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不寐的理论探讨及临床意义研究

从肝论治不寐的理论探讨及临床意义研究

论文摘要

不寐,现代俗称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系由于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失养或不安而病。不寐在《素问》和《灵枢》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被称为“不得卧”、“目不瞑”、“不得眠”、“卧不安”、“卧不得安”、“夜不瞑”等。论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不寐”之历史源流。不寐在《素问》和《灵枢》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被称为“不得卧”、“目不瞑”、“不得眠”、“卧不安”、“卧不得安”、“夜不瞑”等。以卧而称的有二十五处,其中以称不得卧的最多,有十五处;以眠而称的有一处,称为不得眠。以暝而称的有四处,其中称目不暝的有两处。但《黄帝内经》当中对此不同的名称亦有不同的具体含义。《难经》第四十六难始有“不寐”之称。后世医家皆从《黄帝内经》、《难经》之称,对于此类病证,皆以“不得眠”、“不卧”、“不得卧”、“不寐”设立篇名加以论述。第二部分为“不寐”的病因病机。从营卫阴阳的角度,《灵枢经·口问第二十八》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人的正常睡眠系由心神所主,阳气由动转静时则进入睡眠状态,阳气由静转动时则进入清醒状态。如清·林佩琴《类证治裁·不寐论治》有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人的自然的睡眠机理,是阴阳之气有规律的运动转化的结果。如果这种规律被打乱,就可导致不寐的发病。而从脏腑功能失调的角度探讨不寐的病因,对于临床的指导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本文注重探讨了心、肝、肺、脾、胃、胆与不寐的临床关系。第三部分为“不寐”的临证治疗。本论文在整理归纳古代医家对不寐治疗的论述的基础上,对从肝论治“不寐”的理论和临床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归纳出:疏肝解郁法、清肝泻火法、活血化瘀法、补养肝血法、祛痰温胆法、滋阴潜阳法,六大从肝论治不寐的方法。同时特别选取了六个有代表性的医案,加以分析、总结,以了解从肝论治不寐的辨证思路。第四部分为从肝论治不寐的医案的统计分析。本部分以《临证指南医案》、《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做为资料来源,从中筛选不寐的医案,对这些医案所用处方中的用药频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期找出从肝论治不寐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具体用药规律。第五部分为本论文的结语和讨论。本文为深入探讨和阐释从肝论治不寐的理论和临床意义,借助文献学和医学统计学研究方法,从历代中医学典籍中,对不寐病证的病名、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有效方剂进行的充分挖掘和详细分析。结合名家验案和作者自身临床体会,详细论述此类疾病的诊疗特色,以及名家审证求因的思维过程,最终达到为临床服务的目的。研究中医理论,有必要返本归原,在回归历史的前提下对该理论的本义进行探讨,发掘概念内涵,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对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原旨作出判断和辨析。只有在较为全面把握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从而切实为提高临床疗效服务。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从肝论治不寐的临床应用概述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寐"之历史源流
  • 1.1 病名辨析
  • 1.1.1 "寐"、"卧"本义
  • 1.1.2 《素问》和《灵枢》中以"卧"、"眠"、"瞑"言失眠
  • 1.1.2.1 《素问》和《灵枢》中以"卧"言失眠
  • 1.1.2.2 《素问》和《灵枢》中以"不得眠"言失眠
  • 1.1.2.3 《素问》和《灵枢》中以"目不瞑"言失眠
  • 1.2 古代文献对不寐病证的论述
  • 1.2.1 先秦两汉时期
  • 1.2.2 隋唐时期
  • 1.2.3 宋金元时期
  • 1.2.4 明清时期
  • 第二部分 "不寐"的病因病机
  • 2.1 不寐与脏腑间的关系
  • 2.1.1 心与不寐的关系
  • 2.1.2 脾与不寐的关系
  • 2.1.3 肾与不寐的关系
  • 2.1.4 肺与不寐的关系
  • 2.1.5 胃与不寐的关系
  • 2.1.6 胆与不寐的关系
  • 2.1.7 胆与不寐的关系
  • 第三部分 "不寐"的临证治疗
  • 3.1 古代医家对不寐治疗的论述
  • 3.2 从肝论治不寐
  • 3.2.1 疏肝解郁法
  • 3.2.2 清肝泻火法
  • 3.2.3 活血化瘀法
  • 3.2.4 补养肝血法
  • 3.2.5 祛痰温胆法
  • 3.2.6 滋阴潜阳法
  • 3.3 代表方剂举隅
  • 3.3.1 逍遥散
  • 3.3.2 温胆汤
  • 3.3.3 酸枣仁汤
  • 3.4 从肝论治不寐之医案分析
  • 3.4.1 胆虚邪扰之不寐
  • 3.4.2 肝肾阴亏,肝气郁结之不寐
  • 3.4.3 肝胆气虚之不寐
  • 3.4.4 肝血不充,魂不守舍之不寐
  • 3.4.5 血虚肝郁之不寐
  • 3.4.6 肝血虚损,肝火上升之不寐
  • 第四部分 统计分析
  • 4.1 《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不寐的处方用药统计分析
  • 4.1.1 处方的收集与处理
  • 4.1.2 处方中用药次数的统计
  • 4.1.3 结论
  • 4.2 《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中处方用药统计分析
  • 4.2.1 处方的收集与处理
  • 4.2.2 处方中用药次数的统计
  • 4.2.3 结论
  • 第五部分 结语和讨论
  • 5.1 不寐的历史源流
  • 5.2 历代医家对不寐的论述
  • 5.3 从肝论治不寐
  • 5.4 医案统计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卫气不得入于阴”理论谈不寐临证发挥[J]. 中医药通报 2019(05)
    • [2].元枣合夜汤治疗肝郁血虚型消渴病并发不寐的疗效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22)
    • [3].辜大为主任医师形神并重调治不寐病经验总结[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17)
    • [4].四川省名中医叶腾辉治疗不寐证经验[J]. 现代中医药 2019(06)
    • [5].不寐病主症层次化探究[J]. 河南中医 2017(01)
    • [6].失眠颗粒治疗不寐症52例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03)
    • [7].论明清医家“不寐证”文献溯源[J]. 吉林中医药 2017(01)
    • [8].浅析伤寒论对不寐症之证治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97)
    • [9].胡世平老师治疗不寐临床经验[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10)
    • [10].潘晓蓉教授“从肝论治”不寐症临床经验[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15)
    • [11].中医外治法治疗不寐症研究新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15(04)
    • [12].从中医看不寐与眩晕的关系[J]. 保健文汇 2020(05)
    • [13].不寐者之歌(组诗)[J]. 山东文学 2020(10)
    • [14].柳梢青·不寐夜[J]. 东坡赤壁诗词 2018(01)
    • [15].想念是最长的春天——致朋友炯炯不寐[J]. 参花(上) 2013(12)
    • [16].不寐预防法[J]. 长寿 2012(03)
    • [17].不寐(外二首)[J]. 诗潮 2012(09)
    • [18].不寐患者的康复保健[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08(10)
    • [19].沈宝藩治疗不寐病的临床经验总结[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2)
    • [20].《伤寒论》七法治疗不寐简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31)
    • [21].章浩军六经辨治不寐经验浅析[J]. 国医论坛 2020(03)
    • [22].基于五神理论研究宁心安神汤治疗入睡困难型不寐病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24)
    • [23].温潜法治疗阳虚不寐浅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9(01)
    • [24].黄春林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寐的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03)
    • [25].从脾论治难治性不寐探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21)
    • [26].从情志论治不寐的经验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02)
    • [27].推拿治疗不寐的研究现状[J]. 新疆中医药 2018(02)
    • [28].2220例不寐病用药配伍规律分析[J]. 光明中医 2018(19)
    • [29].夏永良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寐经验探讨[J]. 江西中医药 2018(12)
    • [30].赵世珂治疗不寐证验案1则[J]. 湖南中医杂志 2017(01)

    标签:;  ;  ;  

    从肝论治不寐的理论探讨及临床意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