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课题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来揭示脾气虚证导致“气血生化乏源”的病理实质,从而为中医脾调控血液生成提供现代生物学依据。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组成:1.对中医关于脾的认识作了系统的总结。2.系统的从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两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医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认识。3.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意义: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目的:本项研究以“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理论为指导思想,脾气虚证小鼠模型骨髓CD34+与血清SCF的含量变化为切入点,旨在探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现代生物学基础。进一步揭示脾气虚证的病理实质,为临床治疗血液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系统分析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及脾气虚状态下可以出现多脏器、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影响造血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采用经典的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脾气虚证小鼠模型和采用苯皮下注射造模法建立血虚证小鼠模型,并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骨髓CD34+及ELISA法检测血清SCF含量。结果:四组模型相比较,两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均明显下降,骨髓CD34+与血清SCF的含量也明显降低;脾气虚证模型组与血虚证模型组相比较,脾气虚证模型组小鼠骨髓CD34+与血清SCF的含量的降低程度低于血虚证模型组小鼠。结论:脾气虚证小鼠骨髓CD34+与血清SCF的含量明显降低,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提供了现代生物学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论文; 脾气虚证论文; 血虚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