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凝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

电凝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

一、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黄国荣,徐忠友,张官聪,郑厚成[1](2021)在《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下肢静脉曲张实行大隐静脉剥脱术与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德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各40例的2组,对照组实行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研究组实行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及VCSS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VC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VC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采用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可获取更加显着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病情恢复,降低并发症,临床价值较高。

宋俊,黄艳梅,贺婷,何建飞,刘任林[2](2021)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细针穿刺电凝在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细针穿刺电凝在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021年在我科治疗的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治疗组为自动弹力线套扎术+细针穿刺电凝术,对照组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27%,48/55)较对照组(81.82%,45/55)更高,但无差异统计学意义(χ2=0.626,P=0.429);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及伤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术后出血、水肿、复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1例肛周感染患者,对照组未发现,统计学上无差异(χ2=1.009,P=0.315);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肛门狭窄。结论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细针穿刺电凝在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患者中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复发概率低,值得推广。

熊夏慧[3](2021)在《耳穴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法缓解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术后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影响,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探索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减轻患者的疼痛,达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疮疡蛇伤脉管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均予以入院常规治疗及手术治疗。术后治疗组33例予术后常规治疗及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33例仅予术后常规治疗,同时观察并分别记录下两组患者术后第6h、12h、24h、48h及72h手术切口疼痛的VAS和VRS分值,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日清晨及术后次日清晨和术后第3天清晨的血清皮质醇浓度(Cor),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浓度与VAS评分、VRS评分的相关性,计算两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和临床总疗效评价。结果:本课题共完成病例研究6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CEAP分级人数经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与分析如下: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6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h、24h、48h及72h,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R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6h的V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h、24h、48h及72h,治疗组的V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血清皮质醇浓度(Cor):(1)两组患者手术日清晨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清晨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清晨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血清皮质醇与VAS评分、VRS评分的相关性:两组患者术后第12h的VAS评分、VRS评分与术后第1天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呈高度相关(r>0.7,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2h的VAS评分、VRS评分与术后第3天的血清皮质醇浓度也呈高度相关(r>0.7,P<0.05)。结论:耳穴压豆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的缓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与血清皮质醇浓度的下降具有一定相关性。耳穴压豆治疗符合中医的理法原则,又能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目前众多临床研究已表明耳穴压豆对疼痛的疗效确切可观,安全可行,经济实惠,简便易行,今后在临床上可以更多地推广和应用。

冯群[4](2021)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下肢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静脉曲张患者术后下肢静脉系统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协助评估手术疗效。[方 法]前瞻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20年9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33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文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同一患者手术前及术后7天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采集,具体观测指标包括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返流峰值和返流时间,为了系统检测下肢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代表性选取以下静脉节段作为观测部位:包括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小隐静脉、大隐静脉(起始段和汇入段)及胫后静脉。对采集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便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前后下肢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系统性研究,评估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疗效。运用spss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通过例数(构成比)来表示,检验水准均设α=0.05,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临床资料分析:(1)性别:男性18例、女性15例,占比分别为55%和45%;(2)年龄:平均年龄为47.79±12.47岁,其中17~35岁6例、35~50岁8例、50~65岁18例,>65岁1例,占比分别为18%、24%、55%和3%;(3)职业:农民13例、公务员6例、学生1例、个体5例、工人8例,占比分别为40%、18%、3%、15%和 24%;(4)病程:<10 者 16 例,≥10 年者 17 例,占比分别为48%和52%;(5)患肢:左侧发病26例,右侧发病7例,占比分别为79%和21%。2.观察指标分析:(1)血管直径: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及胫后静脉血管直经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腘静脉、小隐静脉血管直径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流速度: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小隐静脉血流速度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返流峰值及返流时间:上述静脉返流峰值减小、返流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大隐静脉主干被有效结扎及剥脱,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返流峰值及返流时间均归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GSV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后:(1)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胫后静脉血管直径缩小;(2)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小隐静脉血流速度增快;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减慢;(3)上述静脉返流峰值和返流时间均缩短;(4)大隐静脉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返流峰值及返流时间均归零。GSV高位结扎及剥脱术能够有效改善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早期下肢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态,其疗效确切、有临床存在价值。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5](2020)在《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病,同时累及心血管、肺、眼、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1]。90%的MFS患者在10~12年内发生主动脉事件。主动脉扩张形成动脉瘤或夹层导致破裂成为MFS患者的最常见死因。如果未接受有效治疗,平均寿命不超过45岁。有效的外科干预改善了MFS患者的预后[2]。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药物预防MFS主动脉扩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林雅青[6](2020)在《股总静脉超声定量分析与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股总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超声检查的差异性,为其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客观指标。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01月18日至2020年07月17日在福州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门诊就诊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三组(气虚血瘀证组、寒湿凝筋证组、湿热下注证组)。对每个研究对象的股总静脉进行超声检查,记录其管径、流速、反流情况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下肢静脉曲张不同中医证型与超声下股总静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经排除、剔除后总计110例,中医辨证分组后为:气虚血瘀证组44例、寒湿凝筋证组35例、湿热下注证组31例。(1)三组病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患病的肢体分布(左右侧分布、单双侧分布)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病例超声下测得的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管径、流速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径从粗到细的顺序为湿热下注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寒湿凝筋证组。流速从快到慢的顺序为湿热下注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寒湿凝筋证组。组间两两对比发现,股总静脉管径、流速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湿热下注证组与寒湿凝筋证组之间。三组病例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根据反流时间划分为三个等级,各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别主要表现在寒湿凝筋证组与湿热下注证组、寒湿凝筋证组与气虚血瘀证组之间。反流情况中,重度反流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为气虚血瘀证组、湿热下注证组、寒湿凝筋证组,中度反流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为寒湿凝筋证组、湿热下注证组、气虚血瘀证组,瓣膜功能正常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为寒湿凝筋证组、湿热下注证组、气虚血瘀证组。结论:1.研究结果表明,超声下股总静脉的管径较粗、流速较快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倾向于湿热下注证,股总静脉的管径较细、流速较慢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倾向于寒湿凝筋证,股总静脉的反流时间较长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倾向于气虚血瘀证。2.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股总静脉在超声下测量的管径、流速、反流情况与不同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超声测量参数可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余梦粒[7](2020)在《三种联合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内翻全剥脱和双壁双腔内翻闭合三种术式联合小腿曲张静脉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61例(261条腿,均为单侧患肢)。按照手术处理方式分为三组,其中A组88例(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小腿曲张静脉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B组87例(内翻全剥脱联合小腿曲张静脉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C组86例(双壁双腔内翻闭合联合小腿曲张静脉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分析三种联合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比较术后并发症:患肢疼痛、皮下淤斑、皮下血肿、切口出血、皮肤感染、皮肤坏死、皮肤灼伤、患肢肿胀、感觉异常和(或)麻木、DVT和(或)PE、患肢淋巴漏、浅静脉炎、皮下硬结的差异,探讨三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病例无皮下血肿、切口出血、皮肤感染和皮肤坏死,未发生DVT和(或)PE、患肢淋巴漏,所有病例术后1月血管超声检查:无大隐静脉走行区域的逆流音,无局部再通。1、住院指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A组(3.14±0.68)d、B组(3.80±0.68)d、C组(3.83±0.83)d,A组明显短于B、C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A组(9700.26±806.45)元、B 组(6932.46±758.75)元、C 组(6894.94±708.63)元,A显着高于B、C(P<0.05)。2、术中指标。平均手术时间:A组(61.31±22.42)min、B组(52.31±17.94)min、C组(51.88±15.77)min,A组显着高于B、C组(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A 组(18.47±7.63)ml、B 组(26.03±21.43)ml、C 组(23.55±14.03)ml,B>C>A(P<0.05)。3、术后3天指标。并发症:B组患肢疼痛率、皮下淤斑率、皮肤灼伤率、感觉异常和(或)麻木率明显高于A、C组(P<0.05),患肢肿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内疼痛评分:平均疼痛评分随术后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总体平均疼痛评分B>C>A(P<0.05)。4、术后10天指标。B组患肢疼痛率、皮下淤斑率、感觉异常和(或)麻木率明显高于A、C组(P<0.05),皮肤灼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30天指标。患肢疼痛率、感觉异常和(或)麻木率较术后3天、术后10天明显降低,且B组患肢疼痛率、感觉异常和(或)麻木率仍较A、C组高(P<0.05);B组无浅静脉炎发生,A、C组浅静脉炎率分别为7.23%、3.61%,A、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皮下硬结率分别为12.04%、1.17%、7.23%,A、C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双壁双腔内翻闭合联合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有效、并发症少,治疗费用较腔内激光闭合联合术式低。

尹宁宁[8](2020)在《超声评估下肢静脉曲张与下腔静脉血容量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下肢静脉曲张CEAP不同临床分级与下腔静脉血容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因下肢静脉曲张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就诊、为明确诊治来我科做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的患者109例为病例组。以慢性静脉疾病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学(Clinical Etiology Anatomy Pathophysiology,CEAP)分级中的临床分级为标准,按照是否有静脉曲张所致皮肤、皮下组织病变将其分成两组:A组(C1~C3级)57例、B组(C4~C6级)52例。对照组C组27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性别、年龄与病例组相匹配。应用凸阵探头(1~5MHz)常规二维超声联合血管增强技术(VET)取下腔静脉(IVC)下段和同水平腹主动脉(AA)横切面,测量IVC长径和短径、AA直径及它们的周长,计算面积;多普勒超声模式测量IVC最高流速、AA平均流速,计算血流量。应用相控阵探头(1~5MHz)常规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心率,计算每搏量(SV)及心输出量(CO)。对所有研究参数进行A、B、C三组间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1.三组间性别、年龄、身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男性患者下肢静脉曲张比例高于女性。B组体重、体表面积、体质指数与A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曲张CEAP不同临床分级与性别、年龄、身高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而与体重、体表面积、体质指数呈正相关(均P<0.01)。2.A组、B组下腔静脉长径、周长均明显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下腔静脉血流量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下腔静脉短径、最大血流速度、横截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B组腹主动脉内径、周长、横截面积、血流量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腹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B组主动脉瓣环直径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主动脉速度积分时间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心脏每搏量、心输出量大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静脉曲张CEAP不同临床分级与下腔静脉(长径、周长、血流量)、腹主动脉(内径、周长、横截面积、血流量)、主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每搏量、心输出量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下腔静脉(短径、最大血流速度、面积)、腹主动脉平均流速、心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6.下腔静脉血流量、腹主动脉血流量、每搏量、心输出量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体重、体表面积、体质指数越大,CEAP临床分级越高、皮肤病变越严重。下腔静脉横切面长径、周长增大是预测下肢静脉曲张发展的敏感指标,而下腔静脉血流量、腹主动脉(内径、周长、横截面积、血流量)、主动脉瓣环内径、心脏每搏量、心输出量增大是反映下肢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测量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心脏的各种反映机体容量状态和反应性的指标,评估下肢静脉曲张的发展,为患者早诊早治提供可靠依据。

方军[9](2020)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我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观察组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43/46)较对照组78.26%(36/4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52%(3/46)较对照组21.74%(10/46)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效果显着,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裕淮[10](2019)在《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腔镜光源引导注射聚多卡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SEPS)联合腔镜光源引导注射聚多卡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血管外科接收外科手术治疗的11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聚多卡醇将其分为A组:行SEPS+腔镜光源引导下注射聚多卡醇硬化术;B组:仅行SEPS术。其中A组61例,B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溃疡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皮下血肿、咳嗽、头晕、切口感染、发热、皮肤坏死、DVT(深静脉血栓)、术后溃疡愈合时间,并使用VCS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数、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疼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感染、溃疡愈合时间上优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值、术后第2天疼痛、头晕、血肿、发热,皮肤坏死及DVT等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相比单纯SEPS术,SEPE联合腔镜光源引导下注射聚多卡醇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和患者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远期疗效和复发率还需进一步研究和随访。2)在SEPS的基础上利用腔镜光源引导注射聚多卡醇治疗法操作更简单,不需要大型设备,术中避免了使用超声,在光源的投影下更加直观观察到皮下静脉泡沫发布情况,学习曲线短,便于各级医院灵活运用。

二、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对照组
        1.2.3 研究组
        1.2.4 术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指标
        1.3.2 并发症
        1.3.3 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2.2 并发症
    2.3 VCSS评分
3 讨论

(2)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细针穿刺电凝在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手术方法
    1.4 术后处理及随访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观察资料比较
    2.2 疗效比较
    2.3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3)耳穴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监测指标
        3.1 常规项目
        3.2 安全性监测指标
        3.3 疗效性监测指标
        3.4 不良反应事件
    4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5 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分析各项监测指标的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见表4)
        2.2 两组不同时间节点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RS)评分比较(见表5)
        2.3 两组不同时间节点血清皮质醇浓度(COR)(μg/dl)比较(见表6)
        2.4 血清皮质醇与VAS 评分、VRS 评分的相关性比较(见表7、8)
    3 临床总疗效比较
    4 安全性检验与不良反应事件
第三部分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术后疼痛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术后疼痛机理的认识
    3 耳穴应用的介绍
    4 血清皮质醇(Cor)的介绍
    5 研究结果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下肢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就
致谢

(5)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概述
2.药物治疗现状
3.思考与展望

(6)股总静脉超声定量分析与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6 研究方法
        6.1 观察方法
        6.2 观察指标
        6.3 观察指标测定方法
    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
        1.1 年龄
        1.2 性别
        1.3 病程
        1.4 患肢的分布及数量比较
    2 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管径、流速、反流情况的比较
        2.1 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管径的比较
        2.2 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流速的比较
        2.3 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反流情况的比较
讨论
    1 概述
    2 西医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认识
        2.1 西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的认识
        2.2 髂静脉、股总静脉及下肢静脉的解剖与生理
        2.3 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2.4 西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3 中医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认识
        3.1 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病名的认识
        3.2 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病机的认识
        3.3 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4 文献分析
    5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中医学的辨证分型相联系的意义
    6 结果分析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股总静脉超声检查结果与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7 展望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三种联合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轮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致谢

(8)超声评估下肢静脉曲张与下腔静脉血容量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下肢静脉曲张医学影像学研究现状及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入组标准:
    3.方法:
    4评价方法:
    5.观察指标:
    6.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讨论

(10)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腔镜光源引导注射聚多卡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术前准备
    2.3 治疗过程
    2.4 术后处理
    2.5 观察指标和随访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手术结果
    3.2 术后随访
    3.3 典型病例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J]. 黄国荣,徐忠友,张官聪,郑厚成. 基层医学论坛, 2021(34)
  • [2]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细针穿刺电凝在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中的临床研究[J]. 宋俊,黄艳梅,贺婷,何建飞,刘任林. 江西医药, 2021(09)
  • [3]耳穴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D]. 熊夏慧.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下肢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研究[D]. 冯群.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5]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J].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12)
  • [6]股总静脉超声定量分析与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 林雅青.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三种联合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分析[D]. 余梦粒.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8]超声评估下肢静脉曲张与下腔静脉血容量的相关性[D]. 尹宁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9]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观察[J]. 方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04)
  • [10]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腔镜光源引导注射聚多卡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观察[D]. 周裕淮. 南华大学, 2019(01)

标签:;  ;  

电凝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