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肉桂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肉桂醇,天然2-苯乙醇,内生菌,鞘氨醇单胞菌
肉桂醇论文文献综述
黄秋容,粟桂娇,赖芳,刘雄民,马丽[1](2019)在《肉桂内生菌Sphingomonas sp. Z45生物转化肉桂醇生成天然2-苯乙醇》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新鲜肉桂枝中筛选出一株高效转化肉桂醇合成天然2-苯乙醇的内生菌,经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并命名为Sphingomonas sp. Z45。采用GC-MS法对代谢中间体进行跟踪监测,推测了其可能的代谢途径为:肉桂醇先被氧化、脱羧生成苯乙醛,苯乙醛加氢还原得到产物2-苯乙醇。考察了单因素实验对该生物转化体系的影响,得到反应优化工艺条件为:初始pH=7,接种量5%,叁角瓶(150 mL)中装液量为20 mL,菌体培养24 h后,加入底物肉桂醇质量浓度2.5 g/L,在30℃、转速为200 r/min的摇床反应12 h。在该优化条件下,肉桂醇转化率为59.16%,2-苯乙醇质量浓度达到1.48 g/L。(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胡文冉,李晓东,周小云,杨洋,李波[2](2019)在《棉花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在棉纤维中的表达及对其结构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新陆早36号’转棉花肉桂醇脱氢酶基因(GhCAD6)材料,以转基因T_6代植株为试材,对GhCAD6基因在叶片基因组中的整合情况和不同发育阶段棉花纤维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研究该基因对棉纤维中结构多糖和苯丙烷类化合物含量及纤维中苯丙烷类结构单体的影响。结果显示:(1)GhCAD6基因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到受体棉花基因组中。(2)转基因植株纤维中GhCAD6基因的表达量低于相同发育阶段对照样品,在对照样品中GhCAD6基因的表达量表现为先升高,在20 DPA(开花后天数)时表达量最高,之后下降,而在转基因植株纤维中先上升,并于发育15 DPA时表达量下降,20 DPA时又上升至最高,之后再次下降。(3)成熟纤维中,转GhCAD6基因植株纤维中苯丙烷类化合物含量低于对照,但结构多糖含量的差别不明显。(4)转GhCAD6基因纤维中苯丙烷类结构单体——紫丁香基木质素(S-木质素)和愈疮木基木质素(G-木质素)的比值下降。研究表明,棉花转入GhCAD6基因后,纤维发育(15 DPA)中GhCAD6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可能导致棉花中苯丙烷类化合物含量及其结构单体比率变化,从而造成棉花纤维品质改变。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分析GhCAD6基因在改良棉花纤维品质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力耕,章华隆,余琴,冯春[3](2019)在《肉桂醇的碘甲酸酯化合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烯烃邻位卤素功能化产物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阻燃剂和精细化学品等领域。以肉桂醇为原料,以ZnAl-BrO~-_3-LDHs为缓释BrO~-_3的载体,KI为还原剂,在甲酸中高效地得到了邻位碘甲酸酯化的产物。考察了温度、溶剂的量以及ZnAl-BrO~-_3-LDHs投料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25℃,溶剂量为10 mL,ZnAl-BrO~-_3-LDHs为0.35当量时,产率最高达到88%。通过核磁检测发现:该反应为反式加成,具有很高的位置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该反应充分利用了甲酸的酸性、亲核性和溶解性,简化了反应和分离操作。(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仇亮,朱胜琪,王永鑫,冯凯,刘洁霞[4](2018)在《水芹肉桂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八卦洲水芹’及其紫色叶柄突变型水芹‘南选八卦洲紫水芹’为实验材料,利用RT-PCR方法从‘南选八卦洲紫水芹’中克隆得到水芹肉桂醇脱氢酶(CAD)基因,命名为OjCAD。OjCAD基因开放阅读框长为1 074bp,编码357个氨基酸。OjCAD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9 143.10,理论等电点为6.91,属于MDR家族。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水芹OjCAD与同属伞形科的胡萝卜CAD进化关系最近,具有高度保守性。OjCAD编码的蛋白属于疏水蛋白,空间结构主要由7个α-螺旋和17个β-折迭组成。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OjCAD基因在紫色和非紫色水芹的叶片和叶柄中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水芹OjCAD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叶柄,在‘八卦洲水芹’中的表达量高于‘南选八卦洲紫水芹’。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水芹木质素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谭雅芹[5](2018)在《灰霉菌胁迫下小立碗藓肉桂醇脱氢酶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立碗藓属于非维管束植物,与高等植物相比,没有真正的根和叶,只有假根和拟叶,并且没有能够疏导物质的维管系统。木质素主要存在于维管束植物中,是植物抵御外界环境的重要成分之一。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alcohol dehydrogenase,CAD)是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对合成木质素单体的最后一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将叁种肉桂醛还原生成相应的叁种肉桂醇。作为非维管束植物小立碗藓是否合成木质素一直存在争议,本实验室前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灰霉菌胁迫下小立碗藓是否生成木质素,结果表明灰霉菌胁迫下小立碗藓可能合成了类木质素。通过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小立碗藓在灰霉菌胁迫下类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AD1呈现了差异表达。目前关于CAD在其他植物中的功能研究已有报道,但是关于CAD在小立碗藓受生物胁迫下所行使的功能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进一步研究小立碗藓在灰霉菌胁迫下CAD1的功能,旨在揭示生物胁迫下小立碗藓机体相关基因的应答机制,为登陆早期的陆生植物的抗病机理和进化历程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的初步成果如下:1、在崩溃酶工作浓度为1%、30 min处理条件下,得到的原生质体活性高且数量多,对原生质体进行再生,再生率达到了90%以上。在PEG工作浓度为20%时,获得了稳定的遗传转化株。通过以上条件的优化,为本实验室建立了一套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体系,为后续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成功构建了CAD1-PTFH15.3超表达载体和CAD1-GFP-PTN182敲除载体,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用PEG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载体转化到小立碗藓原生质体中。通过抗性筛选和分子水平上的鉴定,分别获得了敲除载体和超表达载体的转化株。3、用灰霉菌侵染野生型和转化型植株,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灰霉菌的感染行为和菌丝形成率。结果显示:野生型和敲除转化株菌丝形成率分别达到了65.5%和65.9%,超表达转化株菌丝形成率达到了49.3%。超表达转化株的菌丝形成率低于野生型植株,说明CAD1在灰霉菌胁迫下可能通过合成类木质素参与了防御反应。野生型和敲除型转化株菌丝形成率相近,可能是因为CAD的其它同源基因参与了功能补偿。(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0)
蒋莉敏,魏作君,刘迎新[6](2018)在《双金属催化剂用于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合成肉桂醇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肉桂醇(1)为重要的化工中间体。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是合成1的主要方法。综述了双金属催化该反应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金属尺寸、金属组成、催化剂载体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8年02期)
陈君,隆继兰[7](2017)在《Au@Co/MIL-101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肉桂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近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配位聚合物,它是由有机化合物配体化合物与无机金属离子组成的叁维网状结构的类沸石材料。通过以MIL-101为载体,采用溶胶法合成了Au@Co/MIL-101催化剂。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制得的Au@Co/MIL-101材料进行表征,随后将此材料用于肉桂醇催化氧化为肉桂醛的实验中,以此研究Au@Co/MIL-101的催化性能。通过实验探究了温度对Au@Co/MIL-101材料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在100℃时催化肉桂醇的反应的产率是最高的。(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7年16期)
常井明,刘怡,陈璨,卢杰,司红起[8](2017)在《小麦肉桂醇脱氢酶TaCAD1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dehydrogenase,CAD)在木质素单体生物合成的下游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催化肉桂醛到肉桂醇的还原反应。植物CAD活性降低可能会导致木质素含量降低或者木质素含量不变但单体构成比例发生改变。为了深入研究小麦CAD基因的分子结构和表达模式,本文通过比对分析小麦TaCAD1 cDNA与其它近源种CAD基因序列,扩增出小麦CAD基因DNA序列全长,全长4233 bp,包括5'和3'非编码区、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在该基因第4个外显子及部分3'非编码区开发了一个分子标记,检测258份自然群体,结果产生11种等位变异类型,并将其划分为四种带型。通过关联分析,这四种带型与2013年和2014年测定的小麦CAD活性和茎秆强度相关,该标记在一定程度上能区分小麦品种CAD活性的高低,可用于鉴别小麦不同品种茎秆强度。通过对自然群体中24份材料的小麦基部第二节间组织在花后5天、10天、15天、20天和25天的CAD基因表达量、CAD活性和茎秆强度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间茎秆强度变动趋势和CAD基因表达量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均先增加后降低,而CAD活性除在前期略有波动外,整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小麦CAD基因的表达模式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7-08-07)
史经昂,张兵,肖晓琳,马晶晶,杨向阳[9](2017)在《结缕草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序列鉴定和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EC 1.1.1.195)是植物木质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通过消耗NADPH,将松柏醛等复杂醛转化成相应的醇单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和逆境应答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从结缕草基因组中鉴定获得了16个肉桂醇脱氢酶(ZjCAD)基因,对其进行了系统进化与基因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半定量PCR分析显示5个ZjCAD基因在叶片中特异表达,木质素染色结合不同种源材料ZjCAD基因的表达分析进一步表明ZjCAD6的表达与叶片木质素含量正相关,提示ZjCAD6可能为控制结缕草叶片木质素合成的关键基因。ZjCAD6基因全长2736bp,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为1074bp,编码357个氨基酸。ZjCAD6蛋白含有两个Zn~(2+)结合位点与一个NADP(H)结合结构域,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具催化活性的CAD蛋白特征一致。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结缕草叶片木质素含量及其机械强度等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赵晓冰[10](2017)在《华细辛肉桂醇脱氢酶基因CAD的克隆、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催化松柏醛生成松柏醇,是华细辛主要药理活性成分甲基丁香酚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分离CAD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是调控华细辛甲基丁香酚生物合成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数据库筛选到华细辛7个可能的CAD基因转录本(AsGAD1~7),同时通过同源克隆获得1个华细辛CAD基因(AsCAD);对上述8个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初步预测了华细辛CAD基因家族成员的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出华细辛在不同生长时期及不同组织中进行基因表达定量分析时适宜的内参基因18SrRNA,在此基础上,进行AsCADs差异表达分析;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AsCAD基因过表达载体pK7FWG2.0-AsGAD,通过浸花法转化拟南芥,检测木质素含量,验证基因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库筛选出7个可能的华细辛GAD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AsCAD1~7,向NCBI提交后,在GenBank中的登陆号分别为KY446440~KY446446。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软件对AsCADs所编码蛋白的一级、二级、叁级结构以及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sCAD1~7分子量在30 kD~40 kD之间,属于酸性不稳定亲水蛋白质,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且空间结构较保守,具有Zin1、Zin2和NADPH结构域,属于MDR超家族成员。(2)基于同源克隆的原理和方法,利用PCR和RACE扩增技术,分离得到1个华细辛CAD cDNA全长,共1357 bp,命名为AsCAD(GenBank登陆号为KT45471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sGAD属于CAD家族成员,与AsCAD2基因序列一致性达到96.14%,推测是具有功能的候选基因。(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分析软件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Delta CT等,从 SAND-1、ACT、18SrRNA、CYP-2、GAPDH和TUB 6个候选内参基因中筛选华细辛在不同生长时期(营养生长期、花期、花后期)及不同组织中(根、根茎、叶片、叶柄、花)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结果表明18SrRNA在各个时期表达均比较稳定,是进行华细辛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适宜的内参基因。(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法,对AsCADs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华细辛生长发育过程中,AsCADs在根、根茎、叶片、叶柄和花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不同,AsCAD3与AsCAD6表达量都相对较少。总体上,同一组织中,基因表达量呈现出营养生长期<花期<花后期的趋势。同一时期中,AsCAD1与AsCAD的表达模式相一致,均为地下部分(根与根茎)表达量高于地上部分(叶片与叶柄)表达量,AsCAD2与AsCADA在各组织的表达量差异较大,AsGAD5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低,AsGAD7在各组织表达无明显差异,AsCAD在各组织表达水平均比较高。A5CADs表达水平的差异暗示基因功能的多样性。(5)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AsCAD过表达载体pK7FWG2.0-AsCAD,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野生型拟南芥。抗性筛选以及PCR检测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AsCAD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阳性转化株。木质素含量测定结果进一步显示,转基因植株主茎木质素含量较野生型植株提高了 2.96%,增幅达到32.74%,整株植物木质素含量提高了 3.20%,增幅达到38.60%,说明AsCAD参与了植物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具有酶活性。本研究从华细辛中挖掘得到AsCADs,对其进行了差异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为下阶段转化拟南芥进行RNAi抑制表达、转化华细辛进行同源表达,以及阐明甲基丁香酚生物合成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工作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肉桂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新陆早36号’转棉花肉桂醇脱氢酶基因(GhCAD6)材料,以转基因T_6代植株为试材,对GhCAD6基因在叶片基因组中的整合情况和不同发育阶段棉花纤维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研究该基因对棉纤维中结构多糖和苯丙烷类化合物含量及纤维中苯丙烷类结构单体的影响。结果显示:(1)GhCAD6基因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到受体棉花基因组中。(2)转基因植株纤维中GhCAD6基因的表达量低于相同发育阶段对照样品,在对照样品中GhCAD6基因的表达量表现为先升高,在20 DPA(开花后天数)时表达量最高,之后下降,而在转基因植株纤维中先上升,并于发育15 DPA时表达量下降,20 DPA时又上升至最高,之后再次下降。(3)成熟纤维中,转GhCAD6基因植株纤维中苯丙烷类化合物含量低于对照,但结构多糖含量的差别不明显。(4)转GhCAD6基因纤维中苯丙烷类结构单体——紫丁香基木质素(S-木质素)和愈疮木基木质素(G-木质素)的比值下降。研究表明,棉花转入GhCAD6基因后,纤维发育(15 DPA)中GhCAD6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可能导致棉花中苯丙烷类化合物含量及其结构单体比率变化,从而造成棉花纤维品质改变。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分析GhCAD6基因在改良棉花纤维品质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肉桂醇论文参考文献
[1].黄秋容,粟桂娇,赖芳,刘雄民,马丽.肉桂内生菌Sphingomonassp.Z45生物转化肉桂醇生成天然2-苯乙醇[J].精细化工.2019
[2].胡文冉,李晓东,周小云,杨洋,李波.棉花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在棉纤维中的表达及对其结构组分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9
[3].王力耕,章华隆,余琴,冯春.肉桂醇的碘甲酸酯化合成方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9
[4].仇亮,朱胜琪,王永鑫,冯凯,刘洁霞.水芹肉桂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8
[5].谭雅芹.灰霉菌胁迫下小立碗藓肉桂醇脱氢酶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6].蒋莉敏,魏作君,刘迎新.双金属催化剂用于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合成肉桂醇的研究进展[J].合成化学.2018
[7].陈君,隆继兰.Au@Co/MIL-101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肉桂醇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7
[8].常井明,刘怡,陈璨,卢杰,司红起.小麦肉桂醇脱氢酶TaCAD1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C].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7
[9].史经昂,张兵,肖晓琳,马晶晶,杨向阳.结缕草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序列鉴定和表达分析[J].草业学报.2017
[10].赵晓冰.华细辛肉桂醇脱氢酶基因CAD的克隆、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