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现代远程教育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1](2020)在《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卡洛斯·阿尔贝托·托雷斯是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会长,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本文主要研究托雷斯的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应用文献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分析了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的思想影响因素、生平经历、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主要观点、思想评价和影响启示等。在新自由主义的背景下,为研究成人教育的发展变化,托雷斯站在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新的社会文明危机,重新解释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对成人教育的学习模式、政策制定模式、变革性作用进行研究,并对以工具理性为指导思想的成人教育发展进行批判。托雷斯根据发展战略与政治参与策略的不同,将成人教育政策规划模式分为现代化人力资本模式、被压迫者教育学—大众教育模式、实用理想主义模式以及社团主义模式。根据在不同国家所做的实证调查研究,托雷斯将成人学习教育发展模式分为福利国家模式、招聘或特许经营模式、强制现代化模式、革命性模式、以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的大众公共成人学习教育模式。为论述成人教育合理性的问题,托雷斯从宪法授权、人力资本投资、政治社会化、补偿性合法化、国际压力和社会运动六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成人教育政策制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社会正义学习模式的设想。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对中国及国际成人教育发展、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张德彭[2](2020)在《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农业转移人口既是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三农”问题突破的关键。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其职业转换和生活、工作地域发生转变过程中,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放弃在农村原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确立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的过程。该问题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推进,既关乎到对成人发展相关理论的内涵再认识与实践验证,也关乎到城市化的进程与农业转移人口个体的发展。因此,以成人教育研究“直面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给予成年群体在劳动、生存与生活等终身发展需要的真切关怀”的特定使命为引领,将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历程以叙事的方式展现出来,便成了对“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研究范式指向。农业转移人口的再社会化主要包括:内在维度再社会化(价值观念、生活认知)、外在维度再社会化(生存方式、社会规范)、个性再社会化(社会角色、个性心理)。通过对江宁(到城市谋生的过客)、周鑫(在城市创业的农村人)、余华(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三位研究合作者的再社会化历程进行叙事与现状解析,有如下结论:(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特征:1.价值观念:从单一、感性、封闭走向多元、理性、开放;2.生活认知:从生存型目标走向发展型、享受型、实现型目标;3.生存方式:从体力型、模仿型式的生存走向技能型、创造型的生存;4.社会规范:从被动式、生活化、跟随式走向主动式、市场化、自主式的模式;5.社会角色:从显性农村人转为“城市-农村人”;6.个性心理:从物质心理、经验思维走向双重心理、创造思维。(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家庭、大众传媒;个体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学习方式;中介因素,主要指社会实践、社会互动。(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发生机制:一个“三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现实写照,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体行为、个性自我、发展环境皆是个体行为、社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总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既是社会阶层流动背景下人的价值转变问题,也是社会矛盾与危机之下人的发展的理论问题。一方面,该问题的实践推进应当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阶层形成的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系统协同三个主要原则,为其营造良好的再社会化环境,搭建再社会化平台,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形成适宜的生存方式和社会规范行为,同时农业转移人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再社会化;另一方面,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应当以“直面社会运行的成人发展研究、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现代化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为主要轮廓,在自然情境下深入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与工作中进行。
曹蕴钰[3](2020)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文化氛围对其个人发展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跨界合作、产业融合共同发展兴起的背景下,研学旅行完美结合教育与旅游行业,成为一个市场巨大,且仍处于初级阶段的蓝海项目,有研究指出研学旅行或将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各级各部门针对研学旅行的政策也相继出台。但政府、学校、参与者、执行者对研学旅行效果的期待与真实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研学旅行者是否在其中有所获得,研学旅行中什么因素会对研学旅行者造成影响,这些问题的相关研究较少,在旅游视角下的研究不够深刻。由此,本研究从旅游管理视角出发,以三元交互理论为基础,对厦门市万千极美研学营地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中小学参与者开展研究,探究研学旅行的真实效应以及影响因素。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研究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个人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引入文化氛围作为影响研学旅行者个人发展的因素。接着,根据三元交互理论、学习理论、个人发展理论等构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文化氛围对其个人发展影响的概念模型。进而,为了探索研学旅行特殊环境中个人发展的具体内容,对搜集到的中小学生研学日志和感想利用扎根理论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包含提升能力、增加技能、建立社会关系、获得知识、自我意识、树立三观、身体变化的七个维度及结构。最后,使用SPSS 25.0、AMOS 21.0软件对收集到的635份有效问卷进行处理和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包括:(1)物质文化氛围对自我意识、身体变化、提升能力、增加技能有显着正向影响;(2)精神氛围对自我意识、身体变化、树立三观、提升能力、增加技能、建立社会关系、获得知识均有显着正向影响;(3)互动氛围对自我意识、身体变化、树立三观、提升能力、增加技能、建立社会关系、获得知识有显着正向影响;(4)提升能力、增加技能、建立社会关系、获得知识对自我意识有显着正向影响;(5)研学旅行参与者的性别、年级、参与研学旅行的时长、客源地对研学成效有显着的影响。本文进一步证实了旅游的教育意义,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上拓宽了国内研学旅行的研究范畴,将三元交互理论合理的运用到旅游研究中。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研学旅行无用论,为打消学校、家长的质疑提供依据,也为学校、家长、中小学生选择合适的研学旅行项目提出建议,为研学旅行设计方和执行方提供项目设计提供思路。本研究从中小学研学旅行参与者及其学校和家长的角度、旅游管理者角度、目的地政府角度,针对如何提高研学旅行质量、高效发展研学旅行提出了建议。
钱鹏图[4](2020)在《非认知能力能否助力处境不利学生实现学业逆袭? ——基于江苏省中小学学业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心理学家最先提出“处境不利”的概念,其认为处境不利者主要来自下层的社会经济群体。处境不利学生,因其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资本的缺失,更有甚者出现因特殊原因出现的监护人的缺位,在面对风险因子(群)的冲击时,更大概率地陷入因适应不良而形成的隐形抗逆力。近年来,随着社会分层的逐渐固化,人们对因其引发的教育公平议题越发关切,“抗逆学生”问题日益成为学者和民众关注的焦点。这其中,影响抗逆的因素又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因此,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分析抗逆学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提高中下层家庭子女实现社会向上流动机会的概率,进一步提高我国整体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均具有一定的战略实践意义。既有研究表明,非认知能力对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具有重要作用。国内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基于自尊和控制点两个维度,少有基于大五人格模型的实证分析。聚焦于此,本文基于江苏省2018年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社会、经济、文化资本指数(SES);从非认知能力视角出发,抽取大五人格模型中的严谨与外向两个维度,与自我期望(学业预期)、坚韧(自律)和乐观三个维度一起构建非认知因素五个维度。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非认知能力的不同维度与处境不利学生实现学业逆袭的关系,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非认知能力是否助力处境不利学生实现学业逆袭?非认知能力的哪些维度可以显着正向预测抗逆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机制如何?研究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对学业逆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在小学阶段,除了自我期望外,外向、坚韧、乐观、严谨等非认知能力维度可显着正向预测学生学业抗逆的概率,坚韧品质成为抗逆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中学阶段,外向、乐观、严谨、自我期望等非认知能力维度可以显着预测学生学业逆袭的概率,自我期望成为抗逆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外向维度负向预测抗逆学生出现的概率。基于此,本文从家庭、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视角出发,提出培养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参考建议:重视非认知能力的重要作用,分学段采取针对性举措;实施精准教育扶“贫”,切实落实处境不利学生的教育帮扶工作;优化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积极参与,以身垂范;积极推进家校联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增加育人合力。
易凌云[5](2017)在《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何领域的变革,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自然反应,教育的变革也不例外。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教育的深刻变革。最近一次技术变革,是以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革新及其广泛应用,开启了信息(知识)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信息社会发展需求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变革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重构了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两个方面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推动教育变革的内外动力。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文明的洗礼。教育信息化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迎来了教育变革的新时代。作为教育信息化现阶段主要形态的互联网教育,如何在社会和历史的大变革中推动教育的变革?这是本文的主线,也是本文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从互联网教育事业和互联网教育产业两个维度来论述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冲击和影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给教育体系带来的整体性变革,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教育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的变革,并在各个因素变革形成合力的基础上,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了初步的构想。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对国内外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争鸣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提出本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并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从社会体系和教育体系两个层面介绍了互联网与教育的相遇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并从事业的视角和产业的视角对变革进行了了望。互联网教育促进了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打通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教育质量。不仅如此,互联网教育还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并凭借其所特有的免费、开放、共享等互联网时代的基因,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催生打破时空的新教育。第二章从价值坐标的角度,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目标变革进行了阐述。从个人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个性化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从社会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时代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章从课程的变革来看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影响。通过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程的多元视角,来分析教育变革背景下课程目标取向和价值重塑。未来的课程必将向智慧性的课程发展,并介绍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设计与的课程组织形式。第四章从教师变革的角度论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的重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并重点论述了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第五章重点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教学的变革,包括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的重组、教学空间的重构、教师角色的重塑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构建了网络智慧教学模式,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较好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彼此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究与提高的互联网学习环境与平台。第六章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学习变革。互联网教育带给学生个性化学习、双回路学习、社交化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习者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课程的无缝学习,从而开启学习三个维度的变革。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是互联网教育在发展中重点关注和思考的。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第七章分析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评价体系变革的内外因素,在分析和建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互联网教育评价方法体系的基础上,概括了以大数据为基础和智能评价为方向的未来互联网教育评价模式,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教学评价模型和互联网混合教学中的教学评价过程模型。结语对互联网教育与未来教育进行了展望。可穿戴、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给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新的联想和展望,未来教育将走向万物互联的时代,未来的教育将迎来教联网时代。要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重回教育本质。“未来已来,一切无限可能”,我们正在通向未来的教育。
李树陈[6](2016)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解决公共职业教育问题、满足公共教育利益为目的。从政治学视角来分析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规律,是公共政策研究方法及其内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运用和拓展,能够提高政策形成的科学性,提升政策执行的实效性,满足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服务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大局。职业教育在我国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和使命。在国家不断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政策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费不足、技术技能人才未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认同等。在国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调动政府、市场、企业、行业、学校、民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利益共享,形成办好职业教育的合力和持久动力,实现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现代化,成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公共政策涉及到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调整与分配。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牵涉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职业教育政策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密切相关,影响到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转型、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它是助推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需要对有关概念进行明晰界定。对治理、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利益相关者理论、国家治理体系和职业教育政策及其体系等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为研究职业教育政策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台的各种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国家整体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今后更好地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共生互动有着非常好的参考和借鉴。全球治理视野下,各国更加注重公共政策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到经济发展、产业调整、人力资本投入、国家繁荣稳定等多方面。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职业教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所提倡的政策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尤其是促使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全球职业教育治理协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立足本国实际,紧密对接国际人才需求变化的动向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先选择。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历程,它们在推进本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都密切注意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尤其是非常注重发挥职业教育在整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德国尽管在国情、文化传统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差异性,但职业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对中国依然有用且相通,即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好作用,转变职能,为职业教育发展创设好外部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进办学活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全社会破除既有的各种歧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营造好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氛围和环境。这些都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即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的运行体系、进行跨界性研究、进行国际化合作等,这些都成为新时期立足我国实际制定正确职教政策的必要参照。目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补齐职业教育薄弱环节、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多元化成才成长、顺应全民终身学习时代要求等特点。这种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更加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更加突出。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宏观思考,进行法律制度构建、机制体制政策层面上的战略安排,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来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与之同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也要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促进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新四化”布局的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围绕着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方面的进一步思考,如进一步细化顶层理性设计,包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更加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依法治教等方面,尤其是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提出建议;进一步改善政府宏观管理作用,包括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能分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其中对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尊重的文化和氛围、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包括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拓展行业组织功能、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如何进一步调动起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提出了思考。综上所述,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梁明政[7](2013)在《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提升个人社会化程度》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一学定终身的现状已被悄然打破。但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靠个人自觉提高以实现社会化的要求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提出了个人社会化与全民终身教育的问题。所谓的个人社会化从字面上讲就是个人适应社会,技能、行为规范和角色符合当时区域社会要求,做好一个很完善的社会成员。戴维·波普诺表述为:个人社会化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它从出生就开始了,并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个人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何爱霞[8](2010)在《专业社会化图景 ——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叙事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化内涵从狭义向广义的扩展、整个社会职业专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身为一名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经历与兴趣共同引领着我关注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问题,而从真实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找寻“成人教育学”、让一直处于沉默失语状态的成人教育工作者以当事人的身份发出自己的声音,则促使我将研究方法定位于叙事探究。由此,本研究通过走进成人教育工作者的生活世界,倾听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声音,深度描述成人教育工作者鲜活、灵动的经验故事,在此基础上诠释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受教育背景、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格特征等与其专业社会化之间的复杂关联,解析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实现路径,勾画成人教育工作者丰富多彩的专业社会化图景。本研究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论述选题的缘由、研究的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概念的界说等内容。第二章理论视角及研究综述,主要阐述人格发展理论、生命历程理论两种社会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论学派、冲突论学派、符号互动论学派的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从而为后面的文本解读奠定基础。第三章研究设计,介绍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阐释选用叙事探究方法的原因和动机,说明确定研究合作者、进入现场、撰写现场文本、撰写研究文本的具体研究过程。第四章至第六章成人教育工作者A-G的故事,依循他们进入成人教育领域的时间和所呈现出的同质性心理和行为特征,将其分为在摸索中前行、从失落到坚守、承继与发展三个组别,深度描述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从家庭环境、受教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格特征五个方面探究其背后的多重动因。第七章理解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基于所呈现的文本及相关理论,诠释与理解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实现路径和基本图景。影响因素分析从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展开,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专业教育与培训、终身自我导向学习和反思性实践,所勾画的图景则蕴涵了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过程的动态持续、动因的多重合力和“模式”的辩证互动。
刘保卫[9](2009)在《互联网对边远地区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对内蒙古包头九原、土黙特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彻底地改变青少年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将成为一种对青少年发展有极其深刻影响的社会化力量。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选择对内蒙古两城市青少年的抽样调查,研究和分析了边远地区青少年网络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从网络对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价值观念、行为倾向和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入手,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社会化效果,及其蒙族青少年社会化与民族认同和归属,针对青少年网络社会化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采取实证研究,主要选取文献分析法与调查研究法,以内蒙古包头九原、土默特两个地区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互联网与青少年社会化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所收集的资料,以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双变量的交互分类,t检验,方差分析,典型的相关统计,多元线性回归,二项Logisitic回归及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资料分析。本研究主要发现,大多数文献资料显示网络对青少年存在很多不良影响,但本文的实证调查情况结果却表明,在本研究样本所及的范围内,青少年在普遍接触网络的情况下,他们的社会化状况总体良好。总体而言,目前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有显着影响,但并无普遍的不良影响。这表明目前人们对网络及青少年上网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各项数据显示经常在网上攻击他人,主动搜寻色情网站,发布虚假信息,接触侵犯性内容,模仿黑客行为者等在被调查者只占少数,大多数青少年更愿意在网上与他人互助合作,建设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调查显示,虽然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还不普遍,调查整体上反映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是相对有限的。但是可以预见,随着青少年接触网络时间的延长,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本文已证实青少年接触媒介时间的长短是决定媒介对青少年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在被调查者群体中,上网时间较长的学生,他们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因此,如果不对青少年上网予以科学管理,听之任之,青少年沉迷网络,时间越久,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会延缓其社会化的进程。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因其性别、家庭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家庭关系等社会变化的不同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调查显示,与女生相比,男生更易接受网上的不良信息,更可能出现侵犯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家庭气氛较为融洽可能会使青少年在网上的时间更少,而且即便上网也不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青少年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对不良信息的吸收和鉴别能力,文化水平较高者可能更能抵挡网络的负面影响,利用网络来学习,提高自己。而文化水平较低者可能会在网上失去方向,对色彩斑斓的信息束手无策,坠入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中,延缓其社会化的进程。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直接影响其在网上的表现;在网上的表现直接影响上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上网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又对其它人产生显着影响。由此笔者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中,通过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使人的社会化角色得以成功塑造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动态的实践过程”。这样对网络规范、网络价值的正确认识可能会促使青少年在网上出现更多规范行为,而对网络的错误认识极有可能使青少年在网上产生更多失范行为。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在网上的行为表现会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直接影响上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我们常常听闻一些沉溺于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者,极有可能是误将网络当作现实,以假乱真,亦真亦幻,这与我们的调查结论是有某种相通之处的。网络痴迷度对蒙族青少年的民族习俗认同、民族归属感有影响,但并无普遍的不良影响。网络世界是没有国界的,沉迷于网络世界的蒙族青少年,视野开阔了,但网络生活将淡薄他们的民族观念。民族归属感方面的回归分析发现,互联网在强化了蒙族青少年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弱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转变对网络的敌对态度和漠视态度,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二、对青少年上网进行科学管理,控制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积极的社会化功能;三、全社会积极行动,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活空间。
李湘,李焱林,李静[10](2008)在《从个人社会化看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文中研究表明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是提高个人社会化水平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终身教育体系越完善,个人社会化程度就越高;终身教育体系越滞后,个人社会化程度就越低。要构建有利于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的个人社会化机制,就必须不断提高儿童期教育的初始社会化水平,尽快提高青年期教育的预期社会化水平,努力提高成年期和老年期教育的继续社会化水平。
二、试论现代远程教育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现代远程教育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研究成人教育思想的缘由 |
二、研究托雷斯成人教育思想的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概述 |
三、小结 |
第二章 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背景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托雷斯的生平及作品简介 |
一、托雷斯的主要经历 |
二、作品简介 |
第二节 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背景 |
一、时代背景的影响 |
二、拉丁美洲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三节 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理论基础 |
一、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二、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 |
三、韦伯的理性二分法 |
第三章 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
第一节 揭示新时期的文明危机 |
一、道德危机 |
二、人权、移民与多元文化危机 |
三、全球危机 |
第二节 重新审视终身学习概念 |
一、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的概念变化 |
二、托雷斯:终身学习概念 |
第三节 整合成人学习教育模式 |
一、成人学习教育政策规划的模式 |
二、成人学习教育发展模式 |
三、成人教育政策规划与成人学习模式之间的关联 |
第四节 发挥成人教育的变革性作用 |
一、批判蒙昧主义 |
二、支持生态教育学 |
三、支持社会正义教育 |
第四章 托雷斯成人教育合理性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成人教育合理性政策制定的理论支持 |
一、宪法授权 |
二、人力资本投资 |
三、政治社会化 |
四、补偿合法化 |
五、国际压力 |
六、社会运动 |
第二节 工具理性与政策制定的关联 |
一、政策制定中的工具理性倾向 |
二、工具理性主导下的成人教育发展共性 |
第三节 成人教育变革性社会正义学习模式 |
一、变革性社会正义学习模式 |
二、重新认识成人教育的作用 |
第五章 对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国内外对批判教育理论家托雷斯的认知 |
一、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思想受到关注的原因 |
二、对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的简评 |
第二节 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的影响 |
一、国际影响 |
二、对中国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农业转移人口 |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 |
二、生命历程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主要内容 |
三、研究目标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选择 |
六、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叙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一节 江宁的故事:到城市谋生的“过客” |
一、深圳之旅:酸甜苦辣中求生存,努力与上进处见机遇 |
二、重庆之旅:一波三折中尝创业,踏实与真诚里获回报 |
三、南昌之旅:再开超市与兼任驾校教练 |
四、思想之旅:身份再认同 |
第二节 周鑫的故事:在城市创业的边缘人 |
一、结束学业,遇就业窘境 |
二、跨行就业:习得技能,学得管理 |
三、两次创业:遍历能力与思想成长之艰辛 |
四、对比与反思: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 |
第三节 余华的故事: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 |
一、从农活到手艺活的转变 |
二、生活的对比:过去与现在 |
三、新工作,新环境 |
第三章 解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现状 |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内容 |
一、社会化内容 |
二、再社会化内容 |
三、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目标与结果 |
第二节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第三节 解析(一):江宁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四节 解析(二):周鑫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五节 解析(三):余华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四章 探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 |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历史观点 |
一、社会化及其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
第二节 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因素 |
一、外在因素:社会环境 |
二、内在因素:个体因素 |
三、中介因素:社会实践与社会互动 |
第三节 探究: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基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的分析 |
一、“三元交互作用理论”及其模型 |
二、三元交互作用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的再认识 |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之根源 |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特征 |
四、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 |
五、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实现原则与推进对策 |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导原则 |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具体推进策略 |
第六章 研究启示、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启示 |
一、关于成人教育研究的启示 |
二、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启示 |
三、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
二、关于访谈过程的得与失 |
三、研究故事的撰写与解读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永不停歇的成人发展研究 |
二、继续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 |
三、深入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协助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文化氛围对其个人发展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研学旅行研究回顾 |
2.1.2 个人发展研究回顾 |
2.1.3 氛围与文化氛围研究回顾 |
2.1.4 研究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三元交互学习理论 |
2.2.2 个人发展理论 |
2.2.3 刺激—反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3.1 概念间关系与假设的提出 |
3.1.1 直接效应:环境对人的影响 |
3.1.2 环境对研学旅行者提升能力、增加技能、建立社会关系、获得知识行为的影响 |
3.1.3 行为对人:提升能力、增加技能、建立社会关系、获得知识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
3.1.4 中介效应:研学旅行文化氛围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
3.2 理论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学旅行者个人发展的验证 |
4.1 资料搜集与分析步骤 |
4.1.1 资料搜集 |
4.2 研学旅行者个人发展维度构成质化分析 |
4.2.1 开放式编码 |
4.2.2 主轴式编码 |
4.2.3 选择性编码 |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3 质性研究的理论发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整理 |
5.1 调查问卷设计 |
5.1.1 量表的选择 |
5.1.2 调查对象的确定 |
5.2 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
5.2.1 预调研数据描述性统计 |
5.2.2 预调研数据探索性分析 |
5.2.3 预调研小结与正式量表确定 |
5.3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 |
5.3.1 样本回收情况 |
5.3.2 缺失值检验 |
5.3.3 人口统计学特征描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文化氛围对个人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2.1 信度检验 |
6.2.2 效度检验 |
6.2.3 相关性 |
6.2.4 拟合优度检验 |
6.3 假设检验 |
6.3.1 路径关系检验 |
6.3.2 直接路径关系检验 |
6.3.5 模型检验结果 |
6.4 差异分析 |
6.4.1 性别 |
6.4.2 年级 |
6.4.3 参与时长 |
6.4.4 之前参与研学旅行的次数 |
6.4.5 客源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1 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有获得 |
7.1.2 研学旅行者个人发展分为七个部分 |
7.1.3 研学旅行的文化氛围对中小学参与者个人发展有正向影响 |
7.1.4 参与者的年级、参与时长、客源地差异对结果产生影响 |
7.2 贡献与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研学日志及感想 |
附录 B: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非认知能力能否助力处境不利学生实现学业逆袭? ——基于江苏省中小学学业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外文献总评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假设 |
第二章 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设置 |
三、回归模型设定 |
第二节 数据处理 |
一、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 |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家庭背景指数评估 |
三、非认知能力的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非认知能力与学业逆袭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
第二节 非认知能力与学业逆袭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四章 非认知能力的助力作用:讨论 |
第一节 非认知能力对不同学段处境不利学生实现学业逆袭的助力作用 |
第二节 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校所属区域和城乡类型对处境不利学生实现学业逆袭的预测作用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非认知能力对学业逆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并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学段差异 |
二、非认知能力对学业逆袭的预测作用在城乡、区域等维度存在显着差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重视非认知能力的重要作用,分学段采取针对性举措 |
二、实施精准教育扶“贫”,切实落实处境不利学生的教育帮扶工作 |
三、优化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积极参与,以身垂范 |
四、积极推进家校联动机制的深度运行,增加育人合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 理论诉求:互联网教育正在参与未来教育的重大变革 |
(二) 实践归纳:互联网教育事业与产业的快速发展 |
(三) 价值追问:解决教育变革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二) 上位概念、中位概念和下位概念 |
(三) 概念间的关系分析 |
(四) 理论基础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萌芽: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与变革的开启 |
(二)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拓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教学变革 |
(三)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深入: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变革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从总到分与由分到总 |
(二) 研究方法:实践归纳与理论演绎相结合 |
第一章 互联网与教育相遇:开启教育变革的大门 |
第一节 社会系统视角:社会体系的变革对教育体系冲击 |
一、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体系的变革 |
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呼唤教育变革 |
三、教育系统变革的内外动力 |
第二节 教育系统视角:教育系统内的共融共荣共促 |
一、互联网技术革新迫使教育系统变革势在必行 |
二、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 |
三、社会教育体系与学校教育体系的共荣 |
四、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共促 |
第三节 事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整体性的变革 |
一、孕育教育变革的互联网基因 |
二、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
三、重构教和学的时间空间 |
四、倒逼教育发生结构性变化 |
第四节 产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产业为教育变革提供强大动力 |
一、互联网教育产业资本驱动教育行业高速发展 |
二、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商业模式促进教育公平 |
三、互联网教育产业链增强了与教育产业之间的吸附性 |
四、互联网教育产业增加了教育行业的科技含量 |
第二章 教育目标变革:新人文教育观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
第一节 教育目标变革的价值坐标 |
一、个人价值坐标: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
二、社会价值坐标:培养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
第二节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目标变革 |
一、教育的个人担当:要回归到人的本真存在 |
二、教育的社会担当:要承担引领社会创新发展的使命 |
三、教育的时代担当: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人文教育观 |
第三节 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
一、以个人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个性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
二、以社会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以新人文教育观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家国情怀人才的培养 |
第三章 课程变革:对课程新生态的重构 |
第一节 课程变革的新图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观 |
一、课程理念重新审视:基于互联网视野下的多元视角 |
二、课程目标价值重塑:基于互联网思维下“内容—技术”二元融合的视角 |
三、课程观的重构:基于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和需求 |
第二节 课程形态的新探索:走向个性化和智慧性的教育课程 |
一、课程形态:微课和慕课 |
二、课程特征:“融合”与“联合” |
三、课程体系:“适”与“微” |
第三节 课程设计的创新: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合力的产物 |
一、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用户思维 |
二、互联网教育的内容设计:以个性化服务为重点的资源共享 |
三、互联网教育的课程形式设计:以学习效果为导向的人性化设计 |
第四节 互联网教育课程的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 |
一、互联网教育课程:问题同样存在 |
二、个性化定制:创建个人的“播放列表” |
三、后MOOC时代的课程:SPOC |
四、未来的课程:流动和无所不在 |
第四章 教学变革:走向智能化智慧性的教学 |
第一节 教学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催生新的教学方式 |
一、物联网:智能化教学 |
二、人工智能:个性化的智慧教学 |
三、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 |
四、教学游戏APP:教学游戏化、娱乐化 |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重组:组织模式的变革 |
一、教学过程的生态模式:形成多元化交互学习共同体 |
二、教学过程重组的实践案例:翻转课堂 |
三、组织模式变革:走向虚拟化、分散合作化和智能化 |
第三节 教学空间的重构:没有界限的多维教育空间 |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空间 |
二、虚实结合无处不在的教学空间 |
三、注重文化传承和审美的的教学空间 |
第四节 新教学模式的构建:网络智慧教学模式 |
一、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依据 |
三、网络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五章 教师角色的重塑: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专业成长 |
第一节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教师权力去中心化 |
一、教师权利的转变: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 |
二、教师职业是否消亡:不会消亡且作用更加重要 |
三、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 |
第二节 师生关系的重构:由教师为主体变为师生互为主体 |
一、互联网技术对教师的影响:教师为主体的结构解体 |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交互的多元化与师生互为主体 |
三、教师内涵与角色的再认识:以学生为中心的引路人和服务者 |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力发展变化与拥抱新技术成长 |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新期待 |
二、教师专业成长: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
三、实践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四、未来的学校:共同体和生命成长的地方 |
第六章 学习变革: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学习 |
第一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个性化和多样化 |
一、个性化学习:一人一张课程表的私人订制 |
二、双回路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 |
三、社交化和扁平化学习:在分享与交互中学习 |
四、无缝学习:无处不在的“微”学习 |
第二节 渐进的革命:学习变革的三个维度 |
一、时间维度:泛在学习与学习生活化 |
二、空间维度:虚拟课堂与虚拟校园 |
三、目标维度:让终身学习成为现实 |
第三节 智慧学习:构建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 |
一、个性化智慧学习:基于大数据的情景化学习体验 |
二、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跟踪服务 |
第四节 拓展创造的边界:新技术与未来学习的展望 |
一、可穿戴设备:信息融入人体本身 |
二、3D打印技术:学习者的个性化创造 |
三、脑电波技术:更好的关联教与学 |
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走进未来教育 |
第七章 评价与管理变革:多元评价和智慧管理 |
第一节 多元化评价: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辩证统一 |
一、注重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克服“一元式”评价方式的不足 |
二、注重创新评价:彰显和引领时代创新精神 |
三、注重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全方位、多视角、宽领域的综合评价模式 |
第二节 全面评价:教学评价方法体系的变革 |
一、前置评价:诊断性评价 |
二、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 |
三、结果评价:总结性评价 |
四、教学评价模型:构建过程性和总结性有机统一的评价模式 |
第三节 互联网混合教学评价: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评定 |
一、以大数据为基础和导向 |
二、“生评生”和“机评生” |
三、混合教学中的全面多元教学评价 |
第四节 管理智能化:智能决策与智慧管理 |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网络化 |
二、教学管理:智能决策与控制 |
三、学习管理:学历认证与“学分银行” |
四、教育资源管理:智能检索与共建共享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互联网教育推动了教育变革 |
(一) 技术与教育:顺势而为与守正创新 |
(二) 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更需关注教育的本真存在 |
(三) 重新认识教育:重新定义教育和学习 |
二、展望: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
(一)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超越的五个维度 |
(二) 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
(三) 从物联网到教联网:重构了三种新的互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治理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的综述 |
二、关于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第二章 国家治理视阈下职业教育政策概念分析 |
第一节 现代治理体系相关理论分析 |
一、治理理论 |
二、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职业教育政策 |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重要内容 |
三、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及其特点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近代以来职业教育的开创与探索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职业教育政策 |
三、“文革”时期职业教育的浩劫和艰难前行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 |
一、职业教育恢复和发展阶段政策 |
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期的政策 |
三、世纪之交职业教育政策调整与变革 |
四、新世纪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评析 |
一、发展动力从经济需求转向综合需求 |
二、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 |
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四章 全球治理视野下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组织层面职业教育政策比较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培训政策研究 |
四、国际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对中国的启发 |
第二节 外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一、美国职业教育政策进展分析 |
二、德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分析 |
第三节 国际职业教育政策发展趋势及启示 |
第五章 现代职业教育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
第一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保障政治稳定 |
第二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改善民生 |
第三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新四化”布局 |
第四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 |
第五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 |
第六章 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第一节 进一步强化顶层理性设计 |
一、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
二、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 |
三、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 |
第二节 改进政府宏观管理作用 |
一、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责分工 |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
三、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经济社会地位 |
四、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充分发挥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
一、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 |
二、拓展行业组织多种功能 |
三、发挥企业办学重要作用 |
四、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提升个人社会化程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要提高个人社会化程度, 必须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
二、提高个人社会化程度, 必须完善和提升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
1. 不断提高初始社会化水平———早期教育 |
2. 尽快提高预期社会化水平———青少年期教育 |
3. 完善提高继续社会化水平———成年期和老年期教育 |
(8)专业社会化图景 ——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一、成人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召唤 |
二、社会化内涵演变的推动 |
三、职业专业化浪潮的影响 |
四、个人经历与兴趣的引领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一、成人教育工作者的相关研究 |
二、专业社会化的相关研究 |
三、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说 |
一、成人教育工作者 |
二、专业 |
三、社会化 |
四、专业社会化 |
五、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 |
第二章 理论视角及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社会化的相关理论 |
一、人格发展理论 |
二、生命历程理论 |
第二节 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 |
一、结构功能论学派的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 |
二、冲突论学派的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 |
三、符号互动论学派的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总体框架 |
第二节 叙事探究方法的选择 |
一、叙事探究的勃兴与发展 |
二、叙事探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
三、叙事探究方法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三节 叙事探究方法的运用 |
一、确定研究合作者 |
二、进入现场 |
三、撰写现场文本 |
四、撰写研究文本 |
第四章 在摸索中前行 |
第一节 A老师:矢志不渝的"文化使者" |
一、A老师的故事 |
二、A老师的专业社会化解析 |
第二节 B老师:笔耕不辍的"活化石" |
一、B老师的故事 |
二、B老师的专业社会化解析 |
第三节 研究合作者的专业社会化概析 |
一、研究合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同质性 |
二、研究合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差异性 |
第五章 从失落到坚守 |
第一节 C老师:锲而不舍的"开拓者" |
一、C老师的故事 |
二、C老师的专业社会化解析 |
第二节 D老师:挺立潮头的"电大人" |
一、D老师的故事 |
二、D老师的专业社会化解析 |
第三节 E老师:自信自立的"强女人" |
一、E老师的故事 |
二、E老师的专业社会化解析 |
第四节 研究合作者的专业社会化概析 |
一、研究合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同质性 |
二、研究合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差异性 |
第六章 承继与发展 |
第一节 F老师:务实人生的"草根专家" |
一、F老师的故事 |
二、F老师的专业社会化解析 |
第二节 G老师:争强好胜的"教父" |
一、G老师的故事 |
二、G老师的专业社会化解析 |
第三节 研究合作者的专业社会化概析 |
一、研究合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同质性 |
二、研究合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差异性 |
第七章 理解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 |
第一节 影响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因素 |
一、个人因素 |
二、工作环境因素 |
三、社会环境因素 |
第二节 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实现 |
一、专业教育与培训 |
二、终身自我导向学习 |
三、反思性实践 |
第三节 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图景 |
一、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过程:动态持续 |
二、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动因:多重合力 |
三、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模式":辩证互动 |
附录1 同意参加论文研究合作的声明 |
附录2 协助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我的成长简述——代后记 |
(9)互联网对边远地区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对内蒙古包头九原、土黙特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互联网的发展与青少年社会化 |
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
三、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格局和西部地区的欠发达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及简评 |
第一节 社会化理论回顾与探讨 |
一、被动社会化理论模式 |
二、主动社会化理论模式 |
三、发展生态学的社会化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网络的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网络与青少年社会化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地点 |
一、地理历史背景 |
二、研究地点之一:土默特右旗 |
三、研究地点之二:九原区 |
第二节 调查对象及抽样统计方法 |
一、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 |
二、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方法 |
三、样本的基本概况 |
四、统计模型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青少年社会化的新途径及主要概念界定 |
二、研究架构及研究假设 |
三、主要分析指标的操作化测量 |
四、信度、效度分析 |
第四章 青少年网络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行为现状分析 |
一、是否上过网 |
二、网络涉入程度 |
三、网络使用习惯 |
四、网络行为 |
五、网络体验及其评价 |
六、网络行动的心理动机分析 |
小结 |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青少年是否上网的因素分析 |
二、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因素分析 |
三、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体验及其评价的因素分析 |
四、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动机的因素分析 |
五、小结 |
第五章 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社会化分析 |
第一节 网络痴迷对青少年道德认知、价值观念、行为倾向、交往能力的影响 |
一、青少年对网络及网上内容的认识 |
二、青少年在网上的表现 |
三、青少年学生上网之后在现实中的表现 |
四、上网后的青少年和未上过网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对比 |
五、相关分析 |
六、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网络背景下的各种社会因素与青少年社会化的关联 |
一、青少年自述上网带来的影响 |
二、网络背景下的人口学变量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
三、网络背景下的民族类型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
四、网络背景下的家庭阶层地位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
五、网络背景下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
六、小结 |
第三节 网络背景下的蒙族青少年社会化与民族认同和归属 |
一、网络背景下的日常语言和蒙族青少年社会化 |
二、网络背景下的民族习俗认同和蒙族青少年社会化 |
三、网络背景下的民族英雄认同和蒙族青少年社会化 |
四、网络背景下的民族归属感与蒙族青少年社会化 |
五、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 |
一、网络行为现状 |
二、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三、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社会效果 |
四、网络背景下的各种社会因素与青少年社会化的关联 |
五、网络背景下的蒙族青少年社会化和民族认同和归属 |
第二节 结论 |
第三节 对若干问题的讨论 |
一、互联网与青少年社会化的契合 |
二、青少年社会交往与网际互动 |
三、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个性发展 |
四、网络失范:青少年社会化的新问题 |
五、冲击: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作用 |
六、转型:网络背景下青少年社会化的变化前瞻 |
第四节 网络管理建议 |
一、网络管理的紧迫性 |
二、网络管理建议 |
第五节 研究过程难点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试论现代远程教育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托雷斯成人教育政治社会学思想研究[D]. 王哲.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2]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D]. 张德彭.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3]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文化氛围对其个人发展影响的研究[D]. 曹蕴钰. 华侨大学, 2020(01)
- [4]非认知能力能否助力处境不利学生实现学业逆袭? ——基于江苏省中小学学业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D]. 钱鹏图.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5]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D]. 易凌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6]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 李树陈.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7]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提升个人社会化程度[J]. 梁明政.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3(12)
- [8]专业社会化图景 ——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叙事探究[D]. 何爱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9]互联网对边远地区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对内蒙古包头九原、土黙特的实证研究[D]. 刘保卫. 上海大学, 2009(06)
- [10]从个人社会化看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J]. 李湘,李焱林,李静.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