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依托INDEPTH项目,以藏北高原东昆仑地区三条大地电磁长剖面600线,2100线以及6000线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化先进的MT数据处理技术和二维反演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精细处理及反演,最后从电性结构角度研究西藏东昆仑地区壳幔的结构、区域构造和深部物质状态。大地电磁数据阻抗张量分析结果表明藏北高原区域大致为二维性构造,大部分地区电性主轴方向为[110°,20°],局部测点为[120°,30°],北羌塘地区为[150°,60°],对照区域地质资料得知研究区域总体构造走向大致为NE110°,北羌塘地区构造走向为NE150°。通过二维反演计算获得的藏北高原东昆仑地区电性结构模型表明:本研究区域的地下150Km沿南北向存在的电性梯度带与畸变带,基本与区域地质资料圈定的大断裂带吻合,反映了区内断裂构造带的深部结构特征。研究区域内地壳导电性结构可分为三层,其埋深顶面与区域上地壳、下地壳以及岩石圈分界面基本吻合。上地壳除柴达木盆地以外基本为高阻层,局部有分散的高导体,下地壳南羌塘地体,柴达木地体以及东昆仑断裂带区域东部地区为高阻层,北羌塘以及东昆仑断裂带区域西部地区为高导层,且深度超过地壳到达上地幔。不同地体的上地壳厚度不同:藏北羌塘地区上地壳厚度较大,下地壳厚度较小;北部的巴彦喀拉与东昆仑构造带中下地壳厚度较大。柴达木盆地区域地壳厚度约在35—40Km左右,但受到近地表约10Km厚的超高导体盖层影响莫霍面埋深为40—50Km。总的来说藏北高原地区地壳厚度较厚,在60—70Km范围内。由南向北形成一条北北西向厚度递减界面。研究区域内普遍存在南北向的高导层,而地热资料并未显示该区域有较高的热流温度,因此推测其原因是区域内古洋壳玄武岩或海相沉积物岩体受到强烈板块南北向碰撞运动后,孔隙内所含的盐水析出,导致研究区域地下介质显示出高导性。另外东昆仑断裂带东西两个区域高导层规模具有明显差异,东部地区规模、厚度均大于西部地区,这反映了西藏地区高原物质在东西向剪切应力作用下向东“逃逸”,且推测昆中断裂带可能是运移塑性地壳物质的通道。在羌塘地块以岗玛日—查桑断裂带为界羌塘地体应该分为南羌塘和北羌塘两部分,这两部分有着不同的构造走向,南羌塘地区为NE110°,北羌塘地区为NE150°,且两个区域有两套不同的沉积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