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义演变研究

庄子逍遥义演变研究

论文摘要

历代学者对于庄子逍遥义都极为重视,但至今未有学者对逍遥义的历史演变进行过系统的爬梳与论证,即使偶有涉及也多半集中在辨析逍遥本义上,对其演变脉络则分析得不够透彻,所涉及的庄子学著作也不够全面。本文按照纵向的庄子学历史轨迹,把握横向的逍遥义时代发展趋势,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综合论述演变规律,力求填补该领域内的学术空白。本文导言部分介绍了《逍遥游》在《庄子》全书中提纲挈领的重要地位,并对历代学者的逍遥义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第一章重点分析了郭象的“适性逍遥”说。郭象在其《庄子注》中,以“独化论”为理论基础,得出了“有待”、“无待”皆是逍遥的“适性逍遥说”。第二章论述了东晋名僧支遁的“明至人之心”说。即色派代表人物支遁以“格义”、“连类”的方法,引入佛教般若性空学说以阐释庄子逍遥义,提出以“明至人之心”为标准,“物物而不物于物”的逍遥义,从而推翻了郭象“适性逍遥说”。第三章先追溯了魏晋南北朝诗文中的大鹏形象,再以李白《大鹏赋》为重点,阐述了唐代文人以“大鹏”为逍遥的阐释指向。第四章阐述了王雱、吕惠即等的“无累逍遥”说。王雱等宋代文士多以易学象数派理论及易学阴阳思想来解析庄子逍遥义,而宋术林希逸则对这种以易解庄的思潮进行了彻底反叛,转而以具有儒学化倾向的“乐”字来阐释庄子逍遥义。第五章重点分析了宋末罗勉道的“优劣逍遥说”。罗勉道执“化”字以释逍遥,将逍遥游分为优等逍遥游与劣等逍遥游,并以“至人无己”为最优等的逍遥游境界。第六章探讨了明清时期庄子学著作中以“大”为纲阐释庄子逍遥义的风气。林云铭、宣颖、胡文英、刘凤苞等从文章学的角度,对庄子逍遥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由刘凤苞将逍遥义重新回归到了“无待逍遥”的庄子本义上。而另一方面,吴世尚、林仲懿、孙嘉淦、梅冲等,则以新儒家思想来解说庄子逍遥义。结语部分简要介绍了部分近现代学者对于庄子逍遥义的论述,并对上文内容进行了小结。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郭象的"适性"说
  • 第一节 独化论与无待逍遥
  • 第二节 郭象以"适性"为逍遥
  • 第二章 支遁的"明至人之心"说
  • 第一节 支遁与《庄子》
  • 第二节 支遁以"明至人之心"为逍遥
  • 第三章 李白等以"大鹏"为逍遥的象征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文中的大鹏形象
  • 第二节 初盛唐诗文中的大鹏形象
  • 第三节 李白的《大鹏赋》
  • 第四节 中晚唐诗文中的大鹏形象
  • 第四章 王雱等的"无累"说
  • 第一节 宋人以《易》解《庄》的风气
  • 第二节 王雱、吕惠卿等以"无累"为逍遥
  • 第三节 林希逸对以《易》解《庄》风潮的反拨
  • 第五章 罗勉道的"优劣"说
  • 第一节 《庄子》中的"化"境
  • 第二节 罗勉道执"化"字以释逍遥
  • 第六章 林云铭等的"以大为纲"说
  • 第一节 明人以"大"释逍遥的倾向
  • 第二节 林云铭等以"大"为逍遥
  • 第三节 吴世尚等以新儒家思想释逍遥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的文化语境中《庄子》之文献、解释史与哲学研究——近40年《庄子》研究述论[J]. 中国文化研究 2019(04)
    • [2].《庄子》中的孔子[J]. 台州学院学报 2019(05)
    • [3].《庄子》之“忘”义辨[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4].论《庄子》“相”与“独”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追求[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郭象对《庄子》的“误读”[J]. 滁州学院学报 2019(06)
    • [6].刍议庄子亲情伦理思想内涵及其实践特征[J]. 大众文艺 2020(01)
    • [7].析论《庄子》书中的两种“自然”——从历史到当代[J]. 哲学动态 2019(12)
    • [8].浅谈庄子性情观[J]. 人文天下 2020(Z1)
    • [9].“天地之正”与《庄子》自由思想的天道根据[J]. 现代哲学 2020(02)
    • [10].从《庄子·天下》谈诸子对“百家争鸣”现象的批判[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1].论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的思想交互——以《庄子·天道》诸篇为中心[J]. 齐鲁学刊 2020(01)
    • [12].一场有关任博克《庄子》英文全译本的访谈与对话[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13].葛瑞汉《庄子》英译中的“道”及相关概念的遮蔽[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4].围绕庄子的历史谎言[J]. 文学自由谈 2020(03)
    • [15].论《庄子·外物》的主旨和结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6].庄子学派对老子之“道”的诠释[J]. 江淮论坛 2020(02)
    • [17].《庄子·天下》节选[J]. 大学书法 2020(01)
    • [18].庄子美学非悖论——为庄子美学的合法性辩护[J]. 中国文化研究 2020(02)
    • [19].《逍遥游》的艺术手法——《庄子》内篇赏读之二[J]. 名作欣赏 2020(16)
    • [20].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庄子》的逍遥精神境界[J]. 名作欣赏 2020(20)
    • [21].深渊与寓所:《庄子》“虚”喻象解析[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2)
    • [22].论《庄子》之“美”的双重意蕴——兼论《庄子》美学的“相对主义”问题[J]. 上海文化 2020(06)
    • [23].浅析《逍遥游》中的自由世界[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9)
    • [24].论《四库全书总目》的《庄子》研究思想[J]. 今古文创 2020(02)
    • [25].《庄子》论“仁”[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8)
    • [26].从《庄子》文本看“物物而不物于物”思想的哲学意涵[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7].《庄子》散文的说理与宋玉散体赋的赋说[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28].华兹生与《庄子》英译[J]. 名作欣赏 2020(24)
    • [29].“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试论卫礼贤译本中《庄子》语言观的德语阐释[J]. 现代交际 2020(16)
    • [30].论庄子自然观对逍遥境界的两种实现[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标签:;  ;  ;  ;  ;  

    庄子逍遥义演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