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汽车深冲薄钢板冲压成形及损伤机理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作者: 李立军
导师: 沈成武
关键词: 薄钢板,冲压成形,损伤,应变分析,冲压级别
文献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为了促进我国汽车薄钢板国产化,降低汽车生产成本,提高汽车质量,对汽车深冲薄钢板进行冲压成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应变分析方法对汽车复杂冲压件的选材优化、润滑工艺优化、冲压工艺优化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汽车零件成形分类方法和汽车深冲薄钢板冲压级别分类方法,建立了符合IF钢冶金学特点的冲压成形损伤模型。 在分析满足复杂汽车冲压件网格印制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开发了丝网法印制网格技术,该技术具有网格线条精度好、粘附性好、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非常适用于汽车冲压件的网格印制。 通过比较标准试验方法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冷轧薄钢板成形极限,表明两者相适性较好,在工程应用中可以直接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成形极限。利用应变分析方法,通过测量零件成形后的应变分布,作出成形极限图,可以确定零件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危险部位和主要变形特点,评价钢板的实际成形效果,从而对选材、润滑工艺、冲压工艺等进行优化。现场实际冲压验证表明,优化预测结果与实际冲压情况比较符合。利用应变分析方法,经过大量试验,对43种复杂冲压零件进行了应变分析和优化选材,建立了这些零件的选材数据库。 对汽车复杂冲压件的结构特征和变形方式进行分析,根据零件冲压成形中危险部位的结构特征和主要变形方式,建立了对零件进行成形分类的新方法。根据该方法,提出将汽车复杂冲压件分为拉延类、平面应变类和拉胀类等三类,以指导零件的冲压成形。 对汽车复杂冲压件的变形特点和钢板的实际成形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平面应变点FLD0对深冲薄钢板冲压级别进行分类的新方法,并将汽车深冲薄钢板分为七个级别。另外,在n值和r值之间的统计对应关系基础上,还研究了将按平面应变点FLD0分类的钢板冲压级别转化为按n、r值和钢板厚度三者分类的冲压级别。 通过IF钢在成形过程中不同变形阶段微观结构的观察,分析了IF钢的损伤机理,建立了一种新的IF钢损伤模型。该模型与IF钢的冶金学特点有较好
论文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汽车深冲薄钢板冲压成形及损伤机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薄钢板冲压级别评定和成形性能研究
1.2.2 薄钢板合理使用和汽车零件冲压成形研究
1.2.3 汽车深冲薄钢板的损伤研究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2章 丝网法印制网格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1 复杂汽车冲压件板坯网格印制技术的要求
2.2 常用的网格印制方法
2.3 丝网法印制网格技术的开发
2.3.1 技术原理
2.3.2 技术关键
2.3.3 丝网法印制网格的具体操作步骤
2.3.4 丝网法印制网格的注意事项
2.4 丝网法印制网格的应用效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变分析方法用于汽车零件冲压成形的研究
3.1 应变分析方法的研究过程
3.2 零件成形后应变的测量与计算原理
3.2.1 应变测量方法
3.2.2 应变计算原理
3.3 汽车薄钢板成形极限的确定
3.3.1 试验材料
3.3.2 试验测量的成形极限带
3.3.3 模拟计算的成形极限曲线
3.3.4 讨论与分析
3.4 对汽车零件冲压成形进行研究
3.4.1 对优化选材的研究
3.4.2 对润滑工艺优化的研究
3.4.3 对冲压工艺优化的研究
3.4.4 对材料减薄进行研究
3.4.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车复杂冲压件选材数据库的建立
4.1 建立选材数据库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汽车复杂冲压件成形分类的研究
5.1 薄钢板冲压成形中三种典型变形方式
5.1.1 拉延
5.1.2 平面应变
5.1.3 胀形
5.2 汽车复杂冲压件的结构特征和变形方式
5.2.1 壁部
5.2.2 弯折
5.2.3 鼓包
5.2.4 凹窝
5.2.5 底部和边缘
5.3 汽车复杂冲压件成形分类的新方法
5.3.1 新的分类方法
5.3.2 三种成形类别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深冲薄钢板冲压级别分类方法的研究
6.1 冲压级别分类新方法的提出
6.1.1 新分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6.1.2 平面应变点FLD_0的确定方法
6.2 按平面应变点 FLD_0进行分类
6.3 按n、r值和钢板厚度进行分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IF钢冲压成形的损伤机理研究
7.1 IF钢的冶金学特点
7.1 IF钢冲压成形损伤模型的建立
7.2.1 试验材料和试验过程
7.2.2 微观组织特征观察
7.2.3 IF钢成形过程的损伤模型
7.2.4 讨论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IF钢冲压成形的损伤预测及实验验证
8.1 损伤预测
8.2 损伤变量的实验验证
8.2.1 试验材料
8.2.2 密度测量方法
8.2.3 密度测量和损伤变量计算结果
8.2.4 损伤变量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论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7-04
相关论文
- [1].冲压成形中破裂和回弹的细观损伤力学分析[D]. 陈志英.上海交通大学2009
- [2].汽车钢板冲压成形表面损伤规律与控制方法研究[D]. 侯英岢.上海交通大学2009
- [3].基于CAE的冲压工艺分析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 谢晖.湖南大学2003
- [4].基于模板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快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陈军.天津大学2003
- [5].板料冲压成形中的摩擦与回弹研究[D]. 张铁山.南京理工大学2004
- [6].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与优化技术研究[D]. 张峻.浙江大学2005
- [7].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CAE技术及其工业应用研究[D]. 雷正保.中南大学2003
- [8].汽车覆盖件冲压回弹补偿与控制方法研究[D]. 李春光.吉林大学2006
- [9].轻量化车用钢板冲压成形与回弹数值仿真及工艺优化[D]. 赵东旭.吉林大学2007
- [10].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的金属板材成形极限研究[D]. 黄婧.武汉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