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外部审计与配股融资 ——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制、外部审计与配股融资 ——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论文摘要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转型经济国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法律环境还比较薄弱,由于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因素,管制比较盛行。本文研究一个转型经济新兴资本市场中管制、外部审计对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影响,主要是研究以下三个问题:一,我国的配股管制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是否有效;二,我国配股管制环境的加强是否会影响配股申请公司的非标意见信息含量;三,在新兴资本市场的转型经济中国,大所会表现出一贯的高质量审计吗。本文通过我国的证券市场实证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我国的配股管制1999-2000年和2001-2002年这两个配股管制时期总体上是有效的,配股管制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发挥了效果,并且,我国配股管制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有逐步加强的趋势。由于管制的作用要通过公司未来的业绩体现出来,我们用公司未来的市场业绩和会计业绩来检验我国配股管制的有效性。其中,我国配股管制的直接作用从会计业绩看来都是显著有效,但是从市场业绩看来只在后一期显著有效;而我国配股管制的间接作用相对于其直接作用来的慢一点,从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看来,我国配股管制的间接作用都只在后一期显著有效;并且,我国配股管制的有效性存在一个随着时间发展在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这种有效性的显著提升不是体现在配股申请被证监会审核通过的公司的未来会计业绩的提高上,而是体现在配股申请被证监会拒绝的公司的未来会计业绩的显著提高上,并且,这种有效性的显著提升没有在未来市场业绩上体现出来,同时,这种有效性的显著提升只体现在配股管制的直接作用上。2.我国上市公司在2001年配股管制加强后存在“自选择”过程,特别是配股申请被证监会拒绝的公司(简称拒绝组),其在配股申请前三年的被出具非标意见的频率显著低于2001年配股管制加强前的被出具非标意见的频率;同时,2001年配股管制的加强扭曲和削减了配股申请被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简称通过组)的非标意见信息,在2001年的配股管制加强前,通过组的非标意见信息在监管者和未来长期市场业绩上得到反应,而在2001年的配股管制加强后却得不到反应,说明2001年配股管制的加强使得通过组公司的非标意见在2001年配股管制加强后不再具有信息含量,其决策有用性在监管者和未来长期市场业绩上不再得到反应。3.大所对配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要显著高于其对非配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但是,大所只对配股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显著的抑制,而对非配股公司的盈余管理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水平;并且,大所对所有样本公司(即配股公司和非配股公司)总体上并没有表现出比其他事务所显著高的审计质量。这说明,大所具有“相机决策”的理性经济人行为,对不同盈余管理的公司采取不同的审计质量进行审计,大所的审计质量并不是一贯的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 学术贡献和创新
  • 第二章 制度背景和理论分析
  • 2.1 政府管制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 2.2 配股管制
  • 2.3 我国审计市场的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配股管制的有效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3 数据样本和研究方法
  • 3.3.1 数据样本
  • 3.3.2 研究方法
  • 3.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3.4.1 研究样本情况分析
  • 3.4.2 单变量检验
  • 3.4.3 多变量检验
  • 3.4.4 稳健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股管制加强与非标意见信息含量的衰减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4.3 数据样本和研究方法
  • 4.3.1 数据样本
  • 4.3.2 研究方法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1 样本公司的"自选择"过程
  • 4.4.2 非标意见信息在监管者的反应
  • 4.4.3 非标意见信息在未来长期业绩的反应
  • 4.4.4 敏感性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所的经济人行为与审计质量
  • 5.1 引言
  • 5.2 制度背景、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 5.2.1 制度背景
  • 5.2.2 文献回顾
  • 5.2.3 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2 盈余管理的衡量
  • 5.3.3 研究方法
  •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1 配股公司和非配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情况
  • 5.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大所对盈余管理的抑制
  • 5.4.4 辅助性检验
  • 5.4.5 稳健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和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联实业夯实审计基础 全面提升审计质量[J].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11(05)
    • [2].审计师层次与审计质量的文献综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5(06)
    • [3].审计质量与注册会计师责任[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01)
    • [4].大力提升审计质量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 中国财政 2019(18)
    • [5].持续推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路径探讨[J]. 审计月刊 2019(11)
    • [6].注册会计师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中国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
    • [7].四项举措助推审计质量水平提升[J]. 审计月刊 2019(09)
    • [8].甘肃:多措并举推进“审计质量提升年”活动[J]. 审计月刊 2020(04)
    • [9].关于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综述[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10)
    • [10].论铁路审计质量提升的思路及主要对策[J]. 中外企业家 2019(02)
    • [11].心理契约违背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2].审计师特征与审计质量[J]. 时代金融 2019(05)
    • [13].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的框架与借鉴[J]. 发展 2019(04)
    • [14].制度距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 时代经贸 2019(13)
    • [15].我国审计质量评价文献综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12)
    • [16].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 纳税 2019(23)
    • [17].地区腐败、企业性质与审计质量[J]. 财会通讯 2019(28)
    • [18].关于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的文献综述[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19].我国审计机关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解决方案[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5)
    • [20].制度环境、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J]. 财会通讯 2018(06)
    • [21].刍议我国审计质量的现状与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04)
    • [22].关于审计准则中审计质量的思考[J]. 商业会计 2018(14)
    • [23].独立审计质量特征及行业管制必要性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01)
    • [24].浅谈审计质量提升途径[J]. 时代经贸 2016(24)
    • [25].论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J]. 市场研究 2017(08)
    • [26].心理契约违背、情感承诺与降低审计质量行为[J]. 经济问题 2017(10)
    • [27].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暨审计质量分析[J]. 金融经济 2017(18)
    • [28].总分所治理与客户重要性对分所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7(10)
    • [29].探究会计的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J]. 财经界(学术版) 2017(27)
    • [30].探究会计的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09)

    标签:;  ;  ;  

    管制、外部审计与配股融资 ——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