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莲河水体中Cr~(+6)来源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韩志杰[1](2020)在《岩溶地下河系统水化学对旅游活动干扰的响应 ——以黔南大小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围绕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化学的影响在全球不同地区开展,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工业、商业、农业等人类活动被认为是主因。近年来,由于西南岩溶山区独特旅游资源所引起的旅游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但对于诸如“中国天眼”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驱动的周期性、集中性和突变性的高强度旅游活动对地下河系统水化学干扰研究报道甚少。本文选取“中国天眼”所处的大小井地下河系统为研究对象,于旅游旺季五一期间,对地下河出入口开展连续定点监测,讨论受强烈人类活动影响下,岩溶地下河的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变化过程及其原因。以期为保障区域饮水安全、旅游开发规划和优化地下河污染防治路径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天眼”景区污水的水化学类型在五一前后期为HCO3-Ca型,在五一期间为HCO3-Na·Ca型。污水的电导率、氨氮、Na+等水化学指标浓度随时间呈先升后降趋势,且五一后期浓度明显高于前期,旅游活动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景区污水水化学的时序变化特征较好地刻画了旅游活动强度的时序变化特征。(2)大井地下河在相应监测时间段内水化学类型都为HCO3-Ca型。旅游活动对大井地下河入口水质产生了一定影响,表现为电导率、氨氮等的明显波动及水中阴阳离子浓度在五一前期的明显变化及之后的缓慢抬升。小井地下河在相应监测时间段内水化学类型都为HCO3-Ca型。小井地下河入口水质良好,特征污染物氨氮、总磷变异系数较高,可能受到上游城镇排放的生活污水或农业活动的影响。(3)大井、小井地下河出口在相应的监测时间段内都经历了两次同样的强降雨过程,许多指标对降水的响应十分迅速,降雨使得入口输入的旅游活动污染信号受到了干扰,同时带来了农业活动的影响,导致地下河出口的Mg2+等部分指标浓度及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地下河入口。但大井地下河出口部分指标在降雨前就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波动,继承了地下河入口的变化特征,表明旅游活动对大井地下河系统的水质产生了影响。(4)大井地下河水化学受到了自然水-岩过程、旅游活动、农业活动的综合影响,主要受控于自然水-岩过程。大小井地下河中的Ca2+、Mg2+和HCO3-受控于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旅游业及农业等人类活动会带来Na+、Cl-、Mg2+、SO42-等离子的输入。(5)大小井地下河的δ34S-SO42-值同石膏溶解的δ34S-SO42-特征值相差较大。大小井地下河的δ34S-SO42-值变化范围为-7.96‰~4.59‰,大气降水输入为地下河中SO42-的主要来源,同时SO42-也可能来源于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水。大小井地下河的δ18O和δD落点大致分布在贵阳市大气降水线附近,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大小井地下河出口氘盈余值低于入口,原因归结为地下水运移过程中水岩作用的同位素交换程度和蒸发强度的减弱。
李潇[2](2020)在《涡河流域(河南段)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涡河流域(河南段)属淮河流域上游,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地下水是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重要水源,在资源、生态和地质环境利用方面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等因素影响,涡河流域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研究涡河流域地下水循环特征和演化规律,对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依托河南1:5万兰考幅、杞县幅水文地质调查项目,通过地下水化学、同位素示踪、数值模拟等技术和方法,分析了涡河流域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质特征及其循环演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涡河流域地下水由浅到深,水样中超标组分及各组分超标率均减少,且基本小于地表水。水体矿化度基本低于1g/L,水质整体较好。由浅到深,水样水化学类型基本从HCO3·SO4·Cl-Na·Mg·Ca型变为HCO3-Na·Mg·Ca型,再到HCO3-Na型。地表水水质均一性较好,浅层地下水受地表水和人类活动影响,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中层地下水在西北地区和南部边界水化学类型发生变化。深层地下水受到影响较小,变化不大。水样中水化学优势离子为Na+和HCO3-,Ca2+、Mg2+、Cl-和SO42-含量表现为浅层地下水>地表水>中深层地下水。水体中主要阴阳离子均与矿化度显着相关,且浅层地下水中各离子间伴生性较高。区内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水体受到水岩作用和蒸发作用的共同影响,以水岩作用为主;中、深层地下水化学受水岩作用控制,即地下水从浅到深,水岩作用不断加强。水体中Na+来源除岩盐溶解外,还存在其它含钠矿石的溶解;Ca2+和Mg2+的主要来源是蒸发岩和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以及其他钙、镁矿物的溶滤;地表水和不同深度地下水中均发生了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2)涡河水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的补给,受蒸发作用影响,从上游到下游,其同位素越来越富集;随着地下水深度的增加,与上层水的水力联系越小,赋存环境越封闭,同位素值越偏负。流域内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侧渗,少数地区还受到灌溉入渗、鱼塘渗漏等因素的影响;中层地下水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在北部靠近黄河地区和南部边界太康县周围存在浅层地下水越流补给;深层地下水则较为稳定,补给来源是古历史时期的大气降水;沿地下水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浅层地下水中同位素富集程度逐渐加大,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垂直影响深度在50m左右,存在越流补给时,影响深度可达300m,水平影响范围约在20km~30km;近几年内研究区地下水同位素含量变化不大。(3)流域内地表水大多为20世纪60~70年代补给,浅层地下水大部分为1953年以前补给水与现代水的混合,小部分水为20世纪60~70年代补给和近5年补给,中、深层地下水为1953年以前补给水与现代水的混合。可知中深层地下水年龄>浅层地下水年龄>地表水年龄,核爆试验产生的影响已逐渐从大气降水向地下水深层开始减弱。(4)研究区水流数值模型的模拟流场和观测孔的拟合效果良好,模型比较符合研究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区地下水流场的总趋势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流域内浅层地下水补给量为133627.17×104m3,排泄量143724.83万m3;中层地下水补给量为20198.06×104m3,排泄量为25992.56万m3;深层地下水补给量为112.03×104m3,排泄量为12913.79万m3,总体均衡差为28693.92万m3,水位呈下降状态。
赵浩然[3](2020)在《大同市盆地区孔隙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形成与演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孔隙水是大同市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大同市盆地区是全市核心区域,近年来大量工业、企业聚集于此,导致整体生态状况恶化,目前面临着地下水超采、水污染等水环境问题,如何有效的开发、利用地下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该区域开展孔隙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与发展规律研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大同市盆地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水化学分析、离子分析理论及水文地球化学逆向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盆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演化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利用改进矩形拓展网格的随机森林模型评价了地下水水质。结果表明:(1)Na+、Mg2+、Ca2+、Cl-、SO42-、TH和NO3-的空间分布较为不均,p H、K+、HCO3-、F-及TDS的空间离散性低。p H、TH和TDS呈现中、西南部高,北部东部低的态势;Ca2+、SO42-和F-以及Na+与Cl-的分布情况较类似,高值区域均位于地下水排泄区附近;NO3-除排泄区域出现极高值点外,其余区域浓度较低。水化学类型从边山补给带到排泄区由HCO3-Ca·Mg型转化至HCO3·SO4-Na·Mg·Ca及HCO3·Cl-Na·Mg·Ca型,最后演化为HCO3·SO4·Cl-Na型水。(2)利用改进的矩形拓展网格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了优化,借此评价了盆地区地下水水质,结果显示:水质“较好”及“一般”的区域占80%以上,水质“较差”及“差”的点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农业区。总体水质一般,局部较差,北部优于南部,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再到排泄区,水质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3)运用离子分析理论,得出水-岩作用是地下水化学组分形成的主导因素。控制性矿物为白云石、石膏及方解石,而硅酸盐矿物溶解的影响十分有限。计算了相关矿物的饱和指数:其中方解石基本为饱和态,而石膏类矿物、岩盐、萤石为不饱和态。对蒸发作用的强弱程度进行定性研究后发现,该作用对本区域地下水的影响较小。借助相关比例系数散点图研究后得出:地下水中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强度呈现明显的分带性,即排泄区>径流区>补给区,正向交换作用强于逆向交换作用。对人类活动研究后得出:人类活动会改变部分地下水流场,导致一些化学反应的产生及组分的浓度变化,使污染组分增多,对水化学演化影响较大。(4)对研究区内6条典型路径的逆向模拟及质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从东北部边山到盆地区中部,白云石和石膏均呈溶解趋势,同时伴有各种正逆向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发生;从西部边山补给区到径流区再到排泄区水化学过程更为复杂,呈现出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差异较大。水动力场及地质构造对于盆地区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武永福[4](2019)在《黄土高原塬区公交站灰尘污染物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估 ——以庆阳市为例》文中认为公交车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承载着城镇人口流动的重任,尤其在当前“绿色出行”理念的倡导下,这种相对环保的形式既减少污染,又节约资源,使其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绝大多数中小型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最主要方式。尤其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以庆阳市为代表的黄土高原塬区典型中小型城市,乘公交往返学校或工作岗位,几乎是庆阳市民日常出行的必然选择。但是国内外迄今为止,有关公交站灰尘对乘坐公交最主要人群的健康危害研究,儿乎没有。因此,亟待弄清公交站灰尘中危害较大的污染物,如有害元素和多环芳烃等的含量特征、空间分布、生态及健康风险等规律和特点。以期为庆阳市及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城市,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提供一些科学数据和参考资料。该论文对庆阳市公交站灰尘中有害元素(Harmful elements,HEs)和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污染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精确、细致地评价了其对日常乘坐公交的5类人群的健康危害。论文采集了庆阳市区所有14条公交线路126个公交站的灰尘,系统测定了公交站灰尘的有机碳、磁化率、粒径分布、pH值(灰尘:水=1:50)、碳黑(1 mol L-1 HCl处理后Elementar公司Vairo Ⅲ型分析仪测定)等主要的理化指标和危害较大的主要污染物的含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对生物体危害较大的污染物主要包括12种HEs(灰尘微波消解后原子荧光测定As、Hg、Cd含量,其它9种HEs压片后应用X-ray荧光光谱测定其含量)和16种PAHs(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积比=1:1混合溶液索氏提取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并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评估了其污染程度,定性和定量结合解析了其主要来源,精确、细致地表征了其对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的风险。根据公交站灰尘的污染实际,结合其周边的人口数量、交通拥堵情况、生产和生活实情,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和规划政策,合理规划公交站数量及其布局、公交线路的数量及其设计等,进一步采取适当的污染物减排政策及控制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庆阳市的人居环境。此外,研究结果不仅对了解庆阳市的街尘污染和风险现状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同类城市预估街尘污染及风险现状,应该采取的减排政策措施和污染物管控行动等,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公交站灰尘中Cd、Cu、Hg、Pb、Zn、Ba、Sr、Co平均含量分别是甘肃土壤环境背景值的 5.4、1.4、10.0、2.4、1.9、1.4、1.6、2.2 倍,Cr、Mn、As、Ni平均含量小于甘肃土壤背景值。地积累指数显示Cd、Hg达到中度污染,Pb、Zn、Co、Sr为无污染到中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124个公交站灰尘中HEs的呈现重度污染。其中Cu、As、Ni、Hg、Pb、Cd、Co的含量低于GB36600-2018中的第二类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的风险管控与筛选值。公交站灰尘中Cd和Hg有较大生态危害,123个公交站灰尘中的HEs整体生态危害为中度以上,46个公交站灰尘呈现重度生态危害。(2)庆阳市绝大多数公交站灰尘检出了 16种PAHs(ΣPAHs),KΣPAHs均值为3.0 mg kg-1,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2.6倍。与GB36600-2018相比,个别公交站灰尘中的BaP含量高于国标中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对比加拿大土壤标准,公交站灰尘中BkF、DA、Pyr为中度污染;Phe和BaP为较重污染。对比荷兰土壤标准,公交站灰尘中BkF、BaA、BaP、Ant、IP超标率为0.8%~78.6%。另外,PAHs的总毒性(毒性当量均值为4020 μg kg-1)也很大。103个公交站灰尘中的ΣPAHs呈现较大的生态风险,1 1种PAHs有较大生态风险。(3)公交站灰尘中12种HEs的非致癌危害强度因人群不同而不同,Ba、Sr、Co、Cu、Hg、Zn对于5类人群(低年级小学生、高年级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上班族)的危害强度排列顺序变化较大,12种HEs整体对5类人群的非致癌总危害小于人体可接受下限。As、Ni、Cd、Co对5类人群的致癌风险很小,一些公交站灰尘中的Cr对上班族的致癌风险均值是人体可接受下限(1.O E-6)的2.2倍,其对5类人群的致癌健康风险也最大,需要关注。5种HEs整体对上班族和低年级小学生的致癌风险较大,需要重视;其对另外3个学生群体的致癌风险很小。(4)公交站灰尘中 Nap、Acy、Ace、Flu、Ant、Phe、Fla、Pyr、BP 对 5 类人群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及其总风险也均远远小于人体可接受下限(0.1)。公交站灰尘中BaA、Chr、BkF、IP、BaP、DA的致癌风险很小,BbF对上班族的致癌风险是1.0 E-6的1.1倍。7种致癌PAHs总体对4个学生群体的致癌风险小于1.0 E-6,对上班族的致癌风险是1.0 E-6的1.2倍,需要关注。(5)公交站灰尘中的5种致癌HEs、7种致癌PAHs对5类人群的总致癌风险规律为:上班族>低年级小学生>高年级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庆阳市公交站灰尘中污染物对上班族、低年级小学生、高年级小学生、初中生的总致癌风险分别是1.0 E-6的3.85、1.52、1.14、1.07倍,其对高中生的致癌风险小于1.0 E-6。12种HEs、9种非致癌PAHs对5类人群的总非致癌风险规律为:上班族>低年级小学生>高年级小学生>高中生>初中生,且总非致癌风险很小。(6)PCA-MLR综合分析得出交通源、人为与自然混合源、建筑建设和装潢源、未知源对公交站灰尘中HEs的贡献率分别为35.8%、26.0%、23.0%和15.2%;煤炭源、石油源、生物质、燃油源、未知源对公交站灰尘中PAHs的贡献率分别为46.0%、28.7%、18.0%、4.2%、3.1%。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典型黄土高原塬区代表性城市——庆阳市为例,详细表征了庆阳市公交站灰尘中PAHs和HEs对人群与环境的风险效应,尤其对乘坐公交车出行的主体人群进行了详实、精准的健康危害评价。并且创新性地将每一个公交站灰尘中的12种HEs和16种PAHs的非致癌与致癌健康风险分别进行叠加,将上述两类污染物作为一个整体,综合分析其对人群的健康危害。最后,对公交站灰尘中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因子、聚类和PCA-MLR分析。结果发现公交站灰尘中污染物的分布差异极其显着,建议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庆阳城区北部和中心人口、商业、交通等密集区错开设置公交站点,以缓解交通拥堵和稠密的人流、车流聚集。另外,降低城中村煤炭和燃油使用比例,推广使用电能、天然气或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等,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以可持续的理念实现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的发展。
张维翔[5](2019)在《淮南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水质特征及变化趋势》文中提出淮南地区煤炭资源开采量大,地下潜水位高,在持续数十年的采矿活动中形成了大片沉陷积水区域。为了缓解煤矿区水资源紧张与用水需求的矛盾,采煤沉陷区积水已经被充分利用起来,保证沉陷区积水的水质十分重要。掌握采煤沉陷区域的水质特征,了解其中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对矿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水质保护提供一定的支持。本研究以淮南采煤沉陷区中沉陷积水、天然河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为对象,研究了各类水体中水化学类型及其形成影响因素,沉陷区积水中氮磷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合历史数据探讨了水质指标的变化趋势。(1)沉陷积水中TDS均值夏季535.13 mg/L,冬季620.35 mg/L,高于周边的天然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上沉陷积水和河水表现为Na-HC03·C1型,地下水表现为Na·Ca-HCO3型。通过Gibbs图、元素比值和因子分析发现,沉陷积水和河水受到蒸发作用、岩石风化和人类活动的多重影响,蒸发作用是主要影响因素。蒸发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是沉陷积水与河水中离子的主要来源。地下水受到多种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以硅酸盐岩风化为主。随沉陷时间增长,水化学指标整体上有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潘一矿沉陷区水化学类型没有变化,谢桥矿沉陷区水化学类型逐渐从Na·Ca-SO4型转变成Na-HC03型,顾桥矿沉陷区水化学类型由接近地下水的Ca·Na-HC03型逐渐转变成Na-HC03型。(2)沉陷积水氮磷含量严重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浓度,两季N:P均高于藻类的最适宜生长比例,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研究区TN平均含量夏季高于冬季,TP平均含量冬季高于夏季,不同季节污染源的差异是导致沉陷区氮磷季节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和渔业养殖的季节差异以及降水的季节分布差异是TN季节分布的影响因素,温度的季节变化和水体中动植物的生长是TP季节分布的影响因素。顾桥矿、谢桥矿、潘二矿和刘庄矿沉陷区积水氮磷污染较为严重,丁集矿、张集矿和潘三矿沉陷区中氮磷含量相对较低。刘庄矿、顾桥矿、潘三矿等沉陷区TN含量较高,TP含量在研究区呈现出中部东部较高,西部较低的特征,沉陷水域的周边环境以及人类活动是沉陷区氮磷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潘一矿、谢桥矿两个沉陷区水体中TN、TP含量表现出季节性波动,年均含量变化不大,而顾桥矿沉陷区近年来水体中TN、TP含量不断升高,氮磷污染有加剧的趋势。(3)重金属含量分析表明,沉陷区水体5项指标平均含量均没有超过地表水或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水标准限值,地表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整体高于地下水,沉陷积水中Cd、Cr、Ni和Pb四种重金属指标平均含量表现为夏季略低于冬季,而Zn表现为夏季含量略高于冬季,空间分布特征各不相同。淮南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是研究区重金属季节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可能与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汽车尾气中重金属的大气沉降、渔业养殖以及采煤活动等因素有关。沉陷时间越久的沉陷区,水体重金属整体上越低。Ni和Zn含量随着矸石山的不断淋滤以及养殖饲料的投放可能有上升的风险。(4)地表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沉陷区地表水水质总体一般,属于IⅢ类水标准范围,TN、TP以及F-指标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密切值法评价结果表明,沉陷区地下水水质在I~III类水范围。
袁悦[6](2019)在《半干旱区内陆湖流域水化学特征研究 ——以红碱淖流域为例》文中认为红碱淖流域位于陕蒙交界地带,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遗鸥的自然保护区,是陕北和内蒙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红碱淖流域水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的增加,流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红碱淖湖面面积急速萎缩,湖水水质变差,湖内鱼类种群减少,遗鸥数量骤减。为此,研究红碱淖流域水化学特征,保障红碱淖水安全,维持红碱淖适宜的面积,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红碱淖流域为例,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水质评价与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相结合,地下水动力场与地下水化学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红碱淖流域水化学特征。根据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建立了区内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经过识别和验证,获取了区内含水层的水力学参数和地下水渗流速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Cl-含量和溶解性总固体(TDS)等,研究了流域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和地下水化学场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红碱淖Cl-浓度与(月蒸发量/月降雨量)的相关方程,为长期监测红碱淖水质状况和矿化度提供了监测指标。通过上述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流域地表水水质进行评价。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流域内Cd含量全部超标,其他指标部分超过Ⅲ类水标准,区内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均为劣V类水,地表水环境亟待治理和恢复。(2)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流域地下水质进行评价。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对流域地下水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多为Ⅲ类水,水质良好,但在局部地段存在Ⅳ类水和Ⅴ类水,需要加强地下水保护工作。(3)采用地下水动力场与地下水化学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流域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地下水动力场和地下水化学场特征。基于流域地下水运动特征,建立了流域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经过识别和验证,获取了含水层的水力学参数和地下水渗流速度的空间分布;结合水动力场特征分析表明,从流域分水岭向红碱淖,沿着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渗流速度、地下水化学类型、Cl-含量、TDS分布具有较好的分带性,揭示了地下水动力场是控制地下水化学场的主导因素。(4)采用统计方法建立了红碱淖Cl-浓度与区内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方程,为红碱淖水质和矿化度的长期监测提供了监测指标。红碱淖Cl-浓度和月降雨量、月蒸发量的统计分析表明,红碱淖Cl-浓度CCl-(mg/L)与[月蒸发量EM(mm)/月降水量PM(nmm)]成显着负幂函数关系,即:CCl-=2757.9 ×(Em/Pm)-0.338上述研究结果对红碱淖等半干旱区内陆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安全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方金福[7](2017)在《陇东地区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调查与最佳可行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甘肃省陇东地区19对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依据矿井和矿井水质特征分布情况,最终选取了其中6个代表性矿井水处理工艺,获得了处理工艺运行中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性能等指标。对煤矿矿井水的来源、主要污染物和煤矿矿井水质分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陇东地区煤矿矿井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环境影响。构建了修正的基于属性偏好的TOPSIS法筛选模型,通过对不同处理技术指标对于目标层次的权重计算,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创新性的运用了基于属性偏好的TOPSIS法筛选模型筛选出研究区内煤矿矿井水处理的最佳可行技术(BAT),并提出了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为煤矿矿井水处理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陇东地区70%以上已建成的煤矿矿区采用了常规混凝沉淀过滤的方法进行了煤矿矿井水的处理;部分矿区采用了超磁分离、超磁分离+反渗透等方法。针对高悬浮物矿井水,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可达到行业排放标准;而在缺水区域,对于苦咸水类的矿井水一般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还要进一步采用深度处理,消毒后作为生活饮用水。(2)运用TOPSIS模型筛选出了陇东矿区矿井水处理最佳可行技术(BAT),其中排在前三名的为刘园子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新窑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和华砚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根据特征向量法计算出来的指标相对于目标的最终权重W,发现处理工艺中运行成本、SS、COD去除率权重占比较大。虽然这些筛选出来的最佳可行技术在研究区有较好的推广意义,但仍存在煤泥、含油污水和浓盐水等污染问题。(3)针对处理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针对冲击负荷问题,预留充足的调节池容量,发挥调节池的预处理作用;从污泥处理研究和资源化回用等方面去解决污泥处置问题;针对含油废水,一方面从源头上控制含油污染物产生环节,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解决含油废水问题;针对中水回用问题,建议从标准制定、奖惩制度建设和中水回用技术研究三个方面去解决;针对浓盐水处置问题,建议首先减量化后再采用机械压缩再蒸发技术(MVR)、热力蒸汽再压缩技术(TVR)等工艺处理后,将最终的结晶固体进行无害化处置或资源化用于生产芒硝。(4)在矿区地下水水质本底值矿化度较高,矿井涌水量大,中水回用率要求高的情况下,采用“超磁分离+反渗透”的处理工艺进行矿井水的处理,其经济效益、环保效益较高,按照处理量为4000m3/d的污水处理工程计算,综合效益达196.20万元/a,按照陇东地区现阶段煤炭开采量计算,可节省矿井水资源达到1.56×108 m3。煤矿矿井水的处理和回用,在减少矿井水排放和改善水环境质量现状、节约水资源、减缓地下水位下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安永凯[8](2016)在《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处于黄河中游。近年来,随着盆地城镇化和工农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肆意堆放,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这使盆地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威胁当地居民饮水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针对盆地地下水污染问题,亟待需要开展地下水质量评价、污染风险评价以及污染预警研究,从而为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和合理开发保护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针对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工农业生产、能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对盆地开展了5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是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资料的收集,地下水水样采集和检测;其次是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再次是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污染源危害性评价、地下水功能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及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然后是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最后是地下水污染预警,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本次论文研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为保障盆地居民饮水安全,单项指标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较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可靠。盆地内有31.88%区域的地下水属于Ⅴ类水,主要分布在白垩系地下水系统北部偏西和寒武系-奥陶系地下水系统西缘;23.48%区域的地下水属于Ⅳ类水,在盆地内广泛分布。造成地下水质量变差主要指标是CODMn、F-、Cl-、As、I-、NO3-、Na+、Cr6+、TH、Mn、Fe、TDS和SO42-。研究区53.16%区域的地下水已受到了污染,研究区东部地下水污染程度明显高于西部,主要污染指标是CODMn、NO3-、SO42-和TDS,这与盆地内农业生产和煤矿开采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2)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固有脆弱性以较低为主,其次是中等、较高和低固有脆弱性,地下水高固有脆弱性分布范围最少。高或较高固有脆弱性主要分布在榆林市西北部的风沙滩地、白垩系地下水系统的北部风沙滩地和寒武系-奥陶系地下水系统的东缘北段。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指标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对包气带介质类型最敏感,然后依次是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类型和地形坡度。(3)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以低污染风险为主,其次是中等污染风险,高污染风险分布范围最少。高污染风险主要分布在白垩系地下水系统的北部,这是由于该区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较高且广泛分布有工农业污染源和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地。(4)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结果表明,盆地大部分区域为污染治理区,且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部。盆地西部大面积分布有防护区,且以重点防护区和一般防护区为主。(5)地下水污染预警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污染以重警为主,其次是轻警和无警,中警分布范围最少。地下水污染重警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部。白垩系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污染整体上以重警和轻警为主;石炭系-侏罗系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污染以无警为主;寒武系-奥陶系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污染以中警和轻警为主。
潘永芳[9](2015)在《庆阳市黄土丘陵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地表水资源很短缺,为了满足生活、生产用水,强行超量或盲目开采地下水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地区地下水被超量开采而无法恢复原有平衡,而这种现象在煤炭开采地区更为突出。庆阳市是甘肃省重要的煤炭资源与生产基地,而庆阳又是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之一,因此加强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对庆阳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庆阳市煤炭基地5个矿区的井田为主要研究区,在大量收集以往煤田地质勘探与相关矿井地质资料和编图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文地质条件及首采煤层的赋存特征,从地下水环境的水质、水量、水文地质环境方面分析了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环境的影响。根据庆阳市域由南到北的地质构造特点,煤层的开采采空高度在12m左右,造成的地表沉陷在9-20m;通过主要研究区域各井田煤层开采“两带”(导水裂隙带和冒落带)高度《规程》和《规范》公式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两带”发育高度及首采煤层至主要含水层的间距,认为所研究井田的大部分地区煤层开采对第四系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影响不大,而下白垩统砂岩、砂砾岩裂隙承压含水层会被导水裂隙带贯通,其富水性好,水位较高,会导致矿井充水,煤炭开采对该含水层的影响最大。结合煤层开采对地下水径流、补给、排泄条件的影响分析,进行主要研究区煤层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程度的预测分析,提出减缓煤炭开采活动对庆阳地下水资源影响的建议与对策。
黄娴[10](2013)在《陇东地区油田开发环境影响及环境管理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资源与环境是开发建设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分布于陕甘宁蒙晋5省区的长庆油田,是近年来我国探明储量和产量增长最快的油气田,其中,陇东油区占长庆油田总资源量的38%,原油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十一五”时期,陇东油区累计建设产能645万吨,完成投资190多亿元,为庆阳市贡献财政税收近70亿元。石油的勘探开发,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因我国环境规制不健全、环保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环境管理欠缺、开采不合理、环保基础设施落后,致使陇东地区环境不断恶化,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本论文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论文系统总结了石油勘探开发整个工程中的污染源与污染物,阐述了石油勘探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的特点。其次,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得到:陇东地区石油勘探开采中不同程度地对油区土壤造成污染,农田、废弃井场、钻井泥浆坑A、钻井泥浆坑B、漏油点的最大综合污染指数依次为:2.1、16.68、29.58、18.25、13.44;马莲河流域主要支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7、2008、2011年最大综合污染指数依次为:45.758、24.485、38.768,均位于环县山城;油区范围内,地下水均有水质因子超标存在,超标因子主要为氨氮、总硬度、COD、Cr6+、氯化物、氟化物。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陇东地区,因油田开发建设,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形成的复合系统互相影响,对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最后,根据当前石油勘探开发环境影响的日益严重性,本文从政府、公众、企业三个层面构建了环境管理体系。首先,政府在环境管理中起着主导职能,政府建立健全环境规制,对企业的各项行为起到全面的约束,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进行制度保障。再者,加强公众环境意识→环境责任与义务→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公众参与环保决策,使我国公民为环境保护发挥作用;最终,企业在以政府“硬件”建设健全、公众环保“软实力”加强的大环境下,进行自我环境管理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如此以来,环境保护也将有被动走向主动。
二、马莲河水体中Cr~(+6)来源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莲河水体中Cr~(+6)来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岩溶地下河系统水化学对旅游活动干扰的响应 ——以黔南大小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研究 |
1.2.2 非岩溶区旅游活动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研究 |
1.2.3 岩溶区旅游活动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与水文 |
2.1.3 地形地貌特征 |
2.1.4 农业活动情况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主要含水层及特征 |
2.2.2 水动力条件 |
2.2.3 地下水补、径、排特点 |
2.2.4 大小井地下河相关性 |
第三章 旅游活动干扰的时序变化特征 |
3.1 “中国天眼”景区污水水化学特征 |
3.2 “中国天眼”景区污水水化学时序变化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溶地下河系统水化学时序变化特征 |
4.1 大井地下河入口水化学时序变化特征 |
4.2 大井地下河出口水化学时序变化特征 |
4.3 小井地下河入口水化学时序变化特征 |
4.4 小井地下河出口水化学时序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溶地下河系统水化学区位特征 |
5.1 大井地下河系统的水化学区位特征 |
5.1.1 大井地下河入口水化学区位特征 |
5.1.2 大井地下河出口水化学区位特征 |
5.1.3 大井地下河入口、出口水化学区位特征对比 |
5.2 小井地下河系统的水化学区位特征 |
5.2.1 小井地下河入口水化学区位特征 |
5.2.2 小井地下河出口水化学区位特征 |
5.2.3 小井地下河入口、出口水化学区位特征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溶地下河系统水化学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旅游活动干扰的响应关系 |
6.1 水化学影响因素分析 |
6.1.1 Gibbs模型分析 |
6.1.2 主成分分析 |
6.2 离子来源及演变分析 |
6.2.1 相关性分析 |
6.2.2 离子比例系数分析 |
6.3 同位素溯源分析 |
6.3.1 硫同位素解析 |
6.3.2 氢氧同位素解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展望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涡河流域(河南段)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循环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以往研究工作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象水文概况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2.3.1 地层 |
2.3.2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含水层特征 |
2.4.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4.3 地下水流动特征 |
2.5 社会经济概况 |
3 基于水化学的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 |
3.1 样品的采集及测试 |
3.2 水化学组分特征分析 |
3.2.1 微量无机组分分析 |
3.2.2 常量无机组分分析 |
3.3 水化学类型和TDS分析 |
3.3.1 Piper三线图分析 |
3.3.2 水化学类型和TDS分布特征 |
3.4 离子浓度变化分析 |
3.4.1 沿地下水流向剖面 |
3.4.2 垂直涡河流向剖面 |
3.5 水化学形成原因分析 |
3.5.1 离子相关性分析 |
3.5.2 离子比例系数分析 |
3.5.3 水化学天然形成机制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同位素的地下水循环研究 |
4.1 当地大气降水线的建立 |
4.2 同位素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1 样品采集和分布 |
4.2.2 测试结果 |
4.3 涡河流域地表水同位素特征 |
4.4 涡河流域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
4.4.1 同位素组分特征 |
4.4.2 同位素分布特征 |
4.5 δ~(13)C值反映的地下水循环信息 |
4.6 氚(~3H)反映的地下水循环信息 |
4.7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循环数值模拟研究 |
5.1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
5.1.1 模型建立方法 |
5.1.2 地质结构模型的建立 |
5.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2.1 模型区边界 |
5.2.2 边界条件概化 |
5.2.3 含水层概化 |
5.2.4 含水层水力特征 |
5.3 数学模型和数值离散 |
5.3.1 数学模型 |
5.3.2 数值离散 |
5.4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5.4.1 初始流场 |
5.4.2 源汇项处理 |
5.4.3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 |
5.5 模型识别与验证 |
5.5.1 观测孔拟合 |
5.5.2 流场拟合 |
5.5.3 参数识别 |
5.6 地下水循环水量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大同市盆地区孔隙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形成与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
1.2.2 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分析 |
1.2.3 地下水水化学成分演化作用分析 |
1.2.4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下水环境条件分析 |
2.1 自然环境条件 |
2.1.1 气象水文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区域地质条件 |
2.1.4 水文地质条件 |
2.2 人为环境条件 |
2.2.1 土地资源利用特征分析 |
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
2.2.3 污染源分布特征分析 |
第三章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
3.1 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组分统计 |
3.1.1 监测现状 |
3.1.2 水化学组分统计特征 |
3.2 地下水常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
3.2.1 一般组分 |
3.2.2 主要阴离子 |
3.2.3 主要阳离子 |
3.3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
3.4 地下水污染特征分析 |
3.4.1 有毒污染组分分布特征分析 |
3.4.2 地下水污染程度评价与分析 |
第四章 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分析 |
4.1 Gibbs图 |
4.2 矿物溶滤及沉淀作用 |
4.2.1 离子比例系数 |
4.2.2 矿物饱和指数 |
4.2.3 硅酸盐矿物溶解 |
4.3 蒸发浓缩作用 |
4.4 阳离子交换作用 |
4.5 人类活动影响 |
4.5.1 地下水超量开采 |
4.5.2 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污染物排放 |
第五章 孔隙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 |
5.1 主要分析方法研究 |
5.2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原理 |
5.2.1 组分分布模型 |
5.2.2 逆向模拟模型 |
5.3 水流路径的选取及可能矿物相的确定 |
5.4 逆向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黄土高原塬区公交站灰尘污染物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估 ——以庆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街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街尘HEs研究现状 |
1.2.2 街尘PAHs研究现状 |
1.3 塬区污染物研究现状 |
1.4 公交站灰尘研究内容 |
1.4.1 公交站灰尘的理化性质 |
1.4.2 HEs和PAHs含量特征 |
1.4.3 HEs和PAHs空间分布 |
1.4.4 HEs和PAHs风险评价 |
1.4.5 HEs和PAHs的相关性 |
1.4.6 HEs和PAHs来源分析 |
1.5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创新 |
1.6.1 技术路线 |
1.6.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实验方案 |
2.1 研究区自然经济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案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实验方案 |
2.3 试剂设备与数据处理 |
2.3.1 主要试剂药品 |
2.3.2 实验质量控制 |
2.3.4 数据处理分析 |
第三章 公交站灰尘理化性质 |
3.1 公交站灰尘pH值 |
3.2 公交站灰尘有机碳 |
3.3 公交站灰尘碳黑量 |
3.4 公交站灰尘磁化率 |
3.5 公交站灰尘样粒径 |
3.6 理化性质空间分布 |
3.7 小结 |
第四章 公交站灰尘污染物含量特征与生态风险 |
4.1 HEs含量水平 |
4.2 HEs污染特征 |
4.2.1 地质累积指数 |
4.2.2 综合污染评价 |
4.3 HEs生态风险 |
4.4 PAHs含量水平 |
4.5 PAHs污染特征 |
4.5.1 单因子污染指数 |
4.5.2 内梅罗污染指数 |
4.6 PAHs生态风险 |
4.6.1 效应区间评价 |
4.6.2 GB36600-2018评价 |
4.6.3 荷兰标准评价 |
4.7 小结 |
第五章 公交站灰尘污染物健康风险 |
5.1 公交站灰尘中污染物暴露剂量 |
5.2 公交站灰尘HEs暴露量与风险 |
5.2.1 HEs非致癌风险 |
5.2.2 HEs的致癌风险 |
5.3 公交站灰尘PAHs暴露量与风险 |
5.3.1 PAHs非致癌风险 |
5.3.2 PAHs的致癌风险 |
5.4 公交站灰尘HEs和PAHs总风险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公交站灰尘理化性质与污染物相关性 |
6.1 灰尘理化性质与HEs相关关系 |
6.2 公交站灰尘中HEs的相关关系 |
6.3 灰尘中HEs与PAHs相关关系 |
6.4 公交站灰尘中PAHs的相关关系 |
6.5 灰尘中PAHs与理化性质相关性 |
6.6 小结 |
第七章 公交站灰尘污染物空间分布及来源 |
7.1 公交站灰尘HEs空间分布及来源 |
7.1.1 HEs因子分析 |
7.1.2 HEs聚类分析 |
7.1.3 HEs来源分析 |
7.2 公交站灰尘PAHs组份比例及来源 |
7.2.1 PAHs组份比例 |
7.2.2 PAHs因子分析 |
7.2.3 PAHs聚类分析 |
7.2.4 PAHs来源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建议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5)淮南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水质特征及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煤沉陷区水环境研究现状 |
1.2.2 采煤沉陷区富营养化研究现状 |
1.2.3 采煤沉陷区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主要工作量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样品与方法 |
2.1 采煤沉陷基本特征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气象与水文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2.4 沉陷区现状 |
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1 样品采集 |
2.3.2 样品处理与测试分析 |
2.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三章 沉陷区水质指标含量与分布特征 |
3.1 常规水化学指标含量与特征 |
3.1.1 主要离子组成及含量 |
3.1.2 水化学类型特征 |
3.2 氮磷指标含量与分布 |
3.2.1 氮磷指标含量 |
3.2.2 氮磷指标分布特征 |
3.3 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特征 |
3.3.1 重金属含量 |
3.3.2 重金属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煤沉陷区水质影响因素及评价 |
4.1 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常规水化学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
4.1.2 氮磷含量分布影响因素 |
4.1.3 重金属含量分布影响因素 |
4.2 采煤沉陷区水质评价 |
4.2.1 地表水水质评价 |
4.2.2 地下水水质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煤沉陷区水质变化趋势 |
5.1 水化学指标变化趋势 |
5.2 氮磷变化趋势 |
5.3 重金属变化趋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6)半干旱区内陆湖流域水化学特征研究 ——以红碱淖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存在问题 |
1.2.1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
1.2.2 溶质运移研究 |
1.2.3 湖泊水质研究 |
1.2.4 红碱淖流域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 |
2.1.3 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层埋藏及富水性 |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
2.3.3 红碱淖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
第三章 红碱淖流域地表水样采集与检测分析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2 水质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碱淖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及成因分析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 离子特征分析 |
4.3 地下水水质评价 |
4.4 地下水化学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地下水动力场与水化学场研究 |
5.1 地下水均衡计算 |
5.2 Modflow计算原理 |
5.3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3 数学模型的求解 |
5.3.4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5.3.5 参数分区 |
5.4 地下水动力场与地下水化学场特征 |
5.4.1 地下水动力场特征 |
5.4.2 地下水化学场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红碱淖水化学特征分析 |
6.1 红碱淖现状水质评价 |
6.1.1 检测数据来源 |
6.1.2 现状水质评价分析 |
6.1.3 红碱淖水化学特征分析 |
6.2 西北内陆同类型湖泊水质特征比较 |
6.3 红碱淖湖面面积变化对水质的影响 |
6.3.1 红碱淖湖面面积演变 |
6.3.2 红碱淖湖Cl~-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陇东地区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调查与最佳可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 |
2 研究区概况和样本选取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构造 |
2.1.3 气候 |
2.1.4 植被与土壤 |
2.1.5 地形地貌 |
2.1.6 水文地质概况 |
2.2 水环境功能区划 |
2.3 研究区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样本选取 |
2.3.1 样本选取原则 |
2.3.2 样本调查方法 |
2.3.3 样本调查所需仪器 |
3 煤矿矿井水及处理现状调查分析 |
3.1 研究区主要矿井分布调查 |
3.1.1 研究区各矿井分布调查 |
3.1.2 研究区代表性矿井概况 |
3.2 研究区煤矿矿井水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研究区煤矿矿井水特征分析 |
3.2.2 研究区煤矿矿井水水质现状分析 |
3.3 研究区矿井水污染及治理分析 |
3.3.1 矿井水水污染情况调查 |
3.3.2 煤矿矿井水处理现状分析 |
4 研究区煤矿矿井水处理工艺分析 |
4.1 煤矿矿井水处理工艺调查 |
4.1.1 新窑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 |
4.1.2 新安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 |
4.1.3 华砚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 |
4.1.4 新庄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 |
4.1.5 刘园子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 |
4.1.6 甜水堡二号矿矿井水处理方案 |
4.2 代表性煤矿矿井水处理工艺分析 |
4.2.1 矿井水处理工艺选取原则分析 |
4.2.2 技术指标特征分析 |
4.3 煤矿矿井水处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
4.3.1 研究区煤矿矿井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2 解决对策及建议 |
4.4 煤矿矿井水处理最佳可行技术 |
4.4.1 最佳可行技术 |
4.4.2 最佳可行技术的意义 |
5 研究区矿井水处理最佳可行技术筛选 |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指标层次结构的构建 |
5.1.2 指标相对于目标权重计算 |
5.2 运用TOPSIS法筛选BAT |
5.3 研究区矿井水处理BAT筛选指标体系构建 |
5.4 研究区煤矿矿井水最佳处理方案筛选 |
5.5 BAT筛选结果分析与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插图索引 |
致谢 |
(8)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研究 |
1.2.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
1.2.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
1.2.4 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2.1.1 位置与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1.5 经济概况 |
2.2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地层条件 |
2.2.2 地下水赋存条件 |
2.2.3 地下水循环规律 |
第三章 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 |
3.1 地下水质量评价 |
3.1.1 地下水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 |
3.1.2 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 |
3.1.3 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 |
3.2 地下水污染评价 |
3.2.1 地下水污染评价指标及评价依据 |
3.2.2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 |
3.2.3 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 |
第四章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4.1 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含义 |
4.2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 |
4.2.1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方法 |
4.2.2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结果 |
4.2.3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指标敏感度分析 |
4.3 地下水污染源危害性评价 |
4.3.1 地下水污染源危害性评价方法 |
4.3.2 地下水污染源危害性评价结果 |
4.4 地下水功能保护重要性评价 |
4.4.1 地下水功能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 |
4.4.2 地下水功能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 |
4.5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第五章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 |
5.1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依据 |
5.2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结果 |
第六章 地下水污染预警 |
6.1 地下水污染预警原理 |
6.2 地下水污染预警的方法 |
6.3 地下水污染预警结果 |
6.4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庆阳市黄土丘陵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点 |
2.1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 |
2.2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
2.3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水文地质的影响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气象与水文 |
3.2.1 气象 |
3.2.2 地表水系与径流特征 |
3.3 地层与构造 |
3.3.1 地层及岩性 |
3.3.2 构造 |
3.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4.1 含水岩组类型及水文地质特征 |
3.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4 研究区各井田的煤层赋存特征分析 |
4.1 矿区划分 |
4.2 各矿区煤田概况 |
4.2.1 甜水堡煤矿二号井 |
4.2.2 刘园子煤矿 |
4.2.3 新庄煤矿 |
4.2.4 核桃峪煤矿 |
4.3 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
4.3.1 甜水堡煤矿二号井 |
4.3.2 刘园子煤矿 |
4.3.3 新庄煤矿 |
4.3.4 核桃峪煤矿 |
5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5.1 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 |
5.1.1 地下水环境相关污染及开发利用现状 |
5.1.2 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 |
5.1.3 地下水水质现状 |
5.1.4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
5.2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
5.2.1 地表沉陷对地下水的影响 |
5.2.2 井下疏排水对地下水的影响 |
5.2.3 采煤过程中固废排放对地下水的影响 |
5.3 煤炭开采对含水层的影响 |
5.3.1 导水裂隙带的高度预测 |
5.3.2 煤炭开采对各含水层的影响分析 |
5.4 采煤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 |
5.4.1 地下水均衡计算 |
5.4.2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 |
5.5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
5.5.1 矿井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
5.5.2 煤矸石淋滤液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致谢 |
(10)陇东地区油田开发环境影响及环境管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2 陇东油区概况 |
第三章 石油勘探开发污染源与污染物 |
3.1 石油勘探开发工艺 |
3.2 石油勘探开发污染源、污染物 |
3.2.1 石油勘探过程中的污染源与污染物 |
3.2.2 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污染源与污染物 |
3.2.3 石油集输中的污染源与污染物 |
3.3 石油勘探开发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
3.3.1 石油勘探开发污染源特点 |
3.3.2 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特点 |
3.3.3 石油勘探开发环境影响特点 |
第四章 陇东地区油田开发环境影响 |
4.1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
4.1.1 土壤环境影响 |
4.1.2 油区土壤环境质量 |
4.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4.2.1 石油开发对地表水影响 |
4.2.2 油田开发对马莲河水环境的影响 |
4.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4.3.1 石油开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 |
4.3.2 陇东油田开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4.4 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环境管理体系 |
5.1 政府层面:完善环管制度 |
5.1.1 完善行业环保法律 |
5.1.2 健全环境监测系统 |
5.1.3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
5.1.4 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5.1.5 推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机制 |
5.1.6 实施行业环境保护专项研究 |
5.1.7 实施环境会计、环境审计制度 |
5.2 公众层面:公众参与环境管理 |
5.2.1 环境科学知识普及 |
5.2.2 环境教育 |
5.2.3 公众参与 |
5.2.4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组织保障——NGO环保 |
5.3 企业层面:实行自我环境管理 |
5.3.1 进行员工环保教育、实行奖惩制度 |
5.3.2 不断完善并良性运行HSE管理 |
5.3.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深入人心 |
5.3.4 清洁生产 |
5.3.5 建立全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油田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马莲河水体中Cr~(+6)来源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岩溶地下河系统水化学对旅游活动干扰的响应 ——以黔南大小井为例[D]. 韩志杰. 贵州大学, 2020
- [2]涡河流域(河南段)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D]. 李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大同市盆地区孔隙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形成与演化规律研究[D]. 赵浩然.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黄土高原塬区公交站灰尘污染物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估 ——以庆阳市为例[D]. 武永福.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淮南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水质特征及变化趋势[D]. 张维翔. 安徽大学, 2019(07)
- [6]半干旱区内陆湖流域水化学特征研究 ——以红碱淖流域为例[D]. 袁悦. 长安大学, 2019
- [7]陇东地区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调查与最佳可行技术研究[D]. 方金福.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7)
- [8]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预警研究[D]. 安永凯. 吉林大学, 2016(09)
- [9]庆阳市黄土丘陵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D]. 潘永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6)
- [10]陇东地区油田开发环境影响及环境管理体系构建[D]. 黄娴. 兰州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