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就企业外源融资而形成的金融市场来看,公司债券、银行信贷和股票之间呈现出一种三足鼎立的关系。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意义重大:宏观方面,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既有利于化解国家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微观方面,企业增加债券融资既可以促使企业资本结构优化,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又可以满足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及收益偏好,从而实现资产的最优配置。由于投资者的集体监督与还本付息的刚性约束,使得公司债券有着其他金融产品不可替代的优势。包括美国在内的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不论是企业这一微观层面,还是国家金融市场格局这个宏观层面上,公司债券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在资本结构中的相对比重甚至高于股权融资。然而在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无足轻重。本文选择中国公司债券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对其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地说,本文从公司债券的供给、需求及市场流通三个环节入手,沿着金融体制、监管模式、信用体制和文化等方面全面诠释公司债券领域的制度约束,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设想。资本结构理论表明,在解决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和降低综合资金成本方面,公司债券的信息揭示等机制具有显著优势,它理应比银行信贷和股票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另外,它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消除较为严重的金融风险隐患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公司债券的基本原因所在。然而,本文研究发现,公司债券与GDP、CPI、银行信贷增加额、国债发行额、股票筹集额、居民储蓄额等经济变量并无统计上的规律性。因此,本文初步推断,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现状主要源于制度瓶颈方面。进一步地,本文从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从正式制度到非正式制度,从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到制度装置,从供给、需求到债券市场等多方位展开,探讨中国公司债券发展的制度瓶颈。本文认为,对中国公司债券影响最深刻的是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上对供给的约束。相比之下,政府推行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银行领域和股票市场在经历了金融管制和金融约束阶段后,金融自由化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但是,公司债券仍然处于过度管制时期。本文分析表明,为支持信贷、国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政府对公司债券从发行规模、利率、期限、用途和发债主体等方面都进行了严厉管制。这种管制是造成公司债券市场供给规模过小的重要原因。影响供给的因素也同样作用于需求环境,并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政府有意识地通过制度设计使居民金融剩余流向它所偏好的国有银行和较能体现政府意图的股票市场。可以看到,对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的准入限制、双重征税、严格的利率限制、较低的流动性和债券持有人保护制度缺陷等因素既导致了较大的信用风险,也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公司债券的预期收益,而低预期收益直接从需求方面制约了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显然,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都会对流通市场产生作用,而政府对交易和流通领域制度设计的缺陷加剧了公司债券市场体系发育不足,从而体现出较低的流动性。发行额度过小、承销和发行方式单一等一级市场的问题也制约着二级市场的发展。在二级市场上,制度约束情形相对宽松,许多制度瓶颈正在加速打破。然而,制度影响了票息、上市与否、持有年限、收益波动性、收益离散程度、市场参与者数量、价格迷失等经济变量,进而影响了市场的流动性。本文分析表明,做市商制度等提高市场流动性相关制度的缺乏、结算与托管体系的分割、对机构投资者的限制、交易方式和债券品种的单一等,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公司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阻碍了市场发育。金融基础设施作为具有较大正外部性的制度环境,对公司债券的发展来说是基础性的条件。竞争性的金融体制、基于效率和投资者利益导向的监管体制、对债权人利益严格的司法保护、正式制度发挥正常作用所依赖的信用文化、严格限制政府权利的政商关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契约传统,等等,都是公司债券发展所依赖的制度。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现状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之事实相关。本文在供给、需求、流动性与金融基础设施四方面分析了制度方面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创新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2 基本范畴解说1.2.1 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定义与分类1.2.2 制度:定义、功能及分类1.2.3 制度瓶颈范畴1.3 文献综述1.3.1 公司债券特征的理论研究1.3.2 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公司债券研究1.3.3 公司债券与银行信贷的比较理论1.3.4 国外关于公司债券市场的制度研究1.3.5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制度研究1.4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1.4.1 技术路线1.4.2 结构安排2 公司债券市场的经济功能与经济制度理论基础2.1 公司债券市场的比较优势:微观视角2.1.1 债务融资的比较优势:基于股权融资2.1.2 公司债券的比较优势:基于银行信贷2.2 公司债券市场的比较优势:宏观角度2.2.1 风险应对优势:基于银行信贷2.2.2 风险应对优势:基于股票市场2.2.3 公司债券的金融稳定优势2.2.4 公司债券的经济增长作用2.3 公司债券市场的经济与制度基础2.3.1 经济基础2.3.2 制度基础:金融制度2.3.3 制度基础: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现代企业制度2.3.4 制度基础: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司法制度2.3.5 制度保障:市场外部的信用制度2.3.6 非正式制度保障:信用与风险文化2.4 本章小结3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制度的总体考察3.1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演进轨迹考察3.1.1 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司债券3.1.2 转轨以来公司债券的发展历程3.2 转轨以来中国公司债券的运行考察:发行与流通3.2.1 发行额:历史的比较3.2.2 发行额:与信贷和股票的比较3.2.3 发行额:与其它债券的比较3.2.4 发行额:与亚洲七个主要国家的比较3.2.5 流通状况3.2.6 运行状况评价:基于企业资本结构3.3 转轨以来中国公司债券的制度特征与演变考察3.3.1 制度环境特征及演变3.3.2 制度装置特征及演变3.3.3 微观规制特征及演变3.3.4 规制机构及演变3.4 中国公司债券制度绩效的检验3.4.1 实证检验3.4.2 经验研究3.5 本章小结4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制度瓶颈分析:供给角度4.1 理论分析:政府效用最大化下金融市场发展优序选择4.1.1 政府效用函数中的金融市场4.1.2 转轨时期政府的金融市场功能偏好4.2 现实安排:政府金融偏好下公司债券供给制度设计4.2.1 保障金融租金的制度路径——价格管制和配给制4.2.2 价格限制之制度安排:最高限价和发行严格审批制4.2.3 经济功能嬗变之制度安排:准国债属性4.2.4 发债主体偏好之制度安排:所有制及大公司大项目偏好4.2.5 微观管理制度安排:多头管理4.3 供给制度瓶颈下中国公司债券的运行表现4.3.1 宏观表现:供不应求的经验证明4.3.2 微观表现4.4 供给制度瓶颈带来的损失4.4.1 效率损失4.4.2 福利损失4.5 本章小结5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制度瓶颈分析:需求角度5.1 理论分析:公司债券需求曲线与制度因素5.1.1 微观需求曲线及其特征5.1.2 总体需求曲线及其特征5.1.3 需求函数中的制度变量5.1.4 政府金融效用函数对公司债券的需求约束5.2 现实安排:安全性制度设计对需求的约束5.2.1 发债主体国有性质下的公共产权制度缺陷5.2.2 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的制度缺陷5.3 现实安排:收益性制度设计对需求的约束5.3.1 公司债券收益:基于风险报酬线的分析5.3.2 利率形成的信用制度缺陷:信用市场滞后5.3.3 利率形成的信息制度缺陷:信息功能萎缩5.3.4 利率形成的交易制度缺陷:金融市场落后5.4.5 市场化利率形成中的其他过度管制因素5.4 现实安排:非价格制度设计对需求的约束5.4.1 利息所得税制对需求的约束效应5.4.2 通货膨胀税对需求的约束效应5.4.3 对投资者制度限制的需求约束效应5.5 制度瓶颈下中国公司债券需求的运行表现5.5.1 公司债券发行额与国民收入关系的实证检验5.5.2 公司债券需求缺口的经验研究5.5.3 通货膨胀税对需求约束的经验研究5.6 需求制度瓶颈带来的福利损失5.7 本章小结6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制度瓶颈分析:市场流动性角度6.1 理论分析:流动性的经济功能及其影响因素6.1.1 流动性的经济功能6.1.2 流动性的影响因素6.2 现实安排: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管制的制度设计6.2.1 中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发展逻辑6.2.2 一级市场对流动性的影响6.3.3 二级市场流动性的过度管制6.3 流动性制度瓶颈下中国公司债券的运行表现和效率损失6.3.1 运行表现6.3.2 效率损失6.4 本章小结7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制度瓶颈分析:外部金融环境7.1 理论分析:外部金融环境的重要性7.1.1 投资者利益保护制度的重要性7.1.2 信用制度的重要性7.2 现实安排:我国外部金融环境中的制度设计7.2.1 证券市场的集中管理7.2.2 法律保护体系的投资者保护导向原则7.3 外部金融环境不完善下公司债券市场的运行表现7.3.1 投资者利益法律保护体制缺陷的实证比较7.3.2 中国的社会征信体系:现状与问题7.4 本章小结8 中国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制度创新8.1 制度创新理论概述8.1.1 制度创新的概念8.1.2 制度创新的动力8.1.3 制度创新的过程8.1.4 新制度形成的条件8.2 提高中国公司债券供给的制度创新分析8.2.1 公司债券供给制度的国际比较8.2.2 提高我国公司债券供给的制度创新8.3 扩展中国公司债券需求的制度创新分析8.3.1 我国债券投资者构成分析8.3.2 扩大我国公司债券需求的制度创新8.4 增强中国公司债券流动性的制度创新分析8.4.1 流动性约束的国际比较8.4.2 加强流动性的制度创新8.5 改善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外部金融环境的制度分析8.5.1 外部金融环境的国际比较8.5.2 外部金融环境制度创新8.6 本章小结9 结束与展望9.1 论文的主要贡献9.2 论文的创新点9.3 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公司债券论文; 制度环境论文; 制度安排论文; 制度瓶颈论文; 制度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