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民间金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民间金融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非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达63%,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已达74%,而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适用的比率不到30%,这其中巨大的资金缺口一直是由民间金融补足。民间金融庞大的规模及对经济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它与经济增长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多数的学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或者一定范围的问卷调查,得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但是鉴于民间金融隐蔽性的特点,调查统计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调查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也值得商榷。立足于此背景,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原创性的利用间接估计法,运用宏观统计数据对我国的民间金融规模进行了测算,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民间金融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全文共分为五部分,首先在导论部分简述了国内民间金融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测算我国民间金融规模的相关文献。接着文章第一部分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对民间金融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推敲和阐述,为后面的研究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指出本文中民间金融的内涵,概述了我国民间金融悠久的历史和曲折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几种主要组织形式的分布情况,认为民间金融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的特点;然后针对其顽强的生命力从内因与外因两方面给出了原因解释。第三部分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民间金融的特点原创性地提出了测算民间金融规模的方法,即用宏观数据进行计算的间接估计法,这是本文的重点。接着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分别对各区域1991年至2006年民间金融的规模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是庞大且基本保持增长趋势的,同时各区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第四部分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各区域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检验结果得出结论:各区域经济增长与民间金融发展之间都存在着协整关系和显著的单方向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民间金融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对民间金融并没有同样的拉动效用。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民间金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前文数据与结论的基础上,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分析了民间金融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正确对待民间金融的政策建议,认为一味的打压取缔是不合理的,对民间金融应当采取区别对待的态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在规范与合法的框架下沿着良性的轨道健康发展。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本文所采用方法与数据的局限性,对于民间金融的规模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