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粉体材料并利用XRD、FS、SEM、IR、TG-DTA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物配比、水解反应温度、体系pH值、搅拌速度、加料体积、干燥条件、锻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二氧化钛的晶粒大小及分布、晶型组成、光催化活性等因素的影响。优化的制备条件为:钛酸丁酯、水量、乙醇量的配比为1:4:15;水解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体系pH值为2;搅拌速度为300 r/min;采用低温阶段式慢速升温进行干燥;煅烧温度控制在400℃左右。所得产品为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平均粒径约8nm。为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的量子效率,本文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了过渡金属离子(Mn2+、Fe3+、Cu2+)和稀土离子(La3+、Y3+)的掺杂,以苯酚的光催化降解为反应探针,评价其光催化活性,并与未经修饰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过渡金属离子或稀土离子掺杂能有效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催化效率的改变与掺杂离子的电子层构型、离子半径、离子氧化还原电位、掺杂离子浓度等因素有关;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0.5%的Fe3+掺杂对苯酚的催化降解效果最佳。另外,本文还考察了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FeMnCuO4与纳米TiO2共同形成的复合光催化剂,但在对苯酚的降解中未观察到光催化效率的明显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反应受多种影响因素的限制,本文通过改变光照强度、溶液pH值、催化剂用量、苯酚液初始浓度、空气通入量等反应条件,考查其对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用量为2.50g/L,pH=9时降解效率最高;苯酚溶液初始浓度在70mg/L以下时,降解效率皆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为深入探索纳米TiO2微观结构状态与光催化性能的关系,本文采用模型化学的方法,利用量子化学的从头计算(ab initio)和密度泛函(DFT)理论,定量计算和研究了锐钛型纳米TiO2的量子尺寸效应及修饰效果。结果显示,纳米TiO2Fermi能级附近的能级间隔随模型线度减小而增大,呈现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模型计算表明,掺杂将会在Fermi能级附近引入杂质能级,导致吸收光红移,扩展了锐钛型纳米TiO2光谱吸收频率的范围,这也是过渡金属离子掺杂能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原因之一。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前言1.1 纳米材料1.1.1 体积效应1.1.2 表面效应1.1.3 量子尺寸效应1.1.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1.2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研究2 光催化氧化理论基础'>1.2.1 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理论基础1.2.2 内部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1.2.3 表面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1.2.4 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改性研究1.3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制备技术1.3.1 物理制备法1.3.2 化学合成法1.4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固定技术2 直接加载'>1.4.1 纳米TiO2直接加载2 光催化剂'>1.4.2 薄膜型TiO2光催化剂1.5 纳米二氧化钛应用进展1.5.1 环境保护领域1.5.2 医疗卫生领域1.5.3 化妆品领域1.5.4 汽车与涂料工业领域1.5.5 其他领域1.6 探索与展望1.7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2 实验部分2.1 实验设计2.1.1 实验目标2.1.2 实验药品及仪器2.2 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工艺条件的优化2.2.1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2.2.2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工艺条件优化实验2.3 纳米二氧化钛的修饰及改性研究2.3.1 纳米二氧化钛的金属元素掺杂改性2.3.2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与纳米二氧化钛的复合2.4 不同光催化条件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影响2.4.1 浓度的影响2.4.2 光强的影响2.4.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2.4.4 溶液PH 值的影响2.4.5 空气流量的影响2.5 纳米二氧化钛的表征2.5.1 X 射线衍射法(XRD)2.5.2 差热-热重分析(DTA-TG)2.5.3 红外光谱分析(IR)2.5.4 固体表面荧光光谱分析(FS)2.5.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工艺优化结果与分析3.1.1 正交设计实验结果与分析3.1.2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3.1.3 不同干燥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3.1.4 热处理实验结果与分析3.1.5 光催化实验结果与分析3.2 纳米二氧化钛的金属元素掺杂的实验结果与分析3.2.1 掺杂纳米二氧化钛TG-DTA 分析3.2.2 掺杂纳米二氧化钛XRD 分析3.2.3 掺杂纳米二氧化钛FS 分析3.2.4 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3.3 FeMnCu04 复合纳米Ti02 光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光催化实验结果与分析3.3.1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FeMnCu04)粒度分析3.3.2 光催化剂的XRD 分析3.3.3 光催化剂的FS 分析3.3.4 光催化实验结果与分析3.4 不同光催化条件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及分析3.4.1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结果及分析3.4.2 光照强度的影响结果及分析3.4.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结果及分析3.4.4 溶液pH 值的影响结果及分析3.4.5 空气流量的影响结果与分析4 理论计算与分析4.1 量子化学计算理论基础4.1.1 从头计算方法(ab initio)基础4.1.2 密度泛函理论(DFT)基础4.1.3 计算基组的影响4.2 纳米二氧化钛的理论计算4.2.1 模型的选取4.2.2 模型坐标的确立4.2.3 计算方法的选择4.2.4 计算结果及分析4.3 过渡金属修饰纳米二氧化钛理论计算4.3.1 掺杂模型的选取4.3.2 掺杂模型坐标的确立4.3.3 计算方法的选择4.3.4 计算结果及分析5 结论与展望5.1 结论5.2 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纳米论文; 光催化氧化论文; 掺杂论文; 从头计算论文; 密度泛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