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胶膜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质

丝胶膜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质

一、丝胶蛋白膜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吕宗谕[1](2021)在《天然彩色蚕丝的环氧化合物固胶固色研究》文中认为桑蚕丝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高档纺织材料,目前市面上的彩色蚕丝织物多用化学染料染色制成,而天然彩色桑蚕丝是自身具有各种色彩的环保纺织材料,它的色素来源于桑叶或蚕体自身合成,有着独特的应用开发价值。但是由于色素存在于丝胶中,且其结构不稳定,在天然彩丝的加工与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使颜色丧失。因此,采用一定的技术降低丝胶的水溶性,便可以固定丝胶,保持彩色丝原有的色泽,并保留彩丝的优异性能。本课题使用环氧化合物对天然彩丝进行固胶固色整理,探究了不同种类环氧化合物的固色效果与效率;并对固色前后彩丝的结构与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彩丝织物的固胶固色处理工艺进行了进一步改进。研究结论如下:(1)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与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GTE)两种环氧化合物均能起到固着丝胶的效果,PEGDE最佳固色条件为:p H 8.0、PEGDE质量浓度3.0%、氯化钙质量浓度2.0%、50℃反应10 h;GTE最佳固色条件为:p H 8.0、氯化钙质量浓度3.0%、65℃反应4 h。定量分析表明,GTE固色效果好于PEGDE,推测固色效果与固色剂所含环氧基团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明了PEGDE与丝胶蛋白发生了交联反应。试验证明固色彩丝的耐家用洗涤色牢度有显着提高,不易褪色。(2)通过各种测试手段分析了固色前后彩丝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发现固色后彩丝表面变粗糙,直径变粗,耐煮练与洗涤性能明显提高;纤维热学性能在固色后变化不大;固色使彩丝抗氧化活性降低,但相对于固胶前,其抗氧化活性在煮练与水洗处理后有较好的保留效果;固色后彩丝纤维的强度、断裂伸长与初始模量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干态抗折皱性能降低,而湿态抗折皱性能有较大提高;织物的悬垂性与硬挺度受固色工艺影响不大。(3)采用浸轧—预烘—烘焙的处理方式改进了天然彩丝织物的固色工艺,进一步提升了PEGDE的固胶固色效果。最佳固色条件为:PEGDE质量浓度15.0%、氯化钙质量浓度4.0%、140℃烘焙17 min。改进后的固色工艺对彩丝织物的拉伸性能与硬挺度无明显影响;提高了织物湿态抗折皱性能,织物干态抗折皱性能有较小损失;显着提高了织物的耐家用洗涤色牢度,不易褪色。

郭晓晓[2](2020)在《TGase催化丝胶接枝氨基多糖及其复合膜材料制备》文中提出丝胶(Silk sericin,SS)是桑蚕丝中包裹丝素组分的外层蛋白,属于桑蚕丝脱胶加工的副产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良好的低免疫原性和生物相容性。另一方面,由于丝胶水溶性较高,以其为原料加工的再生蛋白膜材料的成型稳定性不理想,表现为水相条件下溶失率较高,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本文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催化酰胺基转移反应,实现丝胶大分子间交联,旨在通过提升丝胶蛋白的分子量,改善丝胶基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分别选取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COS)和壳聚糖(Chitosan,CS),考察TGase催化氨基多糖与丝胶蛋白的接枝和桥接交联效果,在降低丝胶蛋白材料水溶性的同时,赋予丝胶基再生材料一定的功能性,制备抗菌和抗氧化丝胶基复合膜材料。首先选用含谷氨酰胺(Q)和赖氨酸(K)的定制肽(GQGEGQG,p-Q;KKKK,p-K),探究多肽对TGase催化丝胶分子间发生酰基转移反应的影响;借助SDS-PAGE、SEC色谱评价蛋白体系分子量变化;结合酶促反应体系释氨量、游离氨基含量测定,评价TGase酶催化丝胶交联效果。结果表明,TGase与多肽p-Q组合处理后,丝胶蛋白分子量明显增加,酶催化处理对丝胶的构象结构有明显的影响;相反,含赖氨酸的多肽p-K对于TGase催化的丝胶蛋白分子交联无促进作用;TGsae/p-Q处理制备的丝胶膜较未处理样和仅TGase处理样的成型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在酶促丝胶自交联基础上,探究了TGase催化丝胶与COS和CS接枝的可行性;考察了TGase酶促COS和CS与丝胶蛋白分子的接枝与交联效果,并制备二种丝胶基复合膜材料(SS/COS/TGase、SS/CS/TGase等),对比评价了膜材料在热水溶失率、力学性能、抗菌和抗氧化性能上的变化。结果表明,TGase能催化丝胶与氨基多糖发生接枝,酶促反应中同时存在丝胶蛋白分子间自交联、丝胶接枝氨基多糖分子两种竞争性反应;TGase酶催化丝胶和氨基多糖接枝反应后,制备的复合膜材料水溶性降低,成型形态结构稳定性有改善;水中浸渍处理后,接枝样表现出稍高的抗菌和抗氧化效果;不同脱胶方法相比,以高温高压法脱胶为原料制备的丝胶基复合膜(丝胶:壳聚糖用量比4:1)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性能。既有酶法改性方法为实现丝胶蛋白的资源化再利用、制备丝胶基生物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侯岩[3](2019)在《海参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脱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参(sea cucumber)作为我国的一种名贵海珍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药理活性成分,从古至今广泛应用于滋补养身和治病康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改善,对海参需求市场的扩大,加速推进了海参养殖和加工产业的发展。目前海参加工产品主要以盐干和淡干海参为主,而新型的即食产品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的很少,特别是真空低温即食海参产品和相关前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更为甚少。本论文根据目前海参养殖和加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海参前处理和真空低温即食海参加工关键技术以及可食性复合膜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超声波辅助腐殖酸前处理方法,探索了在不同腐殖酸浓度、超声时间和pH条件下对鲜海参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两种抗生素的脱除效果,优化和确立了即食海参加工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腐殖酸浓度为40mg/kg,超声时间为40 min,pH为3.0时,海参中恩诺沙星的最佳脱除率达到81.52%;腐殖酸浓度为20mg/kg,超声时间为60min,pH为2.5时,海参中环丙沙星的最佳脱除率为98.56%;超声波辅助腐殖酸处理海参中恩诺沙星前海参总蛋白和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78.75%、31.36%,处理后海参总蛋白和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74.375%、27.47%,损失率仅为5.55%、12.12%;超声波辅助腐殖酸处理海参中环丙沙星前海参总蛋白和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78.75%、31.36%,处理后海参总蛋白和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70%、27.03%,损失率为11.11%、13.81%;在相同腐殖酸浓度、相同超声时间条件处理下,pH值为3.0时海参体内腐殖酸残留量最低达到20.12%。2、利用真空低温加工方法,在一定真空压力下,考察和分析了不同加热温度和时间对海参总蛋白、胶原蛋白含量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探索了海参真空低温加工工艺条件,优化和确立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海参在90℃、120min真空低温加工条件下,即食海参仍具有良好弹性和咀嚼度,感官评分最高;海参在95℃、120min真空低温加工条件下,即食海参总蛋白、胶原蛋白含量损失率最大,其总蛋白和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73.25%、15.09%,损失率分别为23.90%、60.08%。3、以壳聚糖和枸杞溶液为主要原料,以明胶为交联剂,甘油为增稠剂,探究了即食海参可食性复合膜的配方和制备工艺。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方法,研究和讨论了不同含量的壳聚糖、明胶、甘油和枸杞溶液及pH值对可食性复合膜的断裂强度、耐温性、水溶性、水蒸气透过率及透明度的影响,优化并确立了最佳配方及其制备工艺条件。复合膜最佳工艺为壳聚糖:明胶(w/w)为0.98:1,甘油含量2.97%,枸杞含量19.99%,pH值5.49,壳聚糖浓度1.5%,明胶浓度3%;并测定了复合膜对常温贮藏即食海参的主要微生物指标。结果显示,在常温下随着时间的延长,未包膜组即食海参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增长均高于包膜组,第6天菌落总数4.35CFU/g,大肠菌群数3.86CFU/g,包膜组的菌落总数1.97CFU/g,大肠菌群1.39CFU/g;第9天菌落总数5.97CFU/g,大肠菌群数4.93 CFU/g,包膜组的菌落总数2.52CFU/g,大肠菌群2.23CFU/g。

刘凯,匡大江,王诗怡,付华,王垠龙,卢神州[4](2018)在《蚕丝蛋白用作胶囊壳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市场上胶囊的主要制作原料是明胶,由于明胶胶囊价格昂贵,并且具有低溶解性所导致的药效不能有效发挥的缺点,因此寻找替代材料刻不容缓。文章采用蚕丝蛋白来替代明胶,研究不同配比丝素丝胶制备的胶囊壳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通过加入脯氨酸、甲酰胺、乙二醇来调节材料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崩解时间,测定细胞培养检测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等。结果表明,随着丝胶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容易在胃液中崩解,而随着丝素含量提高,材料不易在胃液浸泡下崩解,但可以在肠液中崩解。利用结构调节剂可以期望获得某些用于胃、肠胶囊壳的新型材料。

张凯[5](2015)在《丝素蛋白的提取及丝素膜的制备、修饰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蚕丝生产和加工的大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蚕丝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蚕丝下脚料的再利用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丝素蛋白是蚕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天然蛋白质聚合物大分子,具有分子链柔顺,生物相容性好,容易成膜,可加工性好,以及易于分子改性等特点,在生物材料、医学、环境处理、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丝素蛋白的提取及丝素生物膜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尽管丝素蛋白自身容易成膜,但也存在纯丝素膜在水中易溶胀溶解、耐碱性差、膜强度低以及制膜过程中膜结构不易控制等问题。本文以桑蚕丝为原料,研究了丝素蛋白的水解和提取分离技术,以丝素蛋白及其水解产物丝素肽为主要原料,以硅烷偶联剂为交联剂,并结合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及聚乙烯醇等材料,制备了不同的丝素基生物膜材料。合成了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席夫碱化合物及可交联的含三嗪基团的季铵盐化合物,分别研究了席夫碱化合物和三嗪基团的季铵盐化合物对丝素基膜材料的修饰改性,并对所得丝素基膜材料的结构、性能以及对自由基的清除性能和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1)以Alcalase碱性蛋白酶对丝素蛋白进行水解以制备水溶性的丝素肽,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优化的方法确定了酶水解丝素制备丝素肽的合适工艺为:丝素浓度4%(w/w),水解温度55℃,酶与底物之比为2%,ph为8.0,反应时间6h。以茚三酮比色法,测定了最佳酶水解工艺条件下丝素水解产物的水解度为18.3%。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了alcalase酶水解后制备的丝素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主要分布在56.5kda之间。此外,丝素肽对二苯基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性能实验表明,丝素肽对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性能,丝素肽清除溶液中50%的dpph自由基的用量(sc50)为1.85mg/ml。以丝素肽(sfp),氨基硅烷偶联剂(wd-50)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了sfp/pva共混膜,研究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紫外溶失率及其自由基清除性能。结果表明,当硅烷偶联剂wd-50的用量为10%时,不同共混比例下sfp/pva共混膜的拉伸应力和断裂延伸率较未加入偶联剂之前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共混膜的杨氏模量降低,表明偶联剂的加入可以改善sfp/pva共混膜的力学性能。sfp/pva共混膜中sfp与pva之间主要以氢键或范德华力发生相互作用。随着共混膜中sfp比重的增大,共混膜的自由基清除率逐渐增大,当sfp/pva的共混比例大于15/85时,sfp/pva共混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大于50%。(2)以含有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kh560对丝素蛋白进行修饰改性,制备了水不溶性的sf/kh560复合膜。研究发现,复合膜的溶失率随着偶联剂kh560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快速降低的趋势,当增大偶联剂kh560用量为15%时,sf-kh560膜在水中的溶失率仅为2%,几乎不溶于水。通过对丝素膜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分峰拟合定量分析,计算了不同丝素膜中丝素蛋白各二级结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研究发现,硅烷偶联剂的加入会促使丝素蛋白的构象,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延伸链构象向β-折叠构象和侧链/聚集链结构发生转变。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偶联剂的加入促使丝素蛋白的结晶形态由silki型向silkii型转变,进一步验证了atr-ftir的分析结果。研究了sf/kh560复合膜对金属离子co(ii)、ni(ii)、cu(ii)、cr(iii)、cd(ii)和pb(ii)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sf/kh560复合膜对cd(ii)和pb(ii)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较大,分别为11.8mg/g和14.7mg/g。以cd(i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sf/kh560复合膜对cd(ii)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sf/kh560复合膜对cd(ii)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sf/kh560复合膜对cd(ii)的吸附方式为化学吸附。(3)以3,5-二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型含有偶氮共轭系统和交联反应性基团的配体,3,5-二[(2-羟基-4’-乙基磺酰硫酸钠)偶氮苯-次甲亚胺基]苯甲酸(配体z1),及其与mn2+、cu2+、co2+的金属配合物。研究发现,合成的化合物配体z1及其与mn2+、cu2+、co2+的金属配合物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研究了各化合物在水中的光谱吸收性能,结果显示配体z1的最大吸收峰为402nm,而配合物co2z1、mn2z1、cu2z1的最大吸收峰则分别为380nm、382nm和378nm。通过配体z1及其金属配合物对h2o2的催化分解研究发现,z1对h2o2的分解无催化作用,而其金属配合物mn2z1、co2z1和cu2z1对h2o2的分解速率有很强的催化能力。其中金属配合物mn2z1催化分解h2o2的能力最强。当金属配合物mn2z1的用量为5mg/l,h2o2在40°c的条件下40min内基本上全部分解;金属配合物co2z1对h2o2的催化分解能力次之,其对h2o2的最终分解率可达到80%;金属配合物cu2z1催化分解h2o2的能力最小。以反应性化合物z1对水不溶性丝素膜进行了改性,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研究表征了改性前后丝素膜表面的形貌及结构变化。通过eds能谱数据分析发现,由化合物z1改性后的膜m-sf/kh560表面有硫元素出现,其含量为0.33%,且改性后丝素膜表面氧元素和硅元素的含量降低。uv-vis测试结果表明,sf/kh560膜在440-800nm的透过率都在65%以上;对于改性后的m-sf/kh560膜,其在440-800nm范围内其透过率始终低于sf/kh560膜,且当照射波长低于500nm时m-sf/kh560膜的透过率急剧降低。(4)以sf和mwcnts为原料制备了水不溶性的sf/mwcnts杂化膜材料,研究了三嗪季铵盐改性前后sf/mwcnts杂化膜的性能。通过对杂化膜红外光谱图的分峰拟合和定量分析计算以及杂化膜的x-衍射分析发现,与纯丝素膜比较,sf/mwcnts杂化膜中的丝素蛋白构象由α-螺旋、无规卷曲/延伸链构象向β-折叠构象发生了转变。对sf/mwcnts杂化膜的力学性能的研究发现,当丝素蛋白用量为0.05g/ml、偶联剂用量为10%、碳纳米管用量为1%时,sf/mwcnts杂化膜的力学性能较好,此时膜的干态和湿态拉伸断裂强力分别为48.8 MPa和21.9 MPa,干态和湿态断裂延伸率分别为4.62%和58.8%,季铵盐改性后SF/MWCNTs杂化膜的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延伸率分别为20.8 Mpa和56.4%。

张海萍,邓连霞,杨明英,朱良均[6](2014)在《改性丝胶蛋白膜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丝胶膜是丝胶应用的一种重要形态,但丝胶溶液直接风干形成的家蚕丝胶膜的性能较差,难以直接使用。本文首先从物理交联方式和化学交联方式两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各种改性家蚕丝胶膜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其次,对柞蚕丝胶膜和丝胶蚕丝胶膜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改性丝胶膜有望用于创伤修复、食品包装、物质分离等领域。

陈莉,张菲[7](2014)在《丝胶用于毛纱上浆的浆料配方分析》文中指出分析了丝胶用于毛纱上浆的可行性和局限性。通过在浆料配方中加入助剂的方法来改善丝胶的上浆性能,并测试了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酰胺、二甲基硅油等试剂用量的变化对上浆性能的影响。依据实验结果确定出毛纱上浆的浆料配方如下:主浆料为75%丝胶、25%聚丙烯酸甲酯;助剂分别为5%聚丙烯酰胺、3%二甲基硅油、0.3%渗透剂JFC。采用此浆料配方对毛纱进行上浆实验和浆纱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浆纱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增磨率和毛羽降低率等指标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浆料配方合理,对毛纱上浆效果良好。

李新玥[8](2014)在《生物酶法制备蛋白膜及膜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酶是一类能催化特定反应的物质,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优点。本研究采用两种可以促使蛋白质发生交联的生物酶,对丝素、丝胶、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交联,用流延法制备蛋白膜,并研究膜性能。采用酪氨酸酶制备丝素蛋白膜。首先通过溶解氧分析的方法检测酪氨酸酶以丝素蛋白为底物时酶的活性,通过检测反应后溶液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研究成膜工艺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优选出较佳的成膜条件为:用2000U/g的酪氨酸酶在45℃下和丝素溶液持续反应120min。交联膜的溶失率显着降低,膜的断裂强度明显提高。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交联膜的酪氨酸含量降低;XPS结果显示,交联膜的O原子组分增大;XRD结果表明,交联膜中丝素蛋白分子仍以无归卷曲结构为主;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交联后丝素蛋白分子量增大。以上测试结果充分证明了酪氨酸酶对丝素蛋白的交联作用。在酪氨酸酶催化丝素蛋白反应的基础上,将壳聚糖接枝到丝素蛋白分子上,获得制备壳聚糖改性丝素蛋白膜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壳聚糖用量20%,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20min,pH为4。对壳聚糖改性丝素蛋白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膜的溶失率明显改善,添加壳聚糖可以降低一半酪氨酸酶用量;改性膜的抗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膜具有较好的抗菌性。采用酪氨酸酶催化丝胶蛋白并制成相应的丝胶膜,同时采用TG酶催化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相应的大豆蛋白膜。主要通过溶失率的测试确定成膜的最优工艺。

李冰,叶崇军,陈复生[9](2013)在《天然纯丝胶茧壳的吸湿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纯丝胶家蚕茧壳为实验材料,对丝胶的吸湿性经行了研究。得到了丝胶茧壳的自然吸湿率、最大吸湿率以及吸湿、放湿的速率等方面的数据,并用普通家蚕茧壳作为对比研究,阐明了纯丝胶茧壳在吸湿性方面的居多优势,为纯丝胶的创新型利用以及作为原材料在护肤、美容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陈莉,张菲,尚瑞云[10](2013)在《丝胶复配浆料用于毛纱上浆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研究丝胶在毛纱上浆中的应用性能,以丝胶为主体,加入明胶和聚丙烯酸甲酯组成复配浆料用于毛纱上浆,测试了复配浆料的浆液、浆膜和浆纱性能。丝胶复配浆料浆液的混溶性、黏度和黏度热稳定性均较好;浆膜成膜完整,韧性较好;丝胶复配浆料在增强、减伸、耐磨和伏贴毛羽方面对毛纱性能有明显的改善,浆纱增强率为46.31%,减伸率为7.14%,毛羽降低率为90.7%,上浆率为12.53%;且退浆工艺简单,退浆率高。实验结果表明,丝胶复配浆料可用于毛纱上浆。

二、丝胶蛋白膜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丝胶蛋白膜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彩色蚕丝的环氧化合物固胶固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天然彩丝概述
        1.1.1 天然彩丝的种类
        1.1.2 天然彩丝的呈色机理
        1.1.3 天然彩丝的开发现状
    1.2 天然彩丝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1.2.1 天然彩丝的结构特点
        1.2.2 天然彩丝的性能特点
    1.3 天然彩丝的颜色耐久性
        1.3.1 天然彩丝的色素结构
        1.3.2 天然彩丝的颜色稳定性
    1.4 天然彩丝固胶固色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2章 多官能团环氧化合物对天然彩丝的固胶固色探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PEGDE对天然彩丝固色试验
        2.1.4 GTE对天然彩丝固色试验
        2.1.5 不同官能团数量的环氧化合物固色对比试验
        2.1.6 固色前后丝胶的FTIR测试
        2.1.7 固色彩丝织物颜色稳定性测试
    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2.1 PEGDE对天然彩丝的固色改性
        2.2.2 GTE对天然彩丝的固色改性
        2.2.3 不同官能团数量的环氧化合物固色对比
        2.2.4 固色前后丝胶的红外光谱
        2.2.5 固色彩丝织物颜色稳定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氧化合物固胶固色对彩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样品制备
        3.1.4 形貌表征(SEM)
        3.1.5 热重分析
        3.1.6 抗氧化活性测试
        3.1.7 拉伸性能测试
        3.1.8 织物手感风格测试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2.1 固色对彩丝纤维形貌的影响
        3.2.2 固色对彩丝纤维热性能的影响
        3.2.3 固色对彩丝纤维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2.4 固色对彩丝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3.2.5 固色对彩丝织物手感风格的影响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针对天然彩丝织物固胶固色改进工艺的探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浸-轧-烘固色试验
        4.1.4 织物拉伸性能的测试
        4.1.5 织物手感风格的测试
        4.1.6 织物颜色稳定性的测试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2.1 浸-轧-烘固色条件的探究
        4.2.2 浸-轧-烘固色处理对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4.2.3 浸-轧-烘固色处理对织物手感风格的影响
        4.2.4 浸-轧-烘固色处理对织物颜色稳定性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TGase催化丝胶接枝氨基多糖及其复合膜材料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丝胶蛋白及其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1.1.1 丝胶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1.1.2 丝胶蛋白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1.1.3 丝胶蛋白的改性
    1.2 氨基多糖及其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1.2.1 壳聚糖的特性和应用
        1.2.2 壳寡糖的性质和应用
    1.3 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及其应用
        1.3.1 TGase的种类及结构特点
        1.3.2 TGase的催化机理
        1.3.3 TGase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丝胶蛋白溶液的制备
        2.3.2 TGase催化多肽分子交联
        2.3.3 TGase与多肽共同催化丝胶交联
        2.3.4 TGase催化含谷氨酰胺多肽接枝氨基多糖
        2.3.5 TGase催化丝胶接枝氨基多糖
        2.3.6 丝胶蛋白膜的制备
    2.4 测试方法
        2.4.1 丝胶蛋白溶液浓度的测定
        2.4.2 释放氨含量的测定
        2.4.3 氨基含量分析
        2.4.4 SDS-PAGE凝胶电泳
        2.4.5 体积排阻色谱(SEC)
        2.4.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4.7 圆二色谱(CD)
        2.4.8 粒径分析
        2.4.9 热重分析(TGA)
        2.4.10 溶失率
        2.4.11 溶液中壳聚糖浓度的测定
        2.4.12 机械性能测试
        2.4.13 抗氧化性分析
        2.4.14 抗菌性能分析
第三章 TGase催化丝胶蛋白交联及膜材料制备
    3.1 TGase催化丝胶模型物
    3.2 TGase-多肽催化丝胶蛋白交联反应
        3.2.1 TGase催化对丝胶分子量的影响
        3.2.2 TGase和 p-Q对酶促丝胶交联体系释放量的影响
        3.2.3 TGase和 p-Q对酶促丝胶交联体系游离氨基含量的影响
    3.3 TGsae-多肽催化对丝胶蛋白溶液的结构分析和粒径
        3.3.1 丝胶蛋白二级结构变化
        3.3.2 粒径分析
    3.4 丝胶膜的结构、水溶性及力学性能
        3.4.1 FT-IR分析
        3.4.2 酶促交联前后丝胶膜的热水溶失率分析
        3.4.3 酶促交联前后丝胶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Gase催化丝胶接枝壳寡糖及其膜材料性能
    4.1 TGase催化含谷氨酰胺多肽接枝壳寡糖
    4.2 TGase催化丝胶接枝壳寡糖反应
        4.2.1 丝胶蛋白相对分子量的变化
        4.2.2 TGase催化丝胶接枝壳寡糖对体系释氨量的影响
    4.3 酶促丝胶-壳寡糖交联对膜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成型稳定性的影响
        4.3.1 酶促丝胶接枝壳寡糖膜材料的机械性能分析
        4.3.2 酶促丝胶接枝壳寡糖膜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4.3.3 酶促丝胶接枝壳寡糖膜材料的热水溶失率分析
    4.4 酶促丝胶-壳寡糖交联对膜材料抗氧化和抗菌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Gase催化丝胶接枝壳聚糖及其膜材料特性
    5.1 TGase催化含谷氨酰胺多肽接枝壳聚糖
    5.2 TGase催化丝胶接枝壳聚糖反应
        5.2.1 酶促接枝壳聚糖相对分子量变化
        5.2.2 酶促接枝壳聚糖对体系释氨量的影响
    5.3 酶促接枝丝胶对壳聚糖膜材料性能影响
        5.3.1 酶促接枝丝胶对壳聚糖膜机械性能影响
        5.3.2 酶促接枝丝胶对壳聚糖膜抗氧化性能影响
        5.3.3 酶促接枝丝胶对壳聚糖膜抗菌性能影响
        5.3.4 酶促接枝丝胶对壳聚糖膜热水溶失率影响
    5.4 不同脱胶方法制得丝胶接枝壳聚糖膜材料性能对比
        5.4.1 不同脱胶方法制得膜材料热水溶失率分析
        5.4.2 不同脱胶方法制得膜材料机械性能分析
        5.4.3 不同脱胶方法制得膜材料抗氧化性能分析
        5.4.4 不同脱胶方法制得膜材料抗菌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海参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脱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海参
        1.1.1 海参养殖研究现状
        1.1.2 海参加工技术及研究现状
        1.1.3 即食海参加工及研究进展
    1.2 可食性复合膜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海参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脱除技术研究
    2.1 原料与试剂
    2.2 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海参养殖方法
        2.3.2 海参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脱除方法
        2.3.3 海参总蛋白和胶原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2.3.4 海参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残留测定方法
        2.3.5 海参中腐殖酸残留测定方法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养殖方式对海参中抗生素残留的影响
        2.4.2 海参胶原蛋白含量计算及标准曲线
        2.4.3 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标准曲线
        2.4.4 腐殖酸对恩诺沙星脱除效果及残留量
        2.4.5 腐殖酸对环丙沙星脱除效果及残留量
        2.4.6 腐殖酸对海参总蛋白、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即食海参加工工艺研究
    3.1 原料与试剂
    3.2 仪器和设备
    3.3 真空低温即食海参加工工艺流程
    3.4 实验方法
        3.4.1 即食海参感官评价
        3.4.2 真空低温加工对海参总蛋白和胶原蛋白的影响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即食海参感官评价结果
        3.5.2 不同加工温度对海参总蛋白及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3.5.3 不同加工时间对海参总蛋白及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3.5.4 真空90℃、120 min加工对海参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3.5.5 真空90℃、120 min加工对海参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壳聚糖明胶可食性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
    4.1 原料与试剂
    4.2 仪器和设备
    4.3 壳聚糖明胶枸杞复合膜的制备工艺
    4.4 复合膜的性能测定
        4.4.1 复合膜性能测定方法
        4.4.2 单因素试验设计
        4.4.3 响应面试验设计
    4.5 即食海参卫生指标的测定
    4.6 复合膜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4.6.1 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4.6.2 壳聚糖浓度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4.6.3 甘油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4.6.4 枸杞汁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4.6.5 pH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4.6.6 明胶浓度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4.7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4.7.1 复合膜的最佳配方
        4.7.2 复合膜水溶性分析
        4.7.3 复合膜抗拉强度分析
        4.7.4 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分析
        4.7.5 复合膜耐温耐湿性分析
        4.7.6 复合膜透明度分析
    4.8 包膜对即食海参卫生指标的影响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蚕丝蛋白用作胶囊壳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溶液的制备
        1.1.1 丝素溶液的制备
        1.1.2 丝胶溶液的制备
    1.2 胶囊用共混膜的制备
    1.3 胶囊用共混膜溶失率的测定
    1.4 仪器与设备
    1.5 胶囊用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测试条件
    1.6 胶囊用共混膜的结晶结构测试条件
    1.7 胶囊用共混膜的人工消化液崩解实验
    1.8 细胞培养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胶囊用共混膜的结晶结构
    2.2 胶囊用共混膜的热水溶失率
    2.3 胶囊用共混膜的力学性能
    2.4 胶囊用共混膜的体外崩解实验结果
    2.5 胶囊用共混膜上细胞增殖活力的测定
3 结论

(5)丝素蛋白的提取及丝素膜的制备、修饰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蚕丝蛋白的结构与组成
    1.2 丝素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1.3 丝素蛋白的构象与聚集态结构
    1.4 丝素蛋白的应用研究进展
        1.4.1 纺织品领域
        1.4.2 化妆品领域
        1.4.3 食品领域
        1.4.4 生物医药领域
    1.5 丝素蛋白的水解及分离提纯
    1.6 丝素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1.6.1 溶胶-凝胶法
        1.6.2 溶液共混法
        1.6.3 静电纺的方法
        1.6.4 冷冻干燥法
    1.7 丝素材料的改性及研究进展
        1.7.1 丝素蛋白的化学改性
        1.7.1.1 丝织物/丝纤维的化学改性
        1.7.1.2 丝素溶液的化学改性
        1.7.1.3 丝素膜的化学改性
        1.7.2 丝素蛋白的共混改性
        1.7.2.1 共混凝胶
        1.7.2.2 共混纳米纤维
        1.7.2.3 共混膜材料
    1.8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丝素肽及其与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化学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2.4 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制备
        2.2.5 丝素蛋白的Alcalase酶法水解
        2.2.6 丝素酶解产物的水解度(DH)测定
        2.2.6.1 茚三酮比色法的原理
        2.2.6.2 茚三酮比色法的测试步骤
        2.2.7 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2.2.7.1 SDS-PAGE的基本原理
        2.2.7.2 电泳储存液的制备
        2.2.7.3 凝胶的制备方法
        2.2.7.4 电泳
        2.2.7.5 染色和脱色
        2.2.7.6 标准蛋白质LogMw-x图的绘制
        2.2.8 SFP/PVA共混膜的制备
        2.2.8.1 SFP/PVA共混比例
        2.2.8.2 硅烷偶联剂WD-50用量
        2.2.9 测试方法
        2.2.9.1 共混膜的力学性能
        2.2.9.2 共混膜中丝素肽的溶失率测定
        2.2.9.3 自由基清除性能
        2.2.10 仪器分析方法
        2.2.10.1 红外光谱分析
        2.2.10.2 热重分析(TG)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甘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2.3.2 丝素肽的酶法制备工艺
        2.3.3 SDS-PAGE凝胶电泳
        2.3.4 SFP/PVA共混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2.3.4.1 SFP/PVA共混膜的制备
        2.3.4.2 共混膜的红外光谱
        2.3.4.3 共混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2.3.4.4 SFP/PVA共混膜分子间作用机理探讨
        2.3.5 共混膜力学性能
        2.3.5.1 SFP/PVA共混比例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2.3.5.2 偶联剂WD-50用量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2.3.6 自由基清除性能
        2.3.6.1 SFP的DPPH自由基清除性能
        2.3.6.2 SFP/PVA共混膜的自由基清除性能
        2.3.7 应用前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水不溶性丝素膜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化学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制备
        3.2.5 水不溶性丝素膜的制备
        3.2.6 SF/KH560复合膜溶失率的影响因素
        3.2.6.1 硅烷偶联剂KH560用量
        3.2.6.2 丝素蛋白用量
        3.2.7 丝素膜的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3.2.7.1 金属离子种类
        3.2.7.2 金属离子浓度
        3.2.7.3 温度
        3.2.7.4 时间
        3.2.8 丝素膜性能的测试
        3.2.8.1 溶失率
        3.2.8.2 溶胀性
        3.2.8.3 透过率
        3.2.8.4 力学性能
        3.2.8.5 吸附量的测定
        3.2.8.6 接触角
        3.2.9 仪器分析方法
        3.2.9.1 红外光谱分析
        3.2.9.2 热重分析(TG)
        3.2.9.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2.9.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不溶性丝素膜的制备
        3.3.1.1 硅烷偶联剂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3.3.1.2 丝素蛋白用量的影响
        3.3.2 丝素膜的结构表征
        3.3.2.1 ATR-FTIR表征
        3.3.2.2 XRD表征
        3.3.2.3 热稳定性分析
        3.3.2.4 水不溶性丝素膜的制备机理探讨
        3.3.3 溶胀性
        3.3.4 力学性能及表面润湿性能
        3.3.5 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席夫碱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丝素膜的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化合物的合成
        4.2.3.1 3,5-双[(2-羟基-4'-乙基磺酰硫酸)偶氮苯-次甲亚胺]苯甲酸的合成
        4.2.3.2 配合物Co_2Z_1、Mn_2Z_1、Cu_2Z_1的合成
        4.2.4 金属配合物对双氧水催化性能的研究
        4.2.5 反应性席夫碱接枝改性丝素膜
        4.2.6 仪器分析方法
        4.2.6.1 红外光谱分析
        4.2.6.2 ~1H-NMR
        4.2.6.3 元素分析
        4.2.6.4 熔点测试
        4.2.6.5 扫描电镜分析(SEM)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合物的性质与组成
        4.3.2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4.3.2.1 红外光谱
        4.3.2.2 核磁共振氢谱 1H-NMR
        4.3.3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及荧光发射光谱性能
        4.3.4 配体及其配合物对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性能的研究
        4.3.5 化合物Z_1对水不溶性丝素膜的改性研究
        4.3.5.1 化合物Z_1对水不溶丝素膜的改性
        4.3.5.2 SEM-EDS分析
        4.3.5.3 结构表征
        4.3.5.4 应用前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丝素/多壁碳纳米管杂化膜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化学试剂
        5.2.3 实验仪器
        5.2.4 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制备
        5.2.5 多壁碳纳米管的酸化及其分散
        5.2.6 SF/MWCNTs杂化膜的制备
        5.2.7 SF/MWCNTs杂化膜的改性
        5.2.8 SF/MWCNTs杂化膜性能的测试方法
        5.2.8.1 溶失率测试
        5.2.8.2 力学性能
        5.2.8.3 接触角
        5.2.9 仪器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F/MWCNTs杂化膜的制备及改性
        5.3.2 杂化膜的结构表征
        5.3.2.1 ATR-FTIR表征
        5.3.2.2 XRD分析表征
        5.3.3 热稳定性分析
        5.3.4 溶失率
        5.3.5 力学性能和接触角
        5.3.5.1 碳纳米管用量对杂化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5.3.5.2 丝素蛋白用量对杂化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5.3.6 应用前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改性丝胶蛋白膜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家蚕丝胶膜的研究
    1.1 物理交联丝胶膜
    1.2 化学交联丝胶膜
2 柞蚕丝胶膜的研究
3 丝胶蚕丝胶膜的研究
4 总结与展望

(7)丝胶用于毛纱上浆的浆料配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材料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浆膜制作
    1.4 性能测试
        1.4.1 浆液黏度
        1.4.2 浆液黏附力
        1.4.3 浆膜断裂强力及伸长率
        1.4.4 浆膜吸湿率
        1.4.5 浆膜屈曲性能
        1.4.6 浆纱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浆料配方设计
        2.1.1 毛纱上浆的特殊要求
        2.1.2 丝胶作为毛用浆料的可行性
        2.1.3 几种浆料性能分析
    2.2 聚丙烯酸甲酯用量对浆膜强伸性的影响
    2.3 助剂用量对浆膜强力的影响
        2.3.1 聚丙烯酰胺
        2.3.2 二甲基硅油
    2.4 浆料配方
    2.5 浆纱性能
3 结语

(8)生物酶法制备蛋白膜及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背景
        1.1.1 蛋白膜材料的应用现状
        1.1.2 蚕丝蛋白膜的研究现状
    1.2 可促进蛋白质交联的生物酶
        1.2.1 多酚氧化酶
        1.2.2 谷氨酰胺转氨酶
    1.3 几种常见蛋白质的性能及其酶促交联
        1.3.1 丝素蛋白
        1.3.2 丝胶蛋白
        1.3.3 大豆分离蛋白
    1.4 蛋白膜的成膜方法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酪氨酸酶的丝素交联膜制备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丝素溶液的制备
        2.2.2 交联膜的制备
    2.3 测试方法
        2.3.1 酶促反应的溶解氧分析
        2.3.2 丝素蛋白溶液吸光度测试
        2.3.3 丝素膜的理化性能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酶促反应的溶解氧分析
        2.4.2 酶促反应条件对丝素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2.4.3 酶促反应条件对膜的溶失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丝素交联膜的结构与性能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2 测试方法
        3.2.1 初始模量和断裂伸长率
        3.2.2 表面形态分析(SEM)
        3.2.3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3.2.4 氨基酸分析
        3.2.5 X-射线光电子分析(XPS)
        3.2.6 红外光谱分析(FT-IR)
        3.2.7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2.8 热性能分析
        3.2.9 凝胶电泳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丝素膜的初始模量和断裂伸长率
        3.3.2 丝素膜的形貌分析(SEM)
        3.3.3 丝素膜的原子力显微分析(AFM)
        3.3.4 丝素膜的氨基酸分析
        3.3.5 丝素膜的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3.6 丝素膜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
        3.3.7 丝素膜的 X-射线衍射分析
        3.3.8 热分析
        3.3.9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壳聚糖改性丝素膜的制备及性能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仪器
    4.2 壳聚糖改性丝素膜制备工艺
    4.3 测试方法
        4.3.1 壳聚糖改性丝素膜的溶失率测试
        4.3.2 壳聚糖改性丝素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4.3.3 壳聚糖改性丝素膜的 X-射线光电子分析(XPS)
        4.3.4 壳聚糖改性丝素膜的热分析
        4.3.5 壳聚糖改性丝素膜的抗菌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壳聚糖用量对其改性丝素膜溶失率的影响
        4.4.2 反应温度对壳聚糖改性丝素膜溶失率的影响
        4.4.3 反应时间对壳聚糖改性丝素膜溶失率的影响
        4.4.4 壳聚糖 pH 对其改性丝素膜溶失率的影响
        4.4.5 壳聚糖改性丝素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4.4.6 壳聚糖改性丝素膜的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4.4.7 壳聚糖改性丝素膜的热分析
        4.4.8 壳聚糖改性丝素膜的抗菌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丝胶和大豆蛋白的酶法交联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丝胶蛋白
        5.2.2 大豆分离蛋白
    5.3 实验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丝胶溶液紫外吸光常数的测定
        5.4.2 酪氨酸酶用量对丝胶膜溶失率的影响
        5.4.3 反应温度对丝胶膜溶失率的影响
        5.4.4 反应时间对丝胶膜溶失率的影响
        5.4.5 烘干温度对丝胶膜溶失率的影响
        5.4.6 甘油对丝胶膜溶失率的影响
        5.4.7 丝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5.4.8 丝胶膜的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5.4.9 SPI 溶液的紫外吸光常数的确定
        5.4.10 SPI 用量对 SPI 膜的溶失率的影响
        5.4.11 TG 酶用量对 SPI 膜的溶失率的影响
        5.4.12 反应温度对 SPI 膜溶失率的影响
        5.4.13 反应时间对 SPI 膜的溶失率
        5.4.14 SPI 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丝胶复配浆料用于毛纱上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1.1 材 料
    1.2 主要仪器
    1.3 性能测试
        1.3.1 浆 液
        ①混溶性:
        ②黏附力:
        ③黏度及黏度热稳定性:
        1.3.2 浆 膜
        1.3.3 浆 纱
        1.3.4 退 浆
2 结果与讨论
    2.1 浆料配方的选择
    2.2 浆液及浆膜性能
    2.3 浆纱性能
    2.4 退浆性能
3 结 论

四、丝胶蛋白膜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彩色蚕丝的环氧化合物固胶固色研究[D]. 吕宗谕.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TGase催化丝胶接枝氨基多糖及其复合膜材料制备[D]. 郭晓晓. 江南大学, 2020(01)
  • [3]海参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脱除技术研究[D]. 侯岩. 烟台大学, 2019(09)
  • [4]蚕丝蛋白用作胶囊壳材料的研究[J]. 刘凯,匡大江,王诗怡,付华,王垠龙,卢神州. 丝绸, 2018(12)
  • [5]丝素蛋白的提取及丝素膜的制备、修饰与应用研究[D]. 张凯. 东华大学, 2015(08)
  • [6]改性丝胶蛋白膜的研究进展[A]. 张海萍,邓连霞,杨明英,朱良均. 中国蚕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7]丝胶用于毛纱上浆的浆料配方分析[J]. 陈莉,张菲. 上海纺织科技, 2014(06)
  • [8]生物酶法制备蛋白膜及膜性能研究[D]. 李新玥. 苏州大学, 2014(12)
  • [9]天然纯丝胶茧壳的吸湿性研究[A]. 李冰,叶崇军,陈复生. 全国家(柞)蚕资源高值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10]丝胶复配浆料用于毛纱上浆的研究[J]. 陈莉,张菲,尚瑞云. 毛纺科技, 2013(07)

标签:;  ;  ;  

丝胶膜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