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众所周知,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温室气体中CO2的贡献最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能源需求越来越旺盛,化石能源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来源,特别是电厂燃煤产生的CO2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0%以上,为主要集中排放源。因此研究电厂燃煤烟气中CO2的脱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膜吸收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脱除CO2的工艺,该工艺具备了化学吸收法的选择性和膜分离法的紧凑性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CO2脱除工艺。本研究首先对N-甲基二乙醇胺(MDEA)、二乙醇胺(DEA)、一乙醇胺(MEA)、氨基乙酸钠(SG)和氨基乙酸钾(PG)五种单一吸收液和混和吸收液对聚丙烯膜接触角的测定,以评估各吸收液对聚丙烯膜的匹配性能。结果发现各吸收液对聚丙烯膜的疏水性能优劣依次为:PG、MEA、DEA、SG、MDEA,混和吸收液中疏水性能优劣依次为:MDEA+PG、MDEA+MEA、MDEA+SG。本研究设计并搭建了从模拟烟气中脱除CO2的简易装置,对比了系统气液流程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烟气走管程工艺流程比烟气走壳程工艺流程脱除率高10%30%;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HFPM)对上述五种单一吸收液采用烟气走管程吸收液走壳程工艺流程进行CO2的脱除试验,研究了各种因素(吸收液种类和浓度、气液流速、吸收液温度和烟气中CO2含量)对系统烟气走管程吸收液走壳程工艺流程脱除率及传质速率的影响规律,吸收液种类的不同很大程度影响系统脱除率及传质速率的大小,且为控制因素;吸收液流速的提高有助于脱除率及传质速率的增加;而烟气流速增大和烟气中CO2含量的增加都会导致脱除率的下降,不过有利于传质速率的上升;吸收液浓度应以2mol/L为宜,温度则控制在40℃为最佳。最后得出各单一吸收液脱除效果比较如下:PG>SG>MEA>DEA>MDEA。其次,本试验采用系统烟气走管程吸收液走壳程工艺流程考察了以MDEA作为主体溶液,分别以MEA、SG和PG作为添加剂组成不同配比的混和吸收液在不同因素(添加剂种类和主体吸收液浓度、气液流速和烟气中CO2含量)下对脱除率及传质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剂种类是决定混和吸收液脱除率和传质速率的重要因素;主体吸收液浓度越高会降低脱除率及传质速率;混合吸收液流速增大也有利于脱除率及传质速率的提高;烟气流速增大和烟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同样会导致脱除率的下降而能提升传质速率;混和吸收液均能取得良好的脱除效果且明显高于单一的MDEA吸收液。并得出混和吸收液脱除效果比较如下:MDEA+PG> MDEA+MEA> MDEA+SG。最后对单一吸收液和混和吸收液进行了边吸收边解吸的连续循环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气液温度均为30℃,吸收液流速0.035m/s;烟气流速0.287m/s,吸收液体积为6L,平均解吸时间为30分钟)下五种单一吸收液的吸收效果优劣依次为:PG>SG>MEA>DEA>MDEA。当2mol/L PG吸收液在一定流速(液速0.035m/s;气速0.144m/s)和温度(30℃)时,对CO2的脱除率可达99.49%。而MDEA吸收容量大,长时间循环运行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脱除率及传质速率。而以MDEA为主体的混合吸收液中,在相同条件(气液温度均为35℃,吸收液流速为0.035m/s,烟气流速0.287m/s,吸收液体积为6L,平均解吸时间为30分钟)下,混合吸收液效的吸收效果优劣依次为:MDEA+PG> MDEA+MEA> MDEA+SG,并得出1mol/L MDEA+0.5mol/L PG组合的混和吸收液在一定流速(液速0.035m/s;气速0.144m/s)和温度(35℃)时,对CO2的脱除率可达97.22%。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厂中CO_2捕集技术的成本及效率[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9)
- [2].应用CO_2超临界萃取苋菜红色素的工艺研究[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9(06)
- [3].纳米流体强化CO_2水合物生成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9(12)
- [4].稠油油藏蒸汽驱后期CO_2辅助蒸汽驱技术[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6)
- [5].曲安奈德局部封闭结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34)
- [6].CO_2响应性高分子乳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J]. 油田化学 2019(04)
- [7].铝酸盐水泥在高温和CO_2气氛的水化机理研究[J]. 水泥工程 2019(06)
- [8].CO_2驱集输管道内腐蚀机理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1)
- [9].CO_2-环烷烃/芳香烃界面张力的测定与估算[J]. 化工学报 2020(01)
- [10].超临界CO_2放空特性分析与装置设计[J]. 流体机械 2019(12)
- [11].高焓CO_2气流壁面两步催化机制对非平衡气动加热影响的数值模拟[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20(01)
- [12].铅基堆超临界CO_2复合循环发电系统热力学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01)
- [13].CO_2浓度升高对宁夏枸杞果实发育期形态指标及糖分积累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4].设施甜椒土垄和垄嵌基质栽培方式CO_2排放通量日变化比较[J]. 华北农学报 2019(S1)
- [15].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9(06)
- [16].试验模拟包气带CO_2变化及对水化学的影响[J]. 水文 2020(01)
- [17].基于超临界CO_2抗溶剂技术的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J]. 中药材 2019(07)
- [18].微通道反应器内CO_2传质反应行为研究[J]. 化学工程 2020(01)
- [19].环氧乙烷装置循环气中CO_2浓度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J].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20(02)
- [20].氢氧化钙的固碳功能性研究-CO_2浓度与碳化时间的影响[J]. 功能材料 2020(01)
- [21].胜利油田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技术研究与实践[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0(01)
- [22].CO_2-原油混相带形成机理与表征方法[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0(01)
- [23].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微球-CO_2复合驱的适应性[J]. 油田化学 2020(01)
- [24].15%CO_2胁迫下雨生红球藻积累油脂制生物柴油[J]. 太阳能学报 2020(03)
- [25].CO_2泄漏对稻田水基础水质指标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4)
- [26].供暖用CO_2空气源热泵变频运行性能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20(03)
- [27].光子嫩肤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光老化皮肤的临床疗效[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20(01)
- [28].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近期和中期效果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20(03)
- [29].运用手持技术绘制CO_2浓度变化地图——以上海市地铁2号线为例[J]. 化学教学 2020(03)
- [30].2019年全球生物质燃烧CO_2排放研究[J]. 科技风 2020(12)
标签:膜吸收法论文; 燃煤烟气论文; 中空纤维膜论文; 脱除率及传质速率论文; 氨基乙酸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