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汉语动量词认知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作者: 邵勤
导师: 任芝锳
关键词: 动量词,认知,动量特征,动量标记,转喻,隐喻泛化,专用,借用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动量词虽然是汉语量词系统的两大部类之一,然而一方面由于它相对于名量词出现较晚,另一方面专用动量词在数量上不及专用名量词丰富,而其组合情况较之名量词而言相对简单一些。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汉语量词的研究呈现出重名量轻动量的局面。然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这一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一些研究者开始从动量词的语义选择、历时演变等角度入手,展开对汉语中动量词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尚无人从认知的角度对动量词进行系统的考察,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考察动量词形成及其运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认知所起的作用,同时揭示动量词的认知功能。 本文提出“动量词”的基本语义功能是计量“动量”,“动量”是人们观察客观世界中事物的运动,从而感知到的该运动所耗的“时间”、发生的“频次”以及所具“幅度”的量。“动量”认知研究前提是对“动态过程”的认知研究。因此本文从“动态过程”入手,分析出人对于“动态过程”进行认知时所具有的认知图式,进而分析可能作为认知“动态过程”时所需的“动量标记”。随后文章揭示了“动量特征”、“动量标记”以及“动量词”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 “动量词”是“动量标记”出现在语言中的最终形式,它执行计量“动量”的语义功能,同时体现“动量特征”,反映出入对于动态过程所含“动量”的认知。 文章又从现代汉语动量词的现状分析出发,揭示专用动量词与借用动量词在性质上的差别,即前者具有类的封闭性、数量上具有非能产性、而个体成员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后者作为一个类具有开放性、数量上具有能产性、而个体成员具有具体性的特征。然后文章从考察动量词的形成过程着手,揭示出专用动量词的产生是通过转喻—隐喻机制,同时揭示出借用动量词的产生是通过转喻的机制,并阐述了其形成机制对动量词的使用造成的影响最终揭示出专用动量词走向封闭的原因:抽象导致对数量需求的降低。 本文采用了认知研究的方法,借鉴了心理学关于人对运动过程的认知的研究成果,帮助分析建立人对动态过程认知的意象图式。在技术上本文以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的《国学宝典》为基础,对先秦至明清的两千多部古籍进行了穷尽性的检索,从而考察专用动量词的形成过程。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综述
一、动量词的分类
二、动量词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研究
三、动量词的历时与共时研究
四、“同形动量词”的属性问题
五、上述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第二章 动态过程的意象图式与“动量”的表示
一、“动量”认知研究前提是“动态过程”认知研究
二、“动态过程”图式中的认知因素分析
三、对于“量”的认知
四、动态过程中“动量”的标记
五、从动量特征标记到动量词
第三章 转喻与借用动量词的形成和使用
一、转喻是动量词的生成机制
二、借用动量词的形成与分类
第四章 转喻—隐喻过程与专用动量词的形成与运用
一、专用动量词的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发生隐喻
二、专用动量词的形成轨迹考察
第五章 现代汉语专用动量词的现状考察
一、次
二、回
三、下
四、番
五、通
六、气
七、阵
八、遍
九、趟
十、遭
十一、场
十二、顿
第六章 专用动量词、借用动量词性质比较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对外汉语动量词教学及策略[D]. 王美琳.吉林大学2018
- [2].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骆永萍.华中师范大学2017
- [3].留学生汉语专用动量词偏误研究[D]. 赵婧怡.河北师范大学2018
- [4].对外汉语教学中动量词“次”和“回”的辨析教学[D]. 赵丽雅.西北大学2017
- [5].现代汉语动量词的语义功能和句法分析[D]. 陈军.湖南大学2017
- [6].汉语“非典型化动量词+名词”结构的研究[D]. 朱钟枚.湖南大学2017
- [7].泰国学生汉语借用动量词的习得研究[D]. 李翠玉(MIPANYA PRAPHASIRI).福建师范大学2017
- [8].英德母语学习者习得专用动量词偏误分析[D]. 蔡思彧.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 [9].韩国学生借用动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金升训(KIM SEUNGHOON).辽宁师范大学2018
- [10].北宋笔记量词研究[D]. 董潇.山东师范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现代汉语临时名量词的认知研究[D]. 刘晨红.华东师范大学2007
- [2].一组专用动量词的发展演变研究[D]. 庄素真.河南大学2007
- [3].量词“口”、“头”、“只”的系源研究及认知分析[D]. 牛巧红.郑州大学2007
- [4].汉语借用动量词及相关问题研究[D]. 阮贵义.北京语言大学2007
- [5].量词的类特征及名动量的扭结与比较[D]. 马宏姝.东北师范大学2005
- [6].“一+量+名”结构中量词的认知研究[D]. 薛秀娟.山东师范大学2006
- [7].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现代汉语形状量词词义考察[D]. 郭敏.北京语言大学2006
- [8].现代汉语名量词的认知研究[D]. 李艳.华东师范大学2006
- [9].宋代动量词研究[D]. 陈颖.四川师范大学2001
- [10].“V+数词(一)动量词+N”的认知分析[D]. 甘智林.苏州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