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

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

论文摘要

河南省西部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中生代处于构造体制的重大转折时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发育大量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本文系统收集和整理了相关地质资料,并对区内中生代花岗岩类进行了较详细的地质学、年代学、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初步总结了区内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综合特征,探讨了其物质来源和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讨论了它们的成因。通过这些工作,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初步查明了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现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区域成片、东西成带、南北成串、等间距分布的特征。根据花岗岩类岩体的这一空间分布规律,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二个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及次一级的六个构造岩浆岩亚带。2、根据中生代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资料,初步厘定了各岩体的侵入时代。首次将中生代花岗岩类划分为J2旋回、J3旋回、K1旋回等三个旋回,并依据不同岩石类型间的侵入接触关系,将每个旋回又划分为早、中、晚三期。3、在详细研究区内中生代不同时期花岗岩类岩石特征的基础上,首次将区内中生代花岗岩类划分为碱性系列碱质A型花岗岩类以及钙碱性系列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和钙碱性花岗岩类等二个系列三种岩石组合类型,确定每个旋回从早期到晚期,岩石均具有从(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演化的趋势。4、初步总结了区内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区内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成分演化构成三个由中酸性向酸性演化的旋回,分别对应于J2、J3和K1三个岩浆活动旋回。形成花岗岩类的成岩物质来自壳幔混源。5、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成岩构造环境为碰撞后环境,部分岩石具有碰撞期或非造山期花岗岩的某些特征,表明碰撞后阶段既是碰撞造山过程的延续,又是向非造山环境的构造转换时期,因而其岩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继承了碰撞前消减时期和碰撞时期已经活化的岩浆源区性质。6、研究表明,区内中生代多阶段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引发多旋回的幔源岩浆底侵以及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或壳幔同熔,由此形成的岩浆经分异演化后侵位可以形成区内的中生代花岗岩类。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结晶基底
  • 2.1.2 盖层沉积
  • 2.1.3 中新生界断陷盆地沉积
  • 2.2 区域构造
  • 2.3 岩浆活动
  • 2.3.1 太古宇(阜平期,大于2 500 Ma)
  • 2.3.2 古~中元古代(吕梁期,2 000 Ma~1 500 Ma)
  • 2.3.3 新元古代(晋宁期, 1 100 Ma~700 Ma)
  • 2.3.4 早古生代(加里东期, 513 Ma~386 Ma)
  • 2.3.5 晚古生代(海西期, 386 Ma~257 Ma)
  • 2.3.6 三叠纪(印支期, 257 Ma~205 Ma)
  • 2.3.7 中生代(燕山期-四川期,205 Ma~65 Ma)
  • 2.3.8 新生代(喜马拉雅期,小于65 Ma)
  • 2.4 区域构造演化
  • 第三章 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时空分布
  • 3.1 构造岩浆岩带划分
  • 3.1.1 小秦岭-熊耳山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
  • 3.1.2 卢氏-栾川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
  • 3.2 岩体时代
  • 3.2.1 关于同位素年龄数据应用的讨论
  • 3.2.2 岩体侵入时代的确定
  • 3.3 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1 空间分布规律
  • 3.3.2 不同时代岩体分布规律
  • 第四章 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岩石学特征
  • 4.1 花岗岩类的分类和命名
  • 4.2 中侏罗世花岗岩类
  • 4.2.1 岩体地质特征
  • 4.2.2 岩石类型及岩性特征
  • 4.2.3 主要造岩矿物特征
  • 4.2.4 副矿物组合特征
  • 4.3 晚侏罗世花岗岩类
  • 4.3.1 岩体地质特征
  • 4.3.2 岩石类型及岩性特征
  • 4.3.3 主要造岩矿物特征
  • 4.3.4 副矿物组合特征
  • 4.4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
  • 4.4.1 岩体地质特征
  • 4.4.2 岩石类型及岩性特征
  • 4.4.3 主要造岩矿物特征
  • 4.4.4 副矿物组合特征
  • 4.5 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的演化
  • 4.5.1 岩石类型及岩石组合的演化
  • 4.5.2 主要造岩矿物含量的变化
  • 第五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 岩石系列
  • 5.2 中侏罗世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微量元素特征
  • 5.2.3 稀土元素特征
  • 5.3 晚侏罗世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3.2 微量元素特征
  • 5.3.3 稀土元素特征
  • 5.4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4.2 微量元素特征
  • 5.4.3 稀土元素特征
  • 5.5 不同时期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演化特征
  • 第六章 成岩构造环境及岩石成因探讨
  • 6.1 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成岩构造环境
  • 6.2 岩石形成的温压条件
  • 6.2.1 矿物包裹体测温
  • 6.2.2 图解法及计算法求温度和压力
  • 6.2.3 中生代花岗岩类形成的深度
  • 6.3 花岗岩的物质来源
  • 6.3.1 锶同位素
  • 6.3.2 氧同位素
  • 6.3.3 铅同位素
  • 6.3.4 硫同位素
  • 6.3.5 钕同位素
  • 6.4 中生代花岗岩类与壳幔相互作用
  • 第七章 结论
  • 7.1 取得的主要进展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 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生代”:命名的可能及其写作[J]. 诗探索 2008(01)
    • [2].论新世纪中生代诗人的写作转型[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3].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综述[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01)
    • [4].中生代诗人与70后诗人的比较研究[J]. 文学与文化 2013(03)
    • [5].成长在“苏派教育”独特的文化息壤上——“苏派”中生代名师成长规律探寻[J]. 江苏教育 2017(94)
    • [6].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成盆过程的数值模拟[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04)
    • [7].“中生代”的再出发——“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会议综述[J]. 文学与文化 2013(03)
    • [8].现实与想象——以简政珍为主,兼论台湾中生代诗人之作[J]. 诗探索 2008(03)
    • [9].很黄很暴力 30部最值得期待的中生代导演电影[J]. 电影世界 2012(07)
    • [10].华南中生代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J]. 矿床地质 2012(S1)
    • [11].非诗时代的诗歌困境与生长空间——兼论中生代诗人的命名现象及创作特征[J]. 诗探索 2013(07)
    • [12].代际命名视野下“80后”与中生代诗人的比较[J]. 诗探索 2013(07)
    • [13].“中生代哺乳动物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 大自然 2018(04)
    • [14].探寻中生代龙之帝国——恐龙解码[J]. 小学科学 2015(10)
    • [15].大规模软件网络节点中生代指数解法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1(02)
    • [16].“中生代”:命名与引领[J]. 诗探索 2008(01)
    • [17].简政珍:意象维度中的哲与智——一位台湾中生代诗人的评介[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1)
    • [18].《“中生代”诗歌研究》[J]. 长江文艺评论 2019(04)
    • [19].中生代普洱茶选品质OR品牌[J]. 普洱 2015(04)
    • [20].简政珍:落实在人间的意象美学——一位台湾中生代诗人的评介[J]. 语文学刊 2008(20)
    • [21].论新世纪中生代诗人的日常书写[J]. 文学与文化 2013(03)
    • [22].伊宁盆地中生代含煤地层的赋煤规律[J]. 科技信息 2012(08)
    • [23].重返中生代[J]. 海洋世界 2009(09)
    • [24].山西南部中生代-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14)
    • [25].漫步中生代 奏响中国音——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J]. 科学中国人 2014(15)
    • [26].中生代[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8(17)
    • [27].辽北地区中生代石英闪长岩的形成时代[J]. 西北地质 2016(03)
    • [28].胶东中生代动力学演化及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J]. 岩石学报 2015(10)
    • [29].当代诗学“命名”的操作、意义及反思——以“中生代”为例[J]. 诗探索 2013(07)
    • [30].论台湾“中生代”新诗的“汉语性”[J]. 文学与文化 2013(03)

    标签:;  ;  ;  ;  ;  

    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