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吸收—重吸收热泵的性能模拟与分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制冷及低温工程
作者: 陈松
导师: 杜垲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重吸收,氨水,模拟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能源高度匮乏的今天,如何节约能源越来越得到重视,氨水吸收-重吸收热泵是有效利用低位能进行供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氨水吸收式热泵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出现,但其发展收到压缩式热泵及传统供热方法的抑制。1987年保护臭氧层《蒙特利尔议定书》发布,限制CFC、HFC等工质的使用,使得以氨为工质的热泵系统再度引起各国的重视,加大了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利用。氨水重吸收热泵作为一种特殊的吸收式热泵,它有着很多特点。虽然目前其正式应用较少,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为了研究氨水重吸收热泵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本文依据氨水溶液的舒尔茨方程,结合各系统设备的 分析,对利用低温热源的氨水吸收-重吸收热泵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模拟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氨水吸收-重吸收热泵系统及其特性2、氨水吸收-重吸收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3、利用氨水溶液的舒尔茨方程,在数学模型基础上,编制模拟程序4、利用 分析对设备性能进行分析5、将模拟程序得出的结论与理论分析进行比较。6、运用模拟程序进行吸收-重吸收热泵的变工况分析,并得到相应的变化规律。7、对氨水吸收-重吸收热泵系统的改进8、重吸收方式的意义和应用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氨水重吸收热泵的变工况规律,并提出了对该系统的改进方法,明确了重吸收方式的特点和应用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吸收式热泵系统概述
1.2 吸收-重吸收式热泵系统概述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吸收-重吸收热泵循环数学模型
2.1 氨水溶液参数计算简介
2.2 吸收-重吸收热泵循环分析
2.3 吸收-重吸收热泵循环数学模型概述
2.4 各系统设备的数学模型及其分析
2.5 热平衡、物料平衡及消耗计算
第三章 吸收-重吸收热泵循环程序的编制
3.1 程序编程环境概述
3.2 吸收-重吸收热泵循环计算程序概述
3.3 应用程序的编制
3.4 循环计算程序的应用及校核
第四章 吸收-重吸收热泵循环性能分析
4.1 吸收-重吸收热泵循环的分析
4.2 吸收-重吸收热泵循环的改进
4.3 小结
第五章 重吸收方式的意义和应用
5.1 重吸收在氨水吸收式制冷及热泵两用装置中的应用
5.2 利用重吸收实现双级AHP 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难点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土壤耦合热泵在北方地区应用的探讨[D]. 刘建军.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
- [2].太阳能/空气复合式热泵系统夏季能效比的测试与研究[D]. 王蕾.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08
- [3].多能互补的热泵系统性能实验研究[D]. 周晓东.兰州理工大学2012
- [4].辐射板辅助热泵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D]. 闫矛.天津大学2012
- [5].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蒸发器动态仿真研究[D]. 梁艳.中南大学2011
- [6].基于光伏/光热屋顶预制模块的冷/热—电联供热泵系统的研究[D]. 张行星.东华大学2010
- [7].能源塔热泵系统在不同地区的供暖适用性研究[D]. 葛宇磊.天津大学2017
- [8].跨季节蓄热太阳能—地源复合热泵系统优化及应用研究[D]. 杨震.河北工程大学2017
- [9].地温热泵的研究与应用[D]. 饶兵.中国海洋大学2005
- [10].能源塔热泵系统在天津地区的供暖适用性研究[D]. 李金洋.天津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吸收式热泵用于大连华能电厂的供暖改造研究[D]. 汪滔.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 [2].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研究[D]. 邱中举.浙江大学2011
- [3].吸收式热泵技术在热电联供中的应用研究[D]. 韩吉才.中国石油大学2009
- [4].溴化锂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设计与仿真研究[D]. 刘国强.天津大学2007
- [5].低温热源驱动溴化锂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实验研究[D]. 董瑞芬.天津大学2007
- [6].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建模与动态仿真研究[D]. 乐洪甜.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
- [7].双模式运行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工艺研究[D]. 姜秀华.中国石油大学2007
- [8].低温热源驱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模拟优化研究[D]. 董海虹.天津大学2006
- [9].溴化锂喷射—吸收复合热泵系统的性能模拟[D]. 赵建伟.大连理工大学2006
- [10].LiBr-H2O双吸收热变换器热力过程的模拟与优化[D]. 马庸颇.大连理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