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癌的物理机制研究:线粒体膜表面电位下降与凋亡

光动力治癌的物理机制研究:线粒体膜表面电位下降与凋亡

论文摘要

作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新的方法,光动力治疗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临床应用。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对肿瘤的选择性消灭,而对正常组织却基本上不损伤。由于现在临床上应用的光敏剂血卟啉(HpD)存在诸多的缺点,因此开发实用的光敏剂势在必行。金属酞菁配合物用于光敏剂的研究引起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广泛兴趣,被认为是有望成为新一代临床使用的抗癌光敏剂。本文用三种金属酞菁配合物ZnPcS(C56H32N8S4Zn)、AlPcS(C56H32AlClN8S4) 、AlPc(C56H32AlClN8O4) (以下简称Pc1、 Pc2和Pc3) 为光敏剂,研究光动力作用对线粒体膜表面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动力作用后,线粒体膜表面电位明显降低, Pc1对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表面电荷数面密度的影响最大,而Pc2的影响又大于Pc3,结合光动力作用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Pc1>Pc2>Pc3,提出光动力作用的物理学机制,即光动力治疗可能通过引起线粒体膜表面电荷数面密度,促使表面电位变化,进而诱导细胞凋亡。金属酞菁配合物对线粒体膜表面电位的影响提供了一个衡量药物疗效的判据,预言Pc1的效果比Pc2,Pc3要好。三种金属酞菁的吸收光谱表明吸收峰位置不同,但变化不大:中心离子对吸收峰位置影响不显著。学术界普遍认为光动力作用是通过光敏剂三重态进行的。从荧光谱中看到Pc2,Pc3中存在次荧光峰,即存在低激发态到基态的辐射跃迁。说明从单线态跃迁到三线激发态的有效非辐射跃迁而言,Pc1具有比Pc2,Pc3更大的几率,可预言这有利于PDT疗效,光动力作用后癌细胞荧光光谱的变化也证明了这一点。基于细胞膜流动性的重要作用,还研究了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光动力作用应该能显著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即细胞膜也可能是光动力作用的重要靶点。最后,对光敏剂治癌的药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受试验的三种金属酞菁配合物中,Pc1效果最好。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 光动力作用原理
  • §2 光动力作用研究进展
  • §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动力作用对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引言
  • §1 实验原理
  • §2 试剂和仪器
  • §3 细胞株和培养条件
  • §4 金属酞菁浓度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种金属酞菁光敏剂的光谱及癌细胞光谱
  • 引言
  • §1 三种金属酞菁光敏剂的吸收光谱
  • §1. 1 试剂和仪器
  • §1. 2 结果与讨论
  • §2 三种金属酞菁光敏剂荧光光谱
  • §2. 1 试剂和仪器
  • §2. 2 结果与讨论
  • §3 相同浓度三种金属酞菁对癌细胞荧光光谱的影响
  • §3. 1 试剂和仪器
  • §3. 2 细胞株和培养条件
  • §3. 3 样品的制备
  • §3. 4 结果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光动力作用对线粒体膜表面电位的影响
  • 引言
  • §1 实验原理
  • §2 材料试剂和仪器
  • §3 实验
  • §3. 1 细胞株和培养条件
  • §3. 2 样品的制备
  • §3. 3 荧光检测
  • §4 结果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光动力作用对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 引言
  • §1 实验原理
  • §2 试剂和仪器
  • §3 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实验
  • §3. 1 细胞株和培养条件
  • §3. 2 样品的制备
  • §3. 3 荧光偏振度检测
  • §4 结果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航天器表面电位主动控制方法可行性的数值仿真分析[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8(02)
    • [2].基于等离子体能量密度的航天器表面电位估计[J]. 微波学报 2020(05)
    • [3].航天器带电及其表面电位主动控制技术发展现状[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7(01)
    • [4].对插图“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的深入挖掘与分析[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14)
    • [5].直流电晕充电下环氧树脂表面电位衰减特性的研究[J]. 物理学报 2016(04)
    • [6].表面电位与生物电[J].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19(Z1)
    • [7].航天器表面电位的主动控制[J]. 中国航天 2008(06)
    • [8].过程工程所在碳纳米材料表面电位设计方面取得进展[J]. 人工晶体学报 2014(01)
    • [9].煤样破坏应变局部化与表面电位分布规律研究[J]. 煤炭学报 2012(12)
    • [10].我国在碳纳米材料表面电位设计方面取得进展[J]. 中国材料进展 2014(01)
    • [11].非接触式表面电位探针设计与研制概述[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01)
    • [12].混合电解质溶液中考虑介电饱和度的表面电位评估原理(英文)[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20(03)
    • [13].溶液环境对高岭石分散行为的影响[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7(04)
    • [14].采用表面电位衰减法测试星用典型绝缘介质电导率[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6(02)
    • [15].利用探针法研究二次电子发射过程中介质材料的表面电位[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9(01)
    • [16].高能电子爆发与绕月卫星表面电位大幅下降的联动效应[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10)
    • [17].环氧复合材料表面电位衰减与直流电导特性[J]. 电气工程学报 2018(11)
    • [18].LDPE/ZnO纳米复合薄膜的归一化表面电位衰减特性研究[J]. 绝缘材料 2016(10)
    • [19].盐分对黏性土的沉积特性与表面电位影响研究[J]. 冰川冻土 2019(04)
    • [20].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发射对卫星表面电位的影响[J]. 现代应用物理 2014(03)
    • [21].航天器表面电荷激发空间静电场规律研究[J]. 宇航学报 2018(11)
    • [22].表面电位对三峡库区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0(04)
    • [23].基于驻极体静电俘能器的优化设计与实验测试[J]. 工程科学学报 2018(04)
    • [24].数百eV低能电子束照射电介质样品带电效应[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8(02)
    • [25].动电容式电位监测器原理和结构参数设计[J]. 真空 2013(05)
    • [26].不同轨道航天器表面带电的模拟[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27].扫描Kelvin探针表面电位特征参数在有机涂层劣化研究中的应用[J]. 腐蚀与防护 2014(10)
    • [28].载替莫唑胺纳米粒制备方法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26)
    • [29].注塑驻极聚丙烯的制备及结晶结构研究[J]. 塑料科技 2019(10)
    • [30].电子辐照条件下真空度对介质材料表面电位衰减特性的影响[J]. 绝缘材料 2018(04)

    标签:;  ;  ;  ;  ;  ;  ;  

    光动力治癌的物理机制研究:线粒体膜表面电位下降与凋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