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临床广泛应用的抗HBV药多是核苷类化合物,其耐药性和停药复发率日趋明显。GLSBr是化学合成的非核苷类系列化合物,它在动物体内外试验中已呈现抗HBV的全新作用机制和令人瞩目的效应。然而至少有40%的新化合物是因其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特性的不理想而被淘汰。因此,探明GLSBr系列化合物的药代特征及吸收机制是其能否成为创新抗HBV药物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试验研究GLSBr系列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探明其优势化合物的吸收机制,为GLSBr系列化合物的优选和研发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方法:1.首先摸索和建立RP-HPLC检测GLSBr系列化合物生物样本的方法,并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考察。选取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分别灌胃或尾静脉注射高低二个剂量组的GLSBr-1、GLSBr-2和GLSBr-3溶液,于给药前和给药后自大鼠球后静脉丛取系列血样,采用RP-HPLC检测血中GLSBr浓度。运用DAS2.0软件求算GLSBr系列化合物的主要药动学参数。2.另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GLSBr-1、GLSBr-2和GLSBr-3溶液,于给药后10min、2h断头处死,取血及肝、肾、脑组织。RP-HPLC测定GLSBr系列化合物的组织浓度。3.对RP-HPLC测试出的GLSBr-3可疑代谢产物选用LC-MS-MS定性分析代谢物的基本结构,并摸索和建立GLSBr-3原形和代谢物的LC-MS检测方法,定量测定和分析比较血浆与组织中GLSBr-3原形和该代谢产物浓度的差异性。4.建立并全面评价Caco-2单层细胞模型的特性,采用该Caco-2细胞模型试验观察优选的GLSBr-3吸收和转运过程;考察时间、底物浓度、体系温度、培养介质PH值以及P-gp抑制剂Ver对GLSBr-3在Caco-2细胞中摄取的影响; RP-HPLC测定Caco-2细胞内外GLSBr-3的浓度。并运用SPSS12.0、Excel 2003软件分析和统计处理细胞试验所得的数据,探讨GLSBr-3在Caco-2细胞摄取和转运的方式。结果:1.建立的血浆样本和组织样本RP-HPLC/LC-MS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专属性,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生物样本分析的要求。2.GLSBr-1和GLSBr-2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当80mg/kg GLSBr-1,11mg/kg GLSBr-2时,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 GLSBr-1和GLSBr-2在大鼠体内的t1/2z分别为4.56±1.67h和0.95±1.21h;且GLSBr-1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明显比GLSBr-2长(P<0.05);而GLSBr-3在RP-HPLC检测条件下无法测出。3.静注不同剂量的GLSBr-1和GLSBr-2在肝、肾组织中均能测得浓度,其中肝浓度最高:为1.25±0.23和0.61±0.27μg·mL-1;肾浓度其次:为0.51±0.37和0.26±0.08μg·mL-1;GLSBr-1在脑中测得的浓度为0.34±0.10μg·mL-1,而GLSBr-2在脑组织中无法测到。这种组织分布特点有利于GLSBr-1和GLSBr-2在肝中发挥药物作用。4.在大鼠血浆中,RP-HPLC检测未显示GLSBr-3色谱峰,但却稳定的出现另一与浓度密切相关的可疑代谢峰,经LC-MS-MS分析测试,该代谢产物是GLSBr-3由C21H22N4O3FSBr分子酯键水解为C19H18N4O3FSBr而来。LC-MS检测结果表明,虽然小鼠血浆中GLSBr-3的此代谢物浓度高于原形药浓度;但小鼠肝、肾组织中GLSBr-3的浓度却明显高于代谢物,且GLSBr-3在肝中浓度最高:0.79±0.08μg·mL-1,持续时间长达8h以上,表明GLSBr-3具有肝趋向分布的优势。5.Caco-2细胞摄取GLSBr-3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多,在浓度为6.25~50μg/mL范围内,随着GLSBr-3浓度的增加摄取量呈线性递增,未出现饱和现象,但温度对GLSBr-3的摄取量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PDR值为1.335±0.141,这提示Caco-2细胞摄取GLSBr-3有被动扩散与主动转运两种方式。因为P-gp的特异性抑制剂维拉帕米不能影响GLSBr-3的摄取,所以GLSBr-3可能不是P-gp的底物。结论:建立的GLSBr系列化合物及代谢物的RP-HPLC/LC-MS检测方法可用于本试验研究;GLSBr-1和GLSBr-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特征,GLSBr系列化合物在大鼠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是肝>肾>脑,这有利于其在肝中发挥抗HBV作用;虽然GLSBr-3在体内迅速由酯键水解生成代谢物C19H18N4O3FSBr,但小鼠肝中GLSBr-3的浓度却明显高于代谢物,且GLSBr-3在肝中停留时间很长,基于GLSBr-3抗HBV效应优势和肝趋向分布特征,其很可能成为GLSBr系列中最有研发潜力的化合物;GLSBr-3的吸收和转运是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共同参与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淺析書庫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J]. 文津学志 2019(00)
- [2].抓住突破口 速解推断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例析[J]. 中学化学 2020(03)
- [3].碳及其化合物的简要分析[J]. 问答与导学 2019(26)
- [4].全景分析金属铝 深入探究化合物[J]. 中学化学 2020(05)
- [5].“铁及其化合物”常见考点例析[J]. 高中数理化 2020(17)
- [6].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新型试题易错提醒[J].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 2015(11)
- [7].FEMA公布的第26批GRAS化合物名单[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3(05)
- [8].有关铁和铁的化合物反应归纳[J]. 中学化学 2017(07)
- [9].镁、铝及其化合物考点例析[J]. 高中数理化 2015(23)
- [10].一种新型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J]. 乙醛醋酸化工 2013(06)
- [11].铁及其化合物综合实验新设计[J]. 新课程导学 2020(02)
- [12].工作场所空气中钡、钾、钠、铊及其化合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法[J]. 职业与健康 2012(12)
- [13].中氮茚类羧酸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08)
- [14].具有生物活性的异噻唑类化合物研究进展[J]. 农药 2011(03)
- [15].新型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16].钠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探索分析[J].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18(09)
- [17].《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J]. 新课程(下) 2018(07)
- [18].s-四嗪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浙江化工 2014(01)
- [19].他汀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4(02)
- [20].微量光度滴定法测定咔咯化合物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常数[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2(04)
- [21].脱镁叶绿素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08)
- [22].药用化合物水合物审查标准的探讨[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2(10)
- [23].树枝状化合物的应用[J]. 知识经济 2012(22)
- [24].高速逆流色谱制备玫瑰红景天中的三种酚性化合物[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12)
- [25].关于增强化合物能力(台湾)和设立中国化合物网点[J]. 塑料工业 2011(09)
- [26].多金属氧酸盐轮簇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11)
- [27].新课标卷的热点——副族元素锌及其化合物[J].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9(12)
- [28].以硫及其化合物为例的“知识脉络”法应用[J]. 教学考试 2017(32)
- [29].多视角考查非金属及其化合物[J]. 新高考(高三理化生) 2013(11)
- [30].钛系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 热加工工艺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