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指导方针。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其基本要求,五个统筹是其根本方法。作为科学的发展理念,它包含着丰富的系统论思想,从系统论的角度剖析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本质,而且有助于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彰显了系统的目的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是整合系统各个要素的关键。社会作为一个多要素系统,只有明确其目的,才能保证健康稳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发展观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整体性是系统论中最基本的一个思想,它强调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结合而成的统一整体,对系统的把握必须从整体入手。科学发展观将整体性的理念引入到发展观中,摒弃了以往发展的狭隘性、单一性和片面性,把社会看做是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全面发展强调了发展不能单纯地发展经济,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要素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则注重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这是因为每个要素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其它要素的存在,当某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协调性,要求社会—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共同发展;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合作,相互推动;要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要协调统一,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到环境、自然和生态的承载能力,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保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从而保证了自然—社会系统的永续发展。五个统筹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体现了系统的差异协同性。系统论认为系统物质世界是一个差异协同体或是差异自组织体。在一个系统当中,各个要素之间既存在着差异,又存在着相互依存面。要素之间的差异与协同是系统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五个统筹”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了要素间的协同,就是在保持竞争活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要素间的协同作用,使各个要素协调发展,其实质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具体来说,统筹城乡发展,就是通过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农村的建设,从而达到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在保持东部地区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东部地区的带动,激发其它相对落后地区的优势的发挥,从而实现东中西部和谐发展的局面。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正视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经济的合理发展,促进社会发展进程。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就是在充分考虑自然界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去满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系统论思想对分析社会矛盾的作用[J]. 科技广场 2015(08)
- [2].对系统论中分析与综合的解读[J]. 才智 2016(03)
- [3].基于系统论的标准体系建设“4C”法研究[J]. 中国标准化 2018(09)
- [4].赏析系统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系统论三原理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相关观点的对比分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06)
- [5].论铁路暴恐袭击防范——以系统论为视角[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05)
- [6].系统论解读疾病认识身体智慧[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04)
- [7].赏析系统论与多元智能理论——对系统论三原理与多元智能理论相关观点的对比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 2013(04)
- [8].从系统论看科学发展观[J]. 理论界 2008(09)
- [9].系统论视域中的基本权利研究述评——以中国法学研究方法论变迁为视角[J]. 人权研究 2018(01)
- [10].系统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思考[J]. 传承 2011(31)
- [11].浅谈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22)
- [12].理论史视野中的系统论法学[J]. 人大法律评论 2019(02)
-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 文学教育(中) 2013(06)
- [14].系统论基本原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J]. 价值工程 2011(34)
- [15].运用系统论构建制度哲学[J].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0(05)
- [16].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高校学术腐败治理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7].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高校学术腐败治理研究[J]. 学园 2010(03)
- [18].系统论思想视角下对《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建构及反思[J]. 福建电脑 2010(12)
- [19].情绪因素与慢性胃炎[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04)
- [20].系统论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探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6(12)
- [21].基于系统论的《通信原理》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26)
- [22].系统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J]. 学理论 2009(10)
- [23].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高校法治建设[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09)
- [24].政治、经济、文化:一个有趣的魔方[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3(23)
- [25].系统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12)
- [26].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系统观[J]. 成才与就业 2010(17)
- [27].哲学系统论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 [28].系统论视阈下“关键少数”在政治生态净化中的作用发挥[J]. 学术论坛 2017(01)
- [29].系统论视角下辞书出版物形态变化分析[J]. 青春岁月 2013(08)
- [30].系统论视域下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改革[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