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柬之及《文赋》手卷研究

陆柬之及《文赋》手卷研究

论文摘要

《文赋》手卷传为初唐书家陆柬之所书,全文不仅文采华美,书法更是神俊超诣,韵法双绝。卷后题跋者以元代赵孟頫为首均认定此卷为陆氏真迹,然而现代有学者对《文赋》手卷的真伪提出异议,虽具情理,但还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因此此卷是否为陆氏真迹目前尚存争议,难以定论。本文以陆柬之及《文赋》手卷为研究对象,重点不在于鉴定《文赋》手卷的真伪,而在于探寻与阐述陆柬之其人在初唐书法史上的情况,以及探讨研究《文赋》手卷的艺术品格。文章由三个章节构成:首先,对陆柬之本人的情况进行介绍,包括他的家族及政治身份,书学的师承关系,历代书家对其书艺的品评等;其次,对《文赋》墨迹的取法及对后世学者的影响,手卷的流传与收藏等情况进行阐述;最后,做出结论,肯定陆柬之在初唐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文赋》墨迹具有的萧澹古雅的中和书风所体现出的时代烙印和艺术高度。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陆柬之研究
  • 第一节 陆柬之生平
  • (1) 陆氏家族介绍
  • (2) 陆柬之的时代背景与政治身份
  • 第二节 陆柬之学书的师承关系
  • 第三节 历代书家对陆柬之书艺的品评
  • 第四节 陆柬之传世作品简述
  • 第二章 《文赋》手卷研究
  • 第一节 《文赋》的文学性对其艺术性的影响
  • 第二节 《文赋》墨迹的艺术品格
  • (1) 《文赋》墨迹的取法
  • (2) 《文赋》墨迹对后世学者的影响
  • 第三节 关于《文赋》手卷的流传与收藏
  • 第四节 关于《文赋》墨迹的真伪
  • 第三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尾注
  • 图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赋》与植物形象[J]. 皖西学院学报 2018(06)
    • [2].论《文赋》之“巧”[J]. 皖西学院学报 2017(06)
    • [3].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论陆机《文赋》的历史意义[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4].徐复观《文赋》研究的贡献[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19(02)
    • [5].论陆机《文赋》所体现的创作理念[J]. 唐山文学 2017(02)
    • [6].四川美食之旅,走起![J]. 开心老年 2017(02)
    • [7].秉承传统,彰显中国力量[J]. 作文通讯 2017(18)
    • [8].关于《文赋》之成书过程[J].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 2010(00)
    • [9].从《文赋》谈文学创作之道[J]. 青春岁月 2011(06)
    • [10].《文赋》中的“感物”论[J]. 金田(励志) 2011(08)
    • [11].陆机《文赋》在美国的流传与影响[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5)
    • [12].谈《文赋》之“构思”[J]. 戏剧之家 2019(04)
    • [13].写作经典,文章津梁——《文赋》简论[J]. 写作(上旬刊) 2015(08)
    • [14].《文心雕龙·神思》对《文赋》的承继[J]. 唐山文学 2018(12)
    • [15].浅论《文赋》中的文学构思内涵[J]. 新课程(中旬) 2012(08)
    • [16].论《文赋》与《文心雕龙·神思》中“游”的异同[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9)
    • [17].从《文赋》谈陆机的修辞理论[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 [18].《文赋》论创作的技艺与灵感——试与《伊安篇》比较[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1)
    • [19].《文赋》与《文心雕龙》比较研究[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0].《文赋》辨析兼谈陆机的文章观[J]. 应用写作 2017(04)
    • [21].浅谈《文心雕龙·神思》对《文赋》的继承与发展[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02)
    • [22].陆机《文赋》在韩国[J]. 古典文学知识 2012(02)
    • [23].文章千古事——《文赋》中“有限”向“无限”的转化[J]. 文教资料 2012(26)
    • [24].述先士之盛藻,论作文之利害——读陆机《文赋》[J]. 文史知识 2016(10)
    • [25].《文赋》:“缘情绮靡”的文学宣言[J].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 2014(10)
    • [26].论陆机《文赋》中的言意关系及对后世的影响[J]. 大众文艺 2013(15)
    • [27].解读《文赋》的美学思想[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7)
    • [28].宇文所安对中国文论的创造性诠释——以对《文赋》的诠释为中心进行讨论[J]. 殷都学刊 2011(02)
    • [29].从“赋体话语”窥“言意关系”——浅析宇文所安对《文赋》的赋体话语结构形式解读[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1(02)
    • [30].陆机《文赋》的文体观念及其在文体学上的意义[J]. 文学教育(上) 2018(04)

    标签:;  ;  

    陆柬之及《文赋》手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