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方发展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方哲学,人的发展理观,内在缺失
西方发展观论文文献综述
朱荣英,刘梦杰[1](2018)在《西方哲学人的发展观的内在缺失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发展问题历来是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主导性问题。步入现当代以来,学者们纷纷收缩自己的研究范围并将目光专注于此。但因其缺乏辩证法与实践观的内在指引,只能成就一种极其狭隘的人的发展观。他们只考虑到物质文明进步对人的发展的积极影响,而没有同时看到时代的物化对人的消极影响;现代科技与资本逻辑的联手,确能给人提供一种过上幸福生活的物质保障,却无法逃避使人陷入异化的尴尬境遇。可见,西方的人的发展观,都在不同程度上遮蔽了人的本体地位与终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旭[2](2017)在《探究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传统人本主义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它们在反对"物本"、"神本",在肯定人的力量、弘扬人的价值上有相同性,同时也都具有强烈的现世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在"以什么人为本"、在"以人的什么为本"上两者有本质的不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对西方传统人本主义的螺旋式发展,它既是对西方传统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又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7年19期)
颜鹏飞[3](2016)在《马克思发展观研究:兼论基于“李嘉图—穆勒定律”的西方普适性发展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发展观是关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推动世界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关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也是马克思的辩证法、逻辑方法和认识论,归根结底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它科学地阐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则是其精髓和基石。习近平对此作了新的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1)本文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发展观的叁大发展阶段、本质特征和当代价值,揭示资本主义普适性发展观的剥削本质,并且进而阐释习近平发展观的四大特征及其与马克思发展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之间的辩证关系。顺应时代潮流,着力把握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马克思发展观当代价值之所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07-10)
赵多辉,李明宇[4](2016)在《科学发展观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下的理论创新成果。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物本"思想和"人本"思想的超越;它主张"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了对"经济增长论"和"整体、综合的发展观"的超越和创新;它倡导"可持续发展",强调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的道路方面实现了对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超越。(本文来源于《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龚建方,董彬[5](2015)在《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其特殊的含义。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要在科学发展观中把握和理解。螺旋式复归,它既是对西方传统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又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5年21期)
武海宝,刘慧,谭艳秋[6](2015)在《西方后自由主义发展观及其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后自由主义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聚焦于人的内在,而非外部世界的变革。其出发点不是宏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是主体内在选择能力的提升和主体内在自由的实现。后自由主义将"发展"定义为自由的增进,有助于唤起第叁世界国家主体意识的觉醒,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过分聚焦于个体的内在心理文化因素,而非外部世界的变革,这种后自由主义只能沦为资本主义框架内的修补方案。(本文来源于《鄱阳湖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陈华杰[7](2014)在《西方国家发展观的嬗变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超越、价值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基本实践活动和基本特征。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已涌现出许多探讨和研究发展问题的学科,但是这些分门别类的发展研究学科只是从某些特定的视角对发展实践进行研究,往往缺乏一种系统的宏观的哲学层面思考。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西方以往各种发展观的基础上,以辨证扬弃的方法论特色将经济增长、社会变革、人的发展、环境问题等统一到了一起,形成了全面、科学的发展理论。本文主要就西方国家发展观的历史嬗变过程、中国科学发展观之于西方国家发展观的历史超越、科学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取向及内在要求等方面逐一作探讨。(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4年05期)
黄勉勉[8](2014)在《论马克思的交往实践对西方发展观的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西方社会,工具理性是一种科学技术的统治。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是在"主体——客体"、"主体——主体"两重框架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交往实践是对西方思想的扬弃的全新思维模式。因此,中国要摆脱这种西方现代化所走过的弯路,就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4年03期)
李曦[9](2013)在《英美新左派对西方“进步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英美新左派知识分子,霍加特、汤普森和詹姆逊试图通过细察的方式从民族志、历史文本和后现代文艺等资源库中提取素材以重构工业革命以来直至今天的社会发展史:一个由人民群众通过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改造和微观政治斗争,对抗资本主义及其主流意识形态"进步主义"的"进步"史,以此激励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弱势群体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平等权而斗争。(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郑湘萍[10](2013)在《从西方“父权式发展”到“生存必需”的另类发展——范达娜·席瓦的生态女性主义发展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生态女性主义者范达娜·席瓦从印度本土视角出发考察女性与自然的关系,建构原发性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属于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流派。席瓦强烈批判资本主义父权式发展模式,认为西方父权制式的发展乃是不良发展,强调妇女的欠发展在于非对称的发展,论证"赶超式发展"神话必然破灭,主张转变为基于"生存视角"的另类发展。席瓦生态女性主义发展观对于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13年11期)
西方发展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传统人本主义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它们在反对"物本"、"神本",在肯定人的力量、弘扬人的价值上有相同性,同时也都具有强烈的现世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在"以什么人为本"、在"以人的什么为本"上两者有本质的不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对西方传统人本主义的螺旋式发展,它既是对西方传统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又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方发展观论文参考文献
[1].朱荣英,刘梦杰.西方哲学人的发展观的内在缺失及其当代启示[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8
[2].张旭.探究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异同[J].青春岁月.2017
[3].颜鹏飞.马克思发展观研究:兼论基于“李嘉图—穆勒定律”的西方普适性发展观[C].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6
[4].赵多辉,李明宇.科学发展观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
[5].龚建方,董彬.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关系[J].青春岁月.2015
[6].武海宝,刘慧,谭艳秋.西方后自由主义发展观及其批判[J].鄱阳湖学刊.2015
[7].陈华杰.西方国家发展观的嬗变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超越、价值追求[J].南方论刊.2014
[8].黄勉勉.论马克思的交往实践对西方发展观的超越[J].理论观察.2014
[9].李曦.英美新左派对西方“进步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批判[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0].郑湘萍.从西方“父权式发展”到“生存必需”的另类发展——范达娜·席瓦的生态女性主义发展观研究[J].学术论坛.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