东新区与上海市工商局联合发布了《人力资本出资试行办法》,规定人力资本入股可抵公司注册资本的35%。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凸现了实务界对人力资本重要性的认可和共识,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大的现实背景和基础。鉴于此,论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重解资本收益——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资本收益研究”这一脉络,试图从人力资本的视角,重新解析企业收益的创造过程,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分解资本收益,打开价值创造的“黑匣子”,进而创造性地从贡献的角度探索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问题,为企业收益分配的前提和方法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定量依据,为完善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进行一次有益的尝试。论文可能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论文采用了源(理论渊源)——流(学术流派)——域(研究领域)层层推进的渐进式结构,从理论渊源上阐述人力资本视角下资本收益理论的基础,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参与资本收益分配的各种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本论文将研究的领域,并在之后的行文中为实证研究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再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解决现实问题,验证理论和假设的科学性。2、提出了“资本收益运动过程心电图”的管理模型,将资本收益的运动过程形象的比拟为心脏搏动的动态过程,形成了企业价值创造系统,运用价值链理论,通过鱼刺图价值分解法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来梳理和明确企业价值战略目标,将价值运动过程的驱动因素逐步分解,尤其是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探讨了智力资本在资本收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构建人力资本贡献价值计量模型,从微观的角度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利用“倒轧差分”方法将物质资本价值创造部分予以剔除,应用模糊计量法得到本年度整体人力资本创造的价值增值贡献,并且运用实际数据带入模型进行实证计算,得到了数据库中每个企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资本收益创造过程中的各自贡献额度。4、论文在研究数据的选择上区别于其他上市公司研究,选择的是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作者查阅了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在信息可靠性和信息披露程度上反而是非上市的国有企业财务数据更可靠,确保了研究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一定程度上表明资本市场数据缺乏真实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5、深入企业实践,进行“田野研究”(field study),以国有企业——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管理贡献明细帐和关键事件法为线索,将影响企业家贡献价值创造的关键指标进行分解,形成问卷,并选取具有影响力的被访者进行访谈和填写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先生在2001-2004年期间的管理贡献进行计量,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冯根生难题”。由于计量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资本收益创造过程中的各自贡献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一个颇具难度的课题,所以可供参考的已有相关研究不多,但是现实的困惑和学术研究的空白点都使得它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受限于本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论文仅是一次尝试性的创新研究,难免还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者和有识之士加入到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中来,从而丰富和完善资本收益的相关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的困惑

1.1.2 理论的反思

1.1.3 小结

1.2 研究范围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资本

1.4.2 资本收益

1.4.3 剩余索取权

1.5 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本章注释

2 人力资本视角下资本收益理论的源、流、域

2.1 源—理论渊源

2.1.1 人力资本理论

2.1.2 产权激励理论

2.1.3 劳动价值理论

2.1.4 收益分配理论

2.2 流—学术流派

2.2.1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前传统的企业资本收益分配模式

2.2.2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后的企业资本收益分配模式

2.3 域—研究领域

2.3.1 企业产权理论视角:企业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2.3.2 价值创造视角: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确认与计量

2.4 本章注释

3 企业资本收益运动过程“心电图”分析

3.1 企业价值的内涵

3.1.1 企业的使用价值

3.1.2 企业的市场价值

3.2 价值创造问题

3.2.1 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的观点

3.2.2 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形式的变化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3.3 企业资本收益运动过程“心电图”分析

3.3.1 “心电图”的产生机理

3.3.2 传统的价值链理论

3.3.3 价值链理论的新发展

3.3.4 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3.3.5 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活动

3.4 企业价值创造系统: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3.5 本章注释

4 人力资本视角下对企业资本收益的重新解析I——资本收益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分割方法

4.1 对目前人力资本价值确定方法的评述

4.1.1 人力资本定价方法I—成本法

4.1.2 人力资本定价方法II—价值法

4.1.3 国内学者近年来关于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面的研究成果

4.2 运用 EVA解析资本收益

4.2.1 EVA价值管理模式与传统价值管理模式的比较

4.2.2 EVA价值(资本收益)分解模式

4.3 运用“倒轧差分法”对资本收益进行重新分解

4.3.1 现有模型的分析

4.3.2 建立以投入-产出价值为基础的贡献计量模型

4.4 以投入-产出价值为基础的贡献计量模型实证研究

4.4.1 样本选择及其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人力资本贡献价值计量研究

4.4.3 计量模型评价

4.5 本章注释

5 人力资本视角下对企业资本收益的重新解析II——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的理论探析

5.1 人力资本股权期权化价值计量

5.1.1 期权与人力资本期权

5.1.2 企业家价值期权估价模型

5.2 企业家管理贡献测评

5.3 基于剩余法和AHP的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价值计量模型

5.3.1 人力资本贡献价值计量问题的层次结构

5.3.2 企业家贡献影响因子权重体系

5.4 本章注释

6 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价值计量的实践考察

6.1 案例背景:解读“冯根生难题”

6.1.1 企业概况简介

6.1.2 企业发展的“七次转折”

6.2 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价值计量

6.2.1 计量整体思路

6.2.2 计量结果

6.3 本章注释

7 研究的结论及局限性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

7.3 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企业价值创造链

附录2: 利用“鱼刺图”分解企业价值驱动因素

附录3: “冯根生难题”问卷调查表

后记

发布时间: 2007-06-28

相关论文

  • [1].重构资本结构[D]. 付小平.复旦大学2005
  • [2].企业家人力资本管理评价研究[D]. 卢毅.南京理工大学2005
  • [3].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研究[D]. 李耘涛.天津大学2006
  • [4].人力资本理论研究[D]. 王海杰.厦门大学2006
  • [5].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D]. 谢雅萍.厦门大学2006
  • [6].企业人力资本价格形成研究[D]. 邬烈岚.同济大学2007
  • [7].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研究[D]. 杨增雄.复旦大学2006
  • [8].基于能力视角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研究[D]. 薛乃卓.天津大学2005
  • [9].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D]. 龚文海.西南财经大学2007
  • [10].我国人力资本测算及其应用研究[D]. 王德劲.西南财经大学2007

标签:;  ;  ;  ;  

重解资本收益——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资本收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