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山西组沉积相及其对煤储层的控制作用

沁水盆地山西组沉积相及其对煤储层的控制作用

论文摘要

在分析整理沁水盆地已有地质背景资料基础上,通过露头观察,薄片鉴定,绘制单井相和连井剖面,详细的分析了沁水盆地山西组的煤层发育及成煤古环境。盆地北部是以河流相泛滥盆地和三角洲平原为主的成煤环境;盆地中部是以三角洲前缘、三角洲间湾和湖泊为主的成煤环境,主要发育湖相;南部是以湖泊为主的成煤环境,局部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应用煤与煤层气地质学和煤岩学对煤岩显微组分、煤级、煤质煤类、孔隙和裂隙的数量及组合关系等煤层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沁水盆地山西组煤储层孔隙以小孔、微孔发育为主,中、大孔次之。重点剖析了阳泉、寿阳、沁源、长治、左权、高平和晋城等矿区7个矿点的煤储层的裂隙发育特征以及组合方式。结果表明:研究区裂隙多呈树枝状或羽状发育,定向性较好,矿物充填少见,裂隙密度一般介于10~50条/ 9 cm~2之间。北部阳泉新景地区和南部的长治、高平地区裂隙最为发育,储集物性最好;寿阳地区和晋城地区煤层中裂隙发育程度相对较好;阳泉、左权裂隙发育程度相对较差。研究区煤储层物性差异发育主要受成煤环境的控制。成煤环境不仅控制着煤层的厚度和展布,还通过控制煤岩组分,煤岩类型,矿物含量,煤体结构和煤相来控制着煤储层的物性。三角洲环境形成的煤厚度大,连续性好。均质镜质体为主的组分中,且条带状亮煤或以微镜煤为主的亮煤中,割理发育,储集物性较好;矿物含量会降低煤储层渗透性,因此远离物源区的煤层有利于形成优质煤层;煤相是控制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同一煤层中森林泥炭沼泽相、活水泥炭沼泽相发育的光亮、半亮煤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干燥沼泽相多发育暗淡、半暗煤,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应运“镜煤条带比”来评价煤储层物性,盆地从北部至南部,大体上有“镜煤条带比”值逐渐增大的规律,即高镜煤条带比煤层多于中镜煤条带比煤层和低镜煤条带比煤层,与此对应煤储集物性东南部好于北部,盆地东南部是最有利的储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背景
  • 1.2.2 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背景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
  • 1.7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背景
  • 2.2.1 古环境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构造
  • 2.3 山西组沉积环境
  • 2.3.1 露头剖面
  • 2.3.2 镜下特征
  • 2.3.3 单井沉积相
  • 2.3.4 连井剖面
  • 2.3.5 沉积相平面展布
  • 第3章 煤储层特征
  • 3.1 煤储层的地质特征
  • 3.1.1 煤储层的厚度与展布
  • 3.1.2 煤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 3.1.3 显微组分及分布特征
  • 3.1.4 煤储层的灰分含量
  • 3.1.5 煤储层的煤级
  • 3.1.6 煤相的类型及分布
  • 3.2 煤储层的物性特征
  • 3.2.1 孔隙发育及分布特征
  • 3.2.2 裂隙发育特征
  • 第4章 沉积环境对煤储层的控制作用
  • 4.1 沉积环境对煤储层厚度和展布的控制
  • 4.1.1 对煤储层厚度的控制
  • 4.1.2 对煤储层展布的控制
  • 4.2 沉积环境对煤储层物性的控制
  • 4.2.1 对煤岩组分的控制
  • 4.2.2 对煤体结构的控制
  • 4.2.3 对煤相的控制
  • 4.2.4 对灰分的控制
  • 第5章 煤储层评价参数
  • 5.1 镜煤条带比
  • 5.1.1 镜煤条带比的概念及其意义
  • 5.1.2 镜煤条带比的含义及其与裂隙的关系
  • 5.2 煤储层评价
  •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沁水盆地山西组沉积相及其对煤储层的控制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