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认同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身份变迁,自我认同,玉屏箫笛,传承人
认同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营娟[1](2019)在《身份变迁与自我认同——以藏族玉屏箫笛制作名师桑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份认同(identity)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了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等等,但是就核心内容而言,由于受主体的自我属性与所处历史背景等因素影响,身份认同强调个人自我的心理认可程度及自身的社会属性。因此,作为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传承人同样也是如此,他们既是传统技艺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同时也是区域文化传播者及知识的集散者,这些都反映在他们的特殊才能上。基于此,本文以藏族玉屏箫笛制作传承人桑吉为例,对其身份获致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身份认可的途径、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人身份变迁与自我认同的多种因素,为新时期玉屏箫笛制作传承人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0期)
刘红梅[2](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青海民族地区政治认同的变迁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政治认同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族地区政治认同度在各个时期的变化轨迹,在此探析基础上提炼梳理70年民族地区增强政治认同的经验与启示,由此提出,应当从明确政治认同的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发展民族经济、强化执政的价值追求、制度运作、增强民族工作成效、整合党的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疏解,进而提升民族地区对党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度。(本文来源于《攀登》期刊2019年05期)
史文静,陈阳[3](2019)在《集体经济变迁视域下乡村社会网络与主体认同——基于慈溪徐福村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传统乡村原有共同体凝聚力逐渐削弱,村民主体认同有待重塑。以宁波慈溪徐福村为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乡村社会网络的各类节点人物,分析乡村集体经济对村民主体文化认同的影响。在集体经济变迁的过程中,乡村社会底层架构依旧根植于熟人关系结构。新的集体主义文化应尊重历史脉络及村民日常生活实践,发挥农民个体能动性,以经济+宗族的深层结构构成的经济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乡村连接机制,构建新农村主体新的伦理和审美文化。(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素英,柳青[4](2019)在《甘南农牧杂居区价值认同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坐落于甘肃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下辖一市七县,主要居住人口为藏族,也包含汉、回、土等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混合而居。多民族混居的基本形态决定其生产、生活方式呈现以农耕、游牧为主,兼营小商品经济的模式。作为安多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发展进程的态势也逐渐汇入现代化城镇建设的范畴内。以甘南藏区固有经济模式为蓝本,勾勒出甘南藏区农牧杂居区社会群体价值认同在乡村振兴、西部民族地区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等多项改革举措推动下的变迁流程,进而探讨其变迁缘由和影响因素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15期)
丁耀[5](2019)在《虚拟旅行与认同变迁——观影场域生成机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影场域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却呈现出实在而又隐蔽的人际关系结构。对场域中的人际传播现象及内在逻辑加以解析,能够丰富电影艺术从创作到审美过程中的文化内涵。在观影场域中,观众与角色进行"交流",共同完成真实感的建构。真实的情感与逻辑延展了虚拟的"交互想象",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了自己的身份,他们看,也被看;叙述,也被叙述;跟角色交流,同时也跟自己扮演的"角色"发生关系。(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2期)
尤宇轩[6](2019)在《制造典型与制造认同——我国模范叙事话语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树立模范是我国自计划经济时代便一直实行的一种社会动员方式,模范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维持了社会秩序,激发了社会活力。模范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符号被制造出来,其本身的形象也在随着时代变迁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模范叙事话语的解读,尝试分析在模范符号生成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重要的机制即制造典型与制造认同,前者保证了模范这一政治符号的神圣性,后者却通过一种非神圣的叙事方式建立了社会对于模范的认同。两种不同的叙事共同制造了劳模的社会形象,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稳定地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1期)
李乔[7](2019)在《重构与攀附:粟特移民祖先认同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在洛阳出土的57方粟特人墓志分析可以看出,进入中原地区的粟特人,为了融入汉民族群体,受中原文化影响,开始对自己的祖先来源进行重新建构,即由最初认同先祖来自西域演变为对汉民族的认同,表现为:在姓氏起源上追求与汉民族同姓一致,在郡望堂号上攀附汉民族同姓望族,但不同姓氏群体在同化进度和程度上又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9年07期)
王歆,邢玉红,张佳瑞[8](2019)在《认同、继承与迷失:生命历程视角下兵团认同的代际变迁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以及结构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社会成员的认同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尤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体系下,兵团人的社会认同关系到兵团未来发展和战略安全。不同的生命历程折射出兵团的社会历史变迁,代际兵团人由此也有了一个从认同、继承到迷失的变化过程:从第一代人对兵团各项事务高度认同以及体现在行动上的无私奉献,到第二代人对兵团体制及社会发展有了理性地批判并采取各种策略适应变迁,再到第叁代及第四代人对兵团组织概念上的认知模糊淡化以及表现在意愿和行为上的逐渐疏离。这种危机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矛盾纠结和激化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化和社会比较所引起的不平衡心态。(本文来源于《青年发展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张虎祥[9](2019)在《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认同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与社会面貌持续改善。面对20世纪中期以来尤其是近四十年来快速的社会转型过程,在民生建设与社会关系格局持续变动的同时,社会认同也处于持续的变动过程中。作为现代性的后果,社会认同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重构的实践之中,并由此关涉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基于此,如何认识社会认同变动的内在逻辑,将对于新时代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06期)
周红月[10](2019)在《传统产业变迁与村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乡村普遍面临着凋敝的困境。在此情景下,传统产业作为村落发展的原生动力,对乡村的重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不仅如此,传统产业还是构成村庄本身的整合力量之一,这也会对村庄的凝聚力和村落认同产生影响。本研究试图以浙东辑里村蚕桑产业发展为例,运用非结构访谈的方法,探究建国以来当地蚕桑产业发展与村落认同变化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蚕桑产业对村落认同的影响可以分为经济、情感、文化叁个方面。政府政策不仅直接影响到蚕桑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布局,而且政府的技术指导、物资支持、方向引导也对蚕桑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生产模式的变化使得以村落为单位的经济共同体取代了原本分散的小家庭经营模式。集体经济下,蚕桑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村民的集体荣誉感,村民融入围绕着蚕桑的日常生活,与蚕桑的情感联系紧密。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影响着传统产业-村落认同这一关系链。具体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蚕桑生产从集体经济中分离出来,进一步释放了产业活力。由于这一时期蚕桑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人们的村落认同主要体现为对产业效益的认同。由蚕桑引发的情感互动,增进了村民凝聚力。这段时期,蚕桑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正向促进村落认同的产生。90年代中期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工业转移,蚕桑产业因收入的比较劣势进入持续的衰退过程。村内人口流动频繁,蚕桑认知缺乏,情感缺失。这一趋势促使国家于2006年作出“东桑西移”的产业调整,此后,辑里村开始培育蚕桑相关的文化品牌,以延续蚕桑文化。文化认同在村落精英的推动下开始反作用促进蚕桑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产业和认同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总体来说,此次研究为产业升级转型,重振乡村文化,提高村民们的村落认同感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认同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政治认同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族地区政治认同度在各个时期的变化轨迹,在此探析基础上提炼梳理70年民族地区增强政治认同的经验与启示,由此提出,应当从明确政治认同的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发展民族经济、强化执政的价值追求、制度运作、增强民族工作成效、整合党的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疏解,进而提升民族地区对党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同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1].营娟.身份变迁与自我认同——以藏族玉屏箫笛制作名师桑吉为例[J].艺术评鉴.2019
[2].刘红梅.新中国成立70年青海民族地区政治认同的变迁与启示[J].攀登.2019
[3].史文静,陈阳.集体经济变迁视域下乡村社会网络与主体认同——基于慈溪徐福村的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
[4].王素英,柳青.甘南农牧杂居区价值认同变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5].丁耀.虚拟旅行与认同变迁——观影场域生成机制探析[J].文教资料.2019
[6].尤宇轩.制造典型与制造认同——我国模范叙事话语的变迁[J].青年与社会.2019
[7].李乔.重构与攀附:粟特移民祖先认同变迁研究[J].中州学刊.2019
[8].王歆,邢玉红,张佳瑞.认同、继承与迷失:生命历程视角下兵团认同的代际变迁考察[J].青年发展论坛.2019
[9].张虎祥.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认同的变迁[J].探索与争鸣.2019
[10].周红月.传统产业变迁与村落认同[D].浙江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