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兴亚文化群体 ——中国“同人女”现状及其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探析

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兴亚文化群体 ——中国“同人女”现状及其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探析

论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交流越来越迅速,一些起源于国外的亚文化正逐渐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流行,“同人女”便是网络亚文化熏陶后的结果。“同人”来源于日语“どうじん”,英文被称为“Fan Fiction”,而“同人女”是指着迷于描写男男之间爱情的文学作品的女性群体。耽美同人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有二十多年历史,其间大型论坛层出不穷,会员人数数以万计,但国内对其所做研究仍然很少,并且主要是从伦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文学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仍处于简单的描述阶段。本研究首次采用系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着重使用心理学的理论对该群体的产生原因进行解释,从而深化对该群体的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心理学方法,借助网络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和采访访谈对象,历时半年时间,详细收集“同人女”的生存现状。在331份有效问卷和14名访谈对象的调查结果中总结出该群体的如下特点:青少年较多,单身女性较多,上网时间较长,对性的接受程度在文学作品与现实中存在差异,对耽美文中的性爱描写比较关注等特点,并且此次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同人女”并不是女同性恋。本研究首次对“同人女”的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普遍偏低。此次研究以探寻“同人女”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为主要目的,从三个方面对其产生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从“同人女”产生的外部社会因素入手,网络流行文学的影响和对一元文化的反抗都为该亚文化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第二部分以内部心理因素为主,其包含了青春期生理变化引发的对异性的好奇,青春期情感两极性触动对爱情的渴求,成人前期对性的需求和中国女性对性的宣泄。最后一部分是对“同人女”产生的理论分析,其人格发展过程中的角色混乱,阳具嫉妒(penis envy)和对理想异性的投射,都促使了其对耽美同人文化的喜爱。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2 研究的实际意义
  • 1.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1.2.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耽美同人文化的理论研究
  • 2.1 现有研究的状况
  • 2.1.1 “同人女”的概念界定
  • 2.1.2 “同人女”的群体特点
  • 2.1.3 “同人女”的群体分类
  • 2.1.4 “同人女”的社会学、伦理学、文化传播学及国外研究现状
  • 2.2 现有研究的趋势
  • 2.2.1 学界的关注日渐增强
  • 2.2.2 研究的内容逐渐深入
  •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2.3.1 相关概念不明确
  • 2.3.2 缺乏根源性解释
  • 第三章 “同人女”群体的实证研究
  • 3.1 调查目的与内容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方法
  • 3.3.1 问卷调查法
  • 3.3.2 访谈法
  • 3.4 调查结果
  • 第四章 “同人女”群体现状
  • 4.1 一般特点
  • 4.1.1 群体构成以青少年为主
  • 4.1.2 多来自大中型城市且有较好经济基础
  • 4.1.3 多为单身女性
  • 4.1.4 上网时间较长
  • 4.1.5 耽美同人文学接触史较早且较长
  • 4.2 心理特点
  • 4.2.1 生活满意度普遍偏低
  • 4.2.2 自我认同较清晰
  • 4.2.3 性意识的虚拟性与现实性有较大差异
  • 4.2.4 性取向以异性恋为主
  • 4.2.5 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较高
  • 4.2.6 性别认同存在潜在矛盾性
  • 第五章 “同人女”产生的根源探析
  • 5.1 “同人女”产生的外部社会因素
  • 5.1.1 网络流行文学的影响
  • 5.1.2 多元文化的冲击
  • 5.2 “同人女”产生的内部心理因素
  • 5.2.1 青春期生理变化引发的对异性的好奇
  • 5.2.2 青春期情感两极性触动对爱情的渴求
  • 5.2.3 成人前期对性的需求
  • 5.2.4 中国女性对性的宣泄心理因素
  • 5.3 “同人女”产生的理论解释
  • 5.3.1 人格发展过程中由角色混乱引起的矛盾
  • 5.3.2 阳具嫉妒(penis envy)
  • 5.3.3 对理想异性的投射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的不足
  • 6.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真个性还是伪个性:青年亚文化群体个性认知透视[J]. 学习与实践 2019(11)
    • [2].89岁老人闯B站[J]. 科学大观园 2020(17)
    • [3].初中生亚文化现象研究与对策[J]. 时代教育 2017(04)
    • [4].解读马丁·伊登的文化身份建构[J]. 青年文学家 2017(17)
    • [5]."译"彩纷呈的"粉丝"[J]. 东方翻译 2010(05)
    • [6].《捉妖记》中亚文化群体的困境与突围[J]. 电影评介 2017(23)
    • [7].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3)
    • [8].网络环境下亚文化群体的话语现状[J]. 新闻世界 2012(11)
    • [9].从流行语看都市青年亚文化群体[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5)
    • [10].浅谈中学生亚文化群体[J]. 校园心理 2009(02)
    • [11].网络视域下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表现研究——以中国韩流粉丝为例[J]. 现代视听 2014(04)
    • [12].亚文化视域下的“狗粉丝”群体探析[J]. 公关世界 2020(18)
    • [13].小清新亚文化群体的消费特征研究——以中国“无印良品”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14].反消费景观:豆瓣“抠组”的亚文化抵抗与意义重构[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4)
    • [15].网络亚文化的“趣味”及其价值意义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6)
    • [16].网络视域下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表现——以中国韩流粉丝为例[J]. 新闻世界 2015(07)
    • [17].中学生亚文化群体相关概念探析[J]. 科教导刊(下旬) 2016(06)
    • [18].置身城市的精神超越——评《越过城市的沧桑》[J]. 星星(上旬刊) 2014(11)
    • [19].西安本土动漫亚文化群体及其生活方式初探[J]. 美术大观 2013(08)
    • [20].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认同浅析[J]. 新闻传播 2012(03)
    • [21].世博会志愿者群体亚文化研究[J]. 当代传播 2011(01)
    • [22].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在新媒介环境中的对话与交融[J]. 西部广播电视 2020(09)
    • [23].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对品牌传播的建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6)
    • [24].让网络文化空间中的价值观主流化发生在亚文化群体内部——以“共青团中央”进驻B站为例[J]. 科技传播 2020(03)
    • [25].身份、组织、生产:网络青年亚文化群体新媒介赋权实践的三重层面解读[J].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6)
    • [26].从线上到线下的“莆田鞋”[J]. 检察风云 2019(12)
    • [27].短视频对乡村文化的构建与收编——基于短视频美食博主“农村会姐”和“李子柒”的对比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9)
    • [28].“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 外国文学 2008(06)
    • [29].“阿宅”是“御宅”吗?——日本“御宅”词义和指代群体的变迁[J]. 戏剧之家 2018(26)
    • [30].宗教式替代教育[J].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3(19)

    标签:;  ;  ;  ;  

    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兴亚文化群体 ——中国“同人女”现状及其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