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登记制度之社会信用问题研究

企业登记制度之社会信用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企业登记发展至今,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制度孰优孰劣已经不再学界争议的焦点。根据商行为的效率优先原则,形式审查制度在学界的统治地位日渐形成。但是企业登记在司法领域内却引发了公权力信用失范的实践难题。问题的发端在于经由形式审查取得的企业登记不具备司法证据规则的真实性要求。与形式审查相衔接的公示制度将行政权力做成的企业登记对外效力无限扩张;与此同时,司法权力却不得不遵循传统的证据规则否定与登记主体真实状况不符的登记效力,从而在司法裁判的范围内产生了独立于行政权力登记效力的预判力。司法与行政权力作为两大公权力,在与社会公众的交互模式中产生了针对同一主体的不同判断,一方面会误导市场主体对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使得公权力本身在公众面前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在两大权力体系均积极承担信用责任并未出现违背公权力信用原则行为的情况下,解决公权力信用的不合理内耗是建立健全市场信用乃至社会信用的第一步。在公权力有积极的信用意识并具备承担信用责任的能力的前提之下,笔者将重点考察我国企业登记制度从实质审查主义向形式审查主义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信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由于转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用结构是一种完全依赖公权力支撑的畸形化体系,市场主体的自我意识与经济理性没有充分觉醒,这使得转型过程中市场主体面临着艰难的思维方式的蜕变。失去了信赖利益的基点又尚未形成成熟的经济理性思维模式,在公权力全面撤出市场准入监督管理领域后市场主体出现了商事行为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面对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具备绝对自由意识的市场主体,公权力不及建立完善的督导机制就已经陷入了市场主体“自利性”任意驰骋的混乱秩序中。忽视了逐利本性的权利边界的市场主体没有意识到信用的潜在资本属性和对自身经济能力的重要影响,使得行为的短期性与市场秩序的不稳定性相伴而生,信用风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从企业登记的登记主体——行政权力与企业登记证据效力的确定主体——司法权力两者之间的体制衔接切入,分析作为社会信用基础的公权力信用的维护,并借由企业登记制度作为理论探讨的载体,解析消弭两大公权力信用内耗及矛盾的可行性途径。在企业登记形式审查制度确立之初,市场信用的缺失所暴露出的微观层面上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市场主体经济理性思维的欠缺、对信用双重属性缺乏认知以及驾驭市场变动的能力不足上。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弥补市场主体行为能力缺陷的方案,并在塑造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市场主体的同时,从信用的双重属性即伦理性与经济性的角度,剖析重构信用体制的经济手段与法律途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企业登记概述
  • 第一节 企业登记概念及种类
  • 一、企业登记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 二、企业登记的种类
  • 第二节 企业登记的历史沿革
  • 一、西方国家企业登记历史沿革
  • 二、我国企业登记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企业登记的作用及社会价值
  • 一、企业登记的作用
  • 二、企业登记的社会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企业登记与社会信用的关系
  • 第一节 企业登记效力概述
  • 一、企业登记效力的基本概念
  • 二、企业登记效力的分类解析
  • 第二节 企业登记证据效力基础理论
  • 一、企业登记簿及其证明力的原初形态
  • 二、企业登记证据效力的实践发展轨迹
  • 三、企业登记的公示主义及程序设计对企业登记证据理论的影响
  • 第三节 企业登记证据效力理论难题的探究
  • 一、企业登记的性质是证据还是证据材料
  • 二、企业登记公示效力与司法证据效力的矛盾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登记与社会信用基础——公权力信用
  • 第一节 公权力信用的内涵
  • 一、公权力信用的基本内涵
  • 二、公权力信用的特征
  • 第二节 企业登记制度中公权力信用的缺失
  • 一、企业登记形式审查制度引发的公权力信用体系的内耗
  • 二、行政权力在企业登记制度中的自利性趋向
  • 三、企业登记制度中公权力信用责任与信用能力的不对称
  • 第三节 企业登记公信力缺失对社会信用体制的影响
  • 一、企业登记公信力缺失对社会信用体制影响之概述——公权力信用短缺与社会低信用的均衡
  • 二、企业登记公信力缺失对社会信用体制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用的涵义及社会信用体制建立的根基
  • 第一节 信用的内涵及特征
  • 一、信用的内涵
  • 二、信用的特征
  • 第二节 信用内生动因的二元性理论——伦理性与经济性
  • 一、信用的伦理性
  • 二、信用的经济性
  • 三、信用经济性动因对伦理性动因的扶持
  • 第三节 社会信用体制建立的根基
  • 一、社会信用体制建立的伦理根基——“信用集体无意识”的初探
  • 二、社会信用体制建立的经济根基——信用经济性的再挖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信用的理论重构
  • 第一节 我国社会信用体制原初根基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传统社会信用结构的固有缺陷
  • 二、公权力的干预对信用体制建立的不当影响
  • 三、我国企业登记制度设计对社会信用体制的不良影响
  • 第二节 企业登记制度与社会信用制度的关联与冲突
  • 一、企业登记制度与信用制度在起源上的关联
  • 二、企业登记形式审查制度与信用体制的冲突
  • 第三节 审视经济人理性缺失与社会信用体制的关联性
  • 一、对经济学“理性”基本内涵的再认识
  • 二、我国以“群体理性”替代“个体理性”的伦理传统及其对信用体制的影响
  • 三、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意识的泛滥与信用体制的危机
  • 第四节 企业登记制度之信用构建——公权力信用的复兴
  • 一、在平等的公权力之间确定企业登记效力的主导权
  • 二、企业登记的管辖权与效力的司法审查权之归并
  • 三、启用新的企业登记主体——社会中间层组织
  • 四、将与登记事项有涉的司法审查结论归附于登记簿册备查
  • 第五节 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法律分析
  • 一、建立社会信用法律分析的前提:转变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的功能应当以市场主体的接受能力为限
  • 二、社会信用生成机制的法律修复
  • 三、社会信用维护机制的法律健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青岛企业登记实现智能“秒批”[J]. 计算机与网络 2019(24)
    • [2].企业登记“零人工介入”“全智能审批”刍议[J].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20(03)
    • [3].云南省农信社与省工商局共推企业登记电子化[J]. 时代金融 2017(28)
    • [4].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明确煤矿开采企业登记管辖权的通知[J].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7)
    • [5].粤全面下放省级企业登记管辖权 强化属地登记管理[J]. 广东经济 2012(09)
    • [6].如何治理企业登记中介机构违法活动[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9(11)
    • [7].企业登记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8(02)
    • [8].企业登记电子化探索[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8(05)
    • [9].1~5月各省、市、自治区农药企业登记新产品数[J]. 农药市场信息 2008(12)
    • [10].云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 全覆盖试点在昆明启动[J]. 计算机与网络 2020(07)
    • [11].企业登记“就近受理”模式设计的思考[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2(03)
    • [12].我国基本单位名录库与美国企业登记名录库的比较[J]. 中国统计 2012(01)
    • [13].中美日基本单位(企业登记)名录库建设与发展的比较与思考[J]. 统计研究 2012(04)
    • [14].企业登记审查的理性反思与制度重构[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1(11)
    • [15].浅谈如何实现外资企业登记监管与服务的统一[J]. 黑河学刊 2008(03)
    • [16].企业虚假登记法律问题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09)
    • [17].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企业登记并联审批暂行办法的通知[J]. 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3(10)
    • [18].浅析我国企业登记的效力[J]. 商场现代化 2012(14)
    • [19].实施远程核准 提升登记效能——苏州市吴江工商局企业登记远程核准探索的调查[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2(07)
    • [20].307处修改的经济学意义[J]. 工商行政管理 2010(05)
    • [21].日照市岚山区开展“政银合作”银行柜台变成企业登记窗口[J]. 机构与行政 2019(11)
    • [22].关于印发《合肥市撤销企业登记暂行规定》的通知[J]. 合肥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8(07)
    • [23].企业登记申请材料法定时限的审查研究[J].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8(01)
    • [24].实行企业登记“同城通”模式的调查[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3(07)
    • [25].我心中最美的窗口[J]. 工商行政管理 2012(08)
    • [26].1~4月全国农药企业登记新产品数统计表[J]. 农药市场信息 2008(11)
    • [27].从企业登记审查角度谈市场准入便利化[J].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9(06)
    • [28].建设“互联网+企业登记”应用系统 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J].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8(10)
    • [29].创新企业登记 促进市场经济繁荣[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8(06)
    • [30].云南及时规范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档案管理[J]. 云南档案 2017(11)

    标签:;  ;  ;  ;  

    企业登记制度之社会信用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