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小麦作为世界和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育种家在不断提高小麦育成品种产量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其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小麦籽粒品质包括籽粒形态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在籽粒形态品质和营养品质方面,籽粒大小和微营养品质是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中的重要目标性状。本研究利用课题组创制的“川35050×山农483”RIL群体(ShCh群体,2008年为F16)为材料(父母本均为1B/1R代换系),对籽粒的形态(粒长,粒宽,千粒重和容重)和微营养品质性状(粗纤维,微量元素和脂肪酸含量等)进行了测定和QTL定位分析,以期了解其遗传控制机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小麦粒形和粒重的QTL分析。在4个环境下对ShCh群体的籽粒性状,包括粒长,粒宽,千粒重和容重进行了测定,共检测出位于1A、1B、1D、2A、2B、3B、4A、4B、5D、6A、6B和7B染色体上的20个QTL,其中包括6个粒长QTL、3个粒宽QTL、4个千粒重QTL、7个容重QTL。在不同环境下,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9-26.4%。17个加性QTL的等位基因增效效应来自川35050,另外3个QTL的增效效应来自山农483。8个QTL(40%)在两个或以上环境下被检测到,是相对稳定遗传的QTL。有关粒宽,千粒重和容重的QTL形成2个QTL簇,位于2A和5D染色体。在6A染色体上检测到的交叠QTL(co-located QTLs),包括在2个环境下1个粒宽QTL和在4个环境下都检测到的1个千粒重QTL。这些重复出现的稳定QTL附近的标记可能用于辅助选择。(2)近红外测定部分小麦品质性状的QTL分析。以ShCh群体为材料,在6个环境种植,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法测定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粗纤维含量和籽粒硬度,共检测到38个QTL,位于16条染色体上,其中包括9个籽粒蛋白质含量QTL,5个淀粉含量QTL,14个粗纤维含量QTL和13个硬度QTL。在不同环境下,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2-73.7%。13个QTL(34.2%)在两个及以上环境下被检测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4个交叠QTL位于1B、2D、4B和5D染色体上,与3个性状有关的2个QTL簇位于1B和1D染色体上。在2个环境(泰安2007;烟台2007)检测到具有较高贡献率的蛋白质含量的QTL(QGpc.sdau-4A)位于5.9-cM的标记区间(Xissr23b-Xwmc308- Xsrap7c)。蛋白质含量QTL(QGh.sdau-1D.2)在3个环境(菏泽2007,2008;烟台2007)下同时被检测到,贡献率分别为37.1%,38.9%和29.7%,说明它们是2个主效QTL。(3)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QTL分析。以ShCh群体为材料,在2年3点5个环境种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9种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包括P、K、Mg、S、Ca、Mn、Fe、Cu和Zn。利用QTL分析方法检测了控制相应性状的位点。共检测到38个QTL,位于13条染色体上。在不同环境下,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9-81.68%。19个加性QTL的增效效应来自山农483,19个加性QTL的增效效应来自川53050。检测到P、K、Mg、S、Ca、Mn、Fe、Cu和Zn元素QTL的位点数分别是5、3、4、4、6、9、4、1和3。仅有5个QTL在2个及以上环境下被检测到,遗传稳定性差。交叠QTL位于1B、3B、3D、4A、6A和7A染色体上,其中,包括染色体4A、3D、4A和7A染色体上的4个QTL簇,表明不同元素QTL之间可能存在连锁关系,也可能是“一因多效”的结果(4)小麦脂肪酸含量的QTL分析。以ShCh群体为材料,在2年3点5个环境种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小麦籽粒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利用QTL分析方法检测控制相应性状的位点。共检测到35个QTL,位于1A、1B、2A、2B、2D、3B、3D、4A、5A、5A、5B、5D、6A、6B和7B等13条染色体上。在不同环境下,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85-43.37%。20个加性QTL的增效效应来自山农483,15个加性QTL的增效效应来自川53050。检测到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QTL位点数分别是7、10、9、5和4。9个QTL在两个及以上环境下被检测到,遗传稳定性较差。交叠QTL位于1A、2A、3B、4A、5A和7B染色体上,其中,在5D染色体上有1个QTL簇,表明不同元素QTL之间可能存在连锁关系,这与一般相关分析是一致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麦品种扬麦16赤霉病抗扩展QTL定位及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02)
- [2].黄瓜单性结实性状遗传与QTL定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01)
- [3].水稻闭颖授粉QTL的初步定位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4)
- [4].甘蓝型油菜对盐胁迫的响应及耐盐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0(04)
- [5].亚麻QTL定位的研究进展[J]. 中国麻业科学 2020(04)
- [6].控制水稻中胚轴伸长的QTL定位[J]. 中国稻米 2019(06)
- [7].粳稻柱头外露率QTL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1)
- [8].供氮和不供氮条件下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定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1)
- [9].玉米出籽率的QTL定位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04)
- [10].东乡野生稻芒长的QTL定位[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7)
- [11].QTL技术在水稻耐盐育种上的应用[J]. 农家参谋 2017(10)
- [12].绒山羊QTL的研究进展[J]. 当代畜牧 2017(15)
- [13].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QTL在两个群体中的验证[J]. 海洋通报 2017(05)
- [14].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抽穗期QTL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 2015(06)
- [15].黄瓜单性结实性状的QTL定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01)
- [16].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和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06)
- [17].利用Solanum pennellii LA0716渐渗系群体初步定位番茄果实硬度QTL[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2)
- [18].水稻次级群体QTL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2)
- [19].猪乳头数性状QTL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学报 2013(11)
- [20].胡麻株高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功能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06)
- [21].水稻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QTL定位[J]. 核农学报 2020(09)
- [22].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3].玉米尾孢灰斑病抗性QTL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 2020(09)
- [24].水稻种子休眠的QTL定位研究进展[J]. 中国科技论文 2016(24)
- [25].甘蓝型油菜含油量性状的QTL定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7(08)
- [26].高粱子粒单宁含量和颜色QTL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05)
- [27].马氏珠母贝两个与生长性状相关QTL的验证[J]. 海洋科学 2015(11)
- [28].小麦耐热性状鉴定及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1)
- [29].东乡野生稻的粒形相关QTL分析[J]. 杂交水稻 2014(06)
- [30].半滑舌鳎性别决定的QTL互作研究[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