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经营形式下的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研究 ——以福建为例

不同经营形式下的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研究 ——以福建为例

论文摘要

从世界林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私有林在市场经济国家的林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经过几次的林权改革,私有林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2003年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入推进,私有林已经成为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初,国家林业局提出要把“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作为实现新世纪中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作之后,私有林面临着极佳的发展机遇。新一轮的集体林权改革自2003年在福建率先开展,明晰了产权,大部分的集体山林划分到户经营,林农因此拥有了经营权和相应的收益权,调动了林农的经营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林改的进程中,许多专家和实际工作者都担心分户经营的模式会导致林地的细碎化,从而导致林业规模经营的优势的丧失,对私有林经营效率产生了疑虑。因此,研究林业经营效率是林业经营管理与林业政策的重要议题,测度和比较现实中存在的家庭承包经营、自留山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各种经营形式下的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对于林农实际生产规模的选择,推动林改的进一步深化和促进林业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林农的经营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对福建省三大林区的调查,运用DEA方法对私有林的经营规模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五大部分:第1章:导言。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首先从林业是否规模化经营的争议、私有林经营形式的选择对林业经营规模效率的影响、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经营规模效率的测度方法等方面回顾总结国内外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的研究概况并进行述评;其次对本文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相关说明;最后对本文所运用的理论基础——规模经济理论和技术效率理论进行了简述。第3章:福建省私有林经营现状分析。分析了福建省林业经营形式演变历程,对福建省私有林主要经营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详细分析了样本林农私有林经营形式状况,对不同经营形式下私有林经营投入要素、产出情况进行比较。第4章:应用DEA分析法对不同经营形式下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简单介绍了DEA方法的基本原理,构建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评价模型;其次对变量选取与定义进行了解释;最后测算并分析了自留山经营、家庭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经营形式下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得出了林农经营总体经营规模效率有待提高、股份合作经营规模效率相对较高、林地经营规模适当调整、生产要素配置不太合理等四大结论。第5章: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通过前面的实证分析,对提升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提出了三大对策建议:因地制宜,选择多形式的林地经营形式;完善林地流转制度,提高林业整体规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林业生产效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2.1.1 国外研究状况
  • 2.1.2 国内研究状况
  • 2.1.3 研究评述
  • 2.2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说明
  • 2.2.1 私有林
  • 2.2.2 经营形式
  • 2.2.3 效率
  • 2.3 理论基础
  • 3 福建省私有林林地经营现状分析
  • 3.1 福建省林业经营形式演变历程
  • 3.1.1 “三定”时期以集体经营为主
  • 3.1.2 三明股份合作经营制度的改革
  • 3.1.3 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形式并存
  • 3.2 样本林农私有林林地经营形式状况分析
  • 3.2.1 林农私有林林地经营规模分布状况
  • 3.2.2 不同经营形式下私有林林地经营投入要素比较分析
  • 3.2.3 不同经营形式下私有林经营产出比较分析
  • 4 不同经营形式下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实证分析--基于 DEA 分析法
  • 4.1 模型选择
  • 4.2 变量选取与定义
  • 4.3 不同经营形式下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分析
  • 4.3.1 家庭承包经营形式下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分析
  • 4.3.2 股份合作经营形式下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分析
  • 4.3.3 自留山经营形式下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分析
  • 4.4 不同经营形式下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差异分析
  • 4.4.1 总体规模效率
  • 4.4.2 纯技术效率
  • 4.4.3 林地经营规模
  • 4.4.4 投入冗余
  • 5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1.1 总体规模效率有待提高
  • 5.1.2 股份合作经营规模效率相对较高
  • 5.1.3 林地经营规模适当调整
  • 5.1.4 生产要素配置不太合理
  • 5.2 提升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的对策建议
  • 5.2.1 因地制宜,选择多形式的林地经营形式
  • 5.2.2 完善林地流转制度,提高整体规模效率
  • 5.2.3 优化林业资源配置,提高林业生产效率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不同经营形式下林农林地规模状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江汉平原水稻种植规模与规模效率的关系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8(04)
    • [2].我国城镇劳动规模效率及其拟合验证[J]. 求索 2015(08)
    • [3].蛋鸡养殖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 当代畜牧 2015(35)
    • [4].区域要素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效应机理研究[J]. 经济地理 2011(08)
    • [5].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以福建杉木用材林为例[J]. 广东社会科学 2014(01)
    • [6].转型期中国粮食产出规模效率及结构优化策略[J]. 资源科学 2008(06)
    • [7].我国银行保险代理合作模式的规模效率实证研究[J]. 商业时代 2014(27)
    • [8].城市规模效率差异分析——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J]. 现代商业 2013(02)
    • [9].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应克服盲目性[J]. 硅谷 2009(05)
    • [10].浙江省乡镇卫生院规模适宜性评价[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02)
    • [11].国防工业运行效率与市场机制作用——基于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与竞争效率的分析框架[J]. 军事经济研究 2008(09)
    • [12].中国水产加工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4)
    • [13].中国不同奶牛养殖规模的技术效率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 [14].市场经济初期地区行政垄断对规模经济的作用机制分析——基于钢铁、汽车工业规模效率的动态测算[J]. 西部商学评论 2009(01)
    • [15].城镇化的第一要义是增长动力的转型[J]. 甘肃农业 2014(03)
    • [16].我国保险公司X效率的实证研究——以中资财险公司为例[J]. 保险研究 2013(01)
    • [17].测量要素折扣对企业规模效率的贡献:基于DEA的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0(04)
    • [18].基于监管要求和商业模式视角的中国银行业经营效率研究[J]. 软科学 2014(09)
    • [19].大数据产业增长及效率的影响因素与实证[J]. 统计与决策 2020(05)
    • [20].地方政府卫生支出结构对规模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的面板数据分析[J]. 当代经济 2019(05)
    • [21].浅析水稻种植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 南方农业 2015(22)
    • [22].中国城市规模效率与最优规模的生态考量——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 城市问题 2018(02)
    • [23].当归种植户规模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12)
    • [24].蛋鸡养殖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19(07)
    • [25].安徽省农产品对外可持续贸易效率的评价研究——基于DEA模型[J]. 商场现代化 2018(04)
    • [26].我国环保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7].京津冀旅游效率发展评价研究[J]. 统计与管理 2018(10)
    • [28].基于DEA-Malmquist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28)
    • [29].迈向中高端与增长可持续[J]. 中国经济报告 2018(01)
    • [30].广东省市级妇幼保健院效率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15(07)

    标签:;  ;  ;  

    不同经营形式下的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研究 ——以福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