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20世纪是中国绘画艺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时期。作为这一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吴冠中的艺术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他从“油画中国化”与“中国画现代化”两方面入手,不但以独具特色的绘画作品推进了画界的创新,更在数十年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绘画美学思想。本文旨在通过系统阐释“笔墨等于零“的理论命题,梳理总结吴冠中的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从而为当代艺术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资源,也为中国当代美学和艺术学体系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借鉴。全文分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笔墨等于零”的论争现状,总结目前艺术界关于“笔墨等于零”这一理论命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从中、西文艺理论追溯“笔墨等于零”的理论渊源;第三部分从“笔墨等于零”提出的背景,“笔墨等于零”的前提,“笔墨等于零”的涵义三个方面对“笔墨等于零”这一理论命题做美学分析,第四部分由“笔墨等于零”入手,探讨和梳理吴冠中主要的艺术思想,第五部分总结“笔墨等于零”的美学意义,即开拓了形式的表现领域和确立了情感的本体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引论第一章 “笔墨等于零”的论争现状第二章 “笔墨等于零”的思想渊源2.1 思想渊源之一:中国绘画理论2.1.1 石涛的绘画理论2.1.2 林风眠的绘画理论2.2 思想渊源之二:西方艺术理论2.2.1 克莱夫·贝尔的艺术理论2.2.2 凡高的艺术理论第三章 “笔墨等于零”的基本内涵3.1 “笔墨等于零”提出的背景3.2 “笔墨等于零”的前提3.2.1 “笔墨”的发展史3.2.2 “笔墨等于零”的前提3.3 “笔墨等于零”的涵义3.3.1 “笔墨”的涵义3.3.2 “零”的涵义第四章 从“笔墨等于零”看吴冠中的艺术理念4.1 笔墨与性情之真4.1.1 “笔墨与性情之真”的艺术理论4.1.2 “笔墨与性情之真”的艺术实践4.2 笔墨与韵外之境4.2.1 “笔墨与韵外之境”的艺术思想4.2.2 “笔墨与韵外之境”的艺术实践第五章 “笔墨等于零”的美学意义5.1 开拓形式的表现领域5.1.1 传统笔墨与现代文化5.1.2 传统笔墨与现代形式5.2 确立情感的本体地位5.2.1 情感与艺术创作5.2.2 情感与艺术发展结语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附图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吴冠中论文; 笔墨论文; 理论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