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论文摘要

构建模型,把模型用做研究客体的一种手段,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塑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的一大创造。借助模型来获取关于客体的认识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有科学家指出:模型方法乃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模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模型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模型的熟悉、对建模方法的理解,培养他们建模、运模的能力。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的基本理论。介绍了模型的含义和方法、高中生物模型的分类和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的概念;探讨了模型建构的基本原则和几种不同类型模型建构的具体方法;结合实例阐明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模型建构教学的价值。本文第二部分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模型建构教学的教学实践,主要介绍了几个典型的生物模型建构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笔者认为,正确地理解模型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的开展模型建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模型和模型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从实际中提取模型,以及应用模型解决问题。本文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通过案例分析,笔者认为: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模型建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模型建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三、模型建构应避免某些误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生物模型构建的基本理论
  • 2.1 模型、模型方法
  • 2.2 生物模型和生物模型的类型
  • 2.3 生物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
  • 2.4 模型教学与模型建构教学
  • 2.5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 第三章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3.1 模型建构的方法步骤
  • 3.2 高中生物教学中物质模型的模型建构教学案例
  • 3.3 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模型的模型建构教学案例
  • 3.4 高中生物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模型建构教学案例
  • 3.5 高中生物教学中理论模型的模型建构教学案例
  • 3.6 模型建构的局限性以及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