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研究

赏识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

教育所能达到的境界取决于对儿童的认识所达到的高度。怎样看待儿童,触及的不是教育的枝节问题,而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受社会上功利思想和浮燥氛围的影响,当前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儿童的教育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在儿童的培养上出现了很多严重的异化现象。“功利教育”、“抱怨教育”、“暴力教育”、“惩罚教育”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许多老师和家长缺乏爱的表达能力和爱的艺术,对儿童的爱经常发生偏差,有时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很多儿童还在遭受着父母和老师以爱的名义实施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我们了解儿童吗?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心理需要?我们是否应该关注、指导老师和家长如何正确表达对儿童的爱?我们该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去探究一种有效的、人性的儿童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赏识教育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答案。赏识教育提倡老师和家长科学认识儿童、正确对待儿童,运用赏识的理念和方法把对儿童的爱具体化,提倡在对儿童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宽容的基础上开发儿童潜能,使儿童增强自信,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本研究在探讨赏识教育的内涵、本质、源起、意义、时代价值等的基础上,对赏识教育的原则和实际应用方法、注意问题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本研究采取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等对赏识教育进行了探讨,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赏识教育的含义及本质探析。根据现有文献对赏识教育的研究和对赏识教育概念的界定,分析了赏识教育的内涵、特征和本质。第二部分:赏识教育的源起、时代价值、儿童观。赏识教育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众多中外教育家对赏识思想均有过论述。赏识教育对主体精神的弘扬、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和谐与平衡的理解在当今社会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并在深刻理解赏识教育内涵及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度重视儿童的儿童观。第三部分: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赏识教育在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领域有重要的佐证和理论基础。动机理论学派中的强化理论、附属驱力理论、需要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向我们揭示了“赞扬”“赏识”“暗示”所潜藏的教育魅力及其成功的依据。第四部分:赏识教育的原则与应用。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尊重、理解、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赏识教育的含义及其实质
  • (一) 现在文献对赏识教育的界定
  • (二) 本研究对赏识教育的界定
  • (三) 赏识教育的实质
  • 二、赏识教育的源起、时代价值及其儿童观
  • (一) 赏识教育的源起
  • (二) 赏识教育的时代价值
  • (三) 赏识教育的儿童观
  • 三、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动机理论与赏识教育
  • (一) 强化理论与赏识教育
  • (二) 需要理论与赏识教育
  • (三) 认知失调理论与赏识教育
  • (四) 归因理论与赏识教育
  • (五) 期望理论与赏识教育
  • (六) 附属驱力理论与赏识教育
  • 四、赏识教育的原则及方法
  • (一) 尊重儿童
  • (二) 理解儿童
  • (三) 信任儿童
  • (四) 欣赏儿童
  • (五) 激励儿童
  • (六) 宽容儿童
  • 五、赏识教育的误区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一) 表扬与批评
  • (二) 赏识要有度
  • (三) 赏识与挫折
  • (四) 赏识与溺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示[J]. 教育探究 2010(01)
    • [2].一个游戏引发对“儿童观”的深度反思[J]. 上海教育科研 2018(04)
    • [3].还原性视域下现代儿童观的实践反思与重构[J]. 生活教育 2020(03)
    • [4].浅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J]. 试题与研究 2018(23)
    • [5].现代儿童观对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启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03)
    • [6].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需要坚持唯物辩证法[J]. 少年儿童研究 2010(22)
    • [7].虞永平: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J]. 幼儿100(教师版) 2016(12)
    • [8].生活化课程模式下教师儿童观的改变[J]. 时代教育 2016(24)
    • [9].爱的错位[J]. 今日中国 2017(02)
    • [10].儿童观热点走向——基于CNKI平台CSSCI来源文献的可视性分析[J].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2017(05)
    • [11].自然、成长、民族——《开明国语课本》插图中的儿童观[J]. 山西青年 2017(06)
    • [12].他们比我想的棒[J]. 学前教育 2017(04)
    • [13].和孩子一起快乐玩泥巴[J]. 教育家 2017(30)
    • [14].儿童观的多维构建及其启示[J]. 家教世界 2015(22)
    • [15].发现儿童——更新儿童观的区域研修行动[J]. 幼儿教育 2016(25)
    • [16].从现代儿童观立场反思当前儿童教育[J]. 特立学刊 2014(05)
    • [17].中国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4(12)
    • [18].简述西方社会“儿童观”的流变历程[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0(02)
    • [19].儿童观的重建是教育改革的前提[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1(06)
    • [20].激发儿童生命发展 西方现代儿童观[J]. 文明 2020(10)
    • [21].拯救与回归的呼唤——纪录片《幼儿园》中的儿童观探析[J]. 教育探究 2009(01)
    • [22].中国文化发展下的儿童观[J]. 文学教育(下) 2019(06)
    • [23].从“性相近,习相远”看传统蒙学的儿童观[J]. 幼儿100(教师版) 2015(11)
    • [24].功利取向儿童观及其批判[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8(04)
    • [25].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 [26].主持人的话[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 [27].从西方儿童观的演变看当代教育问题[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04)
    • [28].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2)
    • [29].拯救与回归的呼唤——纪录片《幼儿园》中的儿童观探析[J].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 [30].我国国家层面儿童观的主要转变[J]. 中小学管理 2018(11)

    标签:;  ;  ;  ;  

    赏识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