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初探

律师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初探

论文摘要

在国有独资公司中建立外部董事制度,是完善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优化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益举措。外部董事制度发源于美国,因“独立性”而演变成独立董事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被广泛采用。我国在上市公司采用独立董事制度后,又在国有独资公司中推行外部董事制度,因此,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成熟理论和经验以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成败与得失,可以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制度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运用比较、统计学研究方法,假定其他条件均为最佳的境况,从外部董事成员结构的角度,阐述人员结构对外部董事制度的运行具有显著影响。得出从国有资产监管和法律风险防范的角度,律师作为外部董事人选不但是可行的和必要的,而且还具有其他职业背景的外部董事不具备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本文第一部分,是对国内外外部董事制度的发展和运行情况作了简单概述。依次对外部董事制度的产生背景、现有制度运行状况及其发展过程予以综述和总结。以外部董事与独立董事的概念区分为重点,分析了外部董事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之间的关系。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国有独资公司现行监管机制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优缺分析,阐明律师作为外部董事可以更好地使现行机制的运行达到国有资产监管及法律风险防范、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合理的目标。本文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律师自身素质符合外部董事任职条件以及律师的参与可以优化外部董事结构进而达到法律风险事前防范的目标的论述,阐明律师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的可行性和相关依据。本文第四部分,是对律师作为外部董事及完善外部董事制度提出笔者的想法和建议。本文最后的结论是,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具有国有资产监管和法律风险防范两种职能。为使外部董事制度得以良好运行,并实现推行此制度的初衷,应吸取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教训和成功之处,应明确规定外部董事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律师或具有律师资质和实践经验的法学专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外部董事制度概述
  • 第一节 外部董事概念与辨析
  • 一、外部董事概念
  • 二、外部董事与独立董事辨析
  • 第二节 外部董事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美、英、德、日四国外部董事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我国外部董事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三节 外部董事制度现状分析
  • 一、国外外部董事制度运行状况
  • 二、国内外部董事制度运行状况
  • 三、国内外外部董事的人员构成
  • 四、国外律师外部董事的职权
  • 第二章 律师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的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国有独资公司现行监防体系
  • 一、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 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 第二节 国有独资公司现行监防机制的缺陷
  • 一、监事会制度
  • 二、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
  • 三、外聘律师
  • 第三节 律师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的必要性
  •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要求
  • 二、国资委监管的职责要求
  • 三、法律风险防范的必然要求
  • 第四节 律师外部董事与现行监防机制的合力
  • 一、各具优势互不可替
  • 二、各司其职交叉不重
  • 三、目标一致形成合力
  • 第三章 律师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高素质的律师人才符合外部董事的资格要求
  • 一、律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
  • 二、律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忠实性
  • 三、律师具有较强的风险预判和防范能力
  • 第二节 国有独资公司法律风险防范需要律师的参与
  • 一、国有独资公司法律风险始于董事会的决策
  • 二、优化董事会结构有利于风险防范
  • 三、优化外部董事结构切实防范法律风险
  • 第三节 律师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的现行依据
  • 一、法律法规依据
  • 二、政策依据
  • 第四章 律师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的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 一、制定职业化的进出机制
  • 二、建立多渠道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
  • 三、建立客观合理的履职风险责任保险机制
  • 四、建立可操作性的任免辞职程序
  • 五、明确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
  • 第二节 明确律师外部董事履职的权利义务
  • 一、律师外部董事的一般职权和特殊职权
  • 二、律师外部董事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知情权
  • 三、律师外部董事应承担的义务
  • 第三节 律师外部董事与现行监防机制的冲突和协调
  • 一、律师外部董事与监事
  • 二、律师外部董事与总法律顾问
  • 三、律师外部董事与外聘律师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施工企业建立外部董事制度的思考[J].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14(06)
    • [2].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的探索[J]. 煤炭经济管理新论 2012(00)
    • [3].外部董事制度的前景[J]. 企业管理 2013(05)
    • [4].国有企业执行外部董事制度的几点思考[J]. 企业活力 2011(12)
    • [5].国有控股集团引入外部董事制度的几点思考[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0(07)
    • [6].外部董事制度是钥匙[J]. 董事会 2010(09)
    • [7].外部董事制度运行成效、问题与完善之道[J]. 董事会 2009(03)
    • [8].外部董事制度“短板”[J]. 董事会 2012(08)
    • [9].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制度实践:历程回顾与存在的问题[J]. 中国物价 2013(05)
    • [10].基于信息搜寻的外部董事选聘研究[J]. 会计之友 2013(28)
    • [11].外部董事制度对于中小民营企业的借鉴意义[J]. 中国国情国力 2010(09)
    • [12].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制度比较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和中央企业[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3].美日外部董事制度比较研究[J]. 国有资产管理 2009(11)
    • [14].华丽转身:从董事会到群英会——江苏省国资委外部董事制度试点推行调查[J]. 董事会 2009(03)
    • [15].上海国有企业外部董事运作机制研究[J]. 特区经济 2010(07)
    • [16].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演进及其效率分析——兼论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制度[J].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8)
    • [17].浅析上海国有企业外部董事运行现状[J]. 特区经济 2010(09)
    • [18].信息广场[J]. 先锋队 2016(20)
    • [19].外部董事选聘与培训制度研究——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的国内外对比分析[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0].关于加强和完善监管企业董事会建设及开展外部董事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J]. 湖南政报 2008(15)
    • [21].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 中外企业家 2014(19)
    • [22].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模式的演变与思考[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06)
    • [23].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模式的演变与思考[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06)
    • [24].国企董事会治理再升级[J]. 董事会 2015(12)

    标签:;  ;  ;  ;  ;  

    律师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