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到五四 ——“非诗”与“诗”张力下的诗歌变革

从晚清到五四 ——“非诗”与“诗”张力下的诗歌变革

论文摘要

近现代诗歌一面呼应时代的表意吁求,引入“非诗”因素,一面又须维护文体、审美的底线,进行“诗性”规约,这是其变革所面临的张力症结。它或隐或显地贯穿在晚清诗界革命和五四新诗运动始终。而面对这一症结所做出的不同的诗性策略便成了决定他们不同历史形态的关键。晚清的“诗界革命”迎应时代表意的吁求,在诗歌内容、诗美形态上已经引入了“非诗”的因素,但由于对诗美的焦虑,对传统诗美形态“古风格”的坚守,制约了他们变革的历史脚步。在五四新诗运动中,胡适们同样迎应时代的表意吁求,在诗中引入新的表意内容。但却深深地认识到形式革命对于诗歌变革的关键性意义。并在诗歌内容、诗美形态上所引入的“非诗”因素上表现出对晚清诗界革命的延续和突破的。可以说,胡适的新诗运动的尝试和探索,正是以晚清诗界革命的探索为起点,之后又逐渐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另外,白话运动和直译外国诗也给了他突破的契机和启发,使他最终完全走出了晚清诗界革命的范围,为中国现代诗确立了完全迥异于古典诗的语言和体式。从而也最终超越了古典诗的文体风格和审美规范,为新的审美构建打下了新的基础。胡适们在新诗变革中同样面对引入“非诗”因素与诗歌诗美吁求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贯穿在新诗运动的过程中,并且其表现形式逐渐由新诗运动与外部的矛盾转入新诗运动诗人们内部的反思力量。这种力量最终成为新诗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由此,我们看到新诗变革其实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整体性变革过程。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夹缝中求生存——"非诗"与"诗"张力下的诗歌革新
  • 第一节 "非诗"与"诗"的变革张力
  • 一、时代的"表意"吁求与"非诗"的变革形态
  • 二、"像诗"的诗性规范与新诗发生的张力性"症结"
  • 第二节 传统与创新:新诗美理想建构的重要性
  • 一、求新与守旧
  • 二、诗歌的整体变革
  • 第一章 表意追求与诗性考虑——晚清诗界革命的历史形态
  • 第一节 新派诗人创作中新的表意追求
  • 第二节 诗歌创作中的非诗化的因素
  • 一、语言、句式的"非诗"因素
  • 二、文体功能的越界
  • 三、诗体选择的"放脚"
  • 第三节 "古风格"的诗美规范与"诗界革命"的历史形态
  • 第二章 反规范与再规范(上)——胡适新诗运动的表意追求与"非诗"形态
  • 第一节 形式革命的策略性意义
  • 第二节 新诗发生的延续性:"非诗"的变革形态
  • 一、"以文为诗"的变革时期
  • 二、"以白话为诗"的变革时期
  • 三、"诗体大解放"的变革时期
  • 第三章 反规范与再规范(下)——诗美规范的焦虑
  • 第一节 新诗运动所引发的争论
  • 一、"以文为诗"引发的诗与文的争论
  • 二、"白话入诗"引起的诗语争论
  • 三、学衡派的诘难
  • 第二节 新诗人内部的"诗"性吁求
  • 一、胡适的再规范尝试
  • 二、俞平伯、康白情诗论中的"诗性"的吁求
  • 结论
  • 一、审美变革的重要性
  • 二、近现代诗歌的整体变革
  • 三、对永恒"诗性"和新诗评价的反思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回归本体,小中见大--评胡峰《诗界革命--中国现代新诗的萌蘖》[J]. 文教资料 2017(11)
    • [2].重评梁启超“诗界革命”[J].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6(01)
    • [3].《近代报刊与诗界革命的渊源流变》[J]. 文艺研究 2020(11)
    • [4].试述西学对晚清诗界革命的影响[J]. 文史知识 2008(02)
    • [5].1900:诗界革命运动之发端[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6].理想与目标的契合——黄遵宪与“诗界革命”[J]. 中国文学研究 2012(03)
    • [7].“诗界革命体”诗歌主题研究——以清末《大公报》诗为例[J]. 天津社会科学 2010(02)
    • [8].论梁启超“诗界革命”的调适与定位[J]. 北方论丛 2010(03)
    • [9].黄遵宪与诗界革命[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
    • [10].从“诗界革命”到“文学革命”——试论历史转型期胡适新诗的意义[J]. 文教资料 2008(28)
    • [11].论《清议报》诗词与“诗界革命”的发生[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2].《人境庐诗草》所体现的中国近代“诗界革命”中的日本因素[J]. 学语文 2014(03)
    • [13].“诗界革命”的新阵地——清末《大公报》诗歌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0(03)
    • [14].中国近代“诗人”丘逢甲[J]. 黑龙江史志 2009(20)
    • [15].易顺鼎与清末民初诗歌演变[J]. 中国文学研究 2010(04)
    • [16].“诗界革命”与新诗发生期研究的突破性思考——读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J]. 诗探索 2015(07)
    • [17].试述西学对晚清诗界革命的影响[J]. 文史知识 2008(01)
    • [18].“诗界革命”与新诗发生期研究的突破性思考——读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J]. 长江学术 2012(04)
    • [19].“诗界革命派”与旧桃源时代的结束[J]. 铜仁学院学报 2014(01)
    • [20].浅议梁启超对“文学革命”的发轫作用[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2(01)
    • [21].书屋絮语[J]. 书屋 2012(06)
    • [22].依偎于今魂与古胎之间——诗界革命与南社关系考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3].黄遵宪诗文革新与“五四”新诗内在发展逻辑——兼与李卫涛先生商榷[J]. 齐鲁学刊 2014(04)
    • [24].“诗界革命”与二十世纪革命诗歌起源[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25].1994—2004年黄遵宪研究论析[J]. 嘉应学院学报 2008(05)
    • [26].诗界革命:现代新诗语言追求的先声[J]. 东岳论丛 2012(03)
    • [27].梁启超文学思想发生的个案研究[J]. 芒种 2013(04)
    • [28].“诗界革命”:超越唐宋诗之争,主张觅求新诗界[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9].论“诗界革命”对启蒙运动的贡献[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30].论诗界革命对新诗生成的影响[J]. 文学与文化 2011(01)

    标签:;  ;  ;  ;  

    从晚清到五四 ——“非诗”与“诗”张力下的诗歌变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