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早熟春玉米新品种赤单202的选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丽[1](2015)在《玉米多抗性资源的筛选与利用》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弯胞菌叶斑病、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主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病害最有效的措施,而选育抗病品种,抗病性种质资源的选择是基础。本研究对30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田间人工接种,开展种质资源田间病害分级鉴定、筛选玉米多抗性资源;利用多抗病资源采用二环系方法改良自交系,对改良系抗病性及农艺性状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集黑龙江省玉米主要发病地区的大斑病、小斑病、弯胞菌的病叶以及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组织进行病菌分离,将分离物进行纯化并鉴定。2.接种方法为叶部病害用喷雾法接种,丝黑穗病采用病菌菌土接种。对300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接种鉴定,结果高抗玉米大斑病的材料有33份,占总材料的11%;高抗小斑病的材料26份,占9%;高抗弯胞菌叶斑病的材料38份,占13%;高抗玉米丝黑穗病的材料32份,占总材料11%;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两种病害的材料有21份,抗玉米大斑病、玉米弯胞菌叶斑病31份,抗玉米小斑病、弯胞菌的材料43份;抗三种叶部病害的材料有21份;四种病害综合抗性较好的材料是MO17、H891、D31、8701、丹599、齐319、沈137、FH171、FH166。3.对300份材料按不同类群进行抗病性分析,结果不同类群抗病性存在差异,兰卡群具有抗玉米丝黑穗病能力强;瑞德群抗大斑病水平差,抗玉米丝黑穗表现中等水平;塘四平头群中大部分材料感玉米丝黑穗病;旅大红骨群抗玉米大斑病,个别材料感丝黑穗病;外杂群抗三种叶部病害能力强;欧洲硬粒群感玉米大斑病;自育系中材料间抗叶部病害水平存在差异,对玉米丝黑穗抗性较好。4.利用多抗性资源FH166、FH171、齐319改良常规自交系30份,并对30份改良系进行抗性和农艺性状评价,结果显示改良系与原供体自交系相比,抗病性明显提高;30份改良系的生育期、花期间隔、株高、穗位、穗长、穗粗和穗行数等农艺性状差异显着,聚类分析表明可以分为4大类。
高飞,王弘,施艳春,张双应[2](2014)在《陕西省玉米品种布局的现状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全省主要玉米栽培品种布局状况和大田表现情况的调查,发现主栽品种多数表现出较好的稳产性和适应性,但整体市场份额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市场呈现品种数量多,但优势品种缺乏的现象。需要各有关管理部门和育种企事业单位通力配合,加快品种更新速度,大力加强品种示范展示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尽一切努力提升陕西省玉米育种水平,同时还需要完善品种选育和退出机制。
丁素荣,刘汉宇,曲文祥,白春雷[3](2008)在《赤峰农业科研新进展》文中认为阐述了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年来围绕赤峰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的新进展。玉米、小麦、高粱、谷子、向日葵、蔬菜育种研究是本所的优势学科。并对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供借鉴。
朱永波[4](2008)在《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盆栽试验,于200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物示范园以陕单8806和陕单902为试验材料,在苗期设置了正常灌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下同。)、轻度胁迫(55%)、中度胁迫(35%)、重度胁迫(25%)4个水分梯度,以正常灌水为对照(CK),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及形态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玉米抗旱品种的选育和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正常灌水条件下,2个品种均具有较高的株高、叶面积、鲜重及干物质积累;轻度胁迫对各项指标影响不大;随着胁迫的进一步加深,各个形态指标均呈下降趋势。2个品种相比较,正常灌水下和水分胁迫下,陕单8806叶面积始终高于陕单902,且随胁迫程度的加深下降幅度较小。陕单8806在水分胁迫下比陕单902有较高的鲜重和干物质积累及较高的株高。2.水分胁迫抑制了玉米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正常灌水和轻度胁迫下,2个品种的玉米均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胁迫的加深水分利用效率迅速下降。轻度水分亏缺在节水的同时仍可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2个品种相比较,陕单8806较陕单902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3.在不同光强下,水分胁迫对玉米的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正常灌水和轻度胁迫下2个品种光抑制效应较小,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在中度胁迫下,弱光条件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强光下已表现为严重的光抑制,但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严重水分胁迫对光合系统损伤严重。不同水分胁迫下,陕单8806的光合速率高于陕单902。水分胁迫降低了玉米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陕单8806在相同水分胁迫下各个指标高于陕单902.水分胁迫降低了玉米的光饱和点(LSP)。陕单902在正常灌水和轻度胁迫下LSP都在1000μmol/(m2.s)以上,中度和重度胁迫LSP在600μmol/(m2.s)左右;陕单8806在正常灌水、轻度胁迫、中度胁迫下LSP均维持在1000μmol/(m2.s)以上,在重度胁迫下降至789μmol/(m2.s)水分胁迫降低了蒸腾速率。正常水分条件下2个品种均具有较高的Tr,随着胁迫的加深,陕单902 Tr迅速下降,严重水分胁迫下的Tr在较低水平随PAR的增加呈直线发展趋势,几乎不受PAR的影响。陕单8806随着胁迫的加深Tr呈缓慢下降趋势,中度和重度胁迫下其Tr较低,但仍有明显的光响应过程。水分胁迫下,胞间CO2(Ci)浓度随着光强的增加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但正常灌水下Ci在降到最低点后没有随PAR的增强而明显增加,呈近似直线状趋势,说明在正常水分梯度下2个品种的玉米有较高的CO2利用效率,而水分胁迫导致CO2利用效率下降。4.水分胁迫加剧了膜脂过氧化作用,抑制了保护酶活性。MDA含量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增加,说明干旱胁迫导致叶片膜脂过氧化加剧,加速了叶片衰老进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2个品种的玉米的POD和SOD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干旱初期相关酶的功能在增加以抵御干旱,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酶功能受抑制,作物进而表现为干旱伤害。5.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总体呈上升趋势。2个品种的玉米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可溶性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但在重度胁迫下2个品种略有不同;脯氨酸随着胁迫的增加均呈直线增加趋势。6.叶绿素含量随着胁迫的加深呈下降趋势,但随着胁迫的加深陕单902呈直线下降趋势,陕单8806较为缓和。随着胁迫的加深,2个品种的玉米可溶性蛋白呈下降趋势,但陕单8806始终具有较高的可溶蛋白含量。
王会才,曲文祥,慈艳华,张玮,魏云山[5](2007)在《赤峰地区玉米主推品种基础种质的系谱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作者利用生态育种的观点,通过对赤峰地区历史上玉米主推品种亲本自交系来源进行系谱分析,从中找出适应本生态区域生态条件下相适应的基础种质,为赤峰玉米育种从基础材料上找到一条简便可行的途径,同时也为赤峰玉米育种制定具体目标时提供了许多信息技术参数。
孟繁盛,宁朝辉[6](2007)在《赤峰市玉米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回顾了赤峰市58年的玉米育种历程,找出育种存在的问题,并对玉米育种进行了展望。
李克民[7](2006)在《晋中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中半干旱地区是我国旱地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选用适宜类型的品种,阐明生育期的海拔效应,采用有效的节水栽培措施,是旱作农业重要试验研究内容。本研究在以山西省寿阳县为代表的晋中半干旱地区进行了玉米高产栽培研究,同时在甘肃省张掖做相同试验的辅助试验。对玉米品种熟期类型划分,玉米生育期的海拔效应,玉米高产的微集水、肥、热耕作体系等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玉米品种类型的选择,明确划分依据。本研究认为,植株叶数是一项稳定且便于识别的指标,生育期天数和生育期间≥0℃积温都是划分指标,用这3项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把多年来在山西省中部半干旱地区引种的玉米杂交种分为极早熟、早熟、中早熟和中熟、中晚熟4种类型。在以寿阳县为代表的晋中地区,在玉米生产中,依据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以种植中早熟和中熟类型品种为宜。在高寒农田或作为救荒补欠,早熟类型也可适当应用。在明确适宜的品种类型之后,还要注意其光温特性的差异。2.玉米生育期的地理变化关于玉米生育期的地理变化律,在我国尚未有过系统研究。仅就其海拔效应看,本试验通过多年异地定点垂直生态试验,均发现不论何种熟期类型的玉米品种,其生育期皆随海拔的升高而延长,二者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性。播种至拔节的营养生长阶段长短也与海拔之间有正相关性。株高与海拔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负相关关系。3.微集水综合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在沟播、地膜覆盖、膜侧种植等单项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辐辏组合”,形成本试验研究中的微集水、肥、热耕作体系,不但增产效果显着,而且也从多方面论述了其增产机理,沟播、集中施肥、冬季在沟垄上铺盖黑色地膜,进行膜侧种植,增产效果最好,而且黑色地膜能够连续使用4—5年。
段运平,刘守渠,王贵彩[8](2004)在《矮秆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并单1号的选育及应用》文中提出并单1号玉米杂交种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20-1118作母本,太系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属于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需≥10℃积温2300℃·d,植株叶片上举,株型紧凑,矮秆抗倒,抗病,耐旱,适宜密植。2000~2002年在各级产量试验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果穗均匀、无秃尖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制种父母本比例1∶5,同期播种。该品种适宜于山西省南部、黄淮海及京津唐地区复播,山西省玉米早熟期春播。
张海明[9](2003)在《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针对内蒙古农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以近50年内蒙古种植业、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轨迹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历史动态分析与截面研究相结合,农户调查与田间试验相结合,利用农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系统学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作制度发展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剖析,并提出该地区农作制度高校持续发展的调整优化方向。研究得出: 1.近50年来,内蒙古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种养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农业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农作制度正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现代技术投入集约化发展。主要农产品的综合供给能力得到提高,农业产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以杂粮为主演变为以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四大作物为主的格局。 2.按照农作制度区划的原则与方法,把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划分为5个类型区,包括东北部半湿润半干旱旱作丘陵大豆、小麦、油菜、奶牛种养加工区,东部半干旱平原井灌玉米、水稻、肉牛、肉羊种养殖与肉类加工区,中东部半干旱草原牧草、肉羊种养殖与羊肉加工区,中部半干旱、干旱黄灌井灌小麦、玉米、葵花、奶牛、绒毛羊种养殖、奶制品与皮毛加工区,西部干旱荒漠草原骆驼养殖与驼绒加工区。各类型区由于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差异性,其农牧业的结构和技术发展模式有显着不同。 3.农畜产品区域化趋势特征表现明显,中部和东部两大粮食主产区地位突出,东部区玉米,占全区的66.98%;中部区与东北区小麦,分别占46.98%与27.07%,中部区马铃薯,占全区的81.83%;大豆主产区为东北部于与东部区,分别占全区的62.76%与34.22%;两大粮食主产区又是肉类主产区:东部占44.10%,中部占34.61%;奶类主产区:中部占39.31%东北部占28.65%。 4.50年来第一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影响度最大,种植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呈高度的正相关,农业内部种植业产值长期保持在5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比例为30-40%,属于以农牧为主体的典型的单一农业经济。全区农机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和有效灌溉面积等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其作用在不同的阶段表现有所差别。对农业总产值增长起最重要作用的是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和农机总动力的增加,其次是化肥的使用量和良种及农作技术;全区主要畜禽生产资料及产品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时间区段不同而异,生猪存栏数和牛及大牲畜存栏数对牧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1979年-1991年,羊毛产量成为对农业总产值贡献最大的因素,1992年-1998年,牛奶产量成为对农业总产值贡献最大的因素。 5.分析表明,各区主要农畜产品的生产布局和竞争优势是:(1)玉米优势区: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等地;(2) 小麦优势区:大兴安岭沿麓,巴彦淖尔盟;(3)大豆优势区:呼伦贝尔市;(4)马铃薯优势区:乌兰察布盟; (5)羊肉优势区: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6)牛肉优势区:通辽市; (7)牛奶优势区: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这三个盟市的牛奶产量占到内蒙古全区牛奶产量的70%以上;(8)羊毛和羊绒优势区: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羊绒优势区:赤峰市、巴彦淖尔盟、鄂尔多斯市和阿拉善盟。 6、农作制度调整优化及发展途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畜产品优势区域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为养而种,为工而养,减粮油增林草,通过粮草畜工贸结合,走区域性种养加一体化,商二牧农一条龙的产业化之路,生产经营和生态建设并重,发展具有资源和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由西向东形成驼绒、面粉、乳制品、山羊绒、马铃薯、肉羊、毛、皮、肉鸡、大豆等优势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龙头产业群,拉动相关农畜产品的增值转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内蒙古农牧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7、研究提出了不同农作区的多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主要农作区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模式:不同类型区生态环境持续高效发展模式。
赵世勇[10](2003)在《一九八一至二000年四川玉米育成品种主要性状改良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玉米是四川主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及适于深加工获得多种产品的经济作物。全省常年种植面积125万公顷,总产620万吨。近二十年来,四川玉米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总产连续上了三个台阶。但作为一个养猪大省和酿造大省,四川玉米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每年要从省外调进大量的玉米。怎样在现有育种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省玉米育种水平,为二十一世纪四川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是我省玉米育种工作者和农业科技管理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据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曾经为四川玉米生产作出巨大贡献的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玉米育种进行总结,科学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进而探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四川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和主攻方向。 本文分析了1981-2000年四川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参试杂交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的变化;以1981—2000年四川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平丘组和山区组每年前两名组合的亲本共30份为材料进行了主要自交系的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了参试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在上述30个自交系中去掉齐205、286-4、南21-3和156四个自交系,增加了48-2A、黄早四、丹340、18-599红共30个四川主要玉米自交系进行了SSR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 1、二十年里,四川杂交玉米区域试验产量逐年增加,尤以“九五”在“八五”基础上增幅最大,山区组增幅大于平丘组。平丘组的产量提高主要依赖于穗行数的增加;山区组产量的提高是千粒重、穗行数和行粒数三者共同的结果,其中千粒重的增加起主要作用。 2、二十世纪90年代初育成的玉米品种小斑病的抗源相对较多,而对大斑病、丝黑穗病表现为抗的材料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到90年代中后期,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的抗源有明显的增多,绝大多数育成品种对三种主要病害都有较好的抗性。从整体上讲,四川玉米抗病育种水平在不断提高。 3、二十年里,四川育成玉米品种的籽粒品质性状没有较大的变化。其中,蛋白质、淀粉含量随杂交育种年代的推移无显着变化;只有籽粒中的脂肪含量随育种年代的推移略有提高。 4、四川80年代育成自交系与90年代育成自交系相比,生育期、穗长、行粒数变化不大,株高、穗行数略有下降,千粒重却表现出增加趋势。双列杂交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在供试材料之间均达极显着水平,30个自交系间存在配合力的多样性,且多数自交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杂交种的优势表现有些是一般配合力在起主要作用,如川单9号 (48一2 x 5003)、川单15(48屯x 256)等;有些是特殊配合力在起主要作用,如绵单l号(81565x南21一3)、成单22(238 x 273)等;还有些是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同时在起作用,如成单19(成687 x 7327)、川单21(R08 x 528)、雅玉2号(7922 x 537)、成单14(32 x 200B)等。 5、利用85对SSR引物对30个玉米自交系进行同源位点扩增,其中47对的扩增产物在4.5%的聚丙烯酞胺凝胶上具有多态性,带型稳定。这47对SSR引物分布于玉米全部10条染色体上,在30个自交系间共检测出 185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2一7个等位基因,平均为3.9。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 (plc)变化于0.够(PhilZI)一心.79(phiols)之间,平均为0.57。SSR标记的聚类结果与杂交种田间实际表现及系谱追踪结果吻合性较好,表明应用SSR对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合理,可以指导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和杂优模式的选配。 6、二十年里,四川玉米自育种的产量水平有明显的提高,玉米生产产量的增加趋势与区试产量增加趋势基本一致,育成品种数量逐年明显增加,自育品种的亲本组成中自育自交系的数量有较大提高,全省自育种的推广应用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率由“七五”的18,14%上升到“九五”的7既左右,单产由“七五”的3687公斤/公顷上升到“九五”的4806公斤/公顷,四川已彻底改变了杂交玉米主要靠外引品种的局面。 7、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四川省近二十年来玉米育种取得的长足进步、玉米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探讨,认为:(1)玉来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与群体遗传组成研究和群体改良同步进行的育种新方法的提出与实施,姊妹系及改良单交种的研究与应用,雄性不育系的创制、研究及利用等一系列玉米育种方法的创新是我省玉米育种取得进步的关键;(2)热带种质的研究利用及新杂优模式的建立,四川省地方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等因素是我省玉米育种取得进步的核心;(3)“四川省玉米育种协作攻关小组”的组建与良好运行及政府财政的大量投入是我省玉米育种取得进步的保证。 8、通过四川玉米需求分析和四川玉米改良潜力分析,提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四川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区域产量g000kg/ha,容重7109/L以上,出籽率87%以上,籽粒较深。平丘玉米要求粒型较紧凑,密度52500株/ha,穗行数16、行粒数35、千粒重3109;山区组玉米密度45000株/ha、每穗16行,每行40粒,千粒重3159;要求育成玉米新品种在保持对大、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的抗性下,还应
二、中早熟春玉米新品种赤单202的选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早熟春玉米新品种赤单202的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多抗性资源的筛选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玉米主要病害抗病育种现状 |
1.2.1 玉米大斑病 |
1.2.2 玉米小斑病 |
1.2.3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
1.2.4 玉米灰斑病 |
1.2.5 玉米丝黑穗病 |
1.3 玉米多抗性研究进展 |
1.4 玉米种质资源改良与利用现状 |
1.4.1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4.2 种质资源改良方法 |
第2章 玉米多抗性资源的鉴定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接种体制备 |
2.1.2 玉米种质资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 |
2.2.2 致病性测定结果 |
2.2.3 玉米种质资源对主要病害鉴定结果 |
2.3 讨论 |
第3章 玉米多抗性资源的利用 |
3.1 玉米种质资源的改良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结果分析 |
3.1.4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4.1 玉米种质资源的抗性评价 |
4.2 玉米多抗性资源的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陕西省玉米品种布局的现状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陕西省玉米品种布局及大田表现 |
2 主栽品种的大田表现分析 |
2.1 大部分主栽品种表现出较强的稳产性和适应性 |
2.2 全省个别主栽品种生态反映较大, 表现出区域性较强, 广适性较差 |
2.3 主栽品种的权重 |
3 品种布局状况分析 |
3.1 品种数量多, 同质性严重, 突破性品种少 |
3.2 本省品种所占份额较低 |
4 今后的工作重点 |
4.1 全力以赴做好主栽品种的推广 |
4.2 加强新选育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组装示范和推广 |
4.3 加强品种选育和退出 |
(4)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
1.2 水分胁迫对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
1.3 水分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4 玉米抗旱性评价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站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供试材料 |
2.3 测定指标 |
2.3.1 鲜重、干物质、叶面积及株高 |
2.3.2 光合参数 |
2.3.3 光响应参数 |
2.3.4 生理生化指标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1 对叶面积的影响 |
3.1.2 对株高的影响 |
3.1.3 对鲜重和干物质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对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单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2 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的光响应 |
3.3 水分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1 可溶性糖 |
3.3.2 叶绿素含量 |
3.3.3 脯氨酸含量 |
3.3.4 可溶性蛋白含量 |
3.3.5 丙二醛含量 |
3.3.6 过氧化物酶含量 |
3.3.7 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晋中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品种熟期类型划分 |
2.1.1 参试品种 |
2.1.2 试验地点 |
2.1.3 试验方法 |
2.2 生育期的海拔效应 |
2.2.1 参试品种 |
2.2.2 试验地点 |
2.2.3 试验方法 |
2.3 微集水综合耕作栽培技术体系 |
2.3.1 参试品种 |
2.3.2 试验地点 |
2.3.3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品种熟期类型划分 |
3.1.1 划分指标的选择 |
3.1.2 参试品种的熟期类型 |
3.2 生育期的海拔效应 |
3.2.1 山西寿阳试点 |
3.2.2 甘肃张掖试点 |
3.3 微集水综合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
3.3.1 沟、平播不同覆盖方法产量状况 |
3.3.2 膜侧种植的生态效应 |
3.3.3 玉米膜侧种植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 推广应用 |
3.4.1 应用效果 |
3.4.2 注意事项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玉米品种类型的选择 |
4.2 玉米生育期的地理变化 |
4.3 微集水综合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矮秆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并单1号的选育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
2 产量表现 |
3 品种特征特性 |
3.1 生物学特性 |
3.2 植物学特性 |
3.3 经济性状 |
3.4 抗逆性 |
4 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要点 |
5 制种技术 |
(9)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案 |
1.1 研究意义 |
1.1.1 农作制度调整优化是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
1.1.2 农作制度调整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和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
1.1.3 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地处西部的内蒙古农作制度的调整任务艰巨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农作制度研究方法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性及其特征分析 |
2.1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类型划分 |
2.1.1 农作制度区划的原则 |
2.1.2 农作制度分区的命名方法 |
2.1.3 农作制度主要区域类型 |
2.2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类型特征 |
2.2.1 中部农作制度区 |
2.2.2 中东部农作制度区 |
2.2.3 东部农作制度区 |
2.2.4 东北部农作制度区 |
2.2.5 西部农作制度区 |
2.3 内蒙古农畜产品区域性格局已形成 |
2.3.1 农产品区域化趋势 |
2.3.2 畜产品区域化趋势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
3.1 农产品生产变化趋势 |
3.1.1 粮食生产变化 |
3.1.2 经济作物生产变化 |
3.1.3 粮经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3.2 畜产品生产变化趋势 |
3.2.1 肉类生产 |
3.2.2 奶类产量变化趋势 |
3.2.3 羊毛、羊绒产量变化趋势 |
3.3 农村产业结构及农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 |
3.3.1 产业结构变化 |
3.3.2 农业产值结构变化 |
3.3.3 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 |
3.4 农业总体效益及农民收入变化趋势 |
3.4.1 农牧业增加值动态 |
3.4.2 农牧民农畜产品占有量及人均收入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1 种植业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1.1 粮食单产的持续增加是推动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
4.1.2 农业投入水平的提高是种植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 |
4.1.3 内蒙古各生产要素对农业影响的阶段性特征 |
4.2 内蒙古畜牧业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2.1 各生产要素对畜牧业产值的影响 |
4.2.2 主要畜产品产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
4.2.3 种植业发展对畜牧业的影响 |
4.3 内蒙古农村经济结构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3.1 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 |
4.3.2 各农作制度区农村产业结构差异比较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策略 |
5.1 资源禀赋特征及农牧业生产特征分析 |
5.1.1 资源禀赋特征 |
5.1.2 农牧业总体水平优势分析 |
5.1.3 种植业生产特征 |
5.1.4 畜牧业生产特征 |
5.1.5 农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 |
5.2 内蒙古不同类型农作制度区的比较优势分析及市场分析 |
5.2.1 农畜产品产量变化 |
5.2.2 主要农畜产品优势区域及市场预测 |
5.2.3 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5.3 内蒙古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对策 |
5.3.1 农制度优化调整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向 |
5.3.2 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对策 |
5.3.3 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保障措施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农作制度持续高效发展技术支持 |
6.1 内蒙古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构建 |
6.1.1 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构建总体构想 |
6.1.2 内蒙古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主体建设工程设计 |
6.2 高效多熟种植模式及技术 |
6.2.1 中西部小麦茬复种油葵两熟制种植模式 |
6.2.2 河套灌区套作类型与技术 |
6.2.3 中部农作制度区麦后复种饲用作物种植模式与利用方式 |
6.3 不同农业类型区作物高产种植技术 |
6.3.1 中部区作物高产种植技术 |
6.4 不同类型区生态治理及高效生产模式与技术 |
6.4.1 沙区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圈发展模式 |
6.4.2 丘陵山区与河谷地农作制度发展模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一九八一至二000年四川玉米育成品种主要性状改良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生产现状 |
1.1.1 玉米种植面积的增长 |
1.1.2 玉米单产的增长 |
1.1.3 中国五大玉米产区生产情况 |
1.2 玉米需求情况 |
1.3 玉米科研情况 |
1.3.1 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历程 |
1.3.2 玉米杂交种的选育与推广 |
1.3.3 玉米骨干自交系及种质研究 |
1.3.4 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
1.3.4.1 系谱法 |
1.3.4.2 配合力分析法 |
1.3.4.3 同工酶分析法 |
1.3.4.4 分子标记技术 |
1.4 四川玉米科研生产情况 |
1.4.1 玉米生产情况 |
1.4.2 玉米科研情况 |
1.4.2.1 早期玉米育种研究 |
1.4.2.2 农家品种的评选、品种间杂交及双交种的选育 |
1.4.2.3 单交种的选育 |
1.4.2.4 玉米杂交种区域化选育布局及配套应用技术 |
1.4.2.5 玉米雄性不育的利用研究 |
1.4.2.6 玉米遗传育种研究的全面发展阶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1981-2000年四川省杂交玉米区试试验 |
2.1.1 1981-2000年四川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参试种及供种单位 |
2.1.2 田间试验 |
2.1.3 调查性状 |
2.1.4 抗病鉴定 |
2.2 四川主要玉米自交系的双列杂交试验 |
2.2.1 材料 |
2.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四川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测验 |
2.3.1 材料 |
2.3.2 方法 |
2.3.2.1 DNA的提取、纯化与检测 |
2.3.2.2 DNA的扩增 |
2.3.2.3 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 |
2.3.2.4 银染程序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4.1 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 |
2.4.2 SSR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二十年来四川育成品种产量分析 |
3.2 二十年来四川育成品种抗性分析 |
3.3 二十年来四川育成品种籽粒营养品质分析 |
3.4 二十年来四川育成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
3.5 二十年来四川育成玉米自交系的性状改进 |
3.6 二十年来四川育成玉米自交系的SSR分析 |
3.6.1 SSR标记检测结果 |
3.6.2 SSR标记聚类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二十年来四川玉米育种取得的长足进步 |
4.2 二十年来四川玉米育种方法的创新 |
4.2.1 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与群体遗传组成研究和群体改良同步进行的玉米育种新方法 |
4.2.2 雄性不育性和姊妹系及改良单交种的研究与应用 |
4.3 热带种质利用的新途径 |
4.4 四川地方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4.5 组织管理创新 |
4.6 四川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 |
4.6.1 产量 |
4.6.2 抗性 |
4.6.3 品质 |
4.7 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四川玉米育种的主攻方向 |
4.7.1 方法创新 |
4.7.2 材料创新 |
4.7.3 制度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早熟春玉米新品种赤单202的选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多抗性资源的筛选与利用[D]. 王艳丽. 黑龙江大学, 2015(03)
- [2]陕西省玉米品种布局的现状及分析[J]. 高飞,王弘,施艳春,张双应. 中国种业, 2014(07)
- [3]赤峰农业科研新进展[J]. 丁素荣,刘汉宇,曲文祥,白春雷.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23)
- [4]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 朱永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5]赤峰地区玉米主推品种基础种质的系谱分析[J]. 王会才,曲文祥,慈艳华,张玮,魏云山. 华北农学报, 2007(S3)
- [6]赤峰市玉米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J]. 孟繁盛,宁朝辉.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06)
- [7]晋中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D]. 李克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5)
- [8]矮秆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并单1号的选育及应用[J]. 段运平,刘守渠,王贵彩. 玉米科学, 2004(02)
- [9]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D]. 张海明. 中国农业大学, 2003(03)
- [10]一九八一至二000年四川玉米育成品种主要性状改良效果研究[D]. 赵世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