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组化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组化染色,RSK4,p53蛋白
免疫组化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卢蕊[1](2019)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直肠癌组织RSK4、p53蛋白的临床病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直肠癌组织P90核糖体S6激酶4(RSK4)、p53蛋白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某院于2018年1月~2019年3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病理标本80例为研究组,同期收集80例结肠癌癌旁组织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RSK4、p53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研究组RSK4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SK4蛋白阳性组中TNM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程度比例高于RSK4蛋白阴性组;p53蛋白阳性组浸润深度T3+T4、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p53蛋白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上调,RSK4蛋白表达下降,两者可能参与结直肠癌发生、进展,RSK4、p53蛋白可作为结直肠癌潜在的诊断、预后评估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2期)
陈文新,王川,傅芳萌,肖坚,杨炳林[2](2019)在《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与术后标本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CNB)组织标本与手术肿块切除术后(EB)的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 408例术前均行CNB和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收集CNB及EB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共6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病理类型完全一致率达到94.74%,不完全一致率共为1.99%,不一致率共为3.27%;组织学分级的完全一致率为88.38%,其中2.90%出现高估,8.71%出现低估;ER分别以10%及1%为阈值,其完全一致率分别为95.89%、96.99%,不完全一致率1.74%、0.48%,不一致率2.37%、2.5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2%、99.2%和91.7%、90.1%;PR以10%及1%为阈值,完全一致率分别为90.99%、94.93%,不完全一致率2.46%、0.49%,不一致率6.55%、5.0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97.5%和89.1%、88.4%;Her-2完全一致率为81.06%,不完全一致率共为16.8%,不一致率共为2.1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7%和99.5%;Ki67完全一致率为71.61%,不完全一致率共为28.39%,其中有11.29%出现高估,17.10%出现低估。结论 CNB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Her-2及Ki67的判断上与EB标本均有较高的符合率,特别是对ER、Her-2的判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临床上采用CNB标本进行术前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的决策基本可靠。(本文来源于《福建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耿梦丽,黄金晨,封碧玉,傅甲梅,田炜[3](2019)在《免疫组化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GPR35和TRAP1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GPR35和TRA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为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6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GPR35和TRAP1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PR35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胞膜,表达率为68.33%(41/60),TRAP1的强阳性表达集中在胞质,表达率为81.67%(49/60),两者的表达皆与患者年龄和淋巴结阳性数有关(P<0.05),与肿瘤直径无关(P>0.05)。结论:GPR35和TRA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征及癌变具有相关性,有望成为乳腺癌研究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雷文珍[4](2019)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该院治疗的2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基因检测法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抑癌基因KAI1的表达情况,抽取两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正常组织中抑癌基因KAI1表达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抑癌基因KAI1表达分布占比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检出率及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是肿瘤患者可选的重要检查,能检出患者抑癌基因的异常与否,有助于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等是结直肠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9期)
李紫燕[5](2019)在《HPV阳性患者行宫颈活检及免疫组化P16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行宫颈活检及免疫组化P16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经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联合检测确诊的135例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均行免疫组化P16蛋白检测、宫颈活检。结果 135例患者经宫颈活检,高级别上皮病变者33例,低级别上皮病变者59例,炎症/萎缩43例;P16蛋白在高级别上皮病变、低级别上皮病变、炎症/萎缩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33/33)、83.05%(49/59)、34.88%(15/43),不同级别病变中P16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C2筛查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应及时实施病理活检,并联合免疫组化P16蛋白检测,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28期)
虞飞,冯立文,项鹏程,岳林,白雪峰[6](2019)在《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淋巴瘤免疫组化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淋巴瘤分型较为复杂~([1-2]),2018版NCCN指南中指出,淋巴瘤需要结合免疫组化的辅助诊断方能进行确诊~([3])。免疫组化的组织一般是由醛类固定剂进行固定,固定后的组织内抗原决定簇被醛键结合的交联桥所掩盖,必须通过抗原修复的方法才可以暴露出抗原决定簇~([4-5]),产生抗原抗体反应。但是,在众多免疫组化修复方法中,没有哪一种抗原修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抗原。本实验是利用8种不同的修复方法对淋巴瘤诊断中较为重要的抗原CD5、CD10、CD23(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罗文姬,李瑞珍,罗清平,余光银,魏蔚霞[7](2019)在《全自动免疫组化法与手工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ALK蛋白表达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自动免疫组化法与手工免疫组化法检测ALK(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选取53例卵巢癌组织的石蜡病理,应用抗体ALK(D5F3)全自动IHC法联合抗ALK(5A4)手工IHC法分别检测卵巢癌中ALK蛋白水平,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抗ALK(D5F3)检测发现ALK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9.43%(5/53),而抗ALK(5A4)组化法未检测出卵巢癌组织中有ALK蛋白表达。结论 ALK蛋白在卵巢癌中有表达,抗D5F3全自动IHC法优于抗5A4手工免疫组化法,抗D5F3联合全自动免疫组化法敏感度更高。(本文来源于《罕少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大鹏[8](2019)在《快速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在前列腺穿刺组织冰冻切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快速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方法在前列腺穿刺组织冰冻切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前列腺穿刺标本,分别穿刺组织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技术与冰冻组织常规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前列腺穿刺病理确诊为40例前列腺增生、20例前列腺癌。快速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P40、34βE12阳性率分别为97.5%、92.5%,但诊断前列腺癌显示为阴性表达,p504S前列腺增生组织为阴性表达,而前列腺癌阳性率为95.0%;常规免疫组化法:前列腺增生P 4 0、34βE12阳性率分别为95.0%、92.5%,但在前列腺癌中为阴性表达;前列腺增生中p504S阳性表达率为2.5%,而前列腺癌的阳性表达为90.0%。叁种抗体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中组织表达差异显着(P<0.05)。结论快速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准确、方便、快捷,可用于前列腺穿刺组织的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8期)
周欣,李晖,徐彩虹,王锡恩,程晓春[9](2019)在《免疫组化检测子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6例子宫颈癌及76例上皮内瘤变患者组织COX-2及MMP-9的表达,53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研究COX-2及MMP-9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IN组及宫颈癌COX-2及MMP-9表达阳性率依次升高,任意2组COX-2及MMP-9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OX-2在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深肌层浸润宫颈癌患者阳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MMP-9在高病理分级、高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深肌层浸润宫颈癌患者阳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IN中COX-2与MMP-9表达的符合率为78. 1%,宫颈癌中COX-2与MMP-9表达的符合率为82. 1%。结论宫颈癌MMP-9与COX-2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高度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陈静,吴胜,沙钰[10](2019)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中P16、ki-67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P16、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接受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探究组, 30例接受健康体检的宫颈黏膜上皮健康者作为对比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其宫颈上皮组织中P16、ki-67表达情况予以检测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P16、ki-67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P16、ki-67表达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结果探究组P16阳性表达率为73.3%(22/30)、ki-67阳性表达率为93.3%(28/30),对比组P16阳性表达率为10.0%(3/30)、ki-67阳性表达率为33.3%(10/30),探究组P16、ki-67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754、23.254, P<0.05)。经Logistic分析, P16、ki-67水平高表达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OR=1.383、1.445, P<0.05);经Pearson分析, P16、ki-67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程度呈正相关(r=0.785、0.751, P<0.05)。结论 P16、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中具有显着价值,有助于明确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性质,同时有利于筛查早期宫颈癌,应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免疫组化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CNB)组织标本与手术肿块切除术后(EB)的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 408例术前均行CNB和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收集CNB及EB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共6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病理类型完全一致率达到94.74%,不完全一致率共为1.99%,不一致率共为3.27%;组织学分级的完全一致率为88.38%,其中2.90%出现高估,8.71%出现低估;ER分别以10%及1%为阈值,其完全一致率分别为95.89%、96.99%,不完全一致率1.74%、0.48%,不一致率2.37%、2.5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2%、99.2%和91.7%、90.1%;PR以10%及1%为阈值,完全一致率分别为90.99%、94.93%,不完全一致率2.46%、0.49%,不一致率6.55%、5.0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97.5%和89.1%、88.4%;Her-2完全一致率为81.06%,不完全一致率共为16.8%,不一致率共为2.1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7%和99.5%;Ki67完全一致率为71.61%,不完全一致率共为28.39%,其中有11.29%出现高估,17.10%出现低估。结论 CNB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Her-2及Ki67的判断上与EB标本均有较高的符合率,特别是对ER、Her-2的判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临床上采用CNB标本进行术前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的决策基本可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卢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直肠癌组织RSK4、p53蛋白的临床病理意义[J].中国处方药.2019
[2].陈文新,王川,傅芳萌,肖坚,杨炳林.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与术后标本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9
[3].耿梦丽,黄金晨,封碧玉,傅甲梅,田炜.免疫组化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GPR35和TRAP1的表达[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
[4].雷文珍.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5].李紫燕.HPV阳性患者行宫颈活检及免疫组化P16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J].智慧健康.2019
[6].虞飞,冯立文,项鹏程,岳林,白雪峰.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淋巴瘤免疫组化检测中的应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
[7].罗文姬,李瑞珍,罗清平,余光银,魏蔚霞.全自动免疫组化法与手工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ALK蛋白表达的对比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9
[8].王大鹏.快速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在前列腺穿刺组织冰冻切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9].周欣,李晖,徐彩虹,王锡恩,程晓春.免疫组化检测子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10].陈静,吴胜,沙钰.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中P16、ki-67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