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习得性无力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习得性无力感,高叁英语学习,习得性乐观,获取信心
习得性无力感论文文献综述
杨雪峰[1](2016)在《习得性无力感与高叁学生英语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叁阶段学生学习紧张,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力感后,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根据赛格里曼实验理论提出的习得性乐观解释法,可以帮助学生重获自信,并提出实用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6年20期)
王晓玉[2](2014)在《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学习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无力感的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近年来用于研究指导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这一教学要素的理论与实践。无力感是近年来的有关研究中比较活跃的区域,这与学习归因,成就动机,内在动机等结合一体,以深刻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回顾了无力感理论的研究现状之后,发现国内目前很少将无力感理论研究成果用于解决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是否与习得性无力感有关,本文力图在使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习得性无力感相关理论的研究;影响学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因素;高中生学习化学学科时,是否会产生习得性无力感以及产生习得性无力感之后的表现;这种现象的产生对于高中生化学学习的能动性是否会产生影响,会影响哪些方面;试图努力找到改善高中生化学学习习得性无力感现象的有效措施。全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第叁章分别阐述了习得性无力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以及产生的机制,对习得性无力感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相关理论,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教育学诠释。第叁部分: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结果分层次、多维度的研究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影响,主要从无力感的现象是否存在、产生的因素、影响几个方面能动性以及影响程度进行系统的分析与阐述。第四部分:第五章的内容是,针对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产生的因素要找到改善这种现状的教学策略,评价模式的优选、增强有能感培养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减少这种消极现象的产生。第五部分:对整个研究与撰写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潘见炜[3](2013)在《成人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力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大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普遍存在的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力感现象。本文先着手调查学生实际情况,采取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其根源、寻求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减轻或消除学习的习得性无力感症状。(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郁婷婷[4](2013)在《消除习得无力感,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长期经受着文言文学习枯燥、无效的挫折,从而使文言文学习消极被动,兴趣索然,甚至丧失信心,自我放弃。长此以往,形成了文言文学习的恶性循环。这印证了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1975)等人所提出的"习得性无力感"这一概念,——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产生无(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期刊2013年07期)
杨欢[5](2013)在《学生习得性无力感对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及教学媒体设计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技术学是一个交叉性的边缘学科,综合应用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手段和方法。英语听力的学习不光靠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的辅助,还要从学习者的内心加以暗示,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方面去积极的引导。教育技术学的电子档案袋技术以及移动学习技术都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复读机、多媒体听力实验室从多元化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听力的能力,使英语实现真正的交流与沟通。本文试图从教育心理学视角对教育技术媒体设计的基础理论进行探索。“习得性无力感”(learned helplessness)是在1967年由美国着名学者Seligman正式提出来的。该定义是指一个人经历了无数次的挫败与打击之后,在即将面临新问题、新困难时所产生的一种恐惧、害怕、消极的心理。心理上的不自信,对自己的不断否定都是产生习得性无力感的原因之一。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技术和教育程度正处于成长阶段的过度关键期,初中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学习,因此学习成绩的高低与学生的自我认识、评价密切相关。从教育技术角度出发,初中阶段正是性格特质和习得性无力感形成的时期。在此期间,很多初中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便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产生质疑,消极被动的情绪明显增强,变得极度不自信。因此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大大增强,使其未能达到应有的学习成绩。本研究是通过和初中生进行交流、访谈,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后编写而成的。以齐齐哈尔市第叁中学学生186名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与英语听力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利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及回归性分析。结果表明:1.合理的学习目标、高效的学习策略、积极归因方式等对英语成绩有显着影响。2.英语听力习得性无力感与英语成绩呈负相关。3.习得性无力感在学生的归因特性理论和英语听力成绩间起到作用。此研究希望学校、社会重视教学媒体设计和习得性无力感的发展与变化,通过设计新型的教育技术器材和设计,降低习得性无力感来引导初中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熟练使用教学媒体的技术,提高英语听力学习的信心,克服消极态度,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并为开展相关的辅导训练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王建勋[6](2012)在《消除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力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赏识教育,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生获得了初步的学习能力之后,教师有责任强化学生的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期待、赞许、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赏识学生,使其充满自信。(一)捕捉闪光点,给予赞赏在教学中,我们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但我们应(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期刊2012年05期)
马晓华,徐辉[7](2012)在《英语分层教学低分班学生习得性无力感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分层教学以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心理学家布鲁姆为代表的掌握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实践中符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勿庸置疑。然而,英语分层教学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低分班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如(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2年02期)
付素杰[8](2011)在《职业学校学生习得性无力感的表现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我们不能用失败与成功来区分职业学校的学生与通过高考独木桥跨入大学殿堂的天之骄子,但高考的失利、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现实足以说明他们在学习中出了问题;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学习的毫无兴趣,对教师的批评、表扬无动于衷;生活中,他们漫无目的地消磨时光,单调与乏味的兴趣爱好,使之一个个无精打采,眼神黯然(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期刊2011年Z2期)
朱启海[9](2011)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习得性无力感的成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高一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产生无力感的原因从叁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物理学习无力感的意见:降低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进行归因训练,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新课程(教育学术)》期刊2011年02期)
杜春侠[10](2009)在《中学生习得无力感的成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习得无力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作为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无力感,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期刊2009年S1期)
习得性无力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学习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无力感的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近年来用于研究指导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这一教学要素的理论与实践。无力感是近年来的有关研究中比较活跃的区域,这与学习归因,成就动机,内在动机等结合一体,以深刻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回顾了无力感理论的研究现状之后,发现国内目前很少将无力感理论研究成果用于解决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是否与习得性无力感有关,本文力图在使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习得性无力感相关理论的研究;影响学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因素;高中生学习化学学科时,是否会产生习得性无力感以及产生习得性无力感之后的表现;这种现象的产生对于高中生化学学习的能动性是否会产生影响,会影响哪些方面;试图努力找到改善高中生化学学习习得性无力感现象的有效措施。全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第叁章分别阐述了习得性无力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以及产生的机制,对习得性无力感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相关理论,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教育学诠释。第叁部分: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结果分层次、多维度的研究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影响,主要从无力感的现象是否存在、产生的因素、影响几个方面能动性以及影响程度进行系统的分析与阐述。第四部分:第五章的内容是,针对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产生的因素要找到改善这种现状的教学策略,评价模式的优选、增强有能感培养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减少这种消极现象的产生。第五部分:对整个研究与撰写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习得性无力感论文参考文献
[1].杨雪峰.习得性无力感与高叁学生英语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王晓玉.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潘见炜.成人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力感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
[4].郁婷婷.消除习得无力感,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
[5].杨欢.学生习得性无力感对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及教学媒体设计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王建勋.消除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力感[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
[7].马晓华,徐辉.英语分层教学低分班学生习得性无力感浅析[J].大家.2012
[8].付素杰.职业学校学生习得性无力感的表现及对策[J].现代教育.2011
[9].朱启海.物理学习过程中习得性无力感的成因及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
[10].杜春侠.中学生习得无力感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教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