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6年10月符合小肠间质瘤诊断的9例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平均年龄47岁,病程1月~3年不等,平均病程12月。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者4例(44.4%),以腹痛为主诉者4例(44.4%),以头晕乏力为主诉者1例(11.2%)。发生部位为: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3例,空回肠均有2例。病理学分类:良性者2例、潜在恶性者5例,恶性者2例。术前5例行胃肠造影,2例发现病变;4例行胃镜检查,1例发现病变;5例行CT检查,均发现腹腔占位;2例行DSA检查,1例发现病变;3例行核素扫描检查,2例发现病变。术后免疫组化标志物中阳性率最高的是CD117和CD34,均为67%。所有病例均术前发现异常,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证实。结论:小肠间质瘤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和腹痛。CT是最好的术前检查,确诊依赖病理结果,CD117和CD34阳性率相对较高。手术是小肠间质瘤最佳的处理方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发现胃肠道间质瘤恶性进展的新机制[J]. 科学 2019(06)
- [2].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急诊手术的临床及预后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9(12)
- [3].免疫组织化学法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价值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24)
- [4].微小胃肠道间质瘤及其合并消化道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 当代医学 2020(08)
- [5].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05)
- [6].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预后[J]. 医学信息 2020(08)
- [7].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进展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36)
- [8].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04)
- [9].内镜下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对胃内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08)
- [10].17例非胃原发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回顾[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20(05)
- [11].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特征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05)
- [12].胃肠道间质瘤术前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06)
- [13].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7)
- [14].内镜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08)
- [15].胃肠道间质瘤的内镜微创治疗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8(11)
- [16].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04)
- [17].16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疗 2019(12)
- [18].研究16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56)
- [19].64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21)
- [20].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术治疗方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5)
- [21].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17)
- [22].儿童胃肠道间质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9(08)
- [23].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22)
- [24].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的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24)
- [25].用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20)
- [26].胃肠道间质瘤合并其他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 科技视界 2017(31)
- [27].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工程 2017(11)
- [28].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04)
- [29].胃肠道间质瘤42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01)
- [30].3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