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斑蝥素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胶束纳米粒长循环给药系统的研究

去甲斑蝥素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胶束纳米粒长循环给药系统的研究

论文题目: 去甲斑蝥素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胶束纳米粒长循环给药系统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剂学

作者: 孙毅毅

导师: 侯世祥

关键词: 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自聚集,胶束纳米粒,去甲斑螯素,长循环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近年来,具有“隐形”功能的非肝位靶向长循环纳米粒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目前国内外纳米给药系统研究中活跃的热点领域,其中,共价结合亲水性高分子材料的隐形纳米粒载体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20世纪90年代,根据两亲聚合物分子自聚集现象和机理设想出的自聚集超分子复合物,作为一种具有长柔性链的亲水表面的新颖的隐形NP给药系统载体被广泛研究。这些两亲聚合物分子同时含有亲水(多数为PEG、PEO)和疏水基团,有类似表面活性剂的、在溶液中自动聚合形成亲水外壳、疏水内核组成的稳定的空间核-壳胶束结构。这种用聚合物自聚集而成的胶束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长柔性链的亲水表面,能够防止血浆中调理素的吸附,从而躲避网状内皮系统的识别与吞噬,易于实现长循环;同时由于释放共聚链段的速率较慢,故在体内的滞留时间长,毒副作用大大降低,生物相容性较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好,且能增强药物对生理屏障及肿瘤组织血管壁的渗透(EPR效应),促进细胞内药效发挥,在控制药物释放、达到靶向释放等方面展现出优良的性能,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肿瘤亲和性的天然碱性多糖壳聚糖,本身带正电荷,将其制备成CS-PEG共聚物,进而制备成CS-PEG聚合物自聚集胶束纳米粒,则具有了不被体内调理素吸附的亲水表面、长柔性链及正电荷的隐形纳米粒的所有优势,是隐形纳米粒的理想载体材料。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表征与稳定性考察

一.仪器与试药

二.方法与结果

(一) 活化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CDM)的合成与表征

(二) 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三) CS-MPEG合成材料的自聚集胶束性质

(四) 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CS-MPEG)的稳定性考察

三.结论与讨论

第二部分 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NCTD-CS-NP)和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胶束纳米粒(NCTD-CS-MPEG-MNP)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剂学性质研究

一.仪器与试药

二.方法与结果

(一) 去甲斑蝥素的稳定性考察

(二)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三) 单因素筛选NCTD-CS-NP的制备工艺

(四) 单因素筛选NCTD-CS-MPEG-MNP的制备工艺

(五) NCTD-CS-NP和NCTD-CS-MPEG-MNP的制剂学性质研究

三.结论与讨论

第三部分 NCTD-CS-NP和NCTD-CS-MPEG-MNP的体外释药及稳定性研究

一.仪器与试药

二.方法与结果

(一) NCTD-CS-NP和NCTD-CS-MPEG-MNP的稳定性研究

(二) NCTD-CS-NP和NCTD-CS-MPEG-MNP的体外释药研究

三.结论与讨论

第四部分 NCTD-CS-NP和NCTD-CS-MPEG-MNP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及靶向性研究

一.仪器、试药与动物

二.方法与结果

(一) 生物样品中药物的测定方法

(二) NCTD注射液、NCTD-CS-NP及NCTD-CS-MPEG-MNP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靶向性研究

三.结论与讨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声明

发布时间: 2005-11-09

参考文献

  • [1].亚油酸和聚苹果酸双接枝壳聚糖新型纳米载体材料及其增强抗肿瘤药物功效研究[D]. 赵子明.复旦大学2009
  • [2].瓜耳胶—丙烯酰胺类接枝共聚物智能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D]. 郎轶咏.沈阳药科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两种疏水改性乙二醇壳聚糖自聚集纳米粒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余敬谋.浙江大学2009
  • [2].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载药胶束的研究[D]. 邓联东.天津大学2003
  • [3].PEG化壳聚糖在微粒给药系统中应用的研究[D]. 魏晓红.浙江大学2004
  • [4].肝靶向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研究[D]. 张莉.四川大学2004
  • [5].半乳糖—聚乙二醇—聚-L-赖氨酸/质粒pEGFP-C1复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胡海梅.中山大学2006
  • [6].双配体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肝癌细胞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D]. 姚倩.四川大学2006
  • [7].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功能化自组装研究[D]. 黄梅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 [8].基于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共聚物胶束给药体系的研究[D]. 韩丽妹.复旦大学2006
  • [9].紫杉醇嵌段共聚物胶束给药系统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D]. 王永中.复旦大学2007
  • [10].高分子纳米胶束及其抗肿瘤药的靶向载药系统研究[D]. 高界铭.西南交通大学2008

标签:;  ;  ;  ;  ;  

去甲斑蝥素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胶束纳米粒长循环给药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