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福寿螺(Pomacea spp.)是原产于南美洲的淡水螺类,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瓶螺科(Ampullariidae).其中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100种最有害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03年3月,福寿螺被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列入首批侵入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黑名单”。利用分子标记对我国大陆地区野生福寿螺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评估,阐明福寿螺入侵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种群动态,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福寿螺的入侵机制,对制定有效的福寿螺防治和管理政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福寿螺P.canaliculata中分离出12个多态信息含量丰富的(GA)n和(GACA)n重复类型的微卫星座位。这些微卫星座位在广东韶关24个福寿螺个体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在4-11之间,观察杂合度在0.500-0.792之间,期望杂合度在0.529-0.866之间。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只有一个座位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这可能与该座位存在无效等位基因有关。各座位间均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这些微卫星座位适合于福寿螺的种群遗传学研究。利用6个微卫星座位分析了入侵我国大陆地区10个省份41个采样点福寿螺Pomacea spp.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以及种群动态。与其他入侵软体动物相比,我国大陆地区福寿螺入侵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NA=2.67-7.67,Ho =0.231-0.733,He=0.313-0.766)。贝叶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1个采样点可以分为2个遗传簇。贝叶斯聚类分析和FCA分析表明我国福寿螺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遗传分化。大部分采样点之间的遗传分化显著,FST值范围在0.001至0.582之间。大部分采样点均未检测到瓶颈效应。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推测我国大陆地区的福寿螺存在多次引入事件,多次引入事件是促进福寿螺在我国建立并扩散种群,而且保持了较高水平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