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山盆组合是中国地貌的典型特点。国内对西北干旱区(内流河)山盆系统的景观格局与生态范式及绿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较多,而对外流河山盆系统的相关研究较少。贺兰山是宁夏境内的主要山体,也是将我国分为东西两界的山脉之一。银川平原是在银川断陷盆地上沉积而成,黄河外流而过。随着资源紧缺、人口增加、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分析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变化,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制定景观管理对策和生态生产范式,对于整个山盆系统的功能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将为其它外流河山盆系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景观生态规划与整体管理提供借鉴模式。本研究以贺兰山——银川盆地的典型样带永宁县为研究区域,采取野外调查、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化验与3S(RS、GIS、GPS)技术手段相结合,运用景观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贺兰山——银川盆地的景观格局和景观类型间的相互转移,并对其多年生态过程和目前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评价了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健康状况。基于土壤、水分、生物等自然要素的空间变异,建立了研究区空间数据库,通过GIS的叠加分析,划分了景观单元,制定了管理对策。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⑴研究区自然本底分析表明:灌淤土是第一大土壤类型,其次是淡灰钙土。土壤有机质高低顺序:山地土壤>盆地冲积平原土壤>洪积扇平原土壤。主要土壤类型的平均分形维数大小是:潮土>灌淤土>淡灰钙土>风沙土;不同土壤的肥力和植被分布特征不同。研究区水资源总消耗量4.0×108m3,其中农业用水占总耗水量的88.78%,水资源缺口达0.781×108m3。水质污染造成银川盆地水质缺水。冬小麦+麦套玉米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最高;经济林树种中水分利用效益高的是酿酒葡萄、枸杞、桃。5月中旬到7月初是银川盆地的用水高峰。贺兰山——银川盆地系统中18种代表性的乔、灌、草及栽培作物中小麦和荒漠、沙生植物的δ13C值较高。⑵气候变化、自然要素变迁、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等生态过程显著影响着贺兰山——银川盆地山盆系统的景观格局变化。近20年来,整体格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均匀度和多样性下降,异质性水平降低。1989~2007年间,景观类型结构明显发生变化,土地转移频繁。土地利用动态度以水浇地、沙荒地、建筑用地的年变化率最大,其中水浇地、建筑用地呈净增长,沙荒地呈负增长。NDVI指数计算表明:低盖度土地面积明显减少,中低盖度和中盖度面积则大幅增加。多种驱动力导致了整体景观、景观类型和景观交错带的结构发生变化。⑶研究区2006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是3.83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只有2.686hm2,人均生态赤字1.144hm2,资源的消耗已严重超出其再生能力。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健康评价体系,景观健康指数(LHI)为3.265,说明贺兰山——银川盆地的景观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提高的幅度并不大。⑷通过对自然要素主导因子进行GIS叠加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一级单元和9个二级景观单元,并进行了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基于整个山盆系统内山地、平原、黄河、台地上分布的7个自然植被带,提出了山地-平原绿洲—黄河—台地的生产生态范式。⑸针对各景观单元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提出生产性单元要以作物结构调整、配方施肥、优化种植模式、节水灌溉为突破口;半生产性单元通过风沙土治理、培肥地力、节水灌溉改善功能;保护性单元采取封育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保护策略。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在于:应用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及3S技术首次对外流河贺兰山——银川盆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并对山盆系统景观现状进行了评价,将山体—盆地(平原)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自然要素分异划分一二级景观单元,辨识限制因子,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制定了单元管理对策。基于贺兰山——银川盆地是一个生态连续的复合系统,创新性地提出以整个山盆系统做为景观整体管理的尺度;基于贺兰山——银川盆地处于生态脆弱圈内山地森林带、山地灌草带、山麓荒漠草原带、洪积平原带、黄河冲积平原带、黄河滩涂湿地带、鄂尔多斯台地荒漠草原带等7个植被带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特点,提出了贺兰山——银川盆地系统山地-平原绿洲—黄河—台地的生产生态范式。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选题的背景及必要性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景观生态学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1.3.1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1.3.2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进展1.3.3 景观生态规划和功能优化研究进展1.4 山盆系统研究进展1.4.1 中国山盆系统的形成和演变1.4.2 山盆系统的研究进展1.4.3 山盆系统的研究展望1.5 生态交错带研究综述1.5.1 生态交错带的定义1.5.2 生态交错带的判定方法1.5.3 生态交错带的研究价值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2.1 研究内容2.2 研究方法2.2.1 遥感图像处理与矢量化2.2.2 土壤与植物的分析化验方法2.2.3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格局分析方法2.2.4 贺兰山-银川盆地生态交错带研究方法2.2.5 景观健康评价方法2.2.6 贺兰山-银川盆地整体规划方法2.2.7 景观规划方法2.2.8 数据和图表处理方法2.3 研究技术路线3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状况3.1 研究区概况3.2 自然地理条件3.2.1 地形、地质与地貌3.2.2 气候3.2.3 自然植被和土壤3.2.4 人工栽培植被3.2.5 水资源3.2.6 矿产资源及能源3.3 社会经济条件3.3.1 人口3.3.2 经济发展3.3.3 文化旅游景观4 贺兰山-银川盆地自然资源的本底分析4.1 贺兰山-银川盆地土壤资源分析4.1.1 研究区土壤类型的空间数据库建立4.1.2 银川盆地主要土壤类型的异质性分析4.2 研究区水资源分析4.2.1 水资源总量4.2.2 地下水分布4.2.3 水质4.2.4 水资源管理战略及措施4.3 生物资源分析4.3.1 银川盆地主要作物及经济林树种的资源利用率4.3.2 贺兰山——银川盆地常见植物种类的稳定性碳同位素分析4.4 小结5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分析5.1 研究区多年景观生态过程分析5.1.1 气候变化5.1.2 自然资源要素与生态环境变异分析5.1.3 社会发展变迁5.2 研究区近20 年来景观格局动态变化5.2.1 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5.2.2 研究区土地转移与植被指数的变化5.2.3 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5.3 贺兰山——银川盆地生态交错带研究5.3.1 研究地点及样点的确定5.3.2 沙地—农地生态交错带的环境与生物特点5.3.3 沙地—农地生态交错带宽度的确定5.4 小结6 贺兰山——银川盆地生态足迹分析和景观健康评价6.1 生态足迹方法介绍6.2 研究区2006 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6.2.1 永宁生态足迹计算结果6.2.2 永宁生态足迹结果分析6.2.3 生态足迹增加原因分析与减少途径6.2.4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理论探讨与改进补充6.3 贺兰山-银川盆地山盆系统景观健康评价6.3.1 基于AHP 的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6.3.2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生态评价6.4 小结7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整体规划与布局7.1 规划目标7.2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规划原则7.3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单元功能识别及划分7.3.1 研究区景观单元的识别和划分7.3.2 贺兰山与银川盆地间的联系7.4 贺兰山——银川盆地山盆系统的整体规划7.4.1 景观整体管理的尺度探讨7.4.2 贺兰山——银川盆地的管理尺度7.4.3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整体管理对策7.4.4 基于格局分析的研究区景观类型的优化调整7.5 贺兰山-银川盆地生态生产范式7.5.1 内流河山盆系统的生态生产范式7.5.2 贺兰山——银川盆地生态生产范式7.6 研究区景观单元分区特征与功能7.7 小结8 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单元的管理对策8.1 景观管理对策制定的总体思路8.2 保护性景观单元的管理对策8.2.1 贺兰山山地生态系统和荒漠草原的重要价值8.2.2 保护性景观单元内重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8.2.3 保护性景观单元的保护目标8.2.4 保护性景观单元的保护对策8.3 半生产性景观单元的管理对策8.3.1 适宜性评价8.3.2 风沙土的治理8.3.3 绿色果品基地的整体管理对策8.3.4 以葡萄种植为代表的绿色果品基地管理8.4 生产性景观单元的管理对策8.4.1 影响生产性单元功能发挥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析8.4.2 水稻的功与过8.4.3 生产性景观单元的管理对策8.5 其他景观组分的管理和利用8.6 小结9 结论与讨论9.1 主要研究结论9.2 研究特色与创新9.3 讨论附件:贺兰山——银川盆地自然景观参考文献个人简介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导师简介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山盆系统论文; 景观格局论文; 景观规划论文; 贺兰山论文; 银川盆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