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是一类新的有机污染物,通过人体排泄、生产过程废弃、医疗过程废弃,甚至违法、过期药品流入市场等不同途径进入环境。PPCPs成分复杂,毒性强,难生化降解,易在环境聚集,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危害人类健康,产生慢性毒性。TiO2光催化技术具有无二次污染、高效等优点,近年来在环境净化领域的应用引起人们关注。但是TiO2的能带较宽,只被紫外光激发,限制了纳米TiO2在可见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光利用率、扩大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光谱是研制新型光催化剂的重点之一。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MWNTs-TiO2),在不同光源下考察了MWNTs管径与管长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影响,并分别通过光催化降解普萘洛尔、四环素和磺胺类物质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探讨了MW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降解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归纳如下:1.水热法制备八种不同规格MWNTs的MW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其中四种短MWNTs(管长为0.5-2μm,管径分别为<8,10-20,20-30,>50 nm),四种长MWNTs(管长为30μm,管径分别为<8,10-20,30-50,>50 nm),通过XRD、SEM、Raman、FTIR、BET等表征技术,结合不同光源条件下RhB的降解实验考察比较了这八种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MWNTs的管径、管长对MW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推测在紫外光与可见光激发时MW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降解反应机理。表征结果表明:短MWNTs-TiO2材料的比表面积比长MWNTs-TiO2大,且随着管径增大,比表面积也增加。八种复合材料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材料中TiO2颗粒均匀,平均尺寸在60 nm左右,且生长在MWNTs的管壁上,两者有连结。光催化性能研究发现MWNTs的管长越短,光催化性能越好。紫外光照时,管径小的MWNTs(SM1)-TiO2具有最好的降解活性;可见光照时,MWNTs的管径大,光催化性能较好:太阳光照时,光催化性能与在可见光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2.以MW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为光催化剂(MWNTs,管径<8 nm,管长为30μm),对普萘洛尔进行紫外光催化降解,考察了MWNTs与TiO2的复合率,普萘洛尔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并初步推测了普萘洛尔可能的降解历程。结果表明:MWNTs的引入有效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最佳条件为MWNTs与TiO2的复合率10 wt%,普萘洛尔浓度20 mg/L,悬浮液溶液初始pH为11,催化剂投入量2.0 g/L,180 min紫外光催化降解率达95%,紫外光照300 min普萘洛尔能基本完全降解,同时其矿化率为35%。通过加入异丙醇发现降解反应几乎完全被抑制,因此推断普萘洛尔的降解可能主要以·OH的氧化反应为主,并推测了普萘洛尔的可能降解历程。3.采用MW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为光催化剂,模拟可见光下降解四环素,考察了四环素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并通过加入自由基抑制剂分析降解过程中活性氧化物的成分,同时研究了降解动力学及降解机理。结果表明:MWNTs的引入有效提高了TiO2的可见光区光催化性能,最佳条件为四环素初始浓度20 mg/L,催化剂投入量2.0 g/L,反应液pH为9。模拟可见光照30min,四环素已基本被降解完全,降解率达到了95%。光照90 min,四环素的N转化率达23%。通过加入捕获剂抑制自由基反应实验分析各种活性氧化物在降解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成分,发现光致空穴hvb+与·OH的氧化作用是MWNTs-TiO2可见光降解四环素的主要反应,其中光致空穴hvb+的捕获氧化作用起到了主导作用。通过HPLC-MS检测发现四环素降解过程中产生七种中间产物,分析中间产物的分布,并推测了四环素的可能降解历程。4.选取光催化性能好的MW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MWNTs,管长为0.5-2μm,直径>50 nm),对其复合率、煅烧温度进行优化,并将优化的MW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光催化降解磺胺类物质,结合量子化学理论研究不同光源条件下磺胺类物质的不同结构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见光照下,四种磺胺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而P25 TiO2纳米催化剂则在可见光下没有降解效果,说明MWNTs能够提高TiO2可见光的光催化性能,MW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是具有可见光响应的材料。通过降解实验结果与量子理论计算发现磺胺类物质光催化降解速率快慢与降解底物分子结构的性质有关,如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偶极矩、轨道能量等。此外,MWNTs-TiO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因此,有望应用于太阳光催化降解PPCPs,为处理有机污染物提供新思路。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PPCPs的环境暴露、毒性效应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04)
- [2].高铁酸钾去除水中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类污染物(PPCPs)的效率研究[J]. 广东化工 2017(13)
- [3].臭氧氧化去除二级出水中PPCPs的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4)
- [4].污水处理厂内PPCPs赋存情况及去除因素分析[J]. 工业水处理 2014(02)
- [5].去除污水中PPCPs的超声降解池设计[J]. 环境科学导刊 2016(01)
- [6].水环境中PPCPs的臭氧氧化和高级氧化技术[J]. 给水排水 2009(S2)
- [7].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污染来源、环境残留及生态毒性[J]. 生态学杂志 2009(09)
- [8].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及其受纳水体中典型PPCPs的污染特征[J]. 中国环境监测 2014(04)
- [9].渔业环境及水产品中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研究进展[J]. 南方水产科学 2016(03)
- [10].个人护理品对人类健康以及环境安全影响的研究进展[J]. 科技风 2010(10)
- [11].膜处理和活性炭吸附去除水环境中的PPCPs[J]. 给水排水 2009(S2)
- [12].北京城区水体中PPCPs的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J]. 环境科学 2017(05)
- [13].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受纳水体中5种典型PPCPs的赋存特征和生态风险[J]. 环境科学 2013(03)
- [14].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中不同种类PPCPs的臭氧氧化效果与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11)
- [15].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4种酸性PPCPs[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6].骆马湖表层水体中32种PPCPs类物质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J]. 环境科学 2017(01)
- [17].土壤中7种典型PPCPs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5)
- [18].水环境中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 水资源保护 2013(04)
- [19].污水处理厂中目标污染物PPCPs的归趋及迁移转化分析[J]. 广东化工 2017(08)
- [20].污泥对目标污染物PPCPs的吸附特性研究[J]. 广东化工 2017(08)
- [21].人工湿地处理PPCPs污水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17(05)
- [22].吸附法去除水中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 2017(06)
- [23].典型PPCPs与纳米铜颗粒理化性质的交互影响[J]. 化工学报 2016(10)
- [24].巢湖东半湖饮用水源区沉积物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分布与生态风险[J]. 环境化学 2016(11)
- [25].PPCPs类微量污染物去除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20(02)
- [26].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饮用水中PPCPs残留[J]. 中国给水排水 2016(24)
- [27].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中PPCPs残留[J]. 中国给水排水 2016(18)
- [28].纳滤去除水中布洛芬的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 2014(02)
- [29].中国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污染现状及管控对策建议[J]. 生态毒理学报 2020(03)
- [30].西江支流新兴江中微污染物PPCPs的分析水平调研[J]. 科技资讯 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