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汉大赋是汉帝国大一统时代的产物,它广泛吸收了《诗经》、《楚辞》与先秦散文等各种文学样式之所长,成为两汉文学的正宗,它非诗非文又亦诗亦文,是汉“一代之文学”的精髓。汉大赋“不歌而诵”,以“诵”为传播方式;在文体特征上“述客主以首引”,常常以问答方式构成鸿篇巨制。汉大赋作品大多有特定的接受者——汉天子,从而具备了审美愉悦功能。汉大赋的传播方式与审美功能决定了汉大赋的体制及特定的艺术形式。本文根据现存的22篇汉大赋作品来研究它的语言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与审美风范。全文共分五个部分,首先,对汉大赋进行了定义、定篇,然后,对汉大赋作品语言艺术分别从声律、词汇、表现艺术、审美风貌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声律。汉大赋“不歌而诵”,以“口诵”方式进行传播。虽然不再和乐而唱,但是,它并没有脱离《诗经》、《楚辞》以来的诗歌押韵规律,而是兼收并蓄地加以发展。它充分挖掘诗文的用韵方式,大量运用“转韵”、“杂韵”等,增添了作品的音韵美。节奏上讲求变化,繁富多样,疾缓分明。汉大赋在听觉上形成匀称谐和的音乐效果,取得了独特的音韵美感。二、词汇。汉大赋用词铺排,是其列于“美丽之文”行列的一个重要标志。大赋作家很注意遣词造句,热情地铺陈与山川、宫苑、楼台、京都、畋猎、郊祀等相关的词语。他们“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以为质”,锤炼字词,排列句式,使得大赋辞藻华丽繁富,句式骈散间行,错落有致。三、表现艺术。铺陈是汉大赋最重要、最典型的一种表现方式,通过“离辞连类”,排比词语,罗列名物,将一个个物象展示出来,充分体现了大赋用语的繁富。大赋的修辞颇具特色,使用夸张、比喻、对偶、排比等多种表现方式,使大赋变化多样,多姿多彩,将语言的铺陈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四、审美风貌。汉代社会“以大为美”,艺术上追求繁富博赡。宏丽繁富是两汉大赋语言的总体风格,一个个美丽而略带僻涩的语词,编组成一篇篇华彩乐章。从汉代著名赋家的赋论里,也能看出他们对这种风格的追求。随着环境的变化,西汉与东汉大赋在题材内容、表现技巧、用语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之处,由壮丽转向典丽。最后,进一步探讨这种语言艺术及其风貌形成的原因。任何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的产生,都离不开孕育它的土壤环境。汉大赋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不可分,如汉代大一统的时代背景,汉赋的口诵传播方式,赋家深厚的“小学”修养及自觉的炼字炼词意识,汉语由简趋繁、由单音词向多音词演变的规律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赋铺陈用字考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试论苑猎京都大赋的写作与传播方式[J]. 南都学坛 2012(05)
- [3].试论苑猎京都大赋的写作方式[J]. 人文丛刊 2008(00)
- [4].六朝山水赋:大赋的嗣响与转型[J].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6)
- [5].散体大赋抒情性研究[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6].论散体大赋生成于汉景帝时期的梁国[J]. 中国文化研究 2008(02)
- [7].黄老养生思想与汉代散体大赋的形成[J]. 文学遗产 2012(01)
- [8].从畋猎、祭祀到都市生活——汉代散体大赋题材演变论[J]. 安康学院学报 2009(02)
- [9].汉代京都大赋审美内涵的文化缺失[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0].入汉士人之精神困局与大赋之体的先导[J]. 云梦学刊 2009(03)
- [11].地图、方志的编撰与汉晋大赋的创作[J]. 文学评论 2013(02)
- [12].盛世抒豪情 大赋颂辉煌[J]. 延安文学 2009(05)
- [13].这是一篇大赋[J]. 诗刊 2008(08)
- [14].扬雄赋论准则及其大赋创作模式[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5].汉代散体大赋主客问答模式与汉代经学之关系研究——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01)
- [16].汉代体物大赋对《楚辞》语词的接受[J]. 安顺学院学报 2016(03)
- [17].汉赋“持论”说[J]. 文学研究 2015(01)
- [18].散体大赋生成缓慢探因[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9].论大赋与敦煌俗赋的同源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29)
- [20].秋声[J]. 美文(上半月) 2014(10)
- [21].论和瑛《西藏赋》对汉大赋的突破与超越[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2].汉代方士小说与散体大赋的形成——以枚乘《七发》为中心考察[J]. 前沿 2010(24)
- [23].汉大赋制作的图志化倾向[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4].两汉时期的辞赋概况[J]. 对联 2019(06)
- [25].汉武巡边与相如大赋[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5)
- [26].“赋者,古《诗》之流也”正义[J]. 中国诗歌研究 2016(01)
- [27].辞赋对话模式的生成与展开[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1)
- [28].汉大赋:简牍媒介的文学辉煌[J]. 江西社会科学 2016(12)
- [29].基于二分图最大赋权匹配的网络编码中继选择[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1(05)
- [30].汉赋抒情化探微[J]. 作家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