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时调”作为民间流行小曲的代名词,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根基。明清时期,诸多地方曲种在运河沿岸生根发芽,争奇斗艳,临清时调就是在南北小曲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临清作为明清时期的商埠名城,依靠运河漕运而迅速崛起。各方小曲借助运河的媒介作用,纷纷传播于此,使临清成为明清时期俗曲小唱的主要流传区域之一。在南北时调小曲的基础上,融合临清当地的方言韵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说唱结合的艺术形式——临清时调。临清时调是我国牌子曲种中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传统曲艺品种,由于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使得临清时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临清时调采用淳朴的临清方言进行演唱,作品中折射出当地多样的文化习俗及社会心理,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条件的变更,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由于受到传统传承方式的弱化以及自身艺术形式的僵化等不利条件的影响,临清时调逐渐衰微。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手段层出不穷,临清时调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电子介质的保存与传播作用,临清时调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点。临清时调是研究明清曲牌、曲谱、时调唱腔等的宝贵资料和有力佐证,也是研究旧时运河沿岸民间曲种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讲述临清时调的起源与发展,对临清时调的历史演变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了京杭大运河对临清时调发展的积极影响。第二章,通过对临清时调唱词、唱腔、曲牌特点、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临清时调的音乐形态及其独特的艺术特征。第三章,论述了临清时调的民俗内涵、思想内涵等文化特性,对临清时调的社会功能进行了阐释。第四章,通过对制约临清时调发展的音乐因素、非音乐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临清时调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临清时调应当采取的保护举措。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结合历史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通过详细的资料考证,探究了临清时调的形成、演变过程;结合实地采风调查,对临清时调传统曲牌、曲目、唱词的录音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运用音乐形态分析法与比较归纳法等,对临清时调的音乐本体形态进行分析和论述;从民俗学、社会学等角度,对临清时调的深层内涵和社会意义进行阐述。借此希望全社会领略到临清时调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临清时调产生的音乐土壤研究[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9(05)
- [2].运河底蕴酿瑰宝,岁月沧桑砺真金——运河文化之临清时调[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1)
- [3].运河文化背景下的临清时调[J]. 齐鲁艺苑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