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增生未必癌变(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2021)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文中指出1乳腺癌筛查指南1.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screening)。
吴星星[2](2018)在《健康传播视角下妇科疾病报道研究 ——以《扬子晚报》《健康时报》为例》文中认为妇科疾病一直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响着广大妇女的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作为一种特殊性的隐私疾病,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传统意识的偏见等因素的束缚,多数女性羞于表达,社会也尽量回避公开谈论,使得妇科疾病在健康传播中处于较为敏感、尴尬的地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不少女性缺乏关于妇科疾病的健康认知。健康报道是公众了解医学信息、获取健康知识,做出医疗决策的重要信息渠道,还对公众关于健康风险的认识乃至于健康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议程设置理论的框架下,对《扬子晚报》和《健康时报》两份报纸在2015-2017年三年间关于妇科疾病的健康报道进行内容和文本分析,研究妇科疾病议题在大众媒体中的呈现方式和健康传播现状,进而对这种议题的构建进行反思。研究发现:两份报纸对妇科疾病的报道数量总体偏少,且受节假日和热点事件影响很大,在节假日节点前后减少对妇科疾病的报道量,在与妇科疾病相关的热点事件节点上增加报道量;在版面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健康”生活版块;报道体裁以传统的通讯和消息为主,《健康时报》报道体裁相较于《扬子晚报》更多样化;在报道主题的设置上,防治信息与基础知识是妇科疾病议题的核心主题,并形成了医务人员为主的官方叙事:本报记者和医务人员是媒体妇科健康报道的主要信源,鲜少涉及“受众”话语和官方发布;在报道态度倾向上,均以中性报道为主,正面报道略多于负面报道;报道的叙述框架都是医学框架占主流、社会性结构性框架缺位。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文本分析,归纳出当前关于妇科疾病报道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医学框架主导、人文关怀体现不足以及策划意识淡薄。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探讨了妇科疾病健康传播的优化策略。
陈丽美[3](2018)在《《伤寒杂病论》治疗乳腺癌的理论探讨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的之一。全世界大约每年有120万女性成为新的乳腺癌患者,至少有50万人因此病死。在中国平均发病率为每10万女性中有12.7人,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乳腺癌带给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痛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防乳腺癌,控制乳腺癌的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生活质量,是我们医生为病人服务的突出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西医治疗乳腺癌的手段,主要是手术、内分泌治疗、放射疗法(Radiation Therapy)、化学疗法(Chemotherapy)等治疗方式,这些手段能根除原发的癌细胞,甚至是可能转移的组织,杜绝转移可能。这能延长整个生命周期,增加生存的几率,但是带来的副作用也是痛苦的,人体出现新的病理变化,新的不适,甚至出现不能耐受,但是又不能放弃西医的治疗。此时中医的优势则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医能辅助治疗减轻并发症或者转移癌带来的不适,解决许多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难题。在治疗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过程中,各代名医采用包括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内的各种经方,提示中医在乳腺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医药不仅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可以减轻手术、放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还可以通过辨证论治达到扶正抗癌目的,从而提高质量提高,延长生命时间。中医对癌症患者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对总结并继承中医治癌的宝贵经验。《伤寒杂病论》在治疗乳腺癌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因此,有必要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对《伤寒杂病论》治疗乳腺癌的病案和经验进行总结。通过探讨中医经典方药治疗乳腺癌的经验以及周岱翰教授、李赛美、林丽珠教授等名中医治疗肿瘤的经验;并分享我作为一名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的经验。我进一步探讨《伤寒杂病论》中的相关的经验方,能够在乳腺科治疗乳岩,是的我们在临床多一点经验时刻,为乳岩的病人和自己身为乳腺癌的病人的提供一个适合和很好的治疗,使生活越来越美好。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临证参考,拓展乳腺癌辨治思路,亦为提供思路方法作参考。
孙慕艳[4](2018)在《针刺缓解周期性乳腺痛疗效—随机对照试验》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初步评价针刺缓解周期性乳腺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和可接受性。研究方法试验采用前瞻性、随机、两组平行对照。共纳入周期性乳腺痛患者46例,随机分配至针刺治疗组和假针刺对照组。试验过程中对受试者、结局指标评价者和统计人员设盲。针刺组取穴:双侧乳根、屋翳、期门、足三里,以及膻中。乳根、屋翳、期门斜刺或平刺12.5mm—20mm(使用0.2*25mm针具),膻中向下平刺7.5mm—12.5mm(使用0.2*25mm针具),足三里直刺25mm—40mm(使用0.2*40mm针具)捻转得气后留针30分钟。假针刺组:患者右侧乳根、屋翳、期门、足三里,以及膻中等穴位向右侧旁开1寸处,患者左侧乳根、屋翳、期门、足三里等穴位向左侧旁开1寸处,使用0.2*25mm针具,浅刺2.5mm,不做手法,不得气,留针30分钟。于患者经前一周开始治疗,隔天一次,一个月经周期治疗3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共9次。主要结局指标是治疗期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较基线期的变化值。次要结局指标包括:(1)随访期month4,month7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较基线期的变化值;(2)治疗期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6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撤回知情同意,39例患者完成了试验。主要结局指标:治疗期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较基线期的变化值,针刺组为31.66mm(95%CI 23.32,37.33),假针刺组为 30.33 mm(95%CI 23.32,37.33),两组治疗期平均乳腺痛VAS评分较基线变化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假针刺组组间比较,两组差值为1.96mm(95%CI 8.83,12.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SF-MPQ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治疗期组间SF-MPQ评分较基线变化值的差值为0.01(95%CI-2.21,2.52),与基线相比,针刺组在治疗期SF-MPQ评分较基线相比较降低了 5.52,(95%CI 3.99,7.05);假针刺组在治疗期SF-MPQ评分较基线相比较降低了 7.40(95%CI 1.50,10.21),针刺组和假针刺组SF-MPQ评分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假针刺组组间比较,month1,month2,month3的SF-MPQ评分变化均值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平均乳腺痛VAS评分较基线变化值的差值,针刺组为37.58mm(95%CI 33.71,41.45),假针刺组为37.3mm(95%CI 32.1,42.50),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值为1.41mm(95%CI 5.35,8.16),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显示各评价时点两组平均乳腺痛痛VAS较基线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本试验针刺组与假针刺组不良事件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结论针刺可能减轻周期性乳腺痛,但不优于假针刺,可能是样本量太小之故;确切疗效需更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明。
苏佩萱[5](2018)在《董氏奇穴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乳腺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的乳腺组织良性增生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传统中医学素来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乳腺增生症的干预,不仅是对“已病”的干预,更是对“未病”的预防。传统针灸疗法在对性腺轴、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已经得到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本课题以乳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董氏奇穴之外三重和外三关穴进行针刺治疗,并与常规药物治疗(口服乳核散结片)进行疗效对比,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乳痛情况,乳腺肿块积分以及临床伴随症状,比较对董氏奇穴针刺疗法和药物疗法的不同临床疗效;通过统计董氏奇穴对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董氏奇穴的适用证型。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本课题一共纳入70例符合标准的乳腺增生症病例。通过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董氏奇穴针刺治疗,选穴外三关和外三重,选用苏州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30mm*25mm,0.30mm*40mm)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治疗5次(然后休息两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月经期暂停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乳核散结片(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007,规格:0.36g*72片),一次4片,口服药物每日三次,连续治疗5次(然后休息两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月经期停药。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痛情况,乳腺肿块情况,以及伴随症状积分。并通过疗效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且将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统计两种疗法对各个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以明确本研究中董氏奇穴针刺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优势群体。结果:从本研究所纳入的病例基线资料分析,课题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布在35岁左右,尤其是婚后的女性数量所占比例更大,从侧面可以提示乳腺增生症的好发人群集中在已婚已育女性;从文化程度来看,高学历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更高;这可能与当今社会高学历女性面对更多的压力有关;从临床辨证分型来看,肝郁气滞型患者占据了约一半的比例。比较患者的病程、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中医证型分布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一共纳入70例合格乳腺增生症患者,在研究观察过程中,有3例患者脱落,1例患者(治疗组)因为工作原因导致无法完成治疗和临床观察。1例患者(治疗组)因对针刺恐惧,接受一个疗程治疗后拒绝治疗;1例患者(对照组)因服用2个疗程药物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而服用其他药物。余下67例患者全部完成临床观察和数据统计。(1)乳痛评分:治疗前将两组患者乳房疼痛的程度进行分级并量化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5.43±6.50、26.90±6.61,本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4个疗程后,统计两组乳痛评分分别为9.13±3.21、12.25±3.66,本组数据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说明两种方法均可以缓解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乳痛程度。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对乳痛的缓解程度更为显着(P<0.01),说明董氏奇穴外三重和外三关在缓解乳腺增生症患者乳痛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乳痛是乳腺增生症患者常有的临床表现,本研究中乳腺增生症患者肝郁气滞型居多,而董氏奇穴中的外三重和外三关穴位分布在胆经的循行区域,通过针刺外三重外和三关,疏通经络,疏肝解郁,而达到缓解乳痛的临床效果。相对与口服药物的首关效应,以及吸收代谢后通过循环系统所最终形成的血药浓度,再通过血药浓度对乳腺局部产生的镇痛作用相对缺乏针对性。而针刺具有更直接的镇痛效果,故本研究中针刺外三重和外三关后对乳痛的改善更为显着。(2)乳腺肿块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块评定积分分别为19.37±5.12、18.82±4.41,两组患者肿块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4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积分分别为12.65±4.44、13.77±4.55,均比治疗前的评分明显降低(P<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可以从肿块质地、分布范围以及大小三个方面不同程度改善缓和肿块的情况。而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尚不能说明针刺疗法或口服药物疗法对改善肿块的性质更具有优势。从本课题研究来看,针刺和药物治疗均可以在达到某个“量”的时候发生软坚散结的功效,但在本课题的治疗周期内尚不能彻底的软坚散结。针刺的累积刺激和药物浓度的“量”怎样有效达到治疗“坚”“结”,尚且值得探讨。(3)伴随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伴随症状积分分别为12.28±3.56、11.42±3.41,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4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伴随症状积分分别为5.21±2.15、8.47±3.27,本组数据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下降(P<0.01),说明两种疗法均可以显着改善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伴随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比较,治疗组数据下降更为显着(P<0.01),说明针刺外三关和外三重对能明显改善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伴随症状。针灸疗法的作用基础则是以调气为主,本课题中外三关和外三重穴沿胆经循行分布,因肝胆互为表里,故对肝胆经气血的调节作用尤为显着,而研究结果也提示针刺对伴随相关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愈显率为84.85%,对照组愈显率79.42%。治疗组33例患者中,临床治愈10例(30.30%),无效5例(15.15%);对照组34例患者临床治愈5例(14.70%),无效7例(20.58%)。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研究说明针刺外三关和外三重穴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具有较乳核散结片更良好的临床疗效。。(5)不同证型临床疗效比较:研究将三个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别统计,治疗组肝郁气滞型患者17例,总有效率100%;治疗组痰瘀凝滞型患者9例;总有效率44.44%;治疗组冲任失调型患者7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肝郁气滞型患者19例,总有效率94.73%。对照组痰瘀凝滞型患者8例,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冲任失调型患者7例,总有效率42.96%。故研究者认为针刺董氏奇穴外三重和外三关疗法对肝郁气滞型和冲任失调型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对于痰瘀凝滞型则疗效差。而口服乳核散结片对肝郁气滞型和痰瘀凝滞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对于冲任失调型患者临床疗效欠佳。通过对本研究的数据统计和疗效分析,研究认为针刺董氏奇穴外三关和外三重对减轻患者乳痛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伴随症状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乳腺增生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肝郁气滞型或者冲任失调型均适合采用针刺外三关和外三重的治疗方法。乳核散结片则更适合用于痰瘀凝结型乳腺增生症患者。结论:本课题采用董氏奇穴之外三重和外三关治疗乳腺增生症。外三重和外三关源于董氏奇穴。两穴基于“气街”理论以及“解部”理论。足胫部是气街所在,外踝以上部位又是足阳明经与足少阳胆经所在,两条经络之经气在此汇聚流通,所以外三重和外三关这六个穴位当对少阳经以及阳明经的经气均具有调节作用。外三重穴分别对应心之分解部,肺之分解部,脾之主解部。外三关穴对应肺之解部。心肺居上焦,脾为中焦,心肺主宰气血,脾主运化。中焦斡旋合格的,气血流动,使积聚得以消散。外三重和外三关通过调节经气,疏通气血的作用,能有效减轻乳痛程度;改善乳腺肿块的质地、大小以及分布范围;且能使临床伴随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通过疗效统计,本疗法尤其是对于肝郁气滞型和冲任不调两种证型的乳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针刺董氏奇穴外三关和外三重穴对于本病的临床疗效也主要体现在对肝郁气滞型患者的良好作用基础上,针刺外三关和外三重选穴简单,穴位操作方便,作为防治乳腺增生症的常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帕夏古丽·阿布都热合曼(Pashagul Abdurehman)[6](2018)在《涩味黏液质型子宫瘤及乳腺结肿“异病同治”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维医药治疗涩味黏液质型子宫瘤及乳腺结肿患者的疗效,初步探讨维医药保守治疗子宫瘤及乳腺结肿“异病同治”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涩味黏液质型子宫瘤合并乳腺结肿的患者给予服用维医药涩味黏液质成熟剂、清除剂和小艾飞蜜膏,将一个月经周期定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记录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按评分标准给予评分,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后,按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1.维医异常体液证候改善情况:经过三个疗程之后,维医异常体液证候改善情况评定结果表明,6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率26.7%(16例),显效率51.7%(31例),有效率13.3%(8例),无效率8.3%(5例);2.子宫瘤疗效评分:60例患者三个疗程之后,肌瘤体积及子宫瘤临床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例患者中,痊愈率16.7%(10例),显效率41.7%(25例),有效率23.3%(14例),无效率18.3%(11例),总有效率81.7%;3.乳腺结肿疗效评分:60例患者三个疗程之后,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等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房疼痛疗效评定结果表明,60例患者中,痊愈率55.0%(33例),有效率41.7%(25例),无效率3.3%(2例),总有效率96.7%;乳房肿块疗效评定结果表明,60例患者中30例治疗前后均无肿块,其余30例中,痊愈率43.3%(13例),有效率43.3%(13例),无效率13.3%(4例),总有效率86.7%;4.安全性评价:60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前后各测量一次,三个疗程之后,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维医药涩味黏液质成熟剂、清除剂和小艾飞蜜膏治疗子宫瘤合并乳腺结肿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维医异常体液证候症状及临床症状,有效缩小子宫瘤体积及乳房肿块大小并有效治疗乳腺疼痛,说明“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在两个病种的治疗上具有可行性。
史生荣[7](2017)在《如何才能不爱你》文中认为1大步走出会议室,林如意忘记和任何人打招呼,一声鸣笛,猛然发现面前已是车水马龙。稳住脚步,摇摇头,不能这么兴奋,更应该好好想想这事,想周全了,事情才能办好,想不清楚,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这次汇演市委重视,就不是一般的机会,担任总导演总负责,机会很可能会变成想要的利益。对一个待岗的人来说,这次机会太重要了。如果演出成功,即使市委市政府无动于衷,他也有资格要一份属于自己的待遇,保留事业编制,继续给一份工资,应该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情。
穆光锐[8](2016)在《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肝癌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及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东楤木(Aralia elata Seem)为五加科(Araliaceae)楤楤木属(Aralia)植物,其味苦、辛,性平,有小毒,具有抗炎、抗疲劳、保肝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国内外对辽东楤木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根皮和茎皮等部位,且临床应用极其有限。本课题组充分考虑到辽东楤木叶资源的可再生性问题,并通过前期实验已经证明辽东楤木叶的总皂苷为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为阐明辽东楤木叶抗肿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开发以辽东楤木叶为药材来源的抗肿瘤创新药物并制定其质量标准。本实验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肿瘤作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肝癌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效果不容乐观,导致患者患病后生活质量下降,生存率降低。因此开发有效的抗肝癌药物,减轻肝癌患者的痛苦、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是目前肿瘤研究领域的重点。目的:通过对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抗肝癌作用机理研究和毒理学研究,探讨其体内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探究总皂苷和单体皂苷对多种肿瘤细胞是否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阐明其构效关系。为临床进一步应用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治疗肝癌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和安全性评价指标。方法;1、系统查阅有关辽东楤木和肝癌疾病相关的古今文献,从辽东楤木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临床疗效;肝癌的病名、病因、辨证分型、治疗等方面阐述辽东楤木的研究进展和传统中医及现代医学对肝癌病症的认识。2、通过建立小鼠肝癌模型,观察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H22荷瘤小鼠一般状态、脏器指数、白细胞数量、肿瘤抑制率和生存率、以及血清中IL-2、IL-6、VEGF、TNF-α、IFN-γ含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总皂苷对caspase-9,caspase-3,Bax,Bcl-2,Cyt-C、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情况;应用Tunel染色法检测辽东楤木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给药组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情况。深入探讨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治疗肝癌疾病的作用机制。3、选用人肝癌Bel 7402、人肺腺癌A549、人口腔上皮癌KB、人卵巢癌A2780、鼠黑色素瘤高转移株B16BL6、人结肠癌HCT-8等常用的典型细胞株,对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及部分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及其构效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寻找辽东楤木叶的抗肿瘤作用的真正有效物质,并研究它们的构效关系。4、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实验研究考察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安全性,记录实验动物临床毒性症状,死亡情况,行为学变化,体重变化,食物消耗量和体温变化等情况。检测其心电指标,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和脏器重量变化情况。同时,对实验动物进行眼科检查和各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提供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1、文献研究:辽东楤木在我国的应用很早,其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也很深入。辽东楤木的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味苦,甘,性平。具有健胃、利水,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肝炎,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水肿等症。其化学成分主要包含皂苷、二萜、三萜、黄铜类、聚炔烯、香豆素、木质素类、有机酸、生物碱、挥发油等化合物,在临床可治疗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胃痉挛、便秘、外伤出血、阳虚气弱、肾气不足等病症。中医对肝癌的认识起源很早,认为其发病原因是人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比较西医手术治疗的方法,中医对肝癌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其成分可明显缓解肝癌患者体重下降的情况,明显降低肿瘤小鼠的白细胞数量,改善肿瘤小鼠病情,同时可以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天数。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且研究表明其对免疫器官无明显的影响,可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不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抗癌而不伤正,正是辽东樬木叶总皂苷抗肿瘤的优势所在。3、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可显着升高血清中IL-2、IL-6、IFN-γ、TNF-a水平,降低VEGF水平,抑制瘤组织中MMP-2、MMP-9、VEGF蛋白的表达。说明肿瘤的发展是细胞过度增殖和凋亡异常作用的共同结果,而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肝癌的作用。4、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可以通过降低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提高促进蛋白Bax的表达,调整Bcl-2/Bax的值起到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同时可以抑制Caspase-3、Caspase-9,增加Cyt-C的表达。5、在分子中糖的种类、数目、糖链结构和糖链与皂苷元的连结位置均相同的情况下,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则呈现出如下规律,即刺囊酸型皂苷活性最强、齐墩果酸型皂苷活性次之,常春藤皂苷元型皂苷的活性最弱。从皂苷的糖链数目上看,仅皂苷元C-3位上连结糖链的单皂苷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而在皂苷元的C-3位和C-28位均连结糖链的双皂苷则均不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从皂苷的组成糖的数目上看,对以刺囊酸、齐墩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为皂苷元的C-3位单糖链皂苷来说,单糖苷和二糖苷均有较强的活性,三糖苷中,仅刺囊酸为皂苷元的三糖苷仍保留较强的活性,自四糖链开始,其活性迅速减弱直至无作用。从皂苷的糖链中糖与糖的连结方式上看,当皂苷元种类、糖的种类和数目、糖与皂苷元的连结位置均相同的情况下,一般说来,糖与糖之间以1→4键相连结的皂苷的活性要高于糖与糖之间以1→3键相连结的皂苷的活性。各种皂苷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协同作用,亦提示在实际应用中,混合物(如总皂苷)的作用未必劣于纯度更高的单体化合物。6、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大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雌鼠单次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LD50为3.16 g·kg-1,95%可信区间为2.05-4.88 g·kg-1;雄鼠单次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LD50为5.84 g·kg-1,95%可信区间为4.30-7.94 g·kg-1。7、SD大鼠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90天反复给药实验中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为 540mg·kg-1。8、SD大鼠灌胃给予60,180,540 mg/kg剂量的辽东楤木叶总皂苷90天,其中540 mg/kg高剂量组动物各脏器组织未见与给药相关的毒性病理改变。停药4周后,辽东楤木叶总皂苷高剂量组动物各脏器组织未发现延迟或蓄积毒性病理改变。结论1、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具有很强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可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不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起到治疗肝癌的作用,抑制瘤组织血管生成,激活线粒体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也可以作用于死亡受体通路和内质网通路,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3、皂苷元的结构类型、皂苷糖链数目、皂苷组成糖的数目以及皂苷糖链中糖与糖的连结方式与抗肿瘤活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4、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大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雌鼠单次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LD50为3.16 g·kg-1,95%可信区间为2.05-4.88 g·kg-1;雄鼠单次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LD50为5.84 g·kg-1,95%可信区间为4.30-7.94 g·kg-1。5、SD大鼠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重复给药90天,未见明显与给药相关的毒性病理改变,停药4周后,未见明显与给药相关的延迟或蓄积毒性病理改变。
孟醒[9](2016)在《以消化性溃疡病为例探讨针灸临床RCT规范表述要素与合理的对照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以消化性溃疡病为例,探讨针灸临床RCT文章规范表述要素以及合理的临床对照设计,以期为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设计和RCT文章的规范撰写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首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 Springer、Wiley等国内外数据库,获取1996~2015年有关消化性溃疡病的文章。然后分两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①整理归纳纳入文章中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情况、致病因素。②整理消化性溃疡病的诊疗标准。③整理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方法及针灸治疗选穴规律。第二部分:①参考CONSORT和STRICTA标准,对比1996~2005年和2006~2015年文章的表述质量。②分别对文章题目和摘要、前言、试验设计方法、干预措施、结果、讨论6部分表述质量进行评价。③整理评价针灸临床研究设计对照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消化性溃疡病发病与诊疗情况概述从搜集到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文章来源看,发现国内多来自山东和广西等地,国外多来自亚洲。致病因素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等药物,遗传,情绪问题,吸烟,酗酒等。对于该病的诊疗:西药治疗,若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常首先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根除Hp,然后较长时间服用H2受体拮抗剂、PPI等药物;若是由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如不能停药,可同时加抑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中医诊疗,目前诊疗标准多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内科学》《实用内科学》等,治疗方法多采用针灸、中药、穴位埋线等,并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进行个体化治疗。根据不同症状证型选择相应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主穴取中脘、足三里,脾胃虚寒配伍胃俞、脾俞、内关;气滞血瘀配伍胃俞、脾俞、内关、膈俞;肝郁气滞配伍胃俞、脾俞、期门;泛酸配伍胃俞、脾俞、内关、太冲等。第二部分针灸临床RCT规范表述要素及对照设计评价根据CONSORT标准评价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临床RCT文章质量,结果为总体表述不完善,2006~2015年文章较1996~2005年表述质量略高(45.5% vs40.9%,P<0.05)。根据STRICTA标准评价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临床RCT文章质量,结果显示,2006~2015年与1996~2005年文章表述均不完善(46.3% vs53.5%,P>0.05)。文章的题目和摘要、前言、试验设计方法以及针刺干预措施部分表述质量均较低,讨论部分表述质量相对较高,这5部分表述质量2006~2015年与1996~2005年基本一致(均P>0.05);结果部分2006~2015年较1996~2005年表述质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对照设计方面:71.2%的文章对各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而且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28.8%的文章未描述各组基线资料的内容,不能确保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对照措施为药物的文章有86.0%对对照药物的服法包括疗程、频次、剂量等叙述较完整,提示对干预措施的重视无偏倚,对照合理;对照措施为针灸或其延伸方法的文章仅有37.5%可变因素少,设计较合理。研究结论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临床RCT文章表述不完整,针灸临床RCT文章的撰写还需规范,尤其是前言、试验设计方法以及干预措施部分。在针灸临床对照设计时,要尽量减少可变因素,注意组间基线资料以及干预措施的可比性等问题。
刘宁[10](2016)在《刘景源教授学术经验及其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景源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着名温病学专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6年,具有丰富的教学与临床经验。从师3年的时间里,跟随导师听课、侍诊,耳濡目染,深刻地体会到导师的教学风范与临床功力,受益匪浅。本研究的目的是全面、系统、深入地整理总结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刘师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经验进行临床研究。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第二部分是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第三部分是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渊源主要源于中医经典着作。他认为,《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精气学说”与“藏象学说”,充满了辩证法,是非常先进的科学理念,直至今天,仍然闪耀着哲学的光芒,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张仲景对汉代以前中医临床医学的全面总结。《伤寒论》虽是以“伤寒”为名,但却不局限于外感病,对内伤杂病同样有重大指导作用。刘师早年曾精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至今仍时时翻阅并能将其中不少着名经方熟练地用于临床。刘师曾言,读仲景书不可死背,不必拘于原文,更不可拘泥于一证一方,而是要灵活理解,综合运用。运用经方,应当善于拆分组合。根据病情需要,可将几个方剂拆分,取其各自的主要成分,组成新的方剂,或将经方中几个小方组合运用。如参附汤,就是取补气固脱的生脉散之君药人参,与回阳救逆的四逆汤之君药附子,组成了新的补气固脱,回阳救逆的方剂。古人这种对成方拆分组合运用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读经典,做临床”的典范,值得认真学习。刘景源教授精研温病40余年,对叶天士、俞根初、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大家的着述都有精到的见解。刘师遵吴鞠通《温病条辨》辨证体系,继承其师印会河教授的学术思想,主张以卫气营血辨证辨温热病,以三焦辨证辨湿热病并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刘师对辛凉清解法治疗温热病、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有独特见解,曾多次在全国各地作学术讲座进行推广。刘师在温病教学中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在教学中加入亲身治验案例,深受学生欢迎。刘景源教授除熟读四大经典之外,对后世各家着作亦多有涉猎,所以能博采众长,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刘师临证处方用药从无门户之见,更无宗某非某之说,而是从善如流,择善而从。在临床中运用前人名方往往信手拈来,灵活加减。刘师常讲,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所针对的患者群的不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不同流派,这些流派各有所长,都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但任何流派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在临床中不可存门户之见,而应当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第二部分,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思想内容丰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对温病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和临床各科两大部分。刘景源教授从事温病学教学与临床工作多年,对温病学理论与温病的临床治疗体会殊深。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的学术思想,认为卫气营血辨证的核心是气血辨证,把温热邪气对人体气与血的损伤划分为浅深轻重的四个不同阶段,气的病变表现为卫分证与气分证,血的病变表现为营分证与血分证。三焦辨证是把温病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标示其病变部位以及传变规律。主张温病的定性应当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温热病的发展规律是沿卫→气→营→血传变;湿热病的发展规律是沿上焦→中焦→下焦传变。因此,在临床上主张用卫气营血辨证辨治温热病;用三焦辨证辨治湿热病。刘景源教授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认为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侵袭人体,导致正邪相争;内伤发热的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在治疗方面,外感发热以祛邪为主,邪去则热退;内伤发热则以调理气血阴阳平衡为法,阴平阳秘则正安。关于内伤杂病的治疗,刘景源教授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痰饮水湿类病变趋多。因痰饮水湿郁阻,气血运行障碍,清阳不升,往往见形体倦怠,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若诊为虚证,则越补越滞,反成胶着难解之势,应当用分消走泄法祛除痰饮水湿,浊气去则清阳自升。本文对刘景源教授的临床经验分为内、妇、儿、外各科,按系统进行了概要的梳理总结和研究。第三部分,刘景源教授运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分别用加味黄芪建中方和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将刘景源教授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100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脾胃虚弱证)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对照组予黄芪建中汤治疗。每位患者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通过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情况的比较,对比治疗前后评分值的改变,判断患者症状的缓解程度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两组在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黄芪建中汤,且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的远期疗效较好,刘景源教授运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经验可推广于临床。
二、乳腺增生未必癌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增生未必癌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超声检查 |
1.3.3 乳腺临床体检 |
1.3.4 乳腺自我检查 |
1.3.5 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70岁 |
1.4.3 70岁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5.1 罹患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
3.6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分期 |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⑴妊娠期妇女。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准备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后处理 |
4.4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不完全 |
4.5.2 评估完全 |
5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学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乳腺磁共振成像引导 |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5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 |
6.1 标本类型及固定 |
6.1.1 标本类型 |
6.1.2 标本固定 |
6.2 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 |
6.2.1 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 |
6.2.2 真空辅助微创活检标本 |
6.2.3 乳腺肿块切除标本 |
6.2.4 乳腺病变保乳切除标本 |
6.2.4.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4. 2 取材 |
6.2.5 乳腺切除术(包括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 |
6.2.5.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5. 2 取材 |
6.2.6 SLNB |
6.3 病理学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方案 |
6.3.1 组织学分型 |
6.3.2 组织学分级 |
6.3.3 乳腺癌的分期 |
6.3.4 免疫组织化学和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
6.3.5 病理报告内容及规范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
7.1.2. 1 临床Ⅰ、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含以下因素时应谨慎考虑行保乳手术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
7.1.6. 4 随访和局部复发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4.2 常规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选择(表4) |
1 0.1.2.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
1 0.1.2.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1.2. 6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1.3.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3.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4. 2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方案 |
1 0.1.4. 6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2.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谈话 |
1 0.2.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2.4. 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4. 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和方案调整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局部和全身处理 |
1 0.2.5. 1 局部处理 |
1 0.2.5. 2 全身处理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1. 2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概念 |
1 0.3.1. 4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绝经定义参见附录Ⅷ) |
1 0.3.1. 5 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6 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2. 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附录Ⅶ) |
1 0.3.3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3. 1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3. 2 抗HER2单抗使用的注意事项 |
1 0.3.3. 3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14.2章节内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终末期乳腺癌患者姑息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病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
11.1随访和评估 |
11.2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2.1乳房重建的目的 |
12.2乳房重建的指征 |
12.3乳房重建的类型 |
12.4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2.5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2.6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系统 |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
13.1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3.4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3.5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4.1 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标准 |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4.3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原则 |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5.1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5.2诊断 |
15.3治疗原则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7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指南 |
19乳腺肿瘤整合医学的其他问题 |
19.1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
19.2乳腺癌营养治疗指南 |
附录 |
(2)健康传播视角下妇科疾病报道研究 ——以《扬子晚报》《健康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妇科疾病议题的特殊性及传播层次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我国妇科疾病健康传播现状 |
第一节 报道数量受节假日和社会热点影响较大 |
一、妇科疾病报道数量总体偏少 |
二、妇科疾病健康传播与社会热点显着相关 |
第二节 报道版面主要集中在“健康”专版 |
一、《扬子晚报》设健康专版,《健康时报》设“女性”健康专版 |
二、妇科疾病报道主要分布在“健康”专版中 |
第三节 报道体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 |
一、妇科疾病报道体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 |
二、《健康时报》报道体裁比《扬子晚报》更多样化 |
第四节 议题设置以健康科普为主导 |
一、防治信息与基础知识是妇科疾病议题的核心主题 |
二、医务人员为主体的官方叙事手法 |
第五节 本报记者和医务人员成为媒体报道中的主要信源 |
一、妇科疾病报道信源以本报记者和医务人员为主 |
二、信源鲜少涉及“受众”与官方发布 |
第六节 呈现以中性为主的报道立场 |
一、中性报道占样本报道的绝大多数 |
二、正面报道略多于负面报道 |
第七节 主要采用“医学”框架的叙述框架 |
一、使用医学作为单一的疾病探讨框架 |
二、社会性结构性框架缺位 |
第二章 妇科疾病议题在媒体报道中呈现的特点 |
第一节 不同妇科疾病类型出现的频率 |
一、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媒介关注度较高的疾病类型 |
二、妇科肿瘤的报道数量多于妇科炎症 |
第二节 妇科疾病特征在媒体中的呈现 |
一、强调妇科疾病的多发性与普遍性 |
二、“不孕不育”成为妇科疾病标签化的符号表征 |
第三节 妇科疾病防治策略在媒体中的呈现 |
一、“治未病”理念和“预防为主”思想初步显现 |
二、较少涉及健康传播与妇科疾病防治的联系 |
第三章 妇科疾病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医学框架主导:缺乏链接与延伸性解读 |
一、可读性不强:专业术语堆砌,晦涩难懂 |
二、科学性有待加强:争议性话题报道不够严谨 |
第二节 人文关怀缺失:“受众”话语权较弱 |
一、“被客体化”的个人叙述 |
二、效能信息与恐惧诉求不平衡 |
三、受众缺乏与媒介接近的有效互动 |
第三节 策划意识淡薄:内容编排上的“避重就轻” |
一、关键性健康信息的缺失 |
二、重知识普及、轻行为指导 |
第四章 妇科疾病健康传播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探析妇科疾病健康传播策略 |
一、切实纳入“公共健康”范畴:提高妇科疾病的社会能见度 |
二、构建健康传播共同体:打造妇科健康传播体系 |
三、健康赋权,彰显女性群体自我健康的话语权 |
第二节 微观层面探析妇科疾病健康传播策略 |
一、实现妇科疾病健康报道的全媒体发展、常态化传播 |
二、增加蕴含人文关怀的报道,促进支持性传播 |
三、从强调技术知识转为强调社会知识,在科普与传播之间保持平衡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伤寒杂病论》治疗乳腺癌的理论探讨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乳腺癌现代研究进展 |
1.1.1 乳腺癌定义 |
1.1.2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 |
1.1.3 乳腺癌的治疗现状 |
1.1.4 伤寒杂病论治疗乳腺癌的研究文献 |
1.2 乳腺癌的病因病机 |
1.2.1 外因 |
1.2.2 内因 |
1.3 现代中医在肿瘤临床上具有深厚的造诣 |
1.3.1 周岱翰教授 |
1.3.2 李赛美教授 |
1.3.3 林丽珠教授 |
1.3.4 张步桃医师 |
1.3.5 黎敬波教授 |
第二章 本人为恶性肿瘤乳腺癌患者 |
2.1 本人为恶性肿瘤乳腺癌患者 |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三章 结论 |
3.1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
3.2 乳腺癌癌转移及手术、放化疗后的中医治疗 |
3.3 带瘤生存,改善生活质量是目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针刺缓解周期性乳腺痛疗效—随机对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周期性乳腺痛的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疾病概述 |
2 乳房的解剖生理学 |
3 临床特点 |
4 诊断标准 |
5 治疗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周期性乳腺痛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内治法 |
1.1 中药汤药 |
1.2 中成药治疗 |
2 外治法 |
2.1 针刺法 |
2.2 穴位注射治疗法 |
2.3 中药外用疗法 |
3. 综合治疗方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2.1 受试者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观察中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样本量估算 |
3.3 随机方法 |
3.4 治疗方案 |
3.5 观察周期 |
3.6 观察指标 |
3.7 疗效评价 |
3.8 安全性评价 |
3.9 依从性评价 |
3.10 伦理学原则 |
3.11 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受试者分布 |
4.2 基线分析 |
4.3 患者依从性评价 |
4.4 近期疗效评价指标 |
4.5 远期疗效评价指标 |
4.6 安全性评价 |
5 讨论 |
5.1 结果的意义 |
5.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5.3 针刺穴位的选择 |
5.4 疗效指标的选择 |
5.5 安全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董氏奇穴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乳腺增生症的认识进展 |
1.1 乳腺与经络循行的关系 |
1.2 乳腺增生症的病因病机分析 |
1.3 传统中医学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症的认识进展 |
2.1 乳腺增生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
2.2 病理机制的认识 |
2.3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
2.4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进展 |
3 中西医结合疗法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试验观察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注意事项 |
2.4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学处理 |
2.7 脱落病例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
4 安全性观察 |
5 伦理原则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1.2 课题临床数据比较 |
1.3 临床疗效分析 |
2 治疗方案探讨 |
2.1 董氏奇穴渊源 |
2.2 董氏奇穴的特点 |
2.3 董氏奇穴刺法特点 |
2.4 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的取穴原则的差异 |
2.5 外三重与外三关 |
3 疑点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涩味黏液质型子宫瘤及乳腺结肿“异病同治”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病例标准 |
2.4 排除病例标准 |
2.5 病例脱落标准 |
3 临床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治疗药方 |
3.3 治疗顺序 |
3.4 护理调摄 |
4 观察指标 |
4.1 疗效性观察指标 |
4.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5 疗效判定标准 |
5.1 维医异常体液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2 子宫瘤的疗效判定标准 |
5.3 乳腺结肿的疗效判定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疗效评定资料 |
3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维医学对子宫瘤和乳腺结肿的认识 |
2 子宫瘤和乳腺结肿的维医病因病机 |
3 子宫瘤和乳腺结肿的维医治疗 |
4 子宫瘤和乳腺结肿的现代医学认识及病因病机 |
5 子宫瘤和乳腺结肿的现代医学治疗 |
6 子宫瘤与乳腺结肿的发病相关性及“异病同治”的意义 |
7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8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肝癌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及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辽东楤木的植物学研究 |
1.2 楤木的本草考证 |
1.3 楤木的功效 |
1.4 辽东楤木的功效 |
1.5 辽东楤木的化学成分 |
1.5.1 皂苷类 |
1.5.2 黄酮类成分 |
1.5.3 多糖类成分 |
1.5.4 挥发油类成分 |
1.5.5 氨基酸 |
1.5.6 微量元素 |
1.6 辽东楤木的药理作用 |
1.6.1 适应原样作用 |
1.6.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6.3 抗肿瘤作用 |
1.6.4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
1.6.5 抗炎、镇痛作用 |
1.6.6 保肝作用 |
1.6.7 其他作用 |
1.7 中医对肝癌病名的阐述 |
1.8 中医对肝癌病因的认识 |
1.8.1 正气不足 |
1.8.2 七情内伤 |
1.8.3 邪毒留滞 |
1.8.4 饮食不节 |
1.9 中医治疗肝癌的基本原则及常用方法 |
1.9.1 扶正固本法 |
1.9.2 清热解毒法 |
1.9.3 活血化瘀法 |
1.9.4 补肝益肾法 |
1.9.5 软坚散结法 |
1.9.6 其他方法 |
1.10 现代医学对肝癌的研究现状 |
1.11 现代医学在治疗肝癌方面常用的治疗方法 |
1.12 现代药理学治疗肝癌的方法 |
1.12.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1.12.2 诱导细胞凋亡 |
1.12.3 抑制肿瘤新血管生成 |
1.12.4 调节免疫 |
1.12.5 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
1.12.6 控制细胞信号的通路 |
1.12.7 其他方面 |
第二章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小鼠肝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及瘤株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物及试剂 |
2.1.4 实验方法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指标测定及方法 |
2.3.1 一般状态观察 |
2.3.2 对荷瘤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2.3.3 对荷瘤小鼠血液学指标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
2.3.4 对小鼠H_(22)肝癌的抑制作用 |
2.3.5 对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作用 |
2.3.6 对荷瘤小鼠血清中IL-2、IL-6、VEGF、TNF-α、IFN-γ含量的影响 |
2.3.7 对荷瘤小鼠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cytochrome C、Bax、Bcl-2、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
2.3.8 Tunel染色观察各给药组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 |
2.3.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给药组瘤组织中相关蛋白变化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结果 |
2.5.1 对H_(22)荷瘤小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
2.5.2 对H_(22)荷瘤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2.5.3 对H_(22)荷瘤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
2.5.4 对H_(22)荷瘤小鼠瘤重的影响 |
2.5.5 对H_(22)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作用 |
2.5.6 对H_(22)荷瘤小鼠血清中IL-2、IL-6、TNF-α、VEGF、IFN-γ含量的影响 |
2.5.7 对H_(22)荷瘤小鼠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cytochrome C、Bax、Bcl-2、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
2.5.8 Tunel染色观察各给药组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 |
2.5.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给药组瘤组织中相关蛋白变化 |
2.6 小结 |
第三章 辽东楤木叶化学成分体外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构效关系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受试药品 |
3.1.2 肿瘤细胞株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辽东锪木叶各成分体外对人肝癌Bel7402、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
3.3.2 辽东楤木叶各成分体外对人口腔上皮癌KB、人卵巢癌A2780、鼠黑色素瘤高转移株B16BL6、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杀伤作用 |
3.4 讨论 |
3.4.1 皂苷元的结构类型与活性的关系 |
3.4.2 皂苷糖链数目与活性的关系 |
3.4.3 皂苷组成糖的数目与活性的关系 |
3.4.4 皂苷糖链中糖与糖的连结方式与活性的关系 |
3.5 结果 |
第四章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依据 |
4.2.2 最大给药量法测定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
4.2.3 恩氏法测定大鼠的半数致死量 |
4.3 统计学分析 |
4.3.1 最大给药量法实验统计分析 |
4.3.2 霍恩氏法实验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动物一般状况观察 |
4.4.2 动物体重 |
4.4.3 动物大体解剖 |
4.5 对研究工作偏离情况的说明 |
4.6 结论 |
4.6.1 动物一般状况观察及死亡情况 |
4.6.2 动物体重 |
4.6.3 动物大体解剖 |
第五章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90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设计依据 |
5.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统计学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对临床症状的影响 |
5.4.2 对动物体重增长的影响 |
5.4.3 对动物摄食量的影响 |
5.4.4 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5.4.5 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6 对血清电解质的影响 |
5.4.7 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
5.4.8 对尿指标的影响 |
5.4.9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
5.5 对研究工作偏离情况的说明 |
5.6 结论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以消化性溃疡病为例探讨针灸临床RCT规范表述要素与合理的对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综述消化性溃疡病发病与诊疗情况 |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 |
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文献检索及文章纳入结果 |
2 发病情况 |
2.1 病例来源情况 |
2.2 发病因素 |
3 诊疗标准 |
4 治疗方法 |
4.1 单纯西药治疗 |
4.2 单纯中药治疗 |
4.3 西药结合中药治疗 |
4.4 针灸治疗 |
4.5 其他疗法 |
讨论 |
1 发病情况 |
2 诊疗标准 |
3 治疗现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探讨针灸临床RCT规范表述要素及合理的对照设计 |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资料 |
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文献检索及纳入情况 |
2 根据CONSORT和STRICTA标准评价针灸治疗PU临床RCT文章质量 |
2.1 采用CONSORT标准评价文章质量 |
2.2 采用STRICTA标准评价文章质量 |
3 针灸治疗PU临床RCT文章各部分表述质量情况 |
3.1 题目和摘要部分 |
3.2 前言部分 |
3.3 试验设计方法部分 |
3.4 针刺干预措施部分 |
3.5 结果部分 |
3.6 讨论部分 |
4 关于对照设计 |
4.1 基线资料对照 |
4.2 方法对照 |
讨论 |
1 题目和摘要部分表述 |
2 前言部分表述 |
3 试验设计方法及表述 |
3.1 随机化细节 |
3.2 受试者选择 |
3.3 样本量估算 |
3.4 盲法的实施 |
3.5 临床试验注册 |
4 干预措施部分表述及对照设计 |
4.1 干预措施表述 |
4.2 合理设计对照干预措施 |
5 结果部分表述 |
5.1 结局指标选择 |
5.2 统计学处理 |
6 讨论部分表述 |
小结 |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3 篇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临床RCT纳入文章(观察组方法包含针刺) |
33 篇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临床RCT纳入文章(观察组方法不含针刺) |
附表1 随机临床试验应报告的信息CONSORT 2010对照检查清单 |
附图1 两组平行对照随机临床试验各阶段进程的流程图 |
附表2 针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报告标准(STRICTA)修订版条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刘景源教授学术经验及其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一、刘景源教授简介 |
二、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1 深入研究《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观、“精气学说”与“藏象学说” |
2 精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灵活熟练地用于临床 |
3 精研温病,学有专长,术业有专攻 |
4 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
5 师承有渊源,继承各流派,临床有发扬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
一、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二、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
1 刘景源教授治疗内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
2 刘景源教授治疗妇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
3 刘景源教授治疗儿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
4 刘景源教授治疗外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
5 刘景源教授应用外用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
6 刘景源教授对古今用药之异的论述 |
第三部分 刘景源教授应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 |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西医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
1 发病原因 |
2 病理生理 |
3 临床表现 |
4 检查 |
5 诊断 |
6 鉴别诊断 |
7 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黄芪建中汤的认识 |
1 黄芪建中汤的历史沿革 |
2 黄芪建中汤组成药物的分析 |
3 黄芪建中汤的临床应用 |
4 现代医家对黄芪建中汤的加减运用 |
参考文献 |
胃痛、胃痞及其治疗的中医理论探讨 |
1 关于胃痛的中医理论探讨 |
2 关于胃痞的中医理论探讨 |
3 关于泛酸、烧心的中医理论探讨 |
4 关于呕吐的中医理论探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疗效评价 |
6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临床疗效 |
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比较 |
3 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部分患者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情况 |
4 不良事件及脱落病例 |
讨论 |
1 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2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证候分析 |
3 加味黄芪建中方解析 |
4 疗效分析 |
5 安全性和依从性 |
6 创新点 |
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四、乳腺增生未必癌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21(10)
- [2]健康传播视角下妇科疾病报道研究 ——以《扬子晚报》《健康时报》为例[D]. 吴星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3]《伤寒杂病论》治疗乳腺癌的理论探讨及疗效研究[D]. 陈丽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4]针刺缓解周期性乳腺痛疗效—随机对照试验[D]. 孙慕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5]董氏奇穴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D]. 苏佩萱.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6]涩味黏液质型子宫瘤及乳腺结肿“异病同治”的疗效观察[D]. 帕夏古丽·阿布都热合曼(Pashagul Abdurehman). 新疆医科大学, 2018(11)
- [7]如何才能不爱你[J]. 史生荣.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7(01)
- [8]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肝癌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及毒性研究[D]. 穆光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5)
- [9]以消化性溃疡病为例探讨针灸临床RCT规范表述要素与合理的对照设计[D]. 孟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2)
- [10]刘景源教授学术经验及其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D]. 刘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