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6种裂腹鱼类(异齿裂腹鱼、拉萨裸裂尻鱼、尖裸鲤、巨须裂腹鱼、双须叶须鱼和拉萨裂腹鱼)具有重要的渔业经济价值,其资源量有限,部分属于珍稀鱼类。随着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局部地区出现捕捞过度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西藏鱼类资源及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分析。本文对6种裂腹鱼类的消化道形态进行了比较解剖观察,对6种裂腹鱼类的饵料种类组成以及食物竞争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6种裂腹鱼类的消化道形态消化道分为口腔、咽部、食道和肠四部分。①6种鱼的口裂大小为尖裸鲤>拉萨裸裂尻鱼>双须叶须鱼>巨须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异齿裂腹鱼;下颌角质程度不一,异齿裂腹鱼和拉萨裸裂尻下颌具锐利角质,其它下颌具角质但不是锐利的边缘或下颌正常无角质;口型除尖裸鲤为端位口其他五种鱼类均为下位口。②口内无颌齿、口腔齿和游离舌;下咽骨下咽齿变异特殊。③6种鱼的食道与肠界限明显,其粘膜褶均为纵褶:除尖裸鲤外其它五种鱼的比肠长均大于1,肠粘膜褶均为Z型。2.6种鱼类的食性及食物竞争①异齿裂腹鱼和拉萨裸裂尻鱼主要摄食着生藻类,尖裸鲤主要摄食小型鱼类和裂腹鱼类幼鱼,巨须裂腹鱼、双须叶须鱼、拉萨裂腹鱼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和底栖无脊椎动物。②根据各饵料成分的重量百分比,计算出各鱼种间的饵料重叠系数和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6种鱼类有一定程度的摄食分化以减少彼此间的食物竞争,但在雅鲁藏布江这样食物基础相对匮乏的环境中,异齿裂腹鱼和拉萨裸裂尻鱼、巨须裂腹鱼和双须叶须鱼、双须叶须鱼和拉萨裂腹鱼、巨须裂腹鱼利拉萨裂腹鱼的食物竞争比较严重;6种裂腹鱼利用食物的种类多样性差异较大。③着生藻类和底栖无脊椎动物是主要饵料生物,其丰度是决定各种鱼类种群数量最关键的生物因子,因此对其资源监测具有重要意义。④6种裂腹鱼类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其摄食方式和食性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下颌角质的有无、发达与否,咽齿的形态和肠的长短等方面。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和意义1.1 西藏鱼类的研究概况1.1.1 20世纪50年代前1.1.2 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后期1.2 裂腹鱼类的研究概况1.3 硬骨鱼类消化系统结构研究现状1.4 关于食性研究的分析方法1.4.1 食物组成1.4.2 关于鱼类食性类型的划分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 6种裂腹鱼类的消化器官形态特征1 材料和方法1.1 样本采集1.2 方法2 结果2.1 异齿裂腹鱼的消化道形态特征2.1.1 口咽腔2.1.2 食道2.1.3 肠2.2 尖裸鲤的消化道形态特征2.2.1 口咽腔2.2.2 食道2.2.3 肠2.3 拉萨裸裂尻鱼的消化道形态特征2.3.1 口咽腔2.3.2 食道2.3.3 肠2.4 双须叶须鱼的消化道形态特征2.4.1 口咽腔2.4.2 食道2.4.3 肠2.5 巨须裂腹鱼的消化道形态特征2.5.1 口腔和咽2.5.2 食道2.5.3 肠2.6 拉萨裂腹鱼的消化道形态特征2.6.1 口腔和咽2.6.2 食道2.6.3 肠2.7 6种鱼类摄食形态比较第三章 6种裂腹鱼类的食性与食物竞争1 材料和方法1.1 鱼类的采集1.2 食性分析1.3 数据处理2 结果2.1 异齿裂腹鱼的食物组成2.1.1 摄食等级2.1.2 食性组成2.2 尖裸鲤的食物组成2.2.1 摄食等级2.2.2 食性组成2.3 拉萨裸裂尻鱼的食物组成2.3.1 摄食等级2.3.2 食性组成2.4 双须叶须鱼的食物组成2.4.1 摄食等级2.4.2 食性组成2.5 巨须裂腹鱼的食物组成2.5.1 摄食等级2.5.2 食性组成2.6 拉萨裂腹鱼的食物组成2.6.1 摄食等级2.6.2 食性组成2.7 食物竞争2.8 6种裂腹鱼的食性类型2.9 6种裂腹鱼类的营养位宽度3 讨论3.1 6种鱼类的食物竞争状况和摄食分化3.2 摄食形态适应3.2.1 摄食器官形态学与摄食方式的适应3.2.2 摄食器官形态学与食性的适应参考文献图版说明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裂腹鱼类论文; 摄食消化器官论文; 形态学论文; 食性论文; 食物竞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