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分析与模式建构

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分析与模式建构

论文摘要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差距扩大化现象,是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结果。现有区域的发展格局,是伴随着政府权力关系调整后,地方政府在执行区域政策的过程中,基于制度选择的地方化倾向,而导致的政策目标选择的地区化倾向。其中地方政府在支持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供给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也就同时决定了地方政府在执行区域政策过程中,其利益分享的大小是其制度供给的原动力。它表明,当区域政策目标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享具有正向一致性时,地方政府就作出有利于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安排,反之,地方政府就借助于中央政府在区域政策执行中,制度供给的滞后性,而以地区发展政策目标,置换区域政策目标,使之产生出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效果。囿于当代中国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政府主导型”市场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因此,地方政府在当前区域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是当下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故而,中央政府在对地方政府实施分权让利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应当同时加大对地方政府权力使用权限的监督制约,同步推进支持性制度变迁和修复性制度变迁的制度供给。如果让修复性制度变迁的供给,长期滞后于支持性制度变迁的供给,那么,将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再次扩大。缩小区域差距,最关键的因素不在于区域政策目标的调整,而在于为区域政策目标的顺利执行提供完整的制度支持。而制度支持的建构,关键在于深化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建构全新的治理模式。协商民主作为中国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制度基础,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中,不仅能够克服基于“集权——分权”视角的局限而带来的权力运行失衡,更重要的在于,它既有超越既定政治模式的意义,对于推进当代中国政治的现代化、民主化进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立在协商民主基础之上的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作为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制度建构,它所强调的是在中央政府所成立的“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区域内的各政治主体能平等、自由地参与区域公共问题的执行协商,不存在特殊组织利益凌驾于其他参与主体利益之上的优先权,政治行为不受先在权威的抑制和掌握,彼此间主要依据合作共存、协调发展原则来通过“公开说理”,而赋予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区域政策执行活动,以政治效率的合法性、组织效率的合理性和职能效率的有限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的意义与基本概念界定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选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1.1.4 关于三个基本概念的理论界定
  • 第二节 选题研究的国外国内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前提假设和基本方法
  • 1.3.1 本文所依据的基本前提假设
  • 1.3.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理论创新之处
  • 1.4.1 本文的基本结构
  • 1.4.2 政策执行研究视角的方法论创新
  • 1.4.3 考察区域差距扩大化研究路线的理论创新
  • 1.4.4 解决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理论创新
  • 1.4.5 本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区域政策介入区际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 2.1.1 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理论前提
  • 2.1.2 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客观依据
  • 2.1.3 政府失灵及其表现
  • 2.1.4 政府职能定位的双重内涵及其约束条件
  • 第二节 区域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的产生
  • 2.2.1 区际分工的非均衡性:区域政策产生的充分条件
  • 2.2.2 区域竞争中的“市场失灵”:区域政策产生的必要条件
  • 2.2.3 区域政策的基本功用及其执行矛盾
  • 第三节 区域政策目标的元价值选择
  • 2.3.1 区域政策目标的元价值选择: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均衡
  • 2.3.2 确保区域政策行政绩效的制度供给
  • 2.3.3 区域政策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
  • 第三章 区域政策执行系统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区域政策执行主客体要素的制度分析
  • 3.1.1 区域政策执行主体的制度分析
  • 3.1.2 区域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选择受制度的制约
  • 3.1.3 区域政策执行客体的制度分析
  • 第二节 区域政策执行结构的制度分析
  • 3.2.1 区域政策执行的权力体制结构
  • 3.2.2 区域政策执行过程的运行结构
  • 3.2.3 区域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结构
  • 3.2.4 区域政策执行的评估机制结构
  • 第三节 区域政策执行环境的制度分析
  • 3.3.1 区域政策执行经济环境的制度分析
  • 3.3.2 区域政策执行政治环境的制度分析
  • 3.3.3 区域政策执行文化环境的制度分析
  • 3.3.4 区域政策执行国际环境的制度分析
  • 第四章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原因
  • 第一节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结构性制度原因
  • 4.1.1 分析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理论基本前提
  • 4.1.2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前提:中央政府权威认同的弱化
  • 4.1.3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起因:地方政府独立利益的生成
  • 4.1.4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现实途径:制度缺失下的代理人危机
  • 第二节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功能性制度原因
  • 4.2.1 区域政策与地区发展政策的功能界定
  • 4.2.2 确保两类政策目标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
  • 4.2.3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具体表现
  • 第三节 从“区域问题”走向“问题区域”
  • 4.3.1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结论
  • 4.3.2 区域发展中两类病症的制度根源
  • 4.3.3 从“区域问题”走向“问题区域”的制度后果
  • 第五章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改革与分权对区域政策执行的现实影响
  • 5.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关系对区域政策执行的影响
  • 5.1.2 双轨制体制下的权力关系对区域政策执行的影响
  • 5.1.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权力关系对区域政策执行的影响
  • 第二节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逻辑范式
  • 5.2.1 关于中国区域差距扩大产生的理论源考
  • 5.2.2 区域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逻辑范式
  • 5.2.3 中国区域政策执行机制的运行规律
  • 第三节 案例分析: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的制度逻辑
  • 5.3.1 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价值目标
  • 5.3.2 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的制度后果
  • 5.3.3 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阻滞的制度逻辑
  • 5.3.4 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的制度支持
  • 第六章 区域政策执行制度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政策执行模式的缘起途径与解析
  • 6.1.1 自上而下执行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研究途径
  • 6.1.2 自下而上执行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研究途径
  • 6.1.3 政策执行第三代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综合途径
  • 第二节 公共行政理论的范式变迁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 6.2.1 政治价值与行政价值:行政理论范式变迁的考察维度
  • 6.2.2 官僚制行政理论范式的精神实质与内在缺陷
  • 6.2.3 新公共管理理论范式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 6.2.4 区域政策执行活动理论范式的价值选择
  • 第三节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制度选择
  • 6.3.1 地方政府: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主角
  • 6.3.2 民主授权与行政授权下的政府责任
  • 6.3.3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责任的双重授权
  • 6.3.4 公民参与:政府双重责任统一的逻辑中介
  • 第七章 区域政策执行制度建构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协商民主: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制度基础
  • 7.1.1 协商民主的逻辑起点:从“发展主义”转向“人本主义”
  • 7.1.2 从多中心治理到协商民主的路径转变
  • 7.1.3 协商民主是一种政策执行的替代范式
  • 7.1.4 协商民主的制度意义
  • 第二节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制度安排
  • 7.2.1 区域政策执行中推行协商民主的现实可行性
  • 7.2.2 协商民主框架下纵向政府间关系的制度安排
  • 7.2.3 协商民主条件下横向府际关系的制度安排
  • 7.2.4 协商民主条件下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制度安排
  • 第三节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的权限约束
  • 7.3.1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政治效率的合法性
  • 7.3.2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组织效率的合理性
  • 7.3.3 区域政策执行模式职能效率的有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外文部分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欧盟区域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 法制博览 2019(10)
    • [2].区域政策地区指向的优化问题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 2019(03)
    • [3].中国区域政策的空间选择逻辑[J]. 经济学家 2017(12)
    • [4].更有效发挥区域政策在推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J]. 发展研究 2017(12)
    • [5].我国区域政策冲突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探析[J]. 法制与经济 2016(04)
    • [6].试论广西区域政策资源的整合[J]. 学术论坛 2014(12)
    • [7].模本大对标[J]. 中国药店 2014(21)
    • [8].区域政策:跨域治理的重要工具[J]. 国家治理 2015(42)
    • [9].影响欧盟区域政策效应的特殊问题与矛盾探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 [10].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区域政策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10)
    • [11].欧盟区域政策对京津冀协同的启示[J]. 当代金融家 2015(12)
    • [12].区域政策与稳增长[J]. 区域经济评论 2019(03)
    • [13].完善我国区域政策体系[J]. 中国发展观察 2018(Z2)
    • [14].区域政策叠罗汉现象的成因、后果及建议[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01)
    • [15].“差异化”区域政策的可能[J]. 新产经 2013(04)
    • [16].中国与欧盟区域政策比较分析[J]. 调研世界 2011(03)
    • [17].欧盟的积极区域政策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生产力研究 2010(01)
    • [18].欧盟东扩后共同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变革[J]. 社会科学研究 2010(02)
    • [19].欧盟共同区域政策的历史演进与经验[J]. 学习与探索 2010(02)
    • [20].主体功能区的诉求政策及其与现行区域政策的对接[J]. 现代经济探讨 2010(03)
    • [21].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区域政策转型与演进[J]. 经济体制改革 2009(04)
    • [22].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6)
    • [23].论欧盟区域政策与成员国区域政策的协调[J]. 德国研究 2008(03)
    • [24].基于典型案例的国家区域政策制定分析[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 [25].我国区域政策法制化路径选择初探[J]. 中国行政管理 2013(02)
    • [26].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区域政策研究的新进展[J]. 学习与实践 2012(10)
    • [27].我国区域政策体系构筑的若干问题[J]. 宏观经济管理 2010(10)
    • [28].欧盟区域政策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06)
    • [29].限制开发区区域政策目标与工具选择[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14)
    • [30].广西区域政策资源利用状况分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4)

    标签:;  ;  ;  ;  

    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分析与模式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