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战胜肝癌有望(论文文献综述)
赵雄[1](2021)在《ERAS应用于肝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机体应激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李若曦[2](2021)在《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聚焦老药二次研发方向,以抗肿瘤临床候选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结构精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并系统研究了其抗疟疾活性、安全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同时发现抗心律不齐临床药物普罗帕酮具有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并以普罗帕酮为先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药物化学改造工作。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Quisinostat的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流行性最广,危害最大。由于耐药疟疾的威胁愈演愈烈,目前临床上急需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与多时期杀虫药效的抗疟疾新药。多年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PfHDAC)具有成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标的潜力。前期研究中本团队合作方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团队发现临床Ⅱ期异羟肟酸类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良好的体内外多时期抗疟疾药效。Quisinostat由于细胞毒性大、治疗窗口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潜力,但Quisinostat可作为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绝佳的起点。因此,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安全性,同时保持Quisinostat原有的优秀抗疟疾活性。根据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以及Quisinostat与PfHDAC1的分子对接结果,可将Quisinostat结构分为Zn2+结合基团(ZBG)、连接链(linker)和表面结合基团(CAP)三个区域。首先,我们保持Quisinostat原有嘧啶异羟肟酸药效团(ZBG区)和N-甲基吲哚(CAP区)不变,基于骨架跃迁策略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二胺linker衍生物A1~A6,并基于对人源细胞选择性较高的衍生物A5与A2,通过精心修饰CAP基团,分别合成了具有全新结构骨架的衍生物B1~B39与C1~C30。其中,衍生物B35、B39和C9体外抑制红内期野生型恶性疟原虫3D7的IC50值分别为11.3 nM、11.5 nM和3.19 nM,与Quisinostat 的活性相当(IC50=5.2 nM),而 B35、B39 和 C9 对人源细胞(HepG2 和 293T)的选择性分别比Quisinostat提高60~80倍、100~140倍和8~10倍,充分表明通过结构改造可以显着提升衍生物的安全性。B35、B39和C9可有效抑制数种多重耐药型红内期临床恶性疟原虫增殖,不与常用抗疟疾临床药物产生交叉抗性,特别是环期生存实验表明C9可以有效抑制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6218和6320的增殖,表明新衍生物具有克服临床耐药疟疾的潜力。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与小鼠药代实验表明B35、B39与C9的代谢稳定性与部分药代性质优于Quisinostat。小鼠急性毒性和体内药效实验表明B35、B39与C9等新衍生物的动物安全性优于Quisinostat,其中B35和B39在75~150 mg/kg下具有部分红内期体内药效,C9可在60 mg/kg下治愈小鼠红内期约氏疟原虫(P.yoelii)感染,30 mg/kg下部分治愈小鼠肝期伯氏疟原虫(P.berghei)感染,同时在有效剂量下不影响小鼠存活情况。该结果初步表明C9具有多时期(红内期和肝期)体内抗疟疾疗效。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杀虫实验表明C9与Quisinostat类似,可清除红内期的环状体、滋养体与裂殖体疟原虫,其中针对裂殖体的药效最好,是一个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临床前抗疟疾候选化合物。为了探究新衍生物抗疟疾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表征恶性疟原虫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实验证明B35、B39与C9均为PfHDAC抑制剂。我们进而利用glmS核酶构建了PfHDAC1/2基因敲减虫株,并通过测试化合物抑制基因敲减虫株增殖的活性表明PfHDAC1是C9的作用靶点。体外重组蛋白活性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C9抑制PfHDAC1活性的IC50为0.34 nM,强于其它已知PfHDAC1抑制剂,仅弱于Quisinostat(IC50=3 pM)。人源HDAC抑制实验表明C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与Quisinostat相近,而B35与B3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下降10~20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 75个嘧啶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抗疟疾药效、安全性和成药性,从中发现具有针对红内期与肝期的多时期杀虫活性、可有效清除耐药恶性疟原虫且体内外安全性显着提升的新型PfHDAC1抑制剂C9。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PfHDAC1作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点的研究潜力。目前基于C9的深入结构改造与药效及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我们发现泛PfHDAC抑制剂B35与B39安全性显着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抗疟疾活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第二部分为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结膜黑色素瘤(conj unctival melanoma,以下简称CM)是一种致命性的眼部恶性肿瘤,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的罕见疾病领域。目前临床上既无公认的CM治疗方案,也无治疗CM的有效药物,且缺乏系统的CM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CM药物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贾仁兵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合作筛选本团队老药库抑制CM细胞增殖的活性,我们首次发现1C型抗心律不齐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具有抗CM新用途。然而普罗帕酮体内外抗CM活性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了推动抗CM新药研发,本论文以普罗帕酮为先导化合物展开抗CM药物化学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根据普罗帕酮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结构域,并经过三阶段结构改造合成了衍生物D1~D46。体外研究表明衍生物D33和D34抑制CRMM1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0.57和0.13 μM)分别比普罗帕酮(IC50=24.70 μM)提高了 43倍和190倍。同时,D33和D34对人源黑色素细胞PIG1的选择性(SI分别为14.5和19.1)分别比普罗帕酮(SI=2.3)提高了 6.3倍和8.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普罗帕酮为先导,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选择性显着提升的新衍生物,初步达到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基于新衍生物的抗CM结构改造与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汤钊猷[3](2021)在《与“癌中之王”的不懈抗争》文中研究指明肝癌是对中国人健康威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长期以来被视为不治之症。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及其团队在数十年的临床与科研工作中,攻克了无症状肝癌诊断和治疗的关键问题,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可能,建成了世界上首个肝癌转移模型系统,为肝癌转移研究提供了平台,因此荣获201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生命科学奖。
赵玮[4](2020)在《可显影药物缓释血管栓塞剂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肝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栓塞剂的性能与TACE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近年携载磁性纳米材料的栓塞剂[1-2]、水凝胶栓塞剂[3—11]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关注,为肝癌TACE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为实现栓塞剂显影、载药,本研究制备了固态和液态两种新型栓塞剂;研究了这两种新型栓塞材料的显影、载药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栓塞用多模态显影明胶微球的制备及磁热效应的体外研究目的:探索栓塞用多模态显影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评估其显影、载药及磁热性能。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携载纳米Fe3O4颗粒的明胶栓塞微球,光学显微镜对微球形态进行表征;X射线、CT、MRI测评估多模态显影能力;TGA检测载药量;交变磁场考察该微球的磁热能力;溶血实验及CCK8法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观察微球溶胀特点及消毒方法。结果:最优化微球合成条件为Fe304与明胶质量比为2:1,该微球外观圆整、分散性好、成球率高(最高77.0%)、载药率高(最高73.27%)、粒径适中(199.78±142.90 μm),具备X射线/CT/MRI多模态显影能力。在交变磁场具备优良的磁热能力(280s,Δ℃>20℃)。溶血实验及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微球生物无明显生物毒性。微球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出溶胀特性,在无水乙醇中无溶胀现象。结论:以固态Fe304纳米颗粒为显影材料,明胶为聚合物材料,采用乳化交联法可成功制备多模态显影能力强、载药量高、磁热能力优异、形态规则、表面光滑、不易聚集、生物安全性高、消毒方便的栓塞微球。2.可显影药物缓释水凝胶血管栓塞剂的实验研究目的:针对传统TACE过程中碘油化疗乳剂无法稳定分散、化疗药物突释的问题,构建一种同时具备稳定分散碘化油(不透射线)、缓释表柔比星的多功能水凝胶栓塞剂。方法:本研究以甲基纤维素(MC)和黄原胶(XG)为原料,以物理共混制备表柔比星(Epi)及罂粟乙碘油(Etpoil)共载水凝胶Epi/Etpoil@MC/XG。用SEM、XRD、CD对MC/XG水凝胶的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用FTIR对Epi/Etpoil@MC/XG水凝胶成分进行了表征;通过X线、CT扫描表征显影性。通过流变仪表征水凝胶特性。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表柔比星药物缓释特性。MTT法测定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毒性。兔耳廓VX2肿瘤模型行DSA下动脉栓塞实验,并行病理检查。结果:成功制备了以甲基纤维素(MC)和黄原胶(XG)为基础的可稳定悬浮罂粟乙碘油(Etpoil)和缓释化疗药物表柔比星(Epi)的不透射线复合水凝胶Epi/Etpoil@MC/XG。SEM显示MC/XG水凝胶内部具有小尺寸(3.18±0.75 um)的多孔结构;MC/XG水凝胶XRD、CD分析显示:该水凝胶的组成分成MC、XG分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FTIR检测到Epi/Etpoil@MC/XG水凝胶栓塞剂中Epi、Etpoil、MC、XG四种物质的特征峰无变化。X线及CT显示:Epi/Etpoil@MC/XG水凝胶显影性良好,碘油化疗乳剂在MC/XG水凝胶中可稳定分散至少20天。流变测试显示Epi/Etpoil@MC/XG具备剪切稀化、温度相变特性,水凝胶在微导管通过性良好。药物释放实验显示:Epi/Etpoil@MC/XG水凝胶中的Epi第一天释放率40%,18天释放率50%。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毒性显示:该水凝胶栓塞剂生物相容性高,肿瘤抑制作用明显。成功建立兔耳廓VX2肿瘤模型,兔耳廓VX2肿瘤模型动脉栓塞实验观察到Epi/Etpoil@MC/XG具备血管栓塞能力。组织学检查证实血管腔内栓塞剂存留。结论:Epi/Etpoil@MC/XG水凝胶栓塞剂具有X线下可显影、碘化油悬浮稳定、表柔比星缓释、温度相变、剪切稀化、微导管可注射、生物安全性好的特性。
李小兰[5](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张富涵[6](2020)在《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异促进肝癌发生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细胞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84.1万,新增死亡病例78.2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外科手术、放化疗、局部消融、介入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但治疗效果有限,导致肝癌极易复发或发生转移,不能满足肝癌临床治疗的需求。因此揭示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型肝癌标志物,对肝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三维基因组是指基因组序列在细胞核内的三维空间构象。最新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三维基因组结构的变异,但在肝癌发生过程中,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异情况仍不清楚。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本课题拟利用高通量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Hi-C)和RNA-seq测序技术,对原代正常肝脏细胞和肝癌细胞的三维基因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构建全基因组互作图谱、解析三维基因组空间构象、筛选肝癌特异性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异和差异表达基因、挖掘新型肝癌标志物。本课题完成了 3对正常肝脏细胞和肝癌细胞的测序和分析,每个样本平均捕获到3.78亿个染色体内部有效互作和2.99亿个染色体间有效互作。与正常肝脏细胞相比,肝癌细胞中Chr2(21688个)、Chrl(18361个)和Chr5(15463个)三条染色体内部差异互作数最多。染色质区室(Chromatin compartment)分析结果显示,正常细胞中4.12%的B Compartment在肝癌细胞中转化为 A Compartment,3.94%的 A Compartment 转化为 B Compartment。拓扑关联结构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ed domains,TADs)分析结果显示,正常肝脏细胞平均具有1211个TADs和1743个TAD边界,肝癌细胞平均具有1220个TADs和1744个TAD边界,因TADs改变而形成的肝癌特异性TAD边界为13个。Chr1、Chr2、Chr5上发生A/B Compartment转化的区域以及肝癌特异性TAD边界为肝癌特异性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异区域。结合RNA-seq测序结果,在上述区域内筛选到了 97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它们显着富集于Ras、MAPK、PI3K-Akt信号通路,并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及补体系统相关。在特异性TAD边界上筛选出了在肝癌细胞中显着上调表达的基因POLD1和JOSD2,显着下调表达的基因AMY1B和SPIB。组学验证结果显示,POLD1和JOSD2在肝癌中显着高表达,其表达量与肝癌患者总生存期呈负相关,是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周莹[7](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王菲[8](2020)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的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研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以及二者联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CRLM)患者的疗效,分析影响CRLM预后的因素,为CRLM患者提供更精准的介入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MWA、TACE以及二者联合治疗的CRLM患者,经筛选后共纳入122例患者,分为MWA组40例,TACE组38例,联合组(MWA+TACE)44例,比较三组的累积生存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分析影响CRLM预后的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分别研究这三种治疗方法在转移灶最大径≤3cm及3-5cm亚组中的疗效;随访截至2019年12月或随访满36个月。结果1.联合组治疗后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93.4%、34.5%,MWA组为96.3%、85.2%、20.3%,TACE组为94.1%、50.7%、0%,分别用Log-rank test检验每两组生存曲线,联合组的累积生存率分别高于MWA组、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7、P<0.001),MWA组累积生存率高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MWA组、TACE组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29.5%、47.5%、78.9%,联合组与MWA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联合组、MWA组的复发率均低于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三组患者中主要出现了低热、局部疼痛、胸腔积液、腹腔出血、恶心呕吐、肝功能一过性损伤等并发症,三组在发生恶心呕吐并发症上有统计学差异(P=0.003),在低热、局部疼痛、胸腔积液、腹腔出血、肝功能一过性损伤这些并发症发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Log-rank test单因素分析提示原发肿瘤位置(P=0.043)、分化程度(P=0.001)、转移灶最大径(P=0.006)、数目(P=0.021)、治疗方式(P<0.001)为影响CRLM的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转移灶最大径、数目、分化程度(高分化)、治疗方式(联合治疗、MWA治疗)是CRLM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3.在最大径≤3cm的亚组中,联合治疗与MWA治疗累积生存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4);联合治疗、MWA治疗累积生存率均高于TACE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联合治疗、MWA治疗、TACE治疗的复发率分别为21.1%、22.2%、65.0%,联合治疗与MWA治疗复发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1),联合治疗、MWA治疗复发率均低于TACE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8);在最大径3-5cm亚组中,联合治疗累积生存率均高于MWA治疗、TACE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1),MWA治疗累积生存率高于TACE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联合治疗、MWA治疗、TACE治疗的复发率分别为36.0%、68.2%、94.4%,联合治疗复发率分别低于MWA治疗、TACE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01),MWA治疗复发率低于TACE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1.超声引导下MWA、TACE以及联合治疗在CRLM中均有一定疗效,且联合治疗较MWA及TACE效果显着,并发症低,能显着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在最大径≤3cmCRLM治疗中,MWA治疗与联合治疗疗效相似,且疗效均优于TACE治疗;在最大径3-5cmCRLM治疗中,联合治疗疗效优于MWA治疗及TACE治疗,且MWA治疗疗效优于TACE治疗;3.转移灶最大径、分化程度(高分化)、数目、治疗方式(联合治疗、MWA)是CRLM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甘媛琳[9](2020)在《二维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兔放射性肝损伤及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运用常规二维超声、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观察兔肝放射线照射后损伤情况,并与病理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以便更真实地反映放射性肝损伤及深入探讨两种超声技术对放射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将28只新西兰雌性兔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30Gy剂量单次照射肝脏,对照组给予0Gy假照射。两组兔于照射前(T0期)、照射后3周(T1期)、12周(T2期)、24周(T3期)分别行常规二维超声观察肝实质、记录胆囊壁厚度、肝包膜厚度、右肝静脉和左肝静脉近心段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VTQ技术测量门静脉主干右侧浅部、深部及左侧浅部、深部的肝脏剪切波速度(分别记为SWV右浅、SWV右深、SWV左浅、SWV左深),并从两组兔中取肝组织行病理学观察。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兔存活率及一般情况:对照组一般状况良好,无死亡。实验组在T1期死亡1只兔子,并出现精神状况差、皮肤长脓疮、双耳真菌感染、鼻部脱毛,24周时上述症状逐步消失。2.超声检查:2.1二维超声:实验组:T0~T3期,肝脏实质细小均匀、未见明显不均质改变及结节、肿块影像;胆囊壁厚度、肝包膜厚度、右肝静脉和左肝静脉近心段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各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期分别发现3只、4只、2只兔出现腹腔积液;对照组:T0~T3期,肝脏实质细小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变化;胆囊壁厚度、肝包膜厚度、右肝静脉和左肝静脉近心段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各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0~T3期,同一时期实验组胆囊壁厚度、肝包膜厚度、右肝静脉和左肝静脉近心段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VTQ 成像:实验组:SWV右浅、SWV右深、SWV左浅、SWV左深T0~T2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V右浅T3期较T0、T1、T2期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参数T3期与T0、T1、T2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0~T3期,SWV右浅、SWV右深、SWV左浅、SWV 左深各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0~T2期,同一时期实验组SWV右浅、SWV右深、SWV左浅、SWV左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期,实验组SWV右浅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余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学检查:3.1肉眼观:对照组:T0~T3期,肝脏表面光滑,色泽红润,质地均匀。实验组:T0~T1期,肝脏未见明显异常变化;T2期,肝脏色泽略灰暗,表面欠光滑,质地尚均匀;T3期,肝脏呈细颗粒状突起,质地欠均匀,触之有轻微结节感。3.2光镜下:对照组:T0~T3期,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形态大小正常,肝板呈放射状排列,中央静脉形态正常,汇管区及肝窦周均未见纤维组织增生。实验组:T0期,肝脏未见明显异常变化;T1~T3期,肝细胞轻-中度水肿、嗜酸性变、点状坏死,中央静脉及肝窦淤血,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上述变化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加重。汇管区及肝窦周胶原纤维随时间延长而增多、增粗,T3期形成少量不完全纤维间隔。结论:1.30Gy剂量照射兔肝脏会发生轻度放射性损伤改变。2.常规二维超声难以发现轻度放射性肝损伤性改变,但是VTQ技术可以发现损伤肝脏硬度的变化,对放射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二维超声。3.尽管VTQ技术发现放射性肝损伤晚于病理学改变,但是可以作为评估放射性肝损伤进展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
李柏[10](2020)在《姜黄素通过miRNA-491/PEG10对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及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肿瘤患者中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二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1],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尽管近几来在发达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已出现下降趋势,但目前在我国仍呈现上升趋势,且确诊患者以中晚期多见[6]。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对于进展期的病人,手术后通常接受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然而令我们遗憾的是来自全球多中心的大数据结果显示,虽然经过规范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全球每年仍有数十万人死于结直肠癌。其原因是由于结直肠癌对多种化疗药存在广泛的耐药性,同时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筛选高效、低毒副作用的抗肿瘤药物和发现有效的治疗靶点是当务之急。micro RNA(mi RNA)是一种小型的,具有调控功能的,由1925个核苷酸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66],mi RNA基因表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高度的稳定性、肿瘤相关性和组织特异性[67],上述的特点使mi RNA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mi RNA是细胞功能和体内平衡的主要调节因子,在细胞分化、新陈代谢和肿瘤的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异常的mi RNA的表达可以直接促进或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表达,发挥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进而影响结直肠癌的病程进展[82-84]。目前针对mi RNA研究的主要难点是靶基因的预测和生物功能的评价,mi RNA究竟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调节作用需进一步探讨,选择合适肿瘤相关基因作为靶点,对肿瘤进行特异性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文献报道,人们已经发现mi R-491在多种肿瘤中,如胶质细胞瘤、口腔鳞状细胞癌、乳腺癌、肺癌、胃癌、肾上腺癌、宫颈癌等,发挥调控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及耐药性的作用[87-89]。此外,mi R-491的异常升高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状况有关,通过特异性抑制剂来下调mi R-491的表达能够增加化疗药物对动物模型的敏感性。虽然目前研究能够表明mi R-491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但是对于其调控机制尚不明确。PEG10是一种父系表达的遗传印记基因[95],已经被证实是癌基因,可以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IGF-2(印记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在大部分结直肠癌中通过甲基化而呈现过度表达状态,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我们推测与IGF-2为同源性的父系表达基因PEG10在结直肠癌中也呈现过度表达状态[109-110]。Wnt基因在各种生物中都的高度保守,不存在于正常成熟的细胞中。其中Wnt1可能是导致经典Wnt信号通路激活的始动因素之一。β-catenin是新原癌基因的产物,在结直肠癌中处于高表达,而正常的结直肠上皮细胞中没有游离的β-catenin。研究表明,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由于Wnt/β-catenin突变及异常活化[63],导致其不能被降解,结果引起细胞质内大量聚积的Wnt/β-catenin转位进入细胞核,与相应的转录因子(如TCF4/LEF)结合,促进下游某些原癌基因表达,使细胞过度增殖、分化,抑制细胞凋亡,导致肿瘤发生[113]。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医疗手段,是抗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及时修复化疗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提高病体正常机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抗肿瘤的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姜黄素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成分,能够调节众多的信号转导途径,在体外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中均被证实在结直肠癌的预防和化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国国立肿瘤研究中心已经将其列为第3代肿瘤防治药物[19]。然而,到目前为止,它的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本次研究是建立在mi RNA水平上来探讨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的抗癌作用机制。在HCT-116细胞中分析了姜黄素对mi R-491,PEG10和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明确姜黄素、mi R-491、PEG10、Wnt1/β-catenin调节轴在结直肠癌发展过程中的水平变化。阐述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调控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在mi RNA水平上研究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癌的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中医药防治肿瘤提供新的分子靶点,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有望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方法:实验一:我们收集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5cm)标本。应用q PCR技术检测mi R-491、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二:应用q PCR检测mi R-491在结直肠癌HCT116、Caco2、HT2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mi R-491mimics和inhibitor合成及测序全部由上海Gene Pharma公司完成。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对mi R-491和PEG10之间的靶标关系进行验证。应用q PCR法检测HCT116细胞在分别转染mi R-491 mimics,mi R-491 inhibitor和mi R-NC后,mi R-491,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CT116细胞在分别转染mi R-491 mimics,mi R-491 inhibitor和mi R-NC后,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三:应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及过表达PEG10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及过表达PEG10对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q PCR法检测姜黄素组与PEG10过表达组中mi R-491,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姜黄素组、PEG10过表达组及阴性对照组中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皮下接种HCT116细胞建立免疫缺陷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腹腔注射姜黄素,给药5周,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应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对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q PCR法检测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及阴性对照组相比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及阴性对照组相比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一:应用q PCR检测结果表明,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i R-491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癌旁组织,而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组织(**P<0.01)。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得到与m RNA检测结果相似的变化趋势,结直肠癌组织中的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它们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实验二:结果表明mi R-491在HCT116细胞中表达水平下降程度低于在其它结直肠癌细胞中下降程度,能够进行后续的体外实验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HCT116细胞作为体外实验细胞模型。采用Mi RBase和Target Scan等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出PEG10是mi R-491潜在的下游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提示mi R-491能通过PEG10的3’UTR区的结合位点相结合,从而抑制PEG10的表达,使荧光素酶活性降低,进一步证实了PEG10为mi R-491的下游靶基因。应用q PCR法检测在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mimics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或mi R-NC后相比mi R-491的表达可以显着上调。PEG10 m RNA在转染mi R-491 mimics后表达显着减少,mi R-491 inhibitor可明显增加PEG10 m RNA的表达水平。在mi R-491mimics组的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下调,而mi R-491 inhibitor可显着增加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在HCT116细胞转染miR-491 mimics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或miR-NC后相比较,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在mi R-491 mimics组里显着减少,而mi R-491inhibitor可明显增加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三:MTT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可以明显降低HCT116细胞的活力,PEG10过表达后可显着增加HCT116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姜黄素可诱导HCT116细胞凋亡,而PEG10过表达后可显着降低HCT116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肿瘤体积和重量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表明姜黄素在小鼠体内能抑制肿瘤生长。应用q PCR法检测结果表明姜黄素可以上调mi R-491的表达水平,同时下调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过表达PEG10后,能够显着提高Wnt1和β-catenin的m 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PEG10过表达组使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增加,而姜黄素可以使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MTT检测结果显示在mi R-491被抑制后,姜黄素可以明显降低HCT116细胞的活力,表明姜黄素能够减少HCT116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mi R-491被抑制后,姜黄素可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应用q PCR法检测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组中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及阴性对照组相比显着上升。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相比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在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后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相比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实验一:(1)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mi R-491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证实mi R-491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2)无论在RNA水平还是在蛋白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PEG10,Wnt1和β-catenin表达均显着高于癌旁组织,表明PEG10,Wnt1和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3)mi R-491的表达与PEG10,Wnt1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实验二:(1)与其它结直肠癌细胞相比,mi R-491在HCT116细胞中表达水平下降程度最为显着。(2)本次实验通过基因预测程序预测PEG10是mi R-491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了mi R-491与PEG10之间互作的靶标关系,证实了PEG10是mi R-491的下游靶基因。(3)构建mi R-491过表达及沉默模型,当mi R-491过表达后能够抑制PEG10以及Wnt1和β-catenin m RNA及蛋白的表达,而沉默mi R-491能够促进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及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说明了mi R-491对PEG10、Wnt1和β-catenin的负性调控作用。实验三:(1)从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的实验结果中看出,姜黄素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HCT116细胞的增殖,促进HCT116细胞的凋亡;在小鼠体内成瘤实验能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体内肿瘤生长;而且在mi R-491沉默后,姜黄素仍可产生上述效应,并可促进mi R-491的表达;PEG10过表达后可促进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HCT116细胞的凋亡。(2)Wnt1及β-catenin是PEG10的下游信号分子。mi R-491对结直肠癌的抗肿瘤作用是通过对PEG10的调控,进而发挥对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3)姜黄素能够有效促进mi R-491的表达,抑制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因此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的抗癌作用可以通过上调mi R-491表达,从而降低PEG10的表达,进而抑制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而实现的。(4)本研究是在mi RNA水平上来研究传统中药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首次报道姜黄素对mi R-491、PEG10的调节作用,有望成为抗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并为抗结直肠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21世纪战胜肝癌有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战胜肝癌有望(论文提纲范文)
(2)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老药新用与老药二次研发简介 |
第一部分 基于Quisinostat的新型抗疟疾衍生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疟疾及其危害 |
1.2 疟原虫及其生命周期 |
1.2.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
1.2.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
1.3 疟疾防治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
1.4 耐药疟疾的威胁 |
1.5 抗疟疾临床候选新药研究概况 |
1.6 抗疟疾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1.7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HDAC抑制剂在抗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
2.1 疟原虫HDAC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 |
2.2 恶性疟原虫HDAC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
2.3 抗疟疾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
2.3.1 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 |
2.3.2 其它种类HDAC抑制剂 |
2.4 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 |
2.5 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Quisinostat的发现 |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3.1 前期研究进展 |
3.2 衍生物设计思路 |
3.3 衍生物的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衍生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
4.1 Linker衍生物A1~A6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2 衍生物B1~B39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3 衍生物C1~C30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4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
4.4.1 衍生物构效关系总论 |
4.4.2 Linker衍生物A1~A6的构效关系 |
4.4.3 CAP衍生物B1~B39与C1~C30的构效关系 |
4.5 衍生物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
4.6 衍生物B35和B39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估 |
4.7 衍生物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1 B35与B39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2 A2、C9与C14~C17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3 红内期体内药效实验小结 |
4.8 衍生物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8.1 B35与B3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8.2 C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9 衍生物小鼠体内药代性质评价 |
4.10 衍生物抑制多重抗性疟疾临床虫株活性评价 |
4.11 衍生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性质评价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衍生物抑制恶性疟原虫与人源HDAC活性研究 |
5.1 衍生物抑制PfHDAC活性研究 |
5.2 PfHDAC1/2基因条件性敲减虫株的构建 |
5.3 衍生物抑制PfHDAC1活性研究 |
5.4 衍生物对人源HDAC的抑制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部分 |
6.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6.2 疟原虫相关药效与机制测试 |
6.2.1 恶性疟原虫的培养 |
6.2.2 化合物红内期体外杀虫活性测试 |
6.2.3 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 |
6.2.4 化合物肝微粒体代谢测试 |
6.2.5 体内药效实验中化合物溶液的配置 |
6.2.6 化合物红内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
6.2.7 化合物肝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
6.2.8 化合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药效实验 |
6.2.9 RSA测试 |
6.2.10 流式细胞计数 |
6.2.11 Western Blot实验 |
6.2.12 PfHDAC1/2敲减虫株的构建及化合物抑制活性测试 |
6.2.13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人源HDAC活性测试 |
6.2.14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PfHDAC1活性测试 |
6.2.15 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测试 |
6.2.16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罕见病CM及其临床预后情况 |
1.2 C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CM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1.3.1 CM传统治疗方法 |
1.3.2 CM的潜在疗法 |
1.4 CM治疗药物(孤儿药)研发的困境 |
1.5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普罗帕酮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的发现 |
2.1 新型抗CM化合物普罗帕酮的发现 |
2.2 普罗帕酮的临床用途、老药二次研发现状及其抗CM研究潜力 |
2.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活性研究 |
3.1 衍生物的设计 |
3.2 衍生物的合成 |
3.3 衍生物的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
3.4 衍生物构效关系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部分 |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2 化合物体外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
博士就读期间申请专利 |
致谢 |
(3)与“癌中之王”的不懈抗争(论文提纲范文)
为什么会得肝癌? |
早诊早治:拯救肝癌患者的关键 |
大肝癌又该如何治疗? |
求解肝癌转移复发难题 |
敢于质疑方能有所创建 |
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肝癌的疗效 |
肝癌为什么难治? |
除了手术切除外,其他治疗方法对肝癌的效果如何呢? |
为什么有人会出现复发转移而有人不会?有什么方法可以遏制肝癌的复发转移? |
您理想中未来的肝癌治疗将是怎样的? |
心理因素会影响肝癌的发展吗? |
研究生涯中的悲伤和喜悦 |
医学研究需以临床问题为导向 |
(4)可显影药物缓释血管栓塞剂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
1.1.1 常规TACE(cTACE) |
1.1.2 可载药微球TACE (DEB-TACE) |
1.1.3 临床常用非载药栓塞剂 |
1.2 栓塞微球的研究进展 |
1.2.1 X线下显影微球 |
1.2.2 MRI可显影微球 |
1.2.3 多模态显影微球 |
1.2.4 磁热颗粒 |
1.2.5 显影载药微球 |
1.2.6 明胶栓塞微球制备方法 |
1.3 新型药物递送系统 |
1.3.1 Pickering乳剂 |
1.3.2 水凝胶 |
1.4 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制备 |
1.4.1 兔动脉栓塞实验动脉穿刺入路的选择 |
1.4.2 兔VX2动物模型的建立 |
1.4.3 兔耳廓VX2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 |
1.5 本研究的基本实验构想及研究内容 |
1.5.1 栓塞用多模态显影微球的制备及磁热效应的体外研究 |
1.5.2 可显影药物缓释水凝胶血管栓塞剂的实验研究 |
2 栓塞用多模态显影微球的制备及磁热效应的体外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明胶栓塞微球合成 |
2.2.3 可显影明胶栓塞微球合成 |
2.3 结果 |
2.3.1 明胶微球的合成 |
2.3.2 可显影明胶栓塞微球合成 |
2.3.3 最终实验方案的确定 |
2.3.4 成球率 |
2.3.5 载药量 |
2.3.6 粒径分布 |
2.3.7 Fe_3O_4纳米颗粒明胶微球X线/CT显影能力结果 |
2.3.8 最优化微球 |
2.3.9 MRI显影能力 |
2.3.10 磁热能力检测 |
2.3.11 微球生物安全性检测结果 |
2.3.12 微球在微导管内的通过性结果 |
2.3.13 微球在强酸及无水酒精中的稳定性 |
2.4 讨论 |
2.5 结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可显影药物缓释水凝胶血管栓塞剂的实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及仪器设备 |
3.2.2 Epi/Etpoil@MC/XG制备 |
3.2.3 表征 |
3.2.4 流变测量 |
3.2.5 体外药物释放 |
3.2.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3.2.7 动物实验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水凝胶的表征 |
3.3.2 Epi/Etpoil@MC/XG悬浮稳定性、显影性能表征 |
3.3.3 Epi/Etpoil@MC/XG流变特性 |
3.3.4 Epi/Etpoil@MC/XG药物缓释性能 |
3.3.5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3.3.6 体内栓塞评价实验 |
3.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全文总结 |
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4.2 特色与创新 |
4.2.1 栓塞用多模态显影微球的制备及磁热效应的体外研究 |
4.2.2 可显影药物缓释水凝胶血管栓塞剂的实验研究 |
4.3 存在问题及不足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写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科研立项 |
三、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5)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专着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
第四节 特殊病种 |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
第一节 蛇叹肿毒 |
一、蛇叹肿毒概述 |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
第二节 小儿疳积 |
一、小儿疳积概述 |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
四、小儿疳积现状 |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
第三节 肚腹痛 |
一、肚腹痛概述 |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
第四节 心头痛 |
一、心头痛概述 |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异促进肝癌发生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肝癌概述 |
1.1.1 流行病学 |
1.1.2 肝癌的致病因素及相关分子机制 |
1.1.2.1 乙型肝炎病毒(HBV) |
1.1.2.2 丙型肝炎病毒(HCV) |
1.1.2.3 过量酒精摄入与吸烟 |
1.1.2.4 黄曲霉毒素 |
1.1.2.5 非酒精性脂肪肝 |
1.1.2.6 血色素沉着症 |
1.1.3 肝癌的病理特征 |
1.1.4 肝癌的诊断 |
1.1.4.1 影像学检查 |
1.1.4.2 血液学检查 |
1.1.4.3 组织学检查 |
1.1.5 肝癌的治疗 |
1.1.5.1 手术切除 |
1.1.5.2 肝移植 |
1.1.5.3 局部消融治疗 |
1.1.5.4 介入治疗 |
1.1.5.5 放疗与综合化疗 |
1.1.5.6 靶向治疗 |
1.1.5.7 免疫治疗 |
1.1.6 临床问题及原因 |
1.2 三维基因组学 |
1.2.1 三维基因组结构 |
1.2.1.1 染色质疆域 |
1.2.1.2 染色体区室 |
1.2.1.3 拓扑关联结构域 |
1.2.1.4 染色质环 |
1.2.2 三维基因组学研究技术 |
1.2.2.1 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3C) |
1.2.2.2 环状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4C) |
1.2.2.3 染色质构象捕获碳拷贝技术(5C) |
1.2.2.4 高通量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Hi-C) |
1.2.3 三维基因组学的应用(基于Hi-C技术) |
1.2.3.1 机体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 |
1.2.3.2 疾病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原代肝癌细胞的分离与Hi-C测序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耗材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分析软件 |
2.2.5 实验样本 |
2.3 原代细胞基因组提取的实验方法 |
2.3.1 实验试剂的配制 |
2.3.2 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原代细胞的分离与固定 |
2.3.3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固定及基因组提取 |
2.4 建库测序的实验方法 |
2.4.1 Hi-C文库的构建 |
2.4.2 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 |
2.5 测序数据分析具体方法及结果 |
2.5.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2.5.2 测序数据的对比分析 |
2.5.3 测序数据分析结果汇总 |
2.6 结论 |
第三章 全基因组互作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数据分析流程及方法 |
3.2.1 构建观测互作矩阵 |
3.2.2 观测互作矩阵标准化 |
3.2.3 染色体间互作热图 |
3.2.4 差异互作图谱分析 |
3.3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
3.3.1 全基因组标准化互作热图分析 |
3.3.2 染色体间相互作用分析 |
3.3.3 差异互作图谱分析 |
3.3.3.1 HCC1与PHCC1的差异互作分析 |
3.3.3.2 HCC2与PHCC2的差异互作分析 |
3.3.3.3 HCC3与PHCC3的差异互作分析 |
3.3.4 结论 |
第四章 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数据分析流程及方法 |
4.2.1 染色质区室鉴定及其与标准化互作矩阵关系热图构建 |
4.2.1.1 相关系数矩阵的构建 |
4.2.1.2 A/B compartments的鉴定 |
4.2.2 拓扑关联结构域(TADs)检测 |
4.2.3 TAD边界检测 |
4.3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
4.3.1 A/B Compa rtm ent分析 |
4.3.1.1 A/B Compartment分布情况 |
4.3.1.2 特异性互作区域的Compartment分析 |
4.3.2 TADs分析 |
4.3.2.1 PHCC1、HCC1 的 TADs分析 |
4.3.2.2 PHCC2、HCC2的TADs分析 |
4.3.2.3 PHCC3、HCC3的TADs分析 |
4.3.3 TAD边界分析 |
4.3.3.1 PHCC1、HCC1的TAD边界分析 |
4.3.3.2 PHCC2、HCC2的TAD边界分析 |
4.3.3.3 PHCC3、HCC3的TAD边界分析 |
4.3.4 结论 |
第五章 三维基因组结构区基因表达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流程及方法 |
5.2.1 RNA-seq文库构建与数据检测 |
5.2.2 测序数据分析 |
5.2.2.1 测序数据的质量检测及对比分析 |
5.2.2.2 测序数据定量分析 |
5.2.2.3 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 |
5.2.2.4 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 |
5.2.2.5 变异位点分析 |
5.2.2.6 融合基因分析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差异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
5.3.1.1 PHCC1、HCC1的差异基因检测结果 |
5.3.1.2 PHCC3、HCC3的差异基因检测结果 |
5.3.2 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化区域基因表达情况分析 |
5.3.2.1 差异互作区域的基因表达情况 |
5.3.2.2 A/B Compartment转变与基因表达关系 |
5.3.2.3 显着差异互作区域的差异基因分析 |
5.3.2.4 癌细胞特异性TAD边界的基因表达分析 |
5.3.3 结论 |
第六章 课题总结及展望 |
6.1 课题的创新点与难点 |
6.1.1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6.1.2 本课题的难点 |
6.2 研究结果的总结与展望 |
6.2.1 研究结果总结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PHCC1、HCC1的差异表达基因聚类热图 |
附录二: PHCC3、HCC3的差异表达基因聚类热图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7)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仪器 |
2.1 超声仪器 |
2.2 MWA仪器 |
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器 |
3.方法 |
3.1 TACE |
3.2 超声引导下MWA |
3.3 诊断标准 |
3.4 随访指标 |
3.5 疗效判定 |
3.6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超声引导下MWA联合TACE治疗CRLM疗效 |
1.1 临床资料 |
1.2 累积生存率 |
1.3 复发率 |
1.4 并发症 |
2.影响CRLM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
2.1 单因素分析 |
2.2 多因素分析 |
3.三种治疗方法在最大径≤3cm及3-5cmCRLM中的疗效 |
3.1 在最大径≤3cm CRLM中的疗效 |
3.2 在最大径3-5cmCRLM中的疗效 |
讨论 |
1.CRLM流行病学及局部治疗 |
2.TACE、超声引导下MWA在 CRLM中的应用价值 |
3.超声引导下MWA联合TACE在 CRLM中的应用价值 |
4.影响CRLM预后的因素 |
结论 |
本研究局限性 |
本研究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图4 超声引导下MWA联合TACE治疗CRLM |
图5 超声引导下MWA治疗CRLM |
综述部分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 |
1、论文发表情况 |
2、参加科研情况 |
(9)二维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兔放射性肝损伤及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放射性肝损伤影像学表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姜黄素通过miRNA-491/PEG10对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及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综述 |
1.1 结直肠癌治疗现状及中药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
1.1.1 结直肠癌治疗现状 |
1.1.2 中药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 姜黄素的发展及应用历程 |
1.2.1 姜黄素的作用及用途 |
1.2.2 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的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mi RNA在肿瘤中的调控作用及研究进展 |
1.3.1 mi RNA的结构特点、与生物学功能及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
1.3.2 mi R-491 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4 PEG10 在结直肠癌中的调控作用及研究进展 |
1.5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调控作用及研究进展 |
1.5.1 Wnt的定义及功能 |
1.5.2 β-catenin的定义及功能 |
1.6 总结和展望 |
第2章 MIR-491、PEG10、Wnt1 和 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主要试剂配制 |
2.3.2 组织取材 |
2.3.3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 RNA-491 及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 |
2.3.4 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EG10,Wnt1 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
2.3.5 SPSS数据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q 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mi R-491,PEG10,Wnt1和 β-catenin的m RNA表达 |
2.4.2 Western blot检测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EG10,Wnt1和 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 |
2.5 小结 |
2.6 讨论 |
第3章MIR-491 与PEG10 基因靶标关系验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主要试剂配制 |
3.3.2 细胞培养 |
3.3.3 细胞株的冻存 |
3.3.4 细胞复苏 |
3.3.5 细胞传代 |
3.3.6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mi R-491 的表达 |
3.3.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mi R-491 和PEG10 之间的靶标关系的验证) |
3.3.8 过表达及沉默mi R-491 后,q PCR法检测mi R-491,PEG10,Wnt1 和 β-catenin 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
3.3.9 过表达及沉默mi R-491 后,Western blot法检测PEG10,Wnt1和 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
3.3.10 SPSS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MIR-491 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
3.4.2 PEG10 是MIR-491 的靶基因(PEG10 与mi R-491 的靶标关系的验证) |
3.4.3 在HCT116 细胞中mi R-491 mimics转染PEG10-WT,si以及PEG10-Mut的荧光素酶活性 |
3.4.4 过表达或沉默mi R-491 对细胞系中mi R-491、PEG10,Wnt1 和β-catenin m RNA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 |
3.4.5 过表达或沉默mi R-491 对细胞系中PEG10,Wnt1 和 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 |
3.5 小结 |
3.6 讨论 |
第4章 姜黄素对HCT116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试剂和动物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主要试剂配制 |
4.3.2 细胞培养 |
4.3.3 细胞转染 |
4.3.4 MTT检测细胞增殖 |
4.3.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4.3.6 小鼠皮下荷瘤实验 |
4.3.7 姜黄素、PEG10 过表达对细胞系中mi R-491,PEG10,Wnt1 和β-catenin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8 姜黄素、PEG10 过表达对细胞系中PEG10,Wnt1 和 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9 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 |
4.3.10 MTT检测细胞增殖 |
4.3.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4.3.12 mi R-491 沉默后,姜黄素对细胞系中mi R-491,PEG10,Wnt1和 β-catenin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13 mi R-491 沉默后,姜黄素对细胞系中PEG10,Wnt1 和 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14 SPSS数据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MTT法检测姜黄素、PEG10 对HCT116 细胞的增殖的影响 |
4.4.2 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PEG10 对HCT116 细胞凋亡的影响574.4.3 小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姜黄素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
4.4.3 小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姜黄素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
4.4.4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c DNA3.1-PEG10(PEG10过表达)组与姜黄素组中mi R-491,PEG10,Wnt1 和 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 |
4.4.5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组、pc DNA3.1-PEG10(PEG10过表达)组及阴性对照组中PEG10,Wnt1 和 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 |
4.4.6 MTT法检测在mi R-491 沉默时,姜黄素对HCT116 细胞的增殖的影响 |
4.4.7 流式细胞术检测在mi R-491 沉默时,姜黄素对HCT116 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8 mi R-491 沉默后,姜黄素抑制mi R-491,PEG10,Wnt1 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 |
4.4.9 mi R-491 沉默后,姜黄素抑制PEG10,Wnt1 和 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 |
4.5 小结 |
4.6 讨论 |
第5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21世纪战胜肝癌有望(论文参考文献)
- [1]ERAS应用于肝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机体应激的影响[D]. 赵雄. 长江大学, 2021
- [2]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D]. 李若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与“癌中之王”的不懈抗争[J]. 汤钊猷. 科学世界, 2021(05)
- [4]可显影药物缓释血管栓塞剂的实验研究[D]. 赵玮.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5]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6]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异促进肝癌发生机制的研究[D]. 张富涵.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8]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的评估[D]. 王菲.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9]二维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兔放射性肝损伤及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D]. 甘媛琳.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10]姜黄素通过miRNA-491/PEG10对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及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D]. 李柏.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